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四 發展先進文化 建設文化強國【時事背景】(一)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弘揚中華文化,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在我國五千多年文明發展歷程中,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自強不息,共同創造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二)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就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性:(會議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評價)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3.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兩個著力點:一是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二是抓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三)建設文化強省和文化強市為適應文化建設的新形勢,浙江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制定了《關于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大力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的決定》,在注重文化自立、增強文化自覺、提升文化自信、堅持文化自省、推進文化自強的實踐中,不失時機地推動浙江從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邁進,進一步彰顯浙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文化創造、生產和傳播能力。2012年2月2日,中共金華市委五屆十七次全會暨市政府六屆二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金華市委關于大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的決定》。在鞏固文化大市建設成果的基礎上,金華市大力實施“5810”行動戰略,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產業發展體系、文化發展創新體系、文化建設保障體系“五大體系”建設為總攬,圍繞“先進文化凝聚力強、文化產品生產力強、公共文化服務力強、文化產業競爭力強、文化創新力強、文化影響力強、文化人才支撐力強、文化組織保障力強”的“文化八強”目標,深入實施先進文化引領工程、新聞輿論引導工程、文明素質提升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化產業促進工程、文化保護工程、文化陣地工程、文化傳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十大工程”。力爭到2020年,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面建成,文化民生得到顯著改善;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性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文化改革發展的環境更加優化,文化人才隊伍更加壯大。基本建成人文精神高尚、文化事業繁榮、文化產業發達、文化創新活躍、文化生活豐富、文化交流頻繁、文化形象鮮明的浙中文化高地,實現文化大市向文化強市跨越。溫馨提示:1.《時事》雜志第2期第4頁《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2.《時事》雜志第2期第10頁《學習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3.《時事》雜志第2期第20頁《只做原創的“徐瘋子”》。4.《時事》雜志第2期第26頁《與動漫一起成長》。5.《時事》雜志第3期第10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6.《時事》雜志第3期第22頁《文化產業火起來》。【知識鏈接】1.例舉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并談談它們的共同作用 這對當今發展先進文化,建設文化強國有何啟示?史實:(1)中: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的開辟;鄭和下西洋;玄奘取經天竺;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教。(2)外:新航路開辟。作用:(1)促進不同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2)加強世界各地的聯系。啟示:堅持對外開放,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積極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2.列舉漢唐盛世文化在史學、文學和藝術典型代表成就,并簡要分析出現漢唐盛世文化的原因。(1)史實:史學:《史記》;文學:唐詩;藝術:唐朝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代表作《多寶塔碑》;畫家閻立本的代表作《歷代帝王圖》。(2)原因:漢唐時期,經濟繁榮;國家統一;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實行對外開放政策。3.列舉宋元農牧文化交融的事例,從中得出一個什么結論?(1)事例:遼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統治漢人,同時革除北宋賦役繁重的弊端,減輕人民負擔;長年留居遼境的漢人,在當地也能從事農業生產;契丹、西夏文字的字形結構與漢字相似。(2)中華文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4.例舉推動了我國和世界文化事業的發展的我國古代的兩項科技發明。北宋時期,平民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漢朝,中國發明了植物纖維紙。5.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為了維護他們的封建統治,分別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哪些措施?秦始皇:(1)下令以小篆作為標準文字,推行全國,統一的文字成為維系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因素;(2)為了加強思想控制,進行了“焚書坑儒”。漢武帝:(1)為了加強思想統一,采納儒生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2)在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首都長安設立太學,在地方設官學,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延續了2000多年。唐太宗:完善了隋朝創立的科舉制度。6.分析清朝前期阻礙中國文化發展有哪些因素?(1)專制皇權達到了頂峰,人民沒有民主、自由,國家嚴密控制人們的思想;(2)清代統治者對科舉制度的嚴密控制,對思想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造成了嚴重阻礙;(3)清政府盲目自大,閉關鎖國,阻斷中外文化的交流。7.為了挽救民族危機,地主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分別在思想文化方面進行哪些改革措施?地主階級:進行洋務運動,興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培養洋務人才;民族資產階級:發動戊戌變法,廢除八股文,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派人出國留學。知識分子:開展新文化運動,抨擊儒家,宣稱要“打倒孔家店”,提倡民主、科學等。8.新中國成立后,在哪一政治運動中什么“革命行動”,使得傳統文化受到嚴重摧殘?文化大革命;破四舊。9.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10.我國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中心環節、基礎工程和根本任務各是什么 (1)主要內容: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包括兩個方面:思想道德建設、 教育科學文化建設。(2)中心環節: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3)基礎工程:發展教育和科學,黨和政府提出的科教興國是振興中華民族的帶有根本性和長期性的偉大戰略。(4)根本任務: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也是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任務)11.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什么 符合黨的十七大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提出了哪方面的更高要求 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1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地位(重要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會議新評價)13.