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第一次月考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第一次月考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
…………○…………外…………○…………裝…………○…………訂…………○…………線…………○…………
)
(
※※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
)
(
…………○…………內…………○…………裝…………○…………訂…………○…………線…………○…………
)
登陸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第一次月考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19八上·秀洲月考)北緯30°線貫穿四大文明古國,是一條神秘而又奇特的緯線。在這條緯線附近有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中國三星堆等。此現象產生的最合理的原因應該是(
??)
A.?地理環境的影響????????????????????????????????????B.?文化傳統相同所致
C.?文明交流的結果????????????????????????????????????D.?生活方式相同所致
【答案】
A
【考點】探究早期區域文明的異同
【解析】【分析】北緯30度附近的古老文化有埃及金字塔、中國三星堆、巴比倫空中花園等。從自然條件看,北緯30度這條溫度帶是處于亞熱帶和溫帶的過渡地帶,應該說是最適于人生存的地帶,它的降水相對比較豐沛,植物相對比較茂盛,溫度也比較適合人的生存,尤其是在生產力水平比較低的情況下,人可以靠自然的供給,就獲得一個比較良好的發展,所以在這里早期人類可以比較容易生存下去,在這種情況下,早期文明和社會就容易在這個地帶發展起來。
A項地理環境的影響應該是題干現象產生的最合理的原因,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現象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代文明產生的原因,要求具備運用所學分析題干的能力。
2.(2019八上·秀洲月考)某校八年級六班的同學在學習“商鞅變法”這課中,表演了一出歷史短劇。下列各項,錯誤的是(
??)
A.?甲同學扮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獲得獎勵
B.?乙同學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變法
C.?丙同學扮演獲得軍功的大將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乙同學向全國頒旨:廢除土地私有制
【答案】
D
【考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有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故“扮演秦孝公的乙同學向全國頒旨:廢除土地私有制”是錯誤的。
ABC三項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扮演秦孝公的乙同學向全國頒旨:廢除土地私有制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商鞅變法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內容與影響。
3.(2019八上·秀洲月考)文字的發明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下列文字是古代中國的是(?
?)
A.????????????????????B.?
C.????????????????????????????????????????D.?
【答案】
C
【考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據所學可知,甲骨文是中國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目前所知,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A項是新石器時代陶器上的,不是文字,不符合題意;
B項是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不符合題意;
C項是古代中國的甲骨文,符合題意;
D項是故埃及的象形文字,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商朝甲骨文的知識。選項為圖片型選擇題根據題干表述確定文字答案后,必須準確識別對應圖片。
4.(2019八上·秀洲月考)古代埃及和古巴比倫的相同點有(?
?)
①地處干旱地帶??
②大河孕育的文明???
③地處亞洲???
④農業依靠灌溉而發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D
【考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亞國家
【解析】【分析】古代埃及文明屬于非洲,③地處亞洲不是古代埃及和古巴比倫的相同點,排除含③的選項。
D項①②④是古代埃及和古巴比倫的相同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代埃及和古巴比倫的相同點,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5.(2019八上·秀洲月考)下框所示內容反映的主題是(?
?)
公元前3世紀統一了意大利半島;
公元前264-公元前146年進行戰爭擊敗迦太基;公元前2世紀末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權
A.?雅典奴隸制城邦的征服與擴張???????????????B.?斯巴達奴隸制城邦的征服與擴張
C.?羅馬共和國的征服與擴張??????????????????????D.?羅馬帝國的征服與擴張
【答案】
C
【考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羅馬共和國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島。前264年-前146年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為爭奪地中海沿岸霸權發生了三次戰爭,被稱為布匿戰爭,最終取得勝利。公元前2世紀,羅馬成為地中海霸主。因此題干框所示內容反映的主題是羅馬共和國的征服與擴張。
ABD三項和題干框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羅馬共和國的征服與擴張是題干框所示內容反映的主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羅馬共和國的征服與擴張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靈活掌握羅馬共和國的相關知識。
6.(2019八上·秀洲月考)一個生活在商朝的中國人,他能夠做到的有(?
