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生物導學案課題:5.2.1動物的運動【學習目標】1、說明動物的運動依賴于一定的結構。2、描述運動系統的組成及骨、關節和肌肉協調配合完成運動的過程。3、說出運動對動物生存的意義。【學習重點】1、運動系統的組成。2、骨、關節和肌肉協調配合完成運動的過程。【學法指導】1、完成導學案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內容,在你認為重點的地方做上標記(用黑筆),有不明白的內容在個性筆記欄注明(用紅筆),試著提出有價值的問題。2、該導學案分為ABC三個層次,其中A、B層次必須完成,C層次供學有余力的同學完成。完成導學案參考時間20分鐘。【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1、觀察課本關節示意圖,說出關節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B)答:2、運動系統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B)答:3、骨、關節和肌肉在結構上的關系:骨與骨通過相連,肌肉附著在上。三者如何配合產生運動:牽動繞活動產生運動。(B)4、參考第3題骨、關節和肌肉三者的位置關系,思考骨骼肌由哪兩部分組成?骨骼肌在骨上的分布有什么特點?(B)答:5、關節對骨的運動有什么意義?如果用房間的門來打比方,它相當于門上的什么結構?(B)答:6、做屈肘和伸肘動作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是怎樣協調配合的,完成下表(填寫收縮或舒張)(B)屈肘時伸肘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因此,與骨連接的肌肉至少是由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7、列表比較其他動物的運動特點。(B)動物名稱運動方式運動器官特點運動能力蝸牛緩慢爬行肉質足較弱蚯蚓蝗蟲家鴿(二)合作探究8、親身體驗,快速做下蹲運動,在運動中感受呼吸加快,心跳加速等身體的變化,這說明了什么問題?(B)答:(三)課堂小結(當堂記憶以下知識點)1、哺乳動物運動系統的組成是、和。骨骼是由多塊連接而成的。2、運動的產生:骨的位置變化產生,但骨本身是不能運動的,骨的運動要靠的牽拉。一組肌肉的兩端是附著在骨上。當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繞活動,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從物理學的杠桿原理,相當于杠桿,相當于支點,產生動力。3、骨骼肌的組成:中間較粗的部分叫,兩端較細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一塊骨骼肌兩端的著生在至少兩塊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的特性。4、運動不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還需要的控制和調節,它需要能量的供應,因此還需要、、等系統的配合。(四)達標檢測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和肌肉組成。()(2)只要運動系統完好,動物就能正常運動。()2、當你做任何一個動作時,都會包括以下步驟:①相應的骨受到牽引,②骨繞關節轉動,③骨骼肌接受神經傳來的興奮,④骨骼肌收縮。這些步驟發生的正確順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3、當我們做屈肘動作時,其相關肌肉的狀態是()A、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舒張B、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C、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收縮D、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4、屈肘動物符合杠桿原理,起支點作用的是()A、關節B、骨C、骨骼肌D、骨骼5、骨骼肌兩端的肌腱至少應固定在()A、一塊骨上B、兩塊骨上C、三塊骨上D、不能確定6、下面對骨骼肌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兩端的肌腱分別固著在不同的骨上B、由肌腱和肌腹構成C、肌肉受到刺激后能收縮D、兩端的肌腱分別固著在同一塊骨上7、哺乳動物的運動并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還需要()A、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的配合B、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的配合C、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的配合D、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等的配合8、人體某部位骨骼肌癱瘓,其原因可能是()A、骨骼肌過度疲勞B、長期缺乏運動C、控制骨骼肌的神經受損傷D、骨骼肌的某些肌纖維受損傷9、關節的什么結構既能減少運動時關節面的相互摩擦,又能緩沖運動時的震蕩()A、關節囊分泌的滑液B、關節軟骨C、韌帶D、關節囊10、人體完成某一動作,骨骼肌收縮和舒張的情況是()A、只有一塊骨骼肌收縮B、只有一塊骨骼肌舒張C、收縮和舒張的骨骼肌各有一塊D、收縮和舒張的骨骼肌均有多塊11、下列各項中正確的是()A、骨骼肌的組成包括中間的肌腱和兩端的肌腹兩部分B、骨的運動要靠骨骼肌的牽拉C、動物的運動只靠運動系統和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來完成D、所有動物體內都有骨骼12、骨骼肌具有的特性是()A、分泌B、堅韌C、收縮與舒張D、興奮13、右圖是關節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以下問題:(1)填寫圖中各部分名稱:a;b;c;d;e(2)脫臼是許多人都曾有過的經歷,脫臼是指[]從[]中脫落出來的現象。當我們做運動時,[]能減少兩骨之間的摩擦,把兩塊骨牢固地聯系在一起的是[]。(注意:[]內填結構代號,上填寫結構名稱)14、右圖為人的屈肘運動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1)當你做屈肘運動時,[1]處于狀態,[2]處于狀態。(2)如果你手提一桶水,容易感到累,這是因為[1]處于狀態,[2]處于狀態。(3)當你的手自然下垂時,感覺到比較輕松,是因為[1][2]均處于狀態。(五)學習反思個性筆記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