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8張PPT)“微小世界”單元教材解讀教育科學出版社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1設計思路2每課分析與建議3單元教學建議目錄CONTENTS設計思路1本單元在整套教材中的位置縱向:為認識《生物的多樣性》提供素材橫向:為《工具與技術》打下基礎所對應的課標內容微小世界科學概念雙線并行觀察工具的不斷發展和使用,視野的不斷開闊和深入。觀察周圍微小生物,豐富對生物多樣性的認識。探究實踐態度責任經歷對微小世界的觀察、記錄等過程,理解工具的發展的意義以及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單元設計思路01繼承修改情況繼承了單元設計思路,科學概念雙線并行、融合發展。刪除刪除“放大鏡下的晶體”一課,單元主題更加集中,又符合課標要求。發展引入手持式顯微鏡,更利于小學生觀察;用微生物與健康總結收尾,更加關注學生的健康生活。在繼承中發展01觀點一:詳寫內容……點擊輸入本欄的具體文字,簡明扼要的說明分項內容,此為概念圖解,請根據您的具體內容酌情修改。2007年版本觀點二:詳寫內容……點擊輸入本欄的具體文字,簡明扼要的說明分項內容,此為概念圖解,請根據您的具體內容酌情修改。觀點三:詳寫內容……點擊輸入本欄的具體文字,簡明扼要的說明分項內容,此為概念圖解,請根據您的具體內容酌情修改。結論一:詳寫內容……點擊輸入本欄的具體文字,簡明扼要的說明分項內容,此為概念圖解,請根據您的具體內容酌情修改。2017年版本結論二:詳寫內容……點擊輸入本欄的具體文字,簡明扼要的說明分項內容,此為概念圖解,請根據您的具體內容酌情修改。結論三:詳寫內容……點擊輸入本欄的具體文字,簡明扼要的說明分項內容,此為概念圖解,請根據您的具體內容酌情修改。新老教材比較放大鏡1怎樣放得更大2觀察身邊微小的物體3觀察洋蔥表皮細胞4觀察更多的生物細胞5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6單元目錄微生物與健康7單元教學目標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組成單位,生物細胞是多種多樣的。在水中生活著形態各異的微小生物,它們也具有生物的特征。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它與我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放大鏡和顯微鏡能將物體的圖像放大,使我們能看到物體的更多細節。很多發明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能夠說出工程師利用科學原理發明創造的實例。工具的發明和進步,使人類的視野不斷擴大和深入,發現了更多的自然奧秘。科學概念目標能正確使用放大鏡觀察生物和非生物。能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和微小的生物。運用繪畫、文字、討論等形式記錄、交流觀察結果。通過資料收集、調查研究,交流分享人類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科學探究目標單元教學目標科學態度目標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微小世界的探索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實事求是地記錄觀察結果,善于與他人交流、分享觀察信息。養成積極參與觀察討論、選擇吸納信息的良好習慣。單元教學目標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認識到科學技術的發展會促進觀察工具的不斷進步,觀察工具的不斷進步對促進科學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了解當前利用微生物的研究成果,給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體會到科學知識可以應用于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單元教學目標每課分析及建議21.放大鏡思路:研究凸透鏡及其應用1.回顧放大鏡的應用。2.比較各種鏡片的不同,總結凸透鏡的特點。3.利用凸透鏡特點,自制放大鏡。教材解讀聚焦:放大鏡有什么特點回憶放大鏡在生活中的應用功能結構放大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點放大物體圖像教材解讀放大鏡鏡片玻璃片近視眼鏡片觀察比較不同放大倍數的鏡片探索:2個探究活動01234教材分析:研討和資料放大鏡:是凸透鏡的一種應用。