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質量檢測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質量檢測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質量檢測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16九上·武義月考)近代史上我國政府第一次向列強說“不”的歷史事件是( ?。?br/>A.廢除“二十一”條 B.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
C.簽定了《南京條約》 D.打到列強,除軍閥
【答案】B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直接導致了中國五四運動爆發,在這次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對內懲治了北洋軍閥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中方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
2.(2020九上·嵊州期中)梁啟超評價辛亥革命具有“空前巨大的意義”。他曾說,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的事;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的事。由此可見,梁啟超認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
A.增強了國民的民族民主意識 B.促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C.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 D.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
【答案】A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中““第一、覺得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強調了民族意識,“第二、覺得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強調了民主意識,這反映了辛亥革命使人們的民族民主意識增強。
A項增強了國民的民族民主意識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意義及學生對歷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
3.(2017·嘉興)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說:“務去濫調套語、不講對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語”。由此可知,新文化運動( ?。?br/>A.反對儒家學說 B.主張白話寫作
C.宣傳民主科學 D.提倡平等自由
【答案】B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可知,胡適在新文化運動提出《文學改良芻議》,主張白話寫作,所以B符合題意。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了解。
4.(2020九上·金華月考)下列歷史事件與人物沒有直接聯系的一項是(  )
A.北伐戰爭—蔣介石
B.武昌起義──孫中山
C.黃埔軍校──周恩來
D.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陳獨秀
【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盡管武昌起義受孫中山思想的影響,但孫中山并沒有領導和參加武昌起義,武昌起義爆發時,孫中山正在海外籌集軍費。
ACD三項都有直接聯系,不符合題意;
B項武昌起義──孫中山沒有直接聯系,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事件與人物的直接聯系。要求理解掌握重要史實。
5.(2020九上·嵊州期中)某校舉辦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75 周年主題活動,設計了“戰爭轉折,改變局勢”的板塊內容。下列事件可以用于該板塊的有( ?。?br/>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知識點】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①馬恩河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大戰役,與題干中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不符;②《聯合國家宣言》是 1942 年 1月 1日 ,美、英、蘇、中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的宣言,此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與題干中的“戰爭轉折,改變局勢”不符;③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關鍵性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符合題意;④1944年6月,美英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自西向東打擊德國法西斯,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符合題意。
D項③④可以用于該板塊,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識記。
6.(2020·溫嶺模擬)毛澤東曾說:“嚴格來講,我們研究黨史,只從一九二一年起還不能說明問題,從五四運動說起可能更好”對此論述理解正確的是(  )
①五四運動已經動搖了北洋政府的統治
②五四運動推動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
③五四運動讓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
④五四運動促進了革命理論和工人運動相結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嚴格地講,我們研究黨史,只從一九二一年起還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從五四運動說起可能更好”主要是由于五四運動使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同時五四運動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并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和思想基礎。
C項②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毛澤東的話為切入點,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五四運動的相關史實。
7.(2020九上·嵊州期中)下圖是 1927 年到 1937 年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變化圖。下列對圖中 A,B兩時期黨員人數變化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br/>①A時期黃埔軍校的創辦為我黨輸送了眾多優秀的軍事人才
②B時期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給我黨帶來重大人員傷亡
③A時期黨員人數激增主要得益于找到了一條特色革命道路
④B時期黨員人數驟減主要是因“圍剿”和長征帶來的損耗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和所學知識可知,A時期1927-1934年黨員人數激增,原因主要得益于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B時期1934-1937年黨員人數驟減,主要是因為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被迫長征以及長征帶來的損耗。
D項③④分析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1927年到1937年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變化圖為依托,考查A、B兩時期黨員人數變化的原因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探索的重大事件以及影響。