中華文化具有怎樣的特點 它綿延不絕、歷久彌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14.為什么要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1)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2)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有利于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有利于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15.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作用是什么 怎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1)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2)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它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3)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充分挖掘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遺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充分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營養;新時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堅持與時俱進,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不斷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內容。16.如何正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1)發展社會主義文化,要結合時代精神創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國傳統文化在內的一切文明成果。(2)對民族傳統文化要批判地繼承,并結合新的時代和實踐加以繼承、發展和創新。17.如何正確對待外來文化?(面對文化差異的態度)要以開放的心態正確對待外來文化,采取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批判地吸取,善于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長處;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18.結合教材知識談談為什么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注意其它變式提問和具體的設問角度)(意義也可從下面角度中選取)(1)文化建設重要性角度: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2)從文化建設的地位、作用角度:文化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基礎工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也是搞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3)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角度: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族文化素質不高。加強文化建設,能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4)當前改革開放形勢的角度:這是適應改革開放形勢的需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社會,文化建設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社會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文化環境和智力支持。19.在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今天,青少年應如何做 (1)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素質,培養自己的文化創新能力;(2)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3)自覺學習和吸收一切優秀的文化成果尊重其他國家和民族文化的價值,傳承中華文化和傳統美德;(4)自覺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 ;(5)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做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6)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堅決拒絕不良信息,抵制不良誘惑,保持精神肌體的健康;(7)學會文明上網、健康上網,享受健康的網絡文化生活等。20.如何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1)國家做法(時事雜志第2期P11):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以人為本;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改革開放、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等。(2)青少年做法:參見上題。21.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有何意義?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于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全體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偉大民族精神;有利于深化改革開放;有利于實現全面小康的奮斗目標等等。22.請你談談將以怎樣的實際行動參加校園文化建設 美化校園環境;成立校園文明督察隊,維護良好的教學秩序;做文明學生,創建文明班級;積極參加讀書活動;參加小發明、小創造科學文化活動;自覺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反對邪教,遠離舞廳和毒品;依法合理使用網絡;舉辦有意義的節日晚會。23.如果讓你校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你最想給學校或有關部門提的建議是什么 ①加強學校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如開設壁報欄、宣傳欄、讀報欄;②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如開辦文學社、記者站、廣播站和小刊物;③開展富有成效的第二課堂活動,組織學生開展有益于青少年健康的活動,重大節日如教師節、國慶節、元旦等舉行文藝演出活動;④綠化校園環境,加強道德教育,開展創“文明班級”,“文明學校”活動,爭創“文明學生”活動;⑤積極與公安機關配合,成立校園文明督察隊,整治校園周邊文化環境。24.文化建設的現狀(當前文化建設的喜與憂)憂:迷信、愚昧、頹廢、庸俗色彩的落后文化,缺失職業道德、誠信危機等。 (關注學生中的人情往來、生日派對、迷戀網絡、崇尚洋節日、名牌攀比等)喜;文化市場的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可喜的變化 。如大眾影視、網絡文化的發展 ;傳播科學文化知識 ;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弘揚主旋律等。25.浙江首個世界文化遺產是什么 金華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杭州西湖。金華市有黃大仙傳說、婺劇、金華道情、婺州舉巖、金華火腿腌制技藝、東陽竹編、永康十八蝴蝶等25個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金華斗牛”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6.我省(我市)實施文化強省(市)戰略有何意義?有利于充分發揮我省(市)的文化資源優勢,建設和諧浙江;有利于推動我省(市)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有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27.實施文化強省(市)戰略,你有哪些好的建議?(1)推出一些具有浙江(金華)特色的文化產品。(2)經常組織開展文化下鄉活動、社區文化活動和廣場文化活動。(3)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對外交流活動,展示浙江(金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吸引借鑒外來文化的優秀成果。28.為保護我省(市)民間文化遺產,你打算怎么做?(1)了解我省民間文化遺產。(2)積極宣傳保護民間文化遺產的重要性。