?)
①將占卜的結果刻在龜甲和獸骨上???
②通過《史記》了解黃帝情況
③到市場上購買青銅器用具?????????
④到佛寺上香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①④
【答案】
B
【考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商朝人迷信鬼神,貴族凡事要占卜,將占卜的結果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甲骨文,①符合題意;《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②不符合題意;商朝青銅制造業發達商朝是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當時著名的青銅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③符合題意;佛教到西漢末年才傳入中國,商朝時沒有,④不符合題意。
B項①③生活在商朝的中國人能夠做到,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商朝的相關史實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我國古代的青銅器和甲骨文的相關史實。
7.(2019八上·秀洲月考)閱讀報紙是我們了解國內外大事的渠道之一,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與以下報紙的得名相關的古代制度是(
??)
A.?禪讓制???????????????????????B.?郡縣制???????????????????????C.?行省制???????????????????????D.?分封制
【答案】
D
【考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西周建立后,為了鞏固統治,實行分封制。當時今山東地區被分封的諸侯國主要是齊國和魯國。當時今河北北部地區被分封的諸侯國主要是燕國和趙國等。當時今山西地區被分封的諸侯國主要是晉國。當時今湖北地區被分封的主要諸侯國是楚國?!洱R魯晚報》、《楚天都市報》等名稱的由來都與分封制有關。
ABC三項與題干報紙的得名無關,不符合題意;
D項分封制與題干報紙的得名相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分封制,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8.(2019八上·秀洲月考)某班同學對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開展了研究性學習,以下研究題目不恰當的是(?
?)
A.?《孔子私學:譜寫古代教育新篇章》
B.?《諸子百家:思想解放的潮流》
C.?《孫臏兵法:世界上最早的兵法著作》
D.?《法與時移:法家受統治者青睞的原因》
【答案】
C
【考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世界上最早的兵書是《孫子兵法》,是春秋時期兵家創始人孫武寫的一部軍事著作。
ABD三項都恰當,不符合題意;
C項《孫臏兵法:世界上最早的兵法著作》不恰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春秋戰國的有關史實,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和靈活運用能力。
9.(2019八上·秀洲月考)對“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出自《漢謨拉比法典》??????????????????????????B.?反映了奴隸制度的殘酷
C.?帶有平等思想????????????????????????????????????????D.?目的是維護奴隸主的利益
【答案】
C
【考點】古代西亞國家
【解析】【分析】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他在位時,為維護奴隸主的利益,制定了《漢謨拉比法典》。同等級實行“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同態復仇法。
ABD三項理解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C項帶有平等思想理解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記與理解掌握《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史實。
10.(2019八上·秀洲月考)伯利克里時代,雅典公民塔克里和妻女居住在一個小山村,作為一家之主的塔克里(
??)
A.?因家庭貧困沒有資格參加公民大會
B.?派奴隸哈比代表他出席公民大會
C.?因擔任政府公職獲得津貼
D.?與妻子一起參加公民大會,把女兒托付他人
【答案】
C
【考點】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A項因家庭貧困沒有資格參加公民大會不正確,不符合題意,在伯利克里當政時期,雅典的民主政治達到極盛。雅典的民主政治規定:雅典的每個公民都有機會通過抽簽的形式成為陪審法庭的陪審員、五百人會議的議員、公民大會的輪值主席;
BD兩項不正確,不符合題意,雅典的民主政治僅適用于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眾多的婦女、奴隸和外邦人無權享受這種民主;
C項因擔任政府公職獲得津貼正確,為保證公民能積極參加城邦政治活動,國家為擔任公職、參與政治事務的公民發放津貼,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雅典民主政治的掌握。對于雅典的民主政治既要看到它的進步性,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
11.(2019八上·秀洲月考)春秋戰國時期發生社會大變革的根本原因是(??

