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5節 運輸作用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在木質部中運輸(教材P94~P95)1.實驗過程:2.現象結論:莖內被染成紅色的結構主要是木質部。水分和無機鹽是在木質部中運輸的。結合實驗過程及現象思考:(1)紅墨水向上運輸的動力是由植物的哪種生理活動提供的?提示:植物的蒸騰作用。(2)該實驗中將帶葉的楊樹枝條去掉葉片好嗎?為什么?提示:不好。蒸騰作用減弱,現象不明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在韌皮部中運輸(教材P95~P96)1.觀察枝瘤:(1)方法:用解剖刀在枝條中部剝除約1cm寬的一圈樹皮,露出木質部。(2)現象:經過一兩個月后,切口上方的樹皮膨大而形成枝瘤。(3)分析:有機物在切口上方積累,生長加快形成枝瘤。2.有機物的運輸:(1)部位:樹皮的韌皮部。(2)方向:向下運輸。導管和篩管等構成植物體的運輸通道(教材P96~P97)1.導管和篩管的細胞特點:(1)導管:管狀,均是死細胞,它們之間的端壁上有穿孔,形成中空的管道。(2)篩管:活細胞,橫壁上有許多篩孔。2.功能:導管運輸水分、無機鹽,篩管運輸有機物。3.請寫出【情境思考】問題的答案。提示:樹木質部內部分導管受損,樹仍可利用其他導管來獲得所需要的水分和無機鹽。微點思考 實驗中為什么用稀釋的紅墨水?提示:實驗中用稀釋的紅墨水,目的是做標記,這樣能清楚地觀察到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部位。易錯點撥1.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1)運輸管道:導管。(2)運輸途徑:土壤→根部成熟區的根毛細胞→根中導管→莖中導管→葉、花、果實等各個器官。2.植物吸收和運輸無機鹽:(1)對于植物來說,不是所有的無機鹽都可以吸收。(2)凡是吸收進入植物體內的無機鹽,會溶解在水中,通過導管運輸到植物全身各處。生活中的生物學“梨樹砍三刀,枝頭壓彎腰”,你能描述其中的道理嗎?提示:切斷樹皮中的部分篩管,限制了有機物向根部運輸,促使有機物更多地輸送到花和果實。易錯點撥結構構成細胞位置運輸的物質運輸方向導管死細胞木質部水分和無機鹽自下而上篩管活細胞韌皮部有機物自上而下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在木質部中運輸1.(2020·赤峰學業考)植物體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運輸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門戶”依次是( D )A.氣孔、導管、根毛B.根毛、篩管、氣孔C.篩管、根毛、氣孔D.根毛、導管、氣孔2.無機鹽在植物體內運輸的基本路徑是( B )A.葉中導管→莖中導管→根中導管B.根中導管→莖中導管→葉中導管C.葉中篩管→莖中篩管→根中篩管D.根中篩管→莖中篩管→葉中篩管3.(2021·蘭州質檢)在公園,有時我們會發現新移栽的樹木上掛有輸液袋(主要成分是水和無機鹽),你覺得輸液的針頭應該插入莖的 中,才能提高成活率( C )?A.① B.② C.③D.④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在韌皮部中運輸4.在熱帶種植的橡膠樹,必須通過割皮才能獲得橡膠制品的原料——白色乳汁狀的液體。請問白色乳汁狀的液體是由 流出來的( C )?A.木栓層B.木質部C.韌皮部D.導管5.將木本植物的莖剝去寬約1cm、深至形成層的一圈樹皮,一段時間后,長出了瘤狀物(節瘤),這說明( B )A.韌皮部里輸送有機物的導管受阻B.韌皮部里輸送有機物的篩管受阻C.韌皮部里輸送水和無機物的導管受阻D.韌皮部里輸送水和無機物的篩管受阻6.(2020·衢州學業考)如圖為竹子與竹筍的生長示意圖,箭頭表示糖類的運輸方向。下列關于糖類的來源及其運輸結構敘述正確的是( D )A.蒸騰作用 導管B.光合作用 導管C.呼吸作用 篩管D.光合作用 篩管導管和篩管等構成植物體的運輸通道7.導管和篩管都屬于輸導組織,它們運輸的物質分別是( D )A.水,無機鹽和有機物B.有機物,水和無機鹽C.水和有機物,無機鹽D.水和無機鹽,有機物8.俗話說:“樹不怕空心,就怕剝皮。”其中的道理是( A )A.樹皮中有篩管,能運輸有機物B.樹皮中有篩管,能運輸水分C.樹皮中有導管,能運輸有機物D.樹皮中有導管,能運輸水分9.如圖,同一枝條上長有甲、乙兩個大小相同的果實,在乙果實著生部位的上、下端,各把樹皮環割一圈,經過一段時間,兩個果實的生長情況怎么樣?(1)果實的生長狀況是 A 。?A.甲良好、乙停止生長B.乙良好、甲停止生長C.甲、乙都良好D.甲、乙都停止生長(2)這個實驗說明植物體內有機物是通過 葉 制造的,由 篩管 向 下 運輸。?10.(2020·雅安學業考)取一支帶葉的白色百合花枝條,將其下端插入滴有紅墨水的溶液中,3~4小時后,花瓣中的“經絡”變紅了。依據這種現象得出的結論是( D )A.運輸水分的是導管B.運輸有機物的是導管C.運輸水分的是篩管D.水分在植物體內從下往上運輸11.(2021·南通質檢)如圖是水分從土壤進入植物體并在植物體內運輸的路徑示意圖。