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年新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整理第五單元人體“司令部”17.刺激與反應1.人的身體可以覺察到環境的改變或接收到某些信號,這些環境的改變或信號就是刺激。由刺激引起的相應活動或變化就是反應。2.觀察48頁上面的4幅圖片,分別說一說這4幅圖片中的刺激和反應是什么?刺激反應早晨被鬧鐘叫醒鬧鐘聲起床動作因便急趕往洗手間排便體內的腹漲感或腹痛感趕往洗手間的行為學生在綠燈亮時過馬路綠燈亮過馬路的行為學生聽到老師宣布明天秋游教師的話語學生歡呼的行為3.玩翻轉打手游戲時,被打到的次數少說明這個同學的反應比較快;被打到的次數多說明這個同學的反應比較慢。4.玩快速抓尺子游戲時,如果抓到尺子下端的長度長,說明在這個游戲中反應比較慢;抓到尺子下端的長度短,說明在這個游戲過程中反應比較快。5.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因為一些不同的因素,反應快慢是不一樣的。人的反應速度存在差異性。6.人的起跑反應時間有快有慢,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人,反應時間通常在0.2-0.3秒;而一個訓練有素的運動員,反應時間通常在0.1-0.2秒。如果一名運動員在聽到槍響后的0.11秒起跑,說明他的反應速度極快。7.人的反應時間是有快有慢的,而經過專門的訓練,人們在某一些事情上面可以提高反應速度。8.有些時候,人體會在不受大腦控制的情況下做出非常迅速的反應。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9.舉例人的本能反應:聽到放鞭炮,連忙捂起耳朵。要踩到釘子,急忙縮回腳。手指剛一觸碰到仙人掌的刺,就縮了回來。手被燙到之后,首先的反應是拿開手而不是感覺到疼。饑餓的人看到食物會流口水。晚上走夜路本能的感到害怕,心跳加快。當身體失去平衡時,兩手會伸開晃動。10.體驗人的本能反應所需的材料:一個棉球、一個護目鏡。活動方法:①兩人一組,相距1米左右面對面站立。②一人出其不意地向對方面部投棉球,一次投一個,一共投10次,記下對方眨眼的次數。③交換角色,重復游戲。活動要求:學生兩人一組進行游戲,記下對方眨眼的次數,比一比誰眨眼的次數少。實驗結論:在面對突如其來的飛向眼睛的物體時,人會不由自主地閉上眼睛,做出保護動作。人的意志很難控制此反應,因為這是一種人的本能反應。11.學生活動手冊:將人體接受的刺激與相應的反應連線。刺激反應胳膊有處地方有點癢避開它們,繞著走聞到香味迅速將手握起吃到苦的花生深呼吸,感到滿足抓尺子時看到同伴松手抬起另一只手抓撓那里看到路上有碎玻璃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聽到一聲巨大聲響找地方吐掉記錄在“快速抓尺子”游戲中抓到的尺子下端的長度。尺子下端的長度比試結果第一次我抓到()厘米我抓到尺子下端的平均長度是()厘米;同伴抓到尺子下端的平均長度是()厘米;()的反應速度快。同伴抓到()厘米第二次我抓到()厘米同伴抓到()厘米第三次我抓到()厘米同伴抓到()厘米第四次我抓到()厘米同伴抓到()厘米根據實際情況填寫。18.從刺激到反應1.官兵們是通過分工合作,進行搶險救災工作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和職責。氣象報告員和部隊情況。報告員收集并報告信息。司令員接受信息,進行思考,做出決策,下達命令。傳令兵傳達指令。2.人的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周圍神經組成。