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第一章第七節哺乳動物一、1.知識與技能(1)概述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2)舉例說明常見哺乳動物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及其資源價值。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與思考,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建立愛護動物、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概述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2.教學難點概述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三、教學方法觀察法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教師:上圖爭相吃奶的小狗多可愛!哺乳動物用乳汁哺育幼崽。小動物一般在出生后,就會吮吸乳汁。與其他撫育后代的方式相比,哺乳有什么優越性?學生根據經驗回答問題,進而引入新課。【新課講解】一、多種多樣的哺乳動物教師展示多種哺乳動物的圖片,并簡單介紹各哺乳動物的基本情況。1.獼猴圖片:在森林里群居生活,棲息在樹上,以野果為食,也吃鳥卵和昆蟲。2.野馬:棲息于草原、荒漠,原分布于我國新疆北部等地。野生的野馬已經滅絕,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從歐美重新引入野馬,經飼養后放歸野外。3.非洲象:陸地最大的哺乳動物,棲息于森林和稀樹草原,主要吃香蕉等果實及樹葉、樹皮。4.鯨:海洋中的大型哺乳動物。以水母、烏賊、蝦和一些不大的魚為食。5.蝙蝠:它們并沒有真正的翅膀,“翅膀”是蝙蝠的身體粘上的薄膜。大多數蝙蝠以昆蟲為食。某些蝙蝠亦食果實、花粉、花蜜;熱帶美洲的吸血蝙蝠以哺乳動物及大型鳥類甚至人的血液為食。6.藍鯨,是地球上最大與最重的哺乳動物,分布廣泛,主要棲息在北極到南極的海洋中,南極附近海域較多。藍鯨的身軀瘦長,背部青灰色,在水中看起來有時顏色會比較淡。與其他須鯨一樣,藍鯨主要以小型的甲殼類與小型魚類為食,有時也包括魷魚。二、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結合教材嘗試歸納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學生總結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教師進行補充。師生共同總結如下:1.除鯨等少數水生種類的體毛退化以外,哺乳動物的體表都被毛。體毛有很好的保溫作用,是恒溫動物。2.胎生:絕大多數哺乳動物的胚胎在雌性體內發育,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營養,發育到一定階段后從母體中產出。哺乳: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優越的營養條件下成長。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小組交流、討論并回答問題。分小組回答問題,生生互評,師生互評,共同總結問題參考答案。觀察并思考: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動物后代的成活率?(1)胚胎在母體里發育,母體直接產出幼崽。胎兒在母體中相對安全。(2)母體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幼崽,在短時間內解決了幼崽的溫飽和營養問題,因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強了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教師展示兔和狼的牙齒結構示意圖,學生觀察圖片,概述兔和狼的牙齒結構與生活的關系,將PPT中的空格補充完整。學生嘗試概括,將PPT中空白處填寫完整,教師進行補充。兔牙齒分為門牙和臼齒,與食草生活相適應;狼的牙齒除具有門牙和臼齒外,還有犬齒,與食肉生活相適應。根據兔和狼的牙齒結構示意圖和剛才的分析,師生共同總結哺乳動物牙齒方面的主要特征。3.用牙齒撕咬、切斷和咀嚼食物。教師展示兔的神經系統和腦的結構示意圖,引導學生總結哺乳動物神經系統方面的主要特征。4.具有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教師小結: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1)體表被毛;(2)胎生,哺乳;(3)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4)具有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三、哺乳動物與人類的關系教師展示烤全羊、貂皮大衣、寵物、軍馬、警犬、導盲犬、鼠害、鼠疫、狂犬圖片,學生從有利和有害兩個方面歸納總結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1.有利的方面(1)動物蛋白的重要來源;(2)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3)人類的得力助手。如:導盲犬。2.有害的方面也會給人類帶來困擾。如:鼠害、鼠疫、狂犬。【課堂小結】1.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2.哺乳動物與人類的關系【隨堂檢測】1.與其他動物相比,哺乳動物后代成活率較高的主要原因是()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C.心臟四腔D.體表被毛2.屬于哺乳動物的是( )A.鯨B.娃娃魚C.甲魚D.魷魚五、板書設計第七節哺乳動物六、教學反思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