鏡片透明,中央厚、邊緣薄凸度不同,放大倍數也不同凸度越大,放大倍數越大閱讀資料:拓展:自制放大鏡應用凸透鏡的特點,自制一個放大鏡什么材料?怎么制作?如何檢驗?學生感興趣,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學以致用,體現素養導向。透明中央厚,邊緣薄做一做:使玻璃片能放大字比一比:誰能讓字放得更大想一想:怎樣做能讓字放得大2.怎樣放得更大學生利用組合凸透鏡的裝置,觀察微小的物體,發現其中的現象。通過實踐活動,體會組合凸透鏡的放大作用,結合組合凸透鏡,理解顯微鏡的發明。初步認識常見的光學顯微鏡結構,認識到顯微鏡的作用,打開了一個嶄新的微觀世界。思路:從凸透鏡組合到顯微鏡聚焦:怎樣把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教材解讀探索:組合兩個放大鏡,能否放得更大?1.利用兩個凸透鏡制作一個簡易顯微鏡2.用組合凸透鏡觀察周圍的微小物體器材改進紙筒PVC管透明亞克力管測量記錄2.如何測量兩個凸透鏡之間的距離?凸透鏡1中心——凸透鏡2中心凸透鏡1上邊——凸透鏡2上邊凸透鏡1底邊——凸透鏡2底邊12初步感知要看清楚物體放大的圖像,兩個凸透鏡之間是有一定距離的,滲透“焦距”的概念。1.測量距離目的是什么?教材解讀:研討1.怎樣組合凸透鏡,才能使圖像放得更大?組合方式組合距離2.顯微鏡有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3.組合的凸透鏡相當于顯微鏡中的哪個部分?研討2:顯微鏡的結構與功能目鏡物鏡調節旋鈕載物臺反光鏡凸透鏡組合光學顯微鏡認識顯微鏡結構名稱作用關聯教材解讀:拓展拓展:資料閱讀顯微鏡的發展史大腸桿菌流感病毒癌細胞科技進步史3.觀察身邊微小的物體思路:觀察身邊微小的物體1.以觀察昆蟲的細部為載體,比較肉眼、放大鏡和顯微鏡的放大作用。2.用手持式簡易顯微鏡觀察其他微小物體,發現新現象,再學習使用光學顯微鏡。3.觀察細微結構后所產生的仿生發明。聚焦:放大鏡和顯微鏡下,昆蟲身體是怎樣的?教材解讀教學建議:光學顯微鏡的使用,可以安排在手持式顯微鏡之后、研討活動之前進行,提供一個標本,讓學生學習觀察技能。安放——對光——上片——調焦——觀察探索:初步學習使用顯微鏡教材解讀:主要活動探索:用手持式簡易顯微鏡觀察微小物體利用手持式簡易顯微鏡,學生可以方便地觀察許多物體,靈活性強,操作方便,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手持式簡易顯微鏡的使用透明罩對準物體②①打開燈泡③調焦④眼睛對準目鏡觀察學生的觀察記錄發現新的現象對比觀察,真實記錄、客觀描述體會觀察工具的發展和進步,使人類的視野越來越開闊和深入,初步感知科學技術的進步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的積極作用。使用手持式簡易顯微鏡之后,再教學光學顯微鏡的使用。手持式簡易顯微鏡(100×)下的蝴蝶翅膀教材解讀:研討研討:1.我們發現了什么?驚奇的是什么?2.放大倍數、圖像大小和視野的關系?分享驚奇的發現,發現來自于觀察。觀察工具的放大倍數越大,物體的圖像就越大,視野卻越小。教材解讀:拓展拓展:仿生學人類生產生活大自然關聯科普閱讀4.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思路:觀察細胞,熟練使用顯微鏡細胞給學生打開了一個新的領域,從微觀層面認識生命的結構。讓學生產生新奇感和探索興趣。選擇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容易觀察、容易辨認、容易操作。教材解讀1.新技能:制作洋蔥表皮細胞玻片標本2.新發現:觀察記錄洋蔥表皮細胞探索:制作、觀察、記錄教材解讀制作洋蔥表皮細胞玻片標本步驟取片滴水展平蓋片染色吸水使用顯微鏡注意點:觀察記錄時做到兩眼自然睜開,左眼觀察細胞,右眼睜開看著并畫圖記錄。糾正不規范使用,如視野太暗、鏡筒升降順序顛倒、調焦幅度過大、圖像沒有位居視野中心等。不要把氣泡和灰塵當做細胞。教材解讀:研討展示我們的記錄,描述我們看到的洋蔥表皮結構是怎樣的?我們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結構有什么共同的特點?我們看到的洋蔥表皮細胞跟羅伯特?胡克觀察到的細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1.個體觀察的展示和描述,結果分享;2.集體論證,歸納共同特點;3.與科學家對話,再次進行歸納,滲透科學史。多個細胞觀察記錄5.觀察更多的生物細胞通過觀察不同生物的細胞,體會細胞的多樣性。通過交流研討,歸納很多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通過資料閱讀,了解自然界中的大多數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生物體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思路:觀察到細胞的多樣性,指向生物的多樣性教材解讀探索:1.