8.(2020九上·嵊州期中)中國共產黨曾想像俄國十月革命那樣,在大城市發動起義,建立政權,但接連遭到失敗。在攻打長沙受挫后,毛澤東當機立斷,到敵人控制薄弱的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一條有別于俄國的革命道路。由此我們可以發現( ?。?br/>①俄國十月革命走城市中心的道路
②俄國十月革命后實施新經濟政策
③當時形成了以毛澤東為核心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
④中俄革命道路各具特色,體現了發展模式具有多樣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十月革命后,蘇俄實行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使蘇維埃政權得到鞏固,②錯誤;
1945年4月召開的中共七大形成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③錯誤。
B項①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識記。
9.(2020九上·嵊州期中)以下對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各段解讀正確的有( ?。?br/>①國共第一次合作,打列強除軍閥 ②工農武裝割據,尋求新的道路
③北洋軍閥統治,政局動蕩不安 ④結束百年屈辱,人民當家作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①是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打列強除軍閥是主要目標,故①正確;
工農武裝割據,尋求新的道路,是指1927年開始中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故②正確;
“結束百年屈辱,人民當家作主”是指經過1946—1949年,三年解放戰爭,成立了新中國,故④正確。
③1931—1937年是抗日戰爭時期,故③錯誤。
D項①②④解讀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的了解,要求具備圖片信息的準確解讀與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
10.(2019九上·義烏期中)下列能為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供史料支撐的有(  )
①美蘇等國協同作戰 ②中共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③華人華所歸國參戰 ④人民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美蘇等國協同作戰屬于國際合作,不是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①不符合題意,應排除含①的選項。
中共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人民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爭,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抗日的民族精神,因此②③④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
二、非選擇題。
11.(2020九上·嵊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邊界紅旗子始終不倒,不但表示了共產黨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統治階級的破產,在全國政治上有重大的意義?!?br/>——毛澤東:1928年《井岡山的斗爭》
材料二:“從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到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漢失守這一個時期內,國民黨政府的對日作戰是比較努力的……一時出現了生氣蓬勃的新氣象。……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漢失守后……國民黨政府開始了它的政策上的變化,將其重點由抗日逐漸轉移到反共反人民?!?br/>——摘自 1945年4月毛澤東《論聯合政府》
材料三:“人民解放軍的主力已經打到國民黨統治區域里去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推進了自己的革命車輪,使之走向勝利的道路。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
——摘自 1947 年 12 月毛澤東《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
(1)毛澤東選擇將“紅旗子”插在井岡山的歷史背景是什么 為保證“邊界紅旗子始終不倒”,共產黨采取了什么措施?
(2)請用一個史實說明材料中“國民黨政府的對日作戰是比較努力的”。
(3)拉開這一“歷史轉折點”序幕的是哪一事件?
(4)綜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國共產黨夠“走向勝利道路”的原因。
【答案】(1)大革命失敗后,共產黨武裝奪取城市受挫,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土地革命+意義。
(2)1938年,李宗仁指揮的臺兒莊保衛戰,殲敵一萬多人,取得了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蛘撸航M織淞滬會戰,打破了日軍 3 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
(3)1947 年 6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
(4)從國情出發,走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人民群眾的支持。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1) “紅旗子” 插在井岡山指的是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創立,結合所學可知,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領導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連連受挫,毛澤東分析了敵強我弱的形勢,結合中國國情,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為保證“邊界紅旗子始終不倒”,中國共產黨在農村革命根據地廣泛開展土地革命,農民踴躍參軍作戰,壯大了紅軍力量
(2)1938年春,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取得了臺兒莊戰役的勝利,殲敵一萬多人,取得了自抗戰開始以來國民黨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利。
(3)1947年6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
(4)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大革命失敗后,共產黨武裝奪取城市受挫,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土地革命+意義。
(2)1938年,李宗仁指揮的臺兒莊保衛戰,殲敵一萬多人,取得了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蛘撸航M織淞滬會戰,打破了日軍 3 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
(3)1947 年 6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
(4)從國情出發,走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人民群眾的支持。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工農武裝割據、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
12.(2020九上·嵊州期中)【以尺理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程。
【以圖說史】
(1)在字母 A 處填上合適的詞,并指出“取得勝利”的標志。
(2)舉一例說明 1943 年反法西斯力量是如何聯合的。
(3)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所展現了大國應有的擔當。請結合上面圖片談談你的理解。
(4)基于上述兩問的思考,你認為這段歷史留給我們最深的啟迪是什么?