A.?諸侯爭霸????????????????B.?百家爭鳴????????????????C.?商鞅變法????????????????D.?生產力的發展
【答案】
D
【考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春秋時期,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到戰國時,鐵農具使用范圍擴大,我國至遲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戰國時期牛耕進一步推廣。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使土地利用率和農作物的產量顯著提高。鐵器和牛耕是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生產力的發展是春秋戰國時期發生社會大變革的根本原因。
ABC三項都不是春秋戰國時期發生社會大變革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題意;
D項生產力的發展是春秋戰國時期發生社會大變革的根本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春秋戰國時期發生社會大變革的根本原因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的相關史實。
12.(2019八上·秀洲月考)從“元老院掌握國家實權”、“布匿戰爭”、“稱霸地中海地區”、“奴隸大量逃亡和起義”這些關鍵詞中提煉出的學習主題是(
??)
A.?希臘文明的繁榮????????????????????????????????????B.?羅馬帝國的興衰
C.?羅馬共和國的興衰?????????????????????????????????D.?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
【答案】
C
【考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羅馬共和國初期元老院掌握政權,建立后不斷向外擴張,通過布匿戰爭打敗了迦太基,稱霸地中海,強盛的共和國貴族把占有財富和奢侈享受視為神圣,導致了大量奴隸逃亡和起義,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斯巴達克起義,斯巴達克起義沉重打擊了奴隸制,加速了羅馬共和國的衰落。
ABD三項和題干關鍵詞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羅馬帝國的興衰是從題干關鍵詞中提煉出的學習主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羅馬共和國。要求具備題干分析與知識識記的能力。
13.古埃及、古巴比倫、古中國、古印度與古希臘的早期文明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說明(???

①自然環境對早期區域文明有著很大的影響;
②人類文明有著多樣性的特點;
③文字、階級、國家等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共同標志;
④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不平衡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A
【考點】探究早期區域文明的異同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埃及、古巴比倫、古中國、古印度是大河流域。古希臘屬于海洋流域。自然環境對早期的區域文明有著很大的影響。他們之間的差異說明人類文明有多樣性的特點,說明人類文明發展不均衡。故A正確。文字、階級、國家等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共同標志這是它們的共同點,不屬于差異。因此含有③的選項錯誤。排除BCD項。故選A。
二、非選擇題
14.(2019八上·秀洲月考)【工具與改革】
材料一:
圖1
鐵制農具?????
???????圖2
穿有鼻環的牛尊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避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師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強大。
?——《戰國策·秦策》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然王制遂滅,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有國強者兼州城,而弱者喪社稷。
——《前漢書·食貨志》
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笪逶露匦⒐?,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吏捕商君?!鼗萃踯嚵焉桃葬?,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滅商君之家。
——《史記·商君列傳》
(1)根據材料一,請你說明商鞅變法的物質基礎是什么?
(2)根據材料二,你認為商鞅變法的理論基礎是什么?變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是什么?
(3)請從材料二、三中找出商鞅變法作用的語句。
(4)請結合材料四
,
分析導致商鞅悲慘結局的原因,并說說你從中得到什么認識?
【答案】
(1)鐵農具和牛耕技術;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2)理論基礎:法家思想;原因:秦孝公的支持;賞罰發明、公平無私
(3)材料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強大。材料三:傾鄰國而雄諸侯。
(4)“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
體現了變法中“獎勵軍功”觸動了舊貴族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
改變舊制度的改革總會遭到舊勢力的阻撓,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價才能換取社會的進步,要有不怕犧牲的精神
【考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兩幅圖片可知,農業生產領域出現了鐵器牛耕的使用,先進生產工具的使用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商鞅變法的物質基礎。
(2)據所學可知,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韓非子,他主張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變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變法改革順應歷史潮流,利于國家進步;商鞅變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賞罰發明、公平無私。
(3)材料二中的“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強大”和材料三中的“傾鄰國而雄諸侯”都表明了商鞅變法的作用:社會安定,百姓生活安穩,提高了軍隊戰斗力,使秦國國力大為增強,成為戰國后期最強盛的諸侯國。
(4)商鞅變法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特權,從而觸動了舊貴族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政治支柱,導致了悲慘的結局。第二問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鐵農具和牛耕技術;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2)理論基礎:法家思想;原因:秦孝公的支持;賞罰發明、公平無私。
(3)材料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強大。材料三:傾鄰國而雄諸侯。
(4)“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
體現了變法中“獎勵軍功”觸動了舊貴族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改變舊制度的改革總會遭到舊勢力的阻撓,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價才能換取社會的進步,要有不怕犧牲的精神。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商鞅變法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
15.(2019八上·秀洲月考)在古代中西文化史上有兩個令人目眩的文明高峰,它們以極其輝煌的成就,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礎。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史記》記載,西周建立后,“分封親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
材料三: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由年滿20歲的全體成年男性公民組成,每隔10天左右召開一次。在會上,公民可以登臺演講,對事關國家的議案發表自己的意見。
(1)圖1與古代中國的哪一歷史事件有關?圖2反映的國家在世界文明史上有何地位?