(3)積極投身于民間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搶救工作。(4)以實際行動為我省(市)民間文化遺產保護作貢獻。【專題練習】一、選擇題1.2011年6月24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35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同意中國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成為世界遺產。這從一個側面說明( )A.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風格獨特 B.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和豐富性C.當代人許多情感特征都可從民族文化中找到淵源 D.中華文化是世界最優秀的文化2.一份有關中國科普的調查資料顯示:50個中國人中只有1人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比發達國家落后了二三十年。這一數字警示我們( )A.必須大力提高我國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B.要大力普及科技知識,引導人們樹立科學精神C.要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 D.要把加強科普工作作為當前的中心任務來抓3.2011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出席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辦的“隔洋相看—非洲畫家筆下的中國”活動并剪彩,標志著“2011中國文化聚焦”活動正式啟動。舉行這樣的活動有利于A.快速提高我國文化的競爭力 B.構建和諧世界,消除國家間的矛盾和沖突C.我國學習和吸收一切外國文化 D.世界文化存異求同,達到和諧共處與發展4.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指出: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通過興辦實體、資助項目、贊助活動、提供設施等形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制定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和績效考核辦法。這一精神( )①有利于調動全社會共同構建和諧文化的積極性 ②體現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引性措施③體現了精神文明建設的鼓勵性措施 ④為中華文化繁榮興盛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國家采取措施,組織研究開發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新技術”。國家立法( )①保護了青少年上網的權利 ②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③為了幫助未成年人戒除網癮 ④營造健康的網絡文化環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11年10月13日下午,廣東佛山黃岐廣佛五金城,兩歲女孩小悅悅被兩輛車碾壓,肇事車輛逃逸,18路人無人相救……“小悅悅事件”引起全社會對“助人為樂”的新反思,下列觀點錯誤的有( )①助人只是付出,沒有收獲,有時還會有風險,不救人可以理解②改革開放后,人的價值觀念發生了質的變化,社會中“助人為樂”的人少了③這一事件會喚醒更多的人參加到“助人為樂”的行列中來④這一事件告訴我們應該大力開展全民核心價值觀的教育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7.據報道,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涌現出一批新型影視市場主體,直接推動了電影產業的繁榮發展。2003年以前,國產電影年產量不到100部,2010已經達到526部,成為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產國,全國城市票房總收入突破100億元,連續第六年保持30%以上增長,共有13部國產電影票房過億元,改變了進口大片主導我國電影市場的格局。這告訴我們( )①改革是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途徑②中國電影業的發展,促進了社會主義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③中國電影業的發展,直接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④中國經濟的穩步增長,為電影業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8.歷時15年,近4000萬字的本草學巨著《中華本草》,日前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家組的驗收。《中華本草》民族藥4卷本,分別為藏藥卷、蒙藥卷、維吾爾藥卷和傣藥卷,共載民族傳統藥材1641味,被譽為新的《本草綱目》。收編《中華本草》( )①是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體現 ②能更有效的促進全人類的身心健康③極大地豐富了世界文明的寶庫 ④說明中華醫學是世界最先進的醫學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9.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文化熱“在世界各地不斷升溫,新一輪“漢語熱”在全球掀起,全球已有近百個國家的高校開設了漢語課程,很多外國人士都把具有良好的漢語水平作為今后生存競爭的優勢。這表明①中華文化搏大精深,吸引力強 ②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與日俱增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和豐富性 ④中華文化是當今世界最優秀的文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10.某校九(1)班同學結合“民族精神代代相傳”一課內容,聯系十七屆六中全會報告中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的精神,積極開展各種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校園文化活動。下面是該班學生了解到的一些現象:圖書室書籍多為各種與學習無關的流行雜志,很少開放;一種小36開的充滿色情、暴力的“口袋書”和粗口MP3歌曲在校園內流行;每周一定期進行升旗活動;一些同學戴手飾、染頭發;校園櫥窗展出同學的攝影作品;每月進行一次文明學生評比活動……請回答:(1)該校哪些文化活動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 哪些不符合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是什么 (3)請你為該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校園文化活動提出幾點可行性建議。10.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綿延不絕,成就輝煌,對人類進步做出了偉大貢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春秋戰國時期,針對社會急劇的變化和發展,有識之士紛紛發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張,逐漸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許多學派,史稱“諸子百家”。(1)材料一中,各個學派間相互爭論和批判,又相互影響,形成了什么樣的學術繁榮局面 其中儒家學說從哪一時期開始被確立為封建專制王朝的正統思想 材料二:有西方學者認為“近代世界賴以建立的種種文明與發展可能有一半來源于中國”。尤其是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時期的幾項重大發明對促進世界文明的發展與進步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2)列舉傳入歐洲并對近代世界產生深刻影響的兩項宋代科技成就。材料三:清朝趙翼說,“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3)材料三中提及“李杜詩篇萬口傳”,其中被稱為“詩圣”的詩人是誰 材料四:孔子學院在全球開設的速度,引發了世人包括中國人自己的驚奇。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學院,覆蓋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現在已經不是我們要推廣,而是各國的大學爭著要辦,擋都擋不住。”——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有怎樣的現實意義 (不超過20字)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11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材料二:中國國家統計局2012年1月17日披露,2011年中國GDP總量達73011.09億美元,人均GDP5432美元。(1)中華文化的特點是什么 在當代中國如何理解發展先進文化 (2)根據材料二,談談我國為什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3)請從中華民族的高度,談談材料一中黨中央作出這一決定的原因。自主補充:圖一圖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