【答案】(1)揭開序幕;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
(2)1943年11月下旬,美、英、中國領導人在開羅舉行會議,討論了三國在緬甸配合作戰和戰后處置日本的問題。會后,三國發表《開羅宣言》?;蜷_羅會議結束后,蘇、美、英三國首腦在德黑蘭召開會議,著重研究在西歐開辟第二戰場以及戰后處置德國等問題。
(3)中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積極推動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是世界發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4)各國要主動承擔國際責任,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維護世界和平。
【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戰的轉折;抗日戰爭的勝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1)據所學知,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2)1943年11月下旬,美國、中國、英國領導人在埃及的開羅舉行會議,討論了在緬甸配合作戰和戰后處置日本的問題,會后發表《開羅宣言》聲明日本攫取的中國領土,如中國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蘇、美、英三國首腦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德黑蘭會議的會議,主要討論美英開辟西歐第二戰場,東西方配合對德作戰問題。
(3)根據兩幅圖片,聯系所學,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國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谷諔馉幨堑诙问澜绱髴鸬闹匾M成部分,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取得到極高。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決定性力量。
(4)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揭開序幕;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
(2)1943年11月下旬,美、英、中國領導人在開羅舉行會議,討論了三國在緬甸配合作戰和戰后處置日本的問題。會后,三國發表《開羅宣言》?;蜷_羅會議結束后,蘇、美、英三國首腦在德黑蘭召開會議,著重研究在西歐開辟第二戰場以及戰后處置德國等問題。
(3)中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積極推動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是世界發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4)各國要主動承擔國際責任,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維護世界和平。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識記。
1 / 1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質量檢測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16九上·武義月考)近代史上我國政府第一次向列強說“不”的歷史事件是( ?。?br/>A.廢除“二十一”條 B.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
C.簽定了《南京條約》 D.打到列強,除軍閥
2.(2020九上·嵊州期中)梁啟超評價辛亥革命具有“空前巨大的意義”。他曾說,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的事;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的事。由此可見,梁啟超認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br/>A.增強了國民的民族民主意識 B.促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C.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 D.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
3.(2017·嘉興)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說:“務去濫調套語、不講對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語”。由此可知,新文化運動( ?。?br/>A.反對儒家學說 B.主張白話寫作
C.宣傳民主科學 D.提倡平等自由
4.(2020九上·金華月考)下列歷史事件與人物沒有直接聯系的一項是( ?。?br/>A.北伐戰爭—蔣介石
B.武昌起義──孫中山
C.黃埔軍校──周恩來
D.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陳獨秀
5.(2020九上·嵊州期中)某校舉辦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75 周年主題活動,設計了“戰爭轉折,改變局勢”的板塊內容。下列事件可以用于該板塊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0·溫嶺模擬)毛澤東曾說:“嚴格來講,我們研究黨史,只從一九二一年起還不能說明問題,從五四運動說起可能更好”對此論述理解正確的是( ?。?br/>①五四運動已經動搖了北洋政府的統治
②五四運動推動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
③五四運動讓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
④五四運動促進了革命理論和工人運動相結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0九上·嵊州期中)下圖是 1927 年到 1937 年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變化圖。下列對圖中 A,B兩時期黨員人數變化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br/>①A時期黃埔軍校的創辦為我黨輸送了眾多優秀的軍事人才
②B時期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給我黨帶來重大人員傷亡
③A時期黨員人數激增主要得益于找到了一條特色革命道路
④B時期黨員人數驟減主要是因“圍剿”和長征帶來的損耗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2020九上·嵊州期中)中國共產黨曾想像俄國十月革命那樣,在大城市發動起義,建立政權,但接連遭到失敗。在攻打長沙受挫后,毛澤東當機立斷,到敵人控制薄弱的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一條有別于俄國的革命道路。由此我們可以發現( ?。?br/>①俄國十月革命走城市中心的道路
②俄國十月革命后實施新經濟政策
③當時形成了以毛澤東為核心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
④中俄革命道路各具特色,體現了發展模式具有多樣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0九上·嵊州期中)以下對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各段解讀正確的有( ?。?br/>①國共第一次合作,打列強除軍閥 ②工農武裝割據,尋求新的道路
③北洋軍閥統治,政局動蕩不安 ④結束百年屈辱,人民當家作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2019九上·義烏期中)下列能為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供史料支撐的有( ?。?br/>①美蘇等國協同作戰 ②中共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③華人華所歸國參戰 ④人民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11.(2020九上·嵊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邊界紅旗子始終不倒,不但表示了共產黨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統治階級的破產,在全國政治上有重大的意義?!?br/>——毛澤東:1928年《井岡山的斗爭》
