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1.2在社會中成長在“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活動中,中學生在清潔社區衛生,勸導文明通行,發放“創衛”手冊……你有類似的經歷嗎?有什么感受?請同學們自主學習P6—P9課本,邊閱讀邊標化知識點,并思考解決下列問題:1.為什么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2.為什么養成親社會行為?3.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思考:以上圖片說明了什么?結合你的成長經歷談談你的認識。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通過父母的撫育、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和社會的關愛等,我們的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活動一:圖片欣賞知識拓展社會化是指一個人從最初的自然的生物個體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1920年,在印度發現了“狼孩”,取名卡瑪拉。七八歲時,相當于6個月嬰兒的智商,很難適應人類社會,2年后才會直立,6年后學會獨立行走,快跑時還得四肢并用,至死沒講話,據估計,她死時已16歲左右,智力只相當于三四歲的孩子!思考: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活動二:小故事大道理(1)談談你對傅繼成行為的認識?(2)你有類似的行為嗎?請你列舉幾例,并談談對你的影響。(3)作為青少年怎樣向傅繼成學習?活動三:學榜樣親社會的意義: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養成親社會行為: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1.通過報紙、媒體等途徑搜集我國志愿者活動(身邊志愿者)的相關材料,了解其發展歷程及意義。2.搜集模范先進人物(“七一”勛章獲得者、中國好人、道德模范等)的先進事跡。二選一,做一期“我崇敬的榜樣”手抄報。活動四:拓展1.據某研究機構調查,59.83%的大學生在暑期很少外出或從不外出,幾乎沒有任何戶外活動,大學生過于宅的問題之所以引起關注,是因為()A.只有大學生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B.社會是人獲得知識的唯一源泉C.人的成長就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D.宅在家里就不能學到任何知識2.社會交往是一盞燈,離開它,生活就沒了光彩;離開它,生命就不會開花結果。這說明()A.社會交往可有可無,沒有社會交往照樣生活B.交往是我們戰勝挫折的唯一力量C.交往可以幫助自己解決生活中的所有問題D.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達標自測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山東省千千萬萬的青年志愿者參與到黨委政府的防疫戰中,下沉基層,走社入戶,協助開展精密排查,服務公眾,為打好這場防控硬戰聚智獻力。志愿者的行為()①是關心社會、服務社會的行為②體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③是積極履行法定義務的表現④會獲得社會的認可和贊譽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養成親社會行為習慣,既有利于社會的和諧,也有利于我們更好地融入社會。下列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①小林積極參加鎮政府組織的建黨100周年慶祝活動②李明教訓學校里的欺凌弱小者③小軍關注“新冠疫情”發展事態④王強在景區欄桿上刻畫自己的名字A.①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③④5.“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一下,我們仍然是各有一個蘋果;但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就都有了兩種思想,甚至更多。”這啟示我們養成親社會行為要學會()A.幫助他人B.分享C.謙讓D.關心社會發展參考答案:1.C2.D3.C4.A5.B學生:從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反思本節課的收獲。反思升華梳理歸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 在社會中成長(課件).pptx 廣東:一退伍軍人無償贍養同村老人17年,并助其女兒研究生畢業 標清(270P).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