(2)兩圖反映的歷史時期都產生出燦若群星的文化巨匠。請各列舉一位及其成就。
(3)材料二反映哪一制度?材料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在哪位當權者當政期間達到全盛?
(4)根據圖1和材料三,分別分析兩個文明高峰產生的原因。
【答案】
(1)百家爭鳴。西方文明之源。
(2)開放性試題。示例:孔子強調“仁”,主張以“德”教化人民,反對殘暴統治和任意刑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刻苦鉆研,博學多才,創立了物理學、植物學和邏輯學等學科體系。
(3)分封制。伯利克里。
(4)圖1:科技進步推動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覺醒;新興地主階級沖破舊貴族傳統禮制的束縛,解放思想,推動文化發展;地理環境決定了諸侯爭霸、競爭的格局,促成文化繁榮等。(一點即可)
材料三:優越的地理環境;古希臘的城邦民主制,推動希臘文明高度發展等。(一點即可)
【考點】百家爭鳴,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1)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發表意見,并互相爭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的不同學派稱為諸子百家;因此圖1
中國歷史上的諸子百家代表與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有關。圖2
雅典學院反映的是古希臘,聯系所學,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
(2)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孔子強調“仁”,主張以“德”教化人民,反對殘暴統治和任意刑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刻苦鉆研,博學多才,創立了物理學、植物學和邏輯學等學科體系。
(3)材料二“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贝笾乱馑际欠址庾约旱挠H人功臣去建立自己的國家,讓這些國家來拱衛周王朝的統治,還可以通過這些國家來治理天下,基于這樣的原因,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這反映出西周實行的是分封制。材料三反映的是古希臘的民主政治,聯系所學,公元前5世紀后期,在伯利克里執政時期,古希臘雅典城邦達到全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奴隸主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4)百家爭鳴產生的原因有:科技進步推動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覺醒;新興地主階級沖破舊貴族傳統禮制的束縛,解放思想,推動文化發展;地理環境決定了諸侯爭霸、競爭的格局,促成文化繁榮等。雅典民主政治產生的原因有:優越的地理環境;古希臘的城邦民主制,推動希臘文明高度發展等。
故答案為:(1)百家爭鳴。西方文明之源。
(2)開放性試題。示例:孔子強調“仁”,主張以“德”教化人民,反對殘暴統治和任意刑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刻苦鉆研,博學多才,創立了物理學、植物學和邏輯學等學科體系。
(3)分封制。伯利克里。
(4)圖1:科技進步推動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覺醒;新興地主階級沖破舊貴族傳統禮制的束縛,解放思想,推動文化發展;地理環境決定了諸侯爭霸、競爭的格局,促成文化繁榮等。(一點即可)
材料三:優越的地理環境;古希臘的城邦民主制,推動希臘文明高度發展等。(一點即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家爭鳴和古希臘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分析和理解問題的能力。
1
/
1(
…………○…………外…………○…………裝…………○…………訂…………○…………線…………○…………
)
(
※※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
)
(
…………○…………內…………○…………裝…………○…………訂…………○…………線…………○…………
)
登陸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第一次月考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19八上·秀洲月考)北緯30°線貫穿四大文明古國,是一條神秘而又奇特的緯線。在這條緯線附近有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中國三星堆等。此現象產生的最合理的原因應該是(
??)
