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26820010452100第二課 百舸爭流的思想復習學案 一、基礎知識過關(要求:默寫上) 哲學的基本問題 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問題,也就是 與物質的關系問題。 2.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一是: 。二是 。 3. 是區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 4.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是 。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1.唯物主義有三種基本形態。 ①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 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但它把物質歸結為 ,就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區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關鍵詞有 。 ②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 ,因而具有 等局限性。區分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關鍵詞有 。 ③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2.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 ①主觀唯心主義把 的主觀精神當成世界的本原。區分主觀唯心主義的關鍵詞有 。 ②客觀唯心主義把 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區分主觀唯心主義的關鍵詞有 。 3.哲學上的兩個對子 和 、 和 。 二、第二課《百舸爭流的思想》知識體系構建: 三、火眼金睛,你來辨一辨: 1.人類從事的兩項基本活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 ) 2.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 ) 3.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劃分標準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 4.思維能存在的正確認識是可知論。( ) 5.哲學的一切問題都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 6.處理好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就可以解決我們生活中的一切問題。( ) 四.反饋訓練 1.下列哪些觀點屬于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回答 ①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②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識,才有了地球 ③靜者靜動,非不動也。靜即含動,動不舍靜 ④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975年,中國登山隊在珠峰起了測量覘標,測得珠峰高度為8848.13米;2005年,中國采用GPS測量系統、冰雪深雷達探測儀等技術手段,測得珠峰準確高度為海拔8844.43米;2020年5月6日,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攜帶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重力儀等設備開啟珠峰高程登頂測量。中國的珠峰測量史證明了 ①思維與存在的關系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②人的思維不可能徹底地認識客觀世界 ③人的思維與客觀事物之間具有同一性 ④人們通過努力是可以認識客觀世界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在現實生活中,常聽人們感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痹谧非罄硐氲倪^程中,人們需要正確認識理想與現實的關系。由此可見 A.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生活中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 B.思維能否反映存在的問題是一切哲學必須回答的問題 C.理想與現實的關系問題是誰都不可能圓滿解決的問題 D.有時候哲學的理論知識也不能給人的生活以實際指導 4.在西周時期的天命論中,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自然和社會的最高主宰。春秋時期,天命論沿著兩條不同的路線演變:一是按照人類社會關系來塑造天,然后強調人事的禮儀法規應以這種被塑造的天為最高依據;二是把天看作廣闊無限的大自然,強調人們行事必須遵循自然規律,不可輕舉妄為。這兩條演變路線的分歧體現了 A.“人類社會的可知論”與“自然界的不可知論” B.“意識決定物質”與“物質決定意識” C.“世界觀決定方法論”與“方法論決定世界觀” D.“辯證的歷史觀”與“機械的自然觀” 5.在經過近27天的“長途跋涉”并“養精蓄銳”之后,2019年1月3日上午,低調得似乎都有些淡出公眾視野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厚積薄發,完成了人類航天史上的一項壯舉一一成功軟著陸在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至此,這項略顯“隱忍不發”色彩的“月球遠征計劃”終于渡過了最困難和最驚險的時刻。由此可知 ①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維是對存在的正確反映 ③思維和存在相互依賴 ④思維能夠正確認識存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唯一真實的存在,現實世界不過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影子。下列與上述觀點哲學寓意相一致的是( ) ①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②據器而道存,離器而道毀 ③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④人病則憂懼,憂懼則見鬼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法國哲學家笛卡爾在17世紀提出了“心物二元論”,即世界存在著兩個實體,一個是只有廣延而不能思維的“物質實體”,另一個是只能思維而不具廣延的“精神實體”,二者性質完全不同,各自獨立存在和發展,誰也不影響和決定誰。這一觀點( ) ①不偏不倚、客觀公正 ②屬于哲學的第三個基本派別 ③可能會滑人唯心論的泥潭 ④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歪曲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如何驗證因果性,對于反駁不可知論和闡明可知論是非常重要的。恩格斯認為,人類的活動能夠對因果性作出驗證。如果我們用一面凹鏡把太陽光正好集中在焦點上,造成像普通的火一樣的效果,那么我們因此就證明了熱是從太陽來的。這佐證了( ) ①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 ②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人類具有認識的能力 ④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分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最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边@是因為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 ①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②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 ③是—切哲學都不能回避的、必須回答的問題 ④是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大問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力法探求病因,分析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等的變化,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拔罐、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從哲學角度看,中醫藥文化( ) ①具有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②是最科學最先進的病理學說 ③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④蘊含著自發的辯證法思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在疫情期間,某大國國民認為,只要我不檢測,病毒就感染不了我,只要我不檢測,就不會有新增。與這種觀點不相一致的是( )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②心外無物,天下無一物非吾度內者 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觀意識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據 ④“心生法生,心滅法滅。心染則國土染,心凈則國土凈”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2.王夫之認為“天下為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也”。下列選項與此蘊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現實世界是客觀理念世界的模仿 ②并不是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造神 ③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④萬一山河大地都陷了,畢竟理卻只在這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東漢哲學家王充認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為鬼,人死何故獨能為鬼?”該觀點的合理性在于( ) ①有力地批判了有神論的錯誤 ②揭示了物質世界的本質和一般規律 ③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 ④堅持了唯物辨證的觀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英國偉大的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說:“我注意過,即便是那些聲稱一切是命中注定而且我們無力改變的人,在過馬路之前都會左右看?!笨梢姡?) ①人們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往往是脫節的 ②唯心主義在理論上無益在實踐中有害 ③聲稱者的“言”體現了其客觀唯心主義的世界觀 ④聲稱者的“行”帶有自發唯物主義的傾向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5.法國分子生物學家莫諾認為:“生命是架化學機器”。英國哲學家培根則認為,“萬物的基礎是原始物質,是基本元素”。二者的觀點( ) ①都屬于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②體現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對立 ③均將物質和精神看作兩個彼此獨立的本原 ④都建立在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之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明代哲學家王守仁說:“心雖主乎一身,而實管乎天下之理;理雖散在萬事,而實不外乎一人之心……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門知行合以之教,吾子又何疑乎?”該觀點( ) ①夸大了意識的作用,屬于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②強調物質是運動的載體,屬于唯物主義觀點 ③肯定了“知”和“行”是統一而不可分離的 ④把“理”看作世界本原,屬于客觀唯心主義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7.唯物主義在其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三種基本形態,即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下列選項能夠正確反映唯物主義三種基本形態演進順序的是:( ) ①萬物的基礎是原始物質,是基本元素——弗朗西斯培根 ②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毛澤東 ③未有此氣,已有此理——朱熹 ④氣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④→①→③ D.④→①→② 18.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與之觀點相同的是( ) ①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②萬物皆是一理,有理則有氣 ③一花一世界,一草一靈魂 ④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