材料二:“從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到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漢失守這一個時期內,國民黨政府的對日作戰是比較努力的……一時出現了生氣蓬勃的新氣象。……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漢失守后……國民黨政府開始了它的政策上的變化,將其重點由抗日逐漸轉移到反共反人民。”
——摘自 1945年4月毛澤東《論聯合政府》
材料三:“人民解放軍的主力已經打到國民黨統治區域里去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推進了自己的革命車輪,使之走向勝利的道路。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br/>——摘自 1947 年 12 月毛澤東《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
(1)毛澤東選擇將“紅旗子”插在井岡山的歷史背景是什么 為保證“邊界紅旗子始終不倒”,共產黨采取了什么措施?
(2)請用一個史實說明材料中“國民黨政府的對日作戰是比較努力的”。
(3)拉開這一“歷史轉折點”序幕的是哪一事件?
(4)綜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國共產黨夠“走向勝利道路”的原因。
12.(2020九上·嵊州期中)【以尺理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程。
【以圖說史】
(1)在字母 A 處填上合適的詞,并指出“取得勝利”的標志。
(2)舉一例說明 1943 年反法西斯力量是如何聯合的。
(3)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所展現了大國應有的擔當。請結合上面圖片談談你的理解。
(4)基于上述兩問的思考,你認為這段歷史留給我們最深的啟迪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直接導致了中國五四運動爆發,在這次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對內懲治了北洋軍閥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中方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
2.【答案】A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中““第一、覺得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強調了民族意識,“第二、覺得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強調了民主意識,這反映了辛亥革命使人們的民族民主意識增強。
A項增強了國民的民族民主意識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意義及學生對歷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
3.【答案】B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可知,胡適在新文化運動提出《文學改良芻議》,主張白話寫作,所以B符合題意。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了解。
4.【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盡管武昌起義受孫中山思想的影響,但孫中山并沒有領導和參加武昌起義,武昌起義爆發時,孫中山正在海外籌集軍費。
ACD三項都有直接聯系,不符合題意;
B項武昌起義──孫中山沒有直接聯系,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事件與人物的直接聯系。要求理解掌握重要史實。
5.【答案】D
【知識點】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①馬恩河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大戰役,與題干中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不符;②《聯合國家宣言》是 1942 年 1月 1日 ,美、英、蘇、中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的宣言,此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與題干中的“戰爭轉折,改變局勢”不符;③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關鍵性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符合題意;④1944年6月,美英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自西向東打擊德國法西斯,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符合題意。
D項③④可以用于該板塊,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識記。
6.【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嚴格地講,我們研究黨史,只從一九二一年起還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從五四運動說起可能更好”主要是由于五四運動使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同時五四運動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并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和思想基礎。
C項②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毛澤東的話為切入點,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五四運動的相關史實。
7.【答案】D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和所學知識可知,A時期1927-1934年黨員人數激增,原因主要得益于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B時期1934-1937年黨員人數驟減,主要是因為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被迫長征以及長征帶來的損耗。
D項③④分析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1927年到1937年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變化圖為依托,考查A、B兩時期黨員人數變化的原因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探索的重大事件以及影響。
8.【答案】B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十月革命后,蘇俄實行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使蘇維埃政權得到鞏固,②錯誤;
1945年4月召開的中共七大形成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③錯誤。
B項①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識記。
9.【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①是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打列強除軍閥是主要目標,故①正確;