A.?地理環境的影響????????????????????????????????????B.?文化傳統相同所致
C.?文明交流的結果????????????????????????????????????D.?生活方式相同所致
2.(2019八上·秀洲月考)某校八年級六班的同學在學習“商鞅變法”這課中,表演了一出歷史短劇。下列各項,錯誤的是(
??)
A.?甲同學扮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獲得獎勵
B.?乙同學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變法
C.?丙同學扮演獲得軍功的大將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乙同學向全國頒旨:廢除土地私有制
3.(2019八上·秀洲月考)文字的發明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下列文字是古代中國的是(?
?)
A.????????????????????B.?
C.????????????????????????????????????????D.?
4.(2019八上·秀洲月考)古代埃及和古巴比倫的相同點有(?
?)
①地處干旱地帶??
②大河孕育的文明???
③地處亞洲???
④農業依靠灌溉而發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2019八上·秀洲月考)下框所示內容反映的主題是(?
?)
公元前3世紀統一了意大利半島;
公元前264-公元前146年進行戰爭擊敗迦太基;公元前2世紀末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權
A.?雅典奴隸制城邦的征服與擴張???????????????B.?斯巴達奴隸制城邦的征服與擴張
C.?羅馬共和國的征服與擴張??????????????????????D.?羅馬帝國的征服與擴張
6.(2019八上·秀洲月考)一個生活在商朝的中國人,他能夠做到的有(?
?)
①將占卜的結果刻在龜甲和獸骨上???
②通過《史記》了解黃帝情況
③到市場上購買青銅器用具?????????
④到佛寺上香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①④
7.(2019八上·秀洲月考)閱讀報紙是我們了解國內外大事的渠道之一,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與以下報紙的得名相關的古代制度是(
??)
A.?禪讓制???????????????????????B.?郡縣制???????????????????????C.?行省制???????????????????????D.?分封制
8.(2019八上·秀洲月考)某班同學對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開展了研究性學習,以下研究題目不恰當的是(?
?)
A.?《孔子私學:譜寫古代教育新篇章》
B.?《諸子百家:思想解放的潮流》
C.?《孫臏兵法:世界上最早的兵法著作》
D.?《法與時移:法家受統治者青睞的原因》
9.(2019八上·秀洲月考)對“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出自《漢謨拉比法典》??????????????????????????B.?反映了奴隸制度的殘酷
C.?帶有平等思想????????????????????????????????????????D.?目的是維護奴隸主的利益
10.(2019八上·秀洲月考)伯利克里時代,雅典公民塔克里和妻女居住在一個小山村,作為一家之主的塔克里(
??)
A.?因家庭貧困沒有資格參加公民大會
B.?派奴隸哈比代表他出席公民大會
C.?因擔任政府公職獲得津貼
D.?與妻子一起參加公民大會,把女兒托付他人
11.(2019八上·秀洲月考)春秋戰國時期發生社會大變革的根本原因是(??

A.?諸侯爭霸????????????????B.?百家爭鳴????????????????C.?商鞅變法????????????????D.?生產力的發展
12.(2019八上·秀洲月考)從“元老院掌握國家實權”、“布匿戰爭”、“稱霸地中海地區”、“奴隸大量逃亡和起義”這些關鍵詞中提煉出的學習主題是(
??)
A.?希臘文明的繁榮????????????????????????????????????B.?羅馬帝國的興衰
C.?羅馬共和國的興衰?????????????????????????????????D.?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
13.古埃及、古巴比倫、古中國、古印度與古希臘的早期文明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說明(???

①自然環境對早期區域文明有著很大的影響;
②人類文明有著多樣性的特點;
③文字、階級、國家等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共同標志;
④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不平衡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二、非選擇題
14.(2019八上·秀洲月考)【工具與改革】
材料一:
圖1
鐵制農具?????