對于水分的吸收和運輸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 )A.水分從土壤進入根毛細胞內的大液泡B.相鄰細胞A和B的液泡內所含水分相同C.水通過莖內的木質部向上運輸到植物頂端D.莖內木質部的導管細胞是水分運輸通道12.根將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到植物體內的順序是( B )①土壤溶液 ②根的導管 ③根毛細胞 ④根表皮以內的各層細胞 ⑤地上部分的莖、葉內的導管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②→⑤C.①→⑤→③→②→④D.①→②→④→⑤→③13.農民給蘋果樹環狀剝皮的目的是( A )A.限制有機養料向根部運輸B.限制水分向上運輸C.限制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D.防治蟲害14.如圖所示的植物的根、莖、葉結構與水分的吸收、運輸和散失有關,請據圖回答:(1)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D ] 成熟區 ,因為此處有大量的 根毛 ,可以增大 吸水的面積 。?(2)水被根吸收后,在植物體內運輸的通道是 導管 ,向上運輸的動力是 蒸騰 作用產生的拉力,水被運輸到[①]葉肉細胞,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動,大部分水到達葉片中由一對半月形的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 ② ] 氣孔 ,以水蒸氣形式散失,從而促進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環。?15.在每年的萊陽梨文化節,各地游客齊聚梨園,采摘品嘗。為什么萊陽梨深受大家喜愛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1)萊陽梨樹生長在腐殖質豐富的沙質土壤中,白天升溫急,夜晚散熱快,結出的果實甘甜如飴,請分析原因:白天 光合 作用產生的有機物多,晚上 呼吸 作用消耗的有機物少,因此果實積累的糖分多。?(2)梨農常為梨樹施有機肥,不僅為其生長提供豐富的 無機鹽 ,同時有機肥分解產生的 二氧化碳 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3)梨樹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通過莖內的 導管 運輸到葉片;而葉片合成的有機物則通過 篩管 運輸到果實貯存。?(4)“梨樹砍三刀,果枝壓彎腰。”在梨樹的“坐果”期,有的梨農會給梨樹的莖做半環狀剝皮,這樣做的目的是 切斷樹皮中的部分篩管,促進有機物更多地輸送給果實 ,最終長成碩大的萊陽梨。?PAGE-9-第5節 運輸作用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在木質部中運輸(教材P94~P95)1.實驗過程:2.現象結論:莖內被染成紅色的結構主要是。和是在木質部中運輸的。結合實驗過程及現象思考:(1)紅墨水向上運輸的動力是由植物的哪種生理活動提供的?(2)該實驗中將帶葉的楊樹枝條去掉葉片好嗎?為什么?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在韌皮部中運輸(教材P95~P96)1.觀察枝瘤:(1)方法:用解剖刀在枝條中部剝除約1cm寬的一圈樹皮,露出。(2)現象:經過一兩個月后,切口的樹皮膨大而形成。(3)分析:在切口上方積累,生長加快形成枝瘤。2.有機物的運輸:(1)部位:樹皮的。(2)方向:運輸。導管和篩管等構成植物體的運輸通道(教材P96~P97)1.導管和篩管的細胞特點:(1)導管:管狀,均是死細胞,它們之間的端壁上有,形成中空的管道。(2)篩管:活細胞,橫壁上有許多。2.功能:導管運輸,篩管運輸。3.請寫出【情境思考】問題的答案。微點思考 實驗中為什么用稀釋的紅墨水?易錯點撥1.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1)運輸管道:導管。(2)運輸途徑:土壤→根部成熟區的根毛細胞→根中導管→莖中導管→葉、花、果實等各個器官。2.植物吸收和運輸無機鹽:(1)對于植物來說,不是所有的無機鹽都可以吸收。(2)凡是吸收進入植物體內的無機鹽,會溶解在水中,通過導管運輸到植物全身各處。生活中的生物學“梨樹砍三刀,枝頭壓彎腰”,你能描述其中的道理嗎?易錯點撥結構構成細胞位置運輸的物質運輸方向導管死細胞木質部水分和無機鹽自下而上篩管活細胞韌皮部有機物自上而下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在木質部中運輸1.(2020·赤峰學業考)植物體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運輸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門戶”依次是()A.氣孔、導管、根毛B.根毛、篩管、氣孔C.篩管、根毛、氣孔D.根毛、導管、氣孔2.無機鹽在植物體內運輸的基本路徑是()A.葉中導管→莖中導管→根中導管B.根中導管→莖中導管→葉中導管C.