3.腦和脊髓是身體的控制中心,腦負責存儲和加工信息。脊髓負責下達簡單的命令,并把來自感官的信息傳遞給大腦,再把大腦的指令傳遞給周圍神經,周圍神經既要負責收集各種感官信號,又要把大腦的指令傳送到肌肉,使其作出反應。4.腦、脊髓和周圍神經是協同工作的,他們共同分工合作,才能完成人體的從刺激到反應的整個過程。5.小女孩通過眼睛看到收到的短信內容,眼睛會將這個信號通過周圍神經傳到脊髓和大腦,大腦存儲和加工信息,然后發出回復短信的指令,并通過脊髓傳到周圍神經,周圍神經又把大腦的指令傳送到手指的肌肉,使其作出回復短信的反應。6.守門員的眼睛看到球飛過來,迅速的通過周圍神經將這個信息傳遞給脊髓和大腦,大腦通過分析信息,下達指令,這個指令又通過脊髓傳遞到周圍神經,周圍神經把大腦的指令傳送到肌肉,命令守門員做出撲球的動作。7.測試人體不同部位的皮膚敏感性測試要求:把眼睛閉起來,用兩支鉛筆的筆尖輕輕觸碰身體的不同部位。體會哪些部位可以感覺到有兩個筆尖,哪些部位感覺只有一個筆尖。測試結論:人的皮膚各部分觸覺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講,按敏感性從高到低排列,依次是指尖皮膚、手背皮膚、肘關節外側皮膚、膝蓋處皮膚。其中,只有指尖皮膚能感受到兩個筆尖觸點,其他三個部位的皮膚只能感受到一個觸點。8.測試身體不同部位反應的快慢測試要求:學生兩人一組,避讓從相同高度落下的橡皮,測試身體不同部位反應的快慢。看看身體哪個部位的反應最快,哪個部位的反應最慢。測試結果:手的反應比腳的反應快,因為手到大腦的距離比較近。9.人體的不同部位反應有快有慢。一般來講,眼部肌肉是整個身體中反應最快的肌肉,收縮時間不到1%秒,眨眼睛通常只需要100-150毫秒,通常聊天時人們會更多地眨眼睛,但是在看書看報的時候,會減少眨眼睛的頻率。10.人體不同部位的皮膚敏感性是不一樣的,而人體不同部位的反應也有快有慢。因此我們身體各部位在應對外界刺激的時候。反應也各不相同。11.上面兩幅圖上每一幅圖中的兩條線段都是一樣長,而我們看上去卻是不一樣長,是因為這兩幅圖片能夠造成視覺上信號的模糊錯覺,這樣導致大腦判斷出錯。12.脊髓負責下達簡單的命令,并把來自感官的信息傳遞給大腦,再把大腦的指令傳遞給周圍神經。13.在人的神經系統中,脊髓由一把類似電線的神經束組成,連接著腦組織和周圍神經。14.脊髓分布在能彎曲的脊柱中間,雖然被脊椎骨和軟骨包圍著,但還是有可能受到傷害。一旦脊髓受損,輕則身體麻木,重則癱瘓。15.我們在運動時要注意自身安全。例如,不要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做下腰動作,在劇烈運動前要做充分的準備活動。16.學生活動手冊:畫出守門員撲球的信息傳遞流程圖。守門員的眼睛看到球飛過來,迅速的通過周圍神經將這個信息傳遞給脊髓和大腦,大腦通過分析信息,下達指令,這個指令又通過脊髓傳遞到周圍神經,周圍神經把大腦的指令傳送到肌肉,命令守門員做出撲球的動作。用兩支鉛筆的筆尖測試人體不同部位的皮膚敏感性,畫“√”記錄測試結果。觸碰感覺身體部位手指手背肘部膝蓋一個筆尖1111兩個筆尖2111我的發現:按敏感性從高到低,依次是指尖皮膚、手背皮膚、肘關節外側皮膚、膝蓋處皮膚。19.我們的大腦1.人的神經系統包括腦、脊髓、周圍神經三部分組成,其中腦負責存儲和加工信息,是人體的“司令部”。2.我們的大腦被堅硬的顱骨包圍著,它由大腦、小腦、腦干三部分組成。3.成人腦的質量大約為1400克,其中大腦的質量約占人腦的80%。4.大腦表面像核桃仁一樣,有許多凹陷的溝和隆起的回,大大增加了大腦皮質的表面積。5.用手指摁一摁豆腐,感受到的軟硬程度與大腦的差不多。大腦不是白色的,而是淡粉色的。6.大腦的基本特點。