???????圖2
穿有鼻環的牛尊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避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師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強大。
?——《戰國策·秦策》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然王制遂滅,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有國強者兼州城,而弱者喪社稷。
——《前漢書·食貨志》
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笪逶露匦⒐?,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吏捕商君。……秦惠王車裂商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滅商君之家。
——《史記·商君列傳》
(1)根據材料一,請你說明商鞅變法的物質基礎是什么?
(2)根據材料二,你認為商鞅變法的理論基礎是什么?變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是什么?
(3)請從材料二、三中找出商鞅變法作用的語句。
(4)請結合材料四
,
分析導致商鞅悲慘結局的原因,并說說你從中得到什么認識?
15.(2019八上·秀洲月考)在古代中西文化史上有兩個令人目眩的文明高峰,它們以極其輝煌的成就,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礎。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史記》記載,西周建立后,“分封親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
材料三: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由年滿20歲的全體成年男性公民組成,每隔10天左右召開一次。在會上,公民可以登臺演講,對事關國家的議案發表自己的意見。
(1)圖1與古代中國的哪一歷史事件有關?圖2反映的國家在世界文明史上有何地位?
(2)兩圖反映的歷史時期都產生出燦若群星的文化巨匠。請各列舉一位及其成就。
(3)材料二反映哪一制度?材料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在哪位當權者當政期間達到全盛?
(4)根據圖1和材料三,分別分析兩個文明高峰產生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一、選擇題
1.【答案】
A
【考點】探究早期區域文明的異同
【解析】【分析】北緯30度附近的古老文化有埃及金字塔、中國三星堆、巴比倫空中花園等。從自然條件看,北緯30度這條溫度帶是處于亞熱帶和溫帶的過渡地帶,應該說是最適于人生存的地帶,它的降水相對比較豐沛,植物相對比較茂盛,溫度也比較適合人的生存,尤其是在生產力水平比較低的情況下,人可以靠自然的供給,就獲得一個比較良好的發展,所以在這里早期人類可以比較容易生存下去,在這種情況下,早期文明和社會就容易在這個地帶發展起來。
A項地理環境的影響應該是題干現象產生的最合理的原因,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現象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代文明產生的原因,要求具備運用所學分析題干的能力。
2.【答案】
D
【考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有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故“扮演秦孝公的乙同學向全國頒旨:廢除土地私有制”是錯誤的。
ABC三項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扮演秦孝公的乙同學向全國頒旨:廢除土地私有制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商鞅變法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內容與影響。
3.【答案】
C
【考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據所學可知,甲骨文是中國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目前所知,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A項是新石器時代陶器上的,不是文字,不符合題意;
B項是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不符合題意;
C項是古代中國的甲骨文,符合題意;
D項是故埃及的象形文字,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商朝甲骨文的知識。選項為圖片型選擇題根據題干表述確定文字答案后,必須準確識別對應圖片。
4.【答案】
D
【考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亞國家
【解析】【分析】古代埃及文明屬于非洲,③地處亞洲不是古代埃及和古巴比倫的相同點,排除含③的選項。
D項①②④是古代埃及和古巴比倫的相同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代埃及和古巴比倫的相同點,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5.【答案】
C
【考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羅馬共和國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島。前264年-前146年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為爭奪地中海沿岸霸權發生了三次戰爭,被稱為布匿戰爭,最終取得勝利。公元前2世紀,羅馬成為地中海霸主。因此題干框所示內容反映的主題是羅馬共和國的征服與擴張。
ABD三項和題干框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羅馬共和國的征服與擴張是題干框所示內容反映的主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羅馬共和國的征服與擴張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靈活掌握羅馬共和國的相關知識。
6.【答案】
B
【考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商朝人迷信鬼神,貴族凡事要占卜,將占卜的結果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甲骨文,①符合題意;《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②不符合題意;商朝青銅制造業發達商朝是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當時著名的青銅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③符合題意;佛教到西漢末年才傳入中國,商朝時沒有,④不符合題意。
