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教學設計課程標準2-4-6評述重要歷史人物的功過,恰當說明他們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3-1-7列舉實例,敘述印度爭取獨立運動的歷史背景和國情特點。教學目標1.掌握甘地以及他領導的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2.理解并掌握埃及的華夫脫運動及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革。3.學習甘地、扎格魯爾等人的斗爭精神。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掌握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過程及作用教學難點:分析印度由非暴力運動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變化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導入環節20世紀20-40年代世界民族民主解放運動示意圖活動環節埃及的華夫脫運動扎格魯爾簡介結合課文,了解華夫脫黨成立的初衷。華夫脫運動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提示:和平示威、群眾性抗議)華夫脫運動的目的達到了嗎?(提示:沒有完全達到,埃及并沒有完全獨立)引導學生如何看待華夫脫運動的局限性和進步性。(提示:由于埃及資產階級力量的弱小及其軟弱性,華夫脫運動并沒有完成埃及獨立運動的歷史使命,致使埃及的獨立地位并不充分;動搖和削弱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基礎,促進了埃及資本主義的發展,為埃及民族解放運動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等等。)印度的覺醒甘地簡介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從印度征召了110多萬人,運走了數百萬噸糧食和軍用物資,還強迫印度負擔了3億多英鎊的軍費,印度人民深受其苦。1918—1919年,印度農業歉收、疾病流行,奪走1000多萬印度人的生命。材料二一戰期間,印度的民族主義者支持英國,同英國合作,幻想以此換取戰后印度自治。但戰后的1919年3月,英印政府頒布了法令。法令規定:政府可以隨時宣布戒嚴;可以不經過正常的法律程序就逮捕、搜查和監視任何一個印度人;可以不加審訊就判刑;警察有權解散群眾集會和示威游行;等等。法令使印度民族主義者大失所望。思考:歸納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背景。一戰激化了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的矛盾。印度人民迫切想要獨立,丟掉了對英國殖民者的幻想。(1)根據教材描述,說一說英國在印度統治期間,給印度帶來的積極和消極影響。(2)你是如何看待工業文明之利與殖民統治之弊的?(3)對馬克思的話,你又是如何理解的?(4)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介紹(5)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與埃及華夫脫運動的異同(1)不同點:結果不同。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由領導者決定停止,致使印度的民族反帝運動走向低潮;埃及取得了有條件的獨立。(2)共同點:①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影響下發生的,爆發的直接原因都是帝國主義企圖加強殖民統治;②領導者都是本國的民族資產階級;③在斗爭中,人民大眾與民族資產階級的對敵態度都有明顯區別;④都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殖民統治秩序。結束環節甘地發動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動員了廣大群眾,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華夫脫運動為埃及民族民主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2張PPT)人教版九年級上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新知講解新知導入新知講解埃及獨立運動領袖、首相(1924年)。曾求學于愛資哈爾大學。1882年參加阿拉比領導的抗英戰爭,失敗后被監禁。1906—1912年參加內閣,先后任教育大臣、司法大臣。1913年當選為立法會議副議長。1918年率領華夫脫赴英談判,要求完全獨立,起草“民族要求憲章”,組織華夫脫黨。因領導反英運動,1919年被流放馬耳他島,4月獲釋。1920年7月率代表團赴倫敦,與英國政府談判,無果。1921年2月再度被捕,流放塞舌爾群島(Seyhelles)。1923年獲釋回國。由于華夫脫在第一次國會選舉中獲勝,1924年組閣,任總理。新知講解(1)結合課文,了解華夫脫黨成立的初衷。一戰結束后,扎格魯爾等人向英國政府提出讓埃及完全獨立的要求遭拒絕。(2)華夫脫運動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提示:和平示威、群眾性抗議(3)華夫脫運動的目的達到了嗎?提示:沒有完全達到,埃及并沒有完全獨立新知講解引導學生如何看待華夫脫運動的局限性和進步性。新知講解由于埃及資產階級力量的弱小及其軟弱性,華夫脫運動并沒有完成埃及獨立運動的歷史使命,致使埃及的獨立地位并不充分;動搖和削弱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基礎,促進了埃及資本主義的發展,為埃及民族解放運動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等等新知講解尊稱“圣雄甘地”,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印度國民大會黨領袖。新知講解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從印度征召了110多萬人,運走了數百萬噸糧食和軍用物資,還強迫印度負擔了3億多英鎊的軍費,印度人民深受其苦。1918—1919年,印度農業歉收、疾病流行,奪走1000多萬印度人的生命。