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道德與法治(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成長的節拍第二課學習新天地學習伴成長重溫銘記:袁隆平生前對青少年的寄語導入新課何江,男,1988年出生于湖南省長沙市寧鄉縣南田坪鄉停鐘村的一戶農民家中,本科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并獲得科大本科生最高榮譽——郭沫若獎學金,后去哈佛大學碩博連讀,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畢業生。2017年1月3日晚11時,福布斯雜志在其官網上公布了2017年福布斯30under30(30歲以下30位俊杰榜單)的名單,就職于麻省理工學院的中國學子何江成功入圍醫療健康領域30位30歲以下領軍人物名單。回顧自己走過的路,何江常說:“教育能夠改變一個人的生活軌跡。”探究與分享:(1)有人說:袁老總結的八個字中,知識是基礎、是前提,對此你是如何認識的?(2)學習對個人成長的作用體現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請舉例說明。(3)你對學習是怎樣認識的?說出來與大家分享。探究新知板塊一:打開學習之窗你知道嗎“學習”一詞最早出自《禮記·月令》“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蟲羽.其音征.律中林鐘.其數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溫風始至.蟋蟀居壁.鷹乃學習.腐草為螢.”鷹乃學習:雛鷹開始學習飛翔有的同學認為:學習,僅僅是學習書本的科學知識,對此你是如何認識的?下列圖片,反映的是否是“學習”?1知識的獲取、能力的培養以及如何做人,都是學習。猜猜看:這種不同的“感受”,是否屬于“學習”的內容?課堂探究:你能讀懂黨和國家的良苦用心嗎?猜猜看:他們的研學活動,會有怎樣的收獲?這是否屬于“學習”的范疇?某中學生的研學感悟2學習不僅表現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現為探究、發現、體驗和感悟。分享與交流:結合圖片,回想自己的成長歷程,感悟“學習”的意義。第一次騎自行車……第一次網購……第一次做飯……第一次做游戲……學習需要自覺、主動的態度。帶著學習的心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學習。結合圖片,探究問題:有點同學說:當我考上大學后,學習就可以終止了。對此你是如何認識的?個別高校的教室宿舍場景……2021高考加油!勵志!81歲爺爺第六次參加高考知識拓展:知識更新周期知識更新周期是指知識更新一次所用的時間,是衡量世界總體發展速度的重要指標,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更新周期越來越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做過一項研究,結論是:信息通信技術帶來了人類知識更新速度的加速。在18世紀時,知識更新周期為80~90年,19世紀到20世紀初,縮短為30年,上個世紀60~70年代,一般學科的知識更新周期為5~10年,而到了上個世紀80~90年代,許多學科的知識更新周期縮短為5年,而進入新世紀時,許多學科的知識更新周期已縮短至2~3年。3學習伴隨著我們的成長,學習沒有終點。我們終生都需要學習,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種機會去學習,才能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板塊知識匯總:今天,我們應如何看待學習?(1)知識的獲取、能力的培養以及如何做人,都是學習。(2)學習不僅表現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現為探究、發現、體驗和感悟。學習需要自覺、主動的態度。帶著學習的心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學習。(3)學習伴隨著我們的成長,學習沒有終點。我們終生都需要學習,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種機會去學習,才能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七嘴八舌談學習:學習有苦,我們為什么還要學習?板塊二:學習點亮生命觀看漫畫,你對“文盲”是怎樣認識的?新世紀文盲的標準: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文盲不僅僅指“不識字的人”,可能有人在因為對某方面知識的欠缺成為新的文盲。不會使用外語、計算機的人,都可能成為新時代的“文盲”。聯合國重新定義新世紀文盲的標準,將文盲分為三類:第一類,不能讀書識字的人,這是傳統意義上的文盲;第二類,不能識別現代社會符號(即地圖、曲線圖等常用圖表)的人;第三類,不能使用計算機進行學習、交流和管理的人。后兩類被認為是“功能型文盲”,他們雖然接受過基本的識字教育,但在現代信息傳播高度發達的社會生活存在比較大的困難。好書推薦:《親愛的安德烈》片段原文: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會給你快樂!有的同學說:現在不存在餓肚子的人了,即便我不學習,將來也能解決溫飽問題。對此你是如何認識的?人類的生存及發展,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未來可能熱門的幾個崗位,你應做好哪些準備?合作與探究:近幾年,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部分媒體開始預測“未來可能被淘汰的職業”和”未來最熱門的職業“,眾說紛紜,內容不一。對此,我們應如何辯證看待?1學習,不僅讓我們能夠生存,而且讓我們能夠擁有充實的生活,打開了生命的視窗,拓展了新的通道,改變了思維的方式和行為,帶來了更多的選擇。時政播報: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馬毛姐、王書茂、王占山、王蘭花、艾愛國、石光銀、呂其明、廷·巴特爾、劉貴今、孫景坤、買買提江·吾買爾、李宏塔、吳天一、辛育齡、張桂梅、陸元九、陳紅軍、林丹、卓嘎、周永開、柴云振、郭瑞祥、黃大發、黃文秀、黃寶妹、崔道植、藍天野、魏德友、瞿獨伊等二十九名同志“七一勛章”。她是黨的十七大代表,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十大女杰、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興滇人才獎等40多個榮譽稱號的獲得者,百名孩子口中的媽媽,山區女孩子的一線曙光,她以忘我的精神在華坪教育戰線上辛勤奉獻22年,用心血和汗水為華坪教育譜寫著新篇章。她就是張桂梅。張桂梅:讓1804個女孩走進校園,走出大山這些曾經貧窮的女孩,“走出大山”與“留在大山”會有怎樣不同更多發展前景?2學習點亮我們心中的明燈,激發前進的動力,讓我們獲得成長,為幸福生活奠基。板塊知識匯總:學習對個體生命的意義有哪些?(1)學習,不僅讓我們能夠生存,而且讓我們能夠擁有充實的生活,打開了生命的視窗,拓展了新的通道,改變了思維的方式和行為,帶來了更多的選擇。(2)學習點亮我們心中的明燈,激發前進的動力,讓我們獲得成長,為幸福生活奠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高考加油!勵志!81歲爺爺第六次參加高考,.mp4 《學習伴成長》PPT.pptx 暖哭!這是華坪女高畢業生送給張桂梅的禮物!.mp4 未來八大最熱門的職業,.mp4 袁隆平生前對青年的寄語.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