B項①③生活在商朝的中國人能夠做到,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商朝的相關史實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我國古代的青銅器和甲骨文的相關史實。
7.【答案】
D
【考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西周建立后,為了鞏固統治,實行分封制。當時今山東地區被分封的諸侯國主要是齊國和魯國。當時今河北北部地區被分封的諸侯國主要是燕國和趙國等。當時今山西地區被分封的諸侯國主要是晉國。當時今湖北地區被分封的主要諸侯國是楚國?!洱R魯晚報》、《楚天都市報》等名稱的由來都與分封制有關。
ABC三項與題干報紙的得名無關,不符合題意;
D項分封制與題干報紙的得名相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分封制,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8.【答案】
C
【考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世界上最早的兵書是《孫子兵法》,是春秋時期兵家創始人孫武寫的一部軍事著作。
ABD三項都恰當,不符合題意;
C項《孫臏兵法:世界上最早的兵法著作》不恰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春秋戰國的有關史實,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和靈活運用能力。
9.【答案】
C
【考點】古代西亞國家
【解析】【分析】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他在位時,為維護奴隸主的利益,制定了《漢謨拉比法典》。同等級實行“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同態復仇法。
ABD三項理解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C項帶有平等思想理解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記與理解掌握《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史實。
10.【答案】
C
【考點】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A項因家庭貧困沒有資格參加公民大會不正確,不符合題意,在伯利克里當政時期,雅典的民主政治達到極盛。雅典的民主政治規定:雅典的每個公民都有機會通過抽簽的形式成為陪審法庭的陪審員、五百人會議的議員、公民大會的輪值主席;
BD兩項不正確,不符合題意,雅典的民主政治僅適用于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眾多的婦女、奴隸和外邦人無權享受這種民主;
C項因擔任政府公職獲得津貼正確,為保證公民能積極參加城邦政治活動,國家為擔任公職、參與政治事務的公民發放津貼,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雅典民主政治的掌握。對于雅典的民主政治既要看到它的進步性,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
11.【答案】
D
【考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春秋時期,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到戰國時,鐵農具使用范圍擴大,我國至遲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戰國時期牛耕進一步推廣。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使土地利用率和農作物的產量顯著提高。鐵器和牛耕是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生產力的發展是春秋戰國時期發生社會大變革的根本原因。
ABC三項都不是春秋戰國時期發生社會大變革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題意;
D項生產力的發展是春秋戰國時期發生社會大變革的根本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春秋戰國時期發生社會大變革的根本原因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的相關史實。
12.【答案】
C
【考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羅馬共和國初期元老院掌握政權,建立后不斷向外擴張,通過布匿戰爭打敗了迦太基,稱霸地中海,強盛的共和國貴族把占有財富和奢侈享受視為神圣,導致了大量奴隸逃亡和起義,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斯巴達克起義,斯巴達克起義沉重打擊了奴隸制,加速了羅馬共和國的衰落。
ABD三項和題干關鍵詞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羅馬帝國的興衰是從題干關鍵詞中提煉出的學習主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羅馬共和國。要求具備題干分析與知識識記的能力。
13.【答案】
A
【考點】探究早期區域文明的異同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埃及、古巴比倫、古中國、古印度是大河流域。古希臘屬于海洋流域。自然環境對早期的區域文明有著很大的影響。他們之間的差異說明人類文明有多樣性的特點,說明人類文明發展不均衡。故A正確。文字、階級、國家等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共同標志這是它們的共同點,不屬于差異。因此含有③的選項錯誤。排除BCD項。故選A。
二、非選擇題
14.【答案】
(1)鐵農具和牛耕技術;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2)理論基礎:法家思想;原因:秦孝公的支持;賞罰發明、公平無私
(3)材料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強大。材料三:傾鄰國而雄諸侯。
(4)“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
體現了變法中“獎勵軍功”觸動了舊貴族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
改變舊制度的改革總會遭到舊勢力的阻撓,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價才能換取社會的進步,要有不怕犧牲的精神