葉中篩管→莖中篩管→根中篩管D.根中篩管→莖中篩管→葉中篩管3.(2021·蘭州質檢)在公園,有時我們會發現新移栽的樹木上掛有輸液袋(主要成分是水和無機鹽),你覺得輸液的針頭應該插入莖的中,才能提高成活率()?A.① B.② C.③D.④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在韌皮部中運輸4.在熱帶種植的橡膠樹,必須通過割皮才能獲得橡膠制品的原料——白色乳汁狀的液體。請問白色乳汁狀的液體是由流出來的()?A.木栓層B.木質部C.韌皮部D.導管5.將木本植物的莖剝去寬約1cm、深至形成層的一圈樹皮,一段時間后,長出了瘤狀物(節瘤),這說明()A.韌皮部里輸送有機物的導管受阻B.韌皮部里輸送有機物的篩管受阻C.韌皮部里輸送水和無機物的導管受阻D.韌皮部里輸送水和無機物的篩管受阻6.(2020·衢州學業考)如圖為竹子與竹筍的生長示意圖,箭頭表示糖類的運輸方向。下列關于糖類的來源及其運輸結構敘述正確的是()A.蒸騰作用 導管B.光合作用 導管C.呼吸作用 篩管D.光合作用 篩管導管和篩管等構成植物體的運輸通道7.導管和篩管都屬于輸導組織,它們運輸的物質分別是()A.水,無機鹽和有機物B.有機物,水和無機鹽C.水和有機物,無機鹽D.水和無機鹽,有機物8.俗話說:“樹不怕空心,就怕剝皮。”其中的道理是()A.樹皮中有篩管,能運輸有機物B.樹皮中有篩管,能運輸水分C.樹皮中有導管,能運輸有機物D.樹皮中有導管,能運輸水分9.如圖,同一枝條上長有甲、乙兩個大小相同的果實,在乙果實著生部位的上、下端,各把樹皮環割一圈,經過一段時間,兩個果實的生長情況怎么樣?(1)果實的生長狀況是。?A.甲良好、乙停止生長B.乙良好、甲停止生長C.甲、乙都良好D.甲、乙都停止生長(2)這個實驗說明植物體內有機物是通過制造的,由向運輸。?10.(2020·雅安學業考)取一支帶葉的白色百合花枝條,將其下端插入滴有紅墨水的溶液中,3~4小時后,花瓣中的“經絡”變紅了。依據這種現象得出的結論是()A.運輸水分的是導管B.運輸有機物的是導管C.運輸水分的是篩管D.水分在植物體內從下往上運輸11.(2021·南通質檢)如圖是水分從土壤進入植物體并在植物體內運輸的路徑示意圖。對于水分的吸收和運輸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水分從土壤進入根毛細胞內的大液泡B.相鄰細胞A和B的液泡內所含水分相同C.水通過莖內的木質部向上運輸到植物頂端D.莖內木質部的導管細胞是水分運輸通道12.根將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到植物體內的順序是()①土壤溶液 ②根的導管 ③根毛細胞 ④根表皮以內的各層細胞 ⑤地上部分的莖、葉內的導管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②→⑤C.①→⑤→③→②→④D.①→②→④→⑤→③13.農民給蘋果樹環狀剝皮的目的是()A.限制有機養料向根部運輸B.限制水分向上運輸C.限制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D.防治蟲害14.如圖所示的植物的根、莖、葉結構與水分的吸收、運輸和散失有關,請據圖回答:(1)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因為此處有大量的,可以增大。?(2)水被根吸收后,在植物體內運輸的通道是,向上運輸的動力是作用產生的拉力,水被運輸到[①]葉肉細胞,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動,大部分水到達葉片中由一對半月形的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以水蒸氣形式散失,從而促進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環。?15.在每年的萊陽梨文化節,各地游客齊聚梨園,采摘品嘗。為什么萊陽梨深受大家喜愛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1)萊陽梨樹生長在腐殖質豐富的沙質土壤中,白天升溫急,夜晚散熱快,結出的果實甘甜如飴,請分析原因:白天作用產生的有機物多,晚上作用消耗的有機物少,因此果實積累的糖分多。?(2)梨農常為梨樹施有機肥,不僅為其生長提供豐富的,同時有機肥分解產生的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3)梨樹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通過莖內的運輸到葉片;而葉片合成的有機物則通過運輸到果實貯存。?(4)“梨樹砍三刀,果枝壓彎腰。”在梨樹的“坐果”期,有的梨農會給梨樹的莖做半環狀剝皮,這樣做的目的是,最終長成碩大的萊陽梨。?PAGE-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3單元 第5章 第5節 運 輸 作 用 學案 2021-2022學年北師大版生物七年級上冊(學生版).doc 第3單元 第5章 第5節 運 輸 作 用 學案 2021-2022學年北師大版生物七年級上冊(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