選擇多樣性、代表性的細胞(人、動物、植物兼有)(同一生物的不同部位)(不同生物的相同部位)2.熟練使用顯微鏡的技巧人人動手操作、人人觀察記錄觀察記錄教學建議探索:觀察記錄3.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很重要盡量提供更多的顯微鏡。標本可以在組間輪換。觀察時遵循一定的順序。學生難以做到“邊看邊畫”,常常是“看完憑記憶畫”。教材解讀:研討1.交流新發現、梳理新認識大多數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生物體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生物細胞多種多樣同一生物不同部位細胞會不同不同生物同一部位細胞也會不同教學建議:增加資料神經細胞肌肉細胞脂肪細胞皮膚上皮細胞人體不同部位細胞小腸絨毛細胞骨骼肌細胞教學建議研討2:關于細胞還有什么提問?是什么導致細胞形狀不同?細胞里面有什么?細胞有什么作用?細胞是活的還是死的?細胞會動嗎?相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細胞嗎?所有的生物都由細胞組成嗎?……注重科普閱讀,擴大視野。6.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水中的微小生物種類多,容易觀察。通過觀察一些典型的微小生物,了解生物的多樣性。微生物指的是個體難以用肉眼觀察的一切微小生物的統稱。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少數藻類等。對微生物的認識,是通過舉例來認知的,不能讓學生望文生義。注意:微小的生物≠微生物思路:從微小的生物到微生物教材解讀2.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裝片1.培養水中微小的生物3.用顯微鏡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探索:聚焦: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學建議1.準備觀察素材:水中微小的生物探索:可以到池塘、溪溝、魚缸的水中直接采集一起培養水中微小的生物教學建議2.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裝片探索:用滴管取少量水,滴在載玻片的中央。為避免水中活著的微小的生物跑來跑去不便于觀察,可取少量纖維(如脫脂藥棉、干凈毛筆上的毛等),交織成網狀放在載玻片上;用鑷子夾取蓋玻片從水滴一側輕輕蓋到水滴上;用吸水紙從蓋玻片邊緣洗去多余的水分,起到限制微小生物活動的作用。教學建議3.用顯微鏡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探索:熟練顯微鏡使用技巧真實詳細記錄觀察記錄比對查閱教學建議帶電子目鏡的顯微鏡連接:..\..\..\2008-2018\2016\我的文章和講稿\1.鏈接資料\9.mp4教材解讀:研討1.水中微小的生物是什么樣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運動狀態等)2.根據什么辨認它們是生物?水中微小的生物也具有生物特征,豐富對生命體的認識。3.資料:完善對“微生物”的認識課標:知道蘑菇和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7.微生物與健康單元總結課以微生物與健康為主線,呈現人類與微生物之間的關系認識疾病與細菌、病毒的關系利用微生物為人類服務單元總結思路:健康主題和單元總結教材解讀細菌、病毒都屬于微生物教材通過介紹的方式,直接告訴學生,因為學生無法直接觀察。指出隱含著人類認識微生物的過程和健康的關系。利用微生物為人類服務從三個方面舉例說明:提供食物、處理廢物、制成疫苗。教材解讀回顧與總結:1.觀察工具怎樣發展?2.觀察范圍怎樣拓展?工具視野回顧與總結:從五個方面,幫助學生對本單元的學習進行總結。這也是一種學習方法的指導。單元教學建議3用好課標技能訓練用教材教科學詞匯對照課程標準,把握好難度,落實好教學內容。先研究透教材,再根據當地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顯微鏡的使用,分布在不同的課里,要把握好進程。認識結構、初步使用、熟練使用。科學詞匯是科學素養的重要方面。教材中的科學詞匯,要理解、會使用、會書寫。對本單元的教學建議03謝謝傾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mp4 13.mp4 9.mp4 六上《微小世界》單元解讀.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