【考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兩幅圖片可知,農業生產領域出現了鐵器牛耕的使用,先進生產工具的使用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商鞅變法的物質基礎。
(2)據所學可知,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韓非子,他主張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變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變法改革順應歷史潮流,利于國家進步;商鞅變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賞罰發明、公平無私。
(3)材料二中的“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強大”和材料三中的“傾鄰國而雄諸侯”都表明了商鞅變法的作用:社會安定,百姓生活安穩,提高了軍隊戰斗力,使秦國國力大為增強,成為戰國后期最強盛的諸侯國。
(4)商鞅變法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特權,從而觸動了舊貴族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政治支柱,導致了悲慘的結局。第二問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鐵農具和牛耕技術;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2)理論基礎:法家思想;原因:秦孝公的支持;賞罰發明、公平無私。
(3)材料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強大。材料三:傾鄰國而雄諸侯。
(4)“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
體現了變法中“獎勵軍功”觸動了舊貴族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改變舊制度的改革總會遭到舊勢力的阻撓,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價才能換取社會的進步,要有不怕犧牲的精神。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商鞅變法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
15.【答案】
(1)百家爭鳴。西方文明之源。
(2)開放性試題。示例:孔子強調“仁”,主張以“德”教化人民,反對殘暴統治和任意刑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刻苦鉆研,博學多才,創立了物理學、植物學和邏輯學等學科體系。
(3)分封制。伯利克里。
(4)圖1:科技進步推動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覺醒;新興地主階級沖破舊貴族傳統禮制的束縛,解放思想,推動文化發展;地理環境決定了諸侯爭霸、競爭的格局,促成文化繁榮等。(一點即可)
材料三:優越的地理環境;古希臘的城邦民主制,推動希臘文明高度發展等。(一點即可)
【考點】百家爭鳴,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1)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發表意見,并互相爭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的不同學派稱為諸子百家;因此圖1
中國歷史上的諸子百家代表與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有關。圖2
雅典學院反映的是古希臘,聯系所學,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
(2)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孔子強調“仁”,主張以“德”教化人民,反對殘暴統治和任意刑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刻苦鉆研,博學多才,創立了物理學、植物學和邏輯學等學科體系。
(3)材料二“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贝笾乱馑际欠址庾约旱挠H人功臣去建立自己的國家,讓這些國家來拱衛周王朝的統治,還可以通過這些國家來治理天下,基于這樣的原因,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這反映出西周實行的是分封制。材料三反映的是古希臘的民主政治,聯系所學,公元前5世紀后期,在伯利克里執政時期,古希臘雅典城邦達到全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奴隸主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4)百家爭鳴產生的原因有:科技進步推動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覺醒;新興地主階級沖破舊貴族傳統禮制的束縛,解放思想,推動文化發展;地理環境決定了諸侯爭霸、競爭的格局,促成文化繁榮等。雅典民主政治產生的原因有:優越的地理環境;古希臘的城邦民主制,推動希臘文明高度發展等。
故答案為:(1)百家爭鳴。西方文明之源。
(2)開放性試題。示例:孔子強調“仁”,主張以“德”教化人民,反對殘暴統治和任意刑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刻苦鉆研,博學多才,創立了物理學、植物學和邏輯學等學科體系。
(3)分封制。伯利克里。
(4)圖1:科技進步推動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覺醒;新興地主階級沖破舊貴族傳統禮制的束縛,解放思想,推動文化發展;地理環境決定了諸侯爭霸、競爭的格局,促成文化繁榮等。(一點即可)
材料三:優越的地理環境;古希臘的城邦民主制,推動希臘文明高度發展等。(一點即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家爭鳴和古希臘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分析和理解問題的能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阳市| 西乌| 丰顺县| 新昌县| 来安县| 麟游县| 汝州市| 巩义市| 刚察县| 革吉县| 龙陵县| 弥渡县| 新郑市| 德钦县| 富源县| 南充市| 琼中| 平果县| 昭苏县| 库车县| 荔浦县| 特克斯县| 偃师市| 青岛市| 镇康县| 平山县| 岑溪市| 广安市| 仪陇县| 响水县| 太仓市| 方城县| 桐城市| 红桥区| 剑阁县| 乌拉特后旗| 哈尔滨市| 上思县| 什邡市| 察雅县| 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