工農武裝割據,尋求新的道路,是指1927年開始中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故②正確;
“結束百年屈辱,人民當家作主”是指經過1946—1949年,三年解放戰爭,成立了新中國,故④正確。
③1931—1937年是抗日戰爭時期,故③錯誤。
D項①②④解讀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的了解,要求具備圖片信息的準確解讀與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
10.【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美蘇等國協同作戰屬于國際合作,不是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①不符合題意,應排除含①的選項。
中共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人民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爭,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抗日的民族精神,因此②③④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
11.【答案】(1)大革命失敗后,共產黨武裝奪取城市受挫,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土地革命+意義。
(2)1938年,李宗仁指揮的臺兒莊保衛戰,殲敵一萬多人,取得了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蛘撸航M織淞滬會戰,打破了日軍 3 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
(3)1947 年 6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
(4)從國情出發,走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人民群眾的支持。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1) “紅旗子” 插在井岡山指的是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創立,結合所學可知,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領導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連連受挫,毛澤東分析了敵強我弱的形勢,結合中國國情,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為保證“邊界紅旗子始終不倒”,中國共產黨在農村革命根據地廣泛開展土地革命,農民踴躍參軍作戰,壯大了紅軍力量
(2)1938年春,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取得了臺兒莊戰役的勝利,殲敵一萬多人,取得了自抗戰開始以來國民黨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利。
(3)1947年6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
(4)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大革命失敗后,共產黨武裝奪取城市受挫,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土地革命+意義。
(2)1938年,李宗仁指揮的臺兒莊保衛戰,殲敵一萬多人,取得了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蛘撸航M織淞滬會戰,打破了日軍 3 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
(3)1947 年 6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
(4)從國情出發,走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人民群眾的支持。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工農武裝割據、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
12.【答案】(1)揭開序幕;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
(2)1943年11月下旬,美、英、中國領導人在開羅舉行會議,討論了三國在緬甸配合作戰和戰后處置日本的問題。會后,三國發表《開羅宣言》。或開羅會議結束后,蘇、美、英三國首腦在德黑蘭召開會議,著重研究在西歐開辟第二戰場以及戰后處置德國等問題。
(3)中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積極推動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是世界發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4)各國要主動承擔國際責任,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維護世界和平。
【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戰的轉折;抗日戰爭的勝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1)據所學知,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2)1943年11月下旬,美國、中國、英國領導人在埃及的開羅舉行會議,討論了在緬甸配合作戰和戰后處置日本的問題,會后發表《開羅宣言》聲明日本攫取的中國領土,如中國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蘇、美、英三國首腦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德黑蘭會議的會議,主要討論美英開辟西歐第二戰場,東西方配合對德作戰問題。
(3)根據兩幅圖片,聯系所學,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國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谷諔馉幨堑诙问澜绱髴鸬闹匾M成部分,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取得到極高。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決定性力量。
(4)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揭開序幕;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
(2)1943年11月下旬,美、英、中國領導人在開羅舉行會議,討論了三國在緬甸配合作戰和戰后處置日本的問題。會后,三國發表《開羅宣言》?;蜷_羅會議結束后,蘇、美、英三國首腦在德黑蘭召開會議,著重研究在西歐開辟第二戰場以及戰后處置德國等問題。
(3)中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積極推動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是世界發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4)各國要主動承擔國際責任,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維護世界和平。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識記。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留县| 石门县| 论坛| 宜昌市| 沂水县| 凤庆县| 浪卡子县| 英吉沙县| 乐亭县| 筠连县| 乐安县| 梨树县| 侯马市| 萨迦县| 鄯善县| 峡江县| 大关县| 深泽县| 安达市| 临清市| 新邵县| 茶陵县| 防城港市| 惠东县| 长葛市| 五大连池市| 登封市| 广灵县| 玉龙| 布拖县| 六安市| 开鲁县| 重庆市| 固镇县| 清新县| 榆林市| 白银市| 太康县| 青岛市| 邻水| 岑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