大腦的基本特點記錄表方面特點相似物體輕重1400克相當于1400克的蘋果大小和形狀兩只手握成拳并攏大小兩只手握成拳并攏大腦的表面有許多凹陷的溝和隆起的回核桃仁軟硬比較軟豆腐顏色淡粉色桃花花瓣7.看圖10秒,閉上眼,憑記憶說出圖上有哪些物品,這一活動說明大腦具有記憶的功能。辨認圖中恐懼、高興、憤怒、悲傷的情緒,這一活動表現大腦具有識別的功能。彈棋子活動表現大腦具有控制的功能。根據圖中前三個圖形的規律,畫出第四個圖形,這一活動表現大腦具有推理的功能。用七巧板拼出不一樣的圖形,這一活動表現大腦具有創造的功能。8.一般來講,大腦具有非常強大的記憶功能,普通人只使用到了大腦全部記憶的1/10左右。9.大腦控制著人們的情緒,控制著人們的喜怒哀樂。10.人的大腦負責各種認知和思維活動,還負責管理人的情緒和運動。擁有高度發達的大腦是人類與其他動物的重要區別。11.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左腦控制右側身體的運動,右腦控制左側身體的運動。左腦偏重于數學、語言和書寫等功能,右腦則偏重于音樂、繪畫、情感等功能。12.科學家還發現,大腦在工作時,不是所有部分都參與同一件事情,它的各個部分是有不同分工的。13.學生活動手冊:測一測大腦的記憶功能。記錄記憶圖片中有哪些物品時的表現。我記住了()個小組同學中記得最多的是()個班級同學中記得最多的是()個兩人一組,一名同學報一個6位數,讓對方倒著順序說出來,比一比誰說得準。這些現象說明記憶的特點是:記憶一開始記得快,但忘得也快。記憶圖片比記憶文字內容更容易一些。把課堂上做的活動與大腦的功能連線。創造記憶控制推理識別20.大腦的開發與利用1.科學家一直在用多種方法研究大腦,腦科學的研究成果為學習科學打下了基礎。例如,腦科學發現了神經之間的聯結方式,學習科學在此基礎上提出,利用圖形表征是建立知識網絡的有效方法,如氣泡圖、概念圖、魚骨圖等。2.這幅圖利用的是氣泡圖。展現了大腦的記憶功能、情緒功能、思考功能、運動功能、認知功能、語言功能以及書寫功能等等。3.利用的是魚骨圖。把人類對地球的認識歷程展現了出來。4.人工智能是一門模擬、延伸和擴展人類大腦功能的新技術。開發出的智能機器人不同于完成重復任務的簡單機器人,在被植入學習程序后,智能機器人可以模擬人類的思維,擁有一定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人工智能未來可運用在生產、生活、軍事、航空航天等各領域。6.我們為什么要保護大腦?研究發現,大腦是消耗人體能量最多的器官。它雖然只占體重的2.5%,卻消耗著身體20%的能量和25%的氧氣。大腦的不同部位負責不同的功能,一個區域長時間興奮活躍,就會產生疲勞感,可能導致神經衰弱、記憶力減退。7.怎樣保護我們的大腦?睡眠對大腦的休息很重要,10歲左右的兒童每天大約需要10小時的睡眠時間。保持愉快的心情也有利于大腦的健康,能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8.觀察下面這些圖片,想一想這些做法哪些正確?哪些不正確?原因是什么?第1幅圖,開窗通氣做法是正確的,因為大腦的工作耗氧量大,開窗通氣,有利于室內空氣保持新鮮大腦健康非常有幫助。第2幅圖,戴頭盔玩滑板車是正確的。因為大腦柔軟,經不起撞擊,戴頭盔可以預防大腦受到撞擊。第3幅圖,不吃早飯是錯誤的。因為大腦是人體消耗能量最多的器官。不吃早飯,身體的營養得不到保障,對大腦健康不利。9.學生活動手冊:把蒸發、凝結、上升、下降等詞語填到合適的圈里,用因果關系圖表現水在地球上的循環。下面的做法,正確的在“()”里畫“√”,不正確的畫“×”。輪換做不同學科的作業。(√)吃完飯立即做作業。(×)邊吃飯邊看書。(×)考試前熬夜。(×)戴頭盔坐在摩托車后座上。(√)蒙頭睡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