材料二一戰期間,印度的民族主義者支持英國,同英國合作,幻想以此換取戰后印度自治。但戰后的1919年3月,英印政府頒布了法令。法令規定:政府可以隨時宣布戒嚴;可以不經過正常的法律程序就逮捕、搜查和監視任何一個印度人;可以不加審訊就判刑;警察有權解散群眾集會和示威游行;等等。法令使印度民族主義者大失所望。一戰激化了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的矛盾。印度人民迫切想要獨立,丟掉了對英國殖民者的幻想。新知講解與世界其他國家一樣,19世紀的印度也經歷著通信方面的革命性變革。1851年,印度發送了國內第一封電報,鄉村與城鎮間開始使用信件交流。便捷的交通對英國人繼續控制印度提供了極大的便利。1857年,通過電報發出的有關起義的消息幫助英國軍隊迅速作出反應。1865年,英國到印度的電報開通。修建運河、公路,鋪設鐵軌和電線的工作勞累又危險,許多印度人和英國人為此付出生命。但這些基礎工程使英國能夠保持其在印度的控制能力。同樣,對印度人而言,交通和通信方面的進步,有助于培養他們的民族感。你是如何看待工業文明之利與殖民統治之弊的?新知講解馬克思在論及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時曾說:“英國在印度要完成雙重的使命:一個是破壞的使命,即消滅舊的亞洲式的社會;另一個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亞洲為西方式的社會奠定物質基礎。”這樣,“就在亞洲造成了一場最大的、老實說也是亞洲歷來僅有的一次社會革命”。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不管是干出了多大的罪行,它在造成這個革命的時候畢竟是充當了歷史的不自覺的工具”。對馬克思的話,你又是如何理解的?新知講解什么是非暴力總結南非的實踐經驗,甘地認為,暴力并不能拯救印度,應該“以愛的福音代替仇恨,以自我犧牲代替暴力,以靈魂的力量代替野蠻”。這就是他后來所說的非暴力方式。甘地的高尚品格和犧牲精神傳到印度,為他贏得了普遍尊重。詩人泰戈爾賦予他“圣雄”的稱號,意思是“偉大的靈魂”。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①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②拒絕在英國學校讀書;③鼓勵發展手工紡織業,抵制英國商品;④拒絕納稅。1922年,發生農民焚燒警局事件后,宣布終止運動(3)結果:(2)內容:1920年(1)時間:土布運動甘地采取手紡車運動使印度擺脫困境,他表示“手紡車象征著印度的民族意識,代表著每個人對整個國家的建設性工程所作出的貢獻。”“土布是印度人民團結的象征,是印度經濟自由和平等的象征。”甘地每天抽出半小時紡線,紡車因此成為甘地的象征。甘地號召所有印度人拒絕使用洋布,改穿土布衣服。甘地本人身體力行,他在后半生中一直穿著土布衣服。“手紡車運動”實際上起到了打擊殖民者、保護本國資本主義的作用,但是它排斥西方物質文明的做法客觀上不利于印度社會的發展進步。新知講解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930年采取不服從形式,所以又稱“文明不服從運動”。(1)時間與形式:(2)內容:提出降低田賦、釋放政治犯、廢除食鹽專賣等要求(3)代表事件:自取海水制鹽——向食鹽進軍1930年3月12日起,甘地與支持者步行約390公里,在24天后走到海邊,親自煮海水取鹽(4)結果:印度總督與甘地談判,雙方妥協甘地妥協的原因:①甘地主張非暴力抵抗,不希望發生暴力流血事件;②協定部分滿足了印度人民的要求:如釋放政治犯,允許人民煮鹽等新知講解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新知講解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甘地發動了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要求英國“退出印度”的運動。英國殖民當局很快逮捕國大黨大批領導人,甘地在獄中幾次絕食抗議。“圣雄”的舉動和國大黨的反英立場贏得了人民的擁護。合作探究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與埃及華夫脫運動的異同(1)不同點:結果不同。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由領導者決定停止,致使印度的民族反帝運動走向低潮;埃及取得了有條件的獨立。(2)共同點:①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影響下發生的,爆發的直接原因都是帝國主義企圖加強殖民統治;②領導者都是本國的民族資產階級;③在斗爭中,人民大眾與民族資產階級的對敵態度都有明顯區別;④都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殖民統治秩序。甘地發動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動員了廣大群眾,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華夫脫運動為埃及民族民主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課堂總結課堂練習B(2019·珠海市香洲區模擬)“力量不是來自身體上的,而是來自不屈不撓的精神。”這是“圣雄”甘地的名言。甘地被尊稱為印度的“國父”,其主要功績是( )A.領導了印度民族大起義B.領導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C.拒絕印巴分治D.拒絕向英國殖民者納稅板書設計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亞洲: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非洲:埃及的華夫脫運動作業布置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中倡導“回到紡車去”,其實質意義是()A.反對西方的物質文明B.大力發展家庭紡織業C.促進民族經濟的發展D.抵制西方的經濟侵略D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課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教案).doc 第二課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