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0.火山與地震(第二課時)【課標落實】1.本單元通過觀察、實驗、閱讀、交流等活動,落實《課程標準》高年段的課程目標。科學知識:初步了解地球上一些與地殼運動有關的自然現象的成因。科學探究: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從事物的結構、功能、變化及相互關系等角度提出有針對性的假設,并能說明假設的依據。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通過觀察、實驗、查閱資料、調查、案例分析等方式獲取事物的信息。能基于所學的知識,用科學語言、概念圖、統計圖表等方式記錄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結果。科學態度:能大膽質疑,從不同視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設計與制作,培養創新精神。在進行多人合作時,愿意溝通交流,綜合考慮小組各成員的意見,形成集體的觀點。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了解科學技術可以減少自然災害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了解人類的好奇和社會的需求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影響著社會發展。2.本課學習內容基于《課程標準》課程內容中“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高年段要求。14.5?地球內部可以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知道地殼運動是地震、火山噴發等自然現象形成的原因。15.3?人類生存需要防御各種災害,人類活動會影響自然環境。了解地震、火山噴發等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影響,知道抗震防災的基本常識。【教材分析】《火上與地震》是蘇教版科學五年級上冊第3單元《地球的表面和內部》的第二課時。本課教學內容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認識地震現象,借助圖片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地震發生的現象,再通過閱讀課文文本了解地震發生的原因以及危害。第二部分是模擬地震,建立地層模型來模擬地震發生的原因,觀察“巖層”的褶皺產生,體驗“巖層”斷裂的震感,觀察“地球板塊”的錯動、抬升。模擬地震的發生,幫助學生意識到構造地震發生的原因來自地球內部的巖層擠壓。最后通過圖片和逃生口訣來形象直觀地幫助學生記憶地震逃生口訣。【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經過四年的科學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過程與方法技能,如觀察、記錄、簡單實驗等。在這一課中,學生要學習用建立模型的方法來進行模擬試驗,如何準確的模擬對于很多學生而言是一個難點,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在模擬的過程中,要符合地震發生的真實情況。學生經歷過逃生演習以及安全教育平臺了解過地震發生時的避震措施,對此并不是一張白紙,所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挖掘文字口訣背后的道理。【教學目標】科學知識:通過實驗模擬地震,知道導致地震的力量來自地球內部。科學探究:1.能根據簡單的器材做地震的模擬實驗。2.通過觀察和閱讀,會描述地震的主要表現和危害。科學態度:1.在科學探究中,能意識到要用實驗證明自己的猜想。2.樂于通過實驗模擬地震,具有基于證據發表自己見解的意識。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了解科學技術可以減少自然災害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教學重點】了解地震的重要特征、破壞能力和成因。【教學難點】模擬地震。【教學準備】教師材料:教學PPT和相關視頻。學生材料:模擬地震實驗器材(多層海綿、薄木片、泡沫板等)。【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設計】一、認識地震的危害1.老師這里有一些圖片,你們看到了什么?2.學生匯報:看到了地面斷裂。3.教師追問:發生了什么導致了這一切呀?4.學生匯報:可能是地震導致了這一切。5.教師追問:你們這么認為的依據是什么呢?6.學生交流想法。7.你們猜對了,這一切都是地震導致的,揭示課題。[設計意圖:以圖片資料的形式調查學生前概念,勾起學生對地震的回憶,同時認識到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現象。]二、模擬地震的成因1.這是原始地層,思考一下,你們認為地震的原因是什么?2.小組間討論,以小組為單位輪流匯報。3.教師出示地震原因,地震是當地殼深處的巖層因受到過度擠壓而斷裂,會引起大地劇烈震動。4.真實情況真的會這樣嗎?想不想來模擬一下?5.教師出示材料,(泡沫板、塑料小人模型,紙房子等。)該如何模擬呢?6.學生小組討論并思考幾個問題。(1.如何利用材料?2.怎么模擬地震過程更準確?3.操作時如何分工合作?4.注意事項是什么?)(5分鐘)7.小組輪流匯報,教師補充注意事項。8.小組閱讀記錄單要求。領取材料進行模擬實驗,并填寫記錄單。9.小組間交流匯報:我們在模擬地震發生的實驗中發現了什么。10.小結:我們明白了地震發生的原因,并且發現地震在發生時威力是非常巨大的。[設計意圖:模擬地震的成因是本課的重難點,學生在了解構造地震的成因之后,利用材料來模擬地震的發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制定計劃、搜集證據、得出結論,觀察地震發生時產生的褶皺、斷裂、錯動或抬升,同時體驗地震的破壞力和帶來的危害。]三、學習科學避震的方法1.師:地震危害這么大,看來我們需要提升一下避震知識。2.老師這里有一段視頻,請同學們觀看一下,并思考一下如何避震。(學生觀看《唐山大地震》片段)3.學生小組討論如何有效避震并全班交流分享。4.教師出示避震口訣,一起來學習。[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科學避震方法,了解科學技術可以減少自然災害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四、總結與拓展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2.談話:其實關于地震現象還有很多值得我們繼續研究的的問題,希望同學們能繼續研究下去。【板書設計】10.火山與地震(第二課時)房屋倒塌褶皺地面斷裂地震斷裂錯動、抬升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第3單元《地球的表面內部》4(共15張PPT)10.火山與地震蘇教版五年級上圖中發生了什么?圖中發生了什么?火山與地震地震思考一下,你們認為地震發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原始地層剖面圖地震的成因當地表深處的巖層受到過度擠壓而突然斷裂或錯動時,會引起大地劇烈震動,釋放出長期積累的巨大能量。地震的成因模擬地震的發生1.如何利用材料?2.怎么模擬地震過程更準確?3.操作時如何分工合作?4.注意事項呢?注意事項1.擠壓時慢慢加大力度。2.注意分工配合。3.注意觀察和記錄。記錄單地震的成因褶皺錯動、抬升科學避震科學避震該如何科學避震呢?震來莫慌張,就近藏一藏廚房有危險,廁所把身藏就近三角地,護頭要牢記高樓遇地震,電梯不能乘樓梯要通暢,沿墻安全撤陽臺不能站,頂層可上房切記胡亂跑,目標是廣場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已7世紀茲育elanCO微信掃碼,打開小程序,手機查閱,隨時隨地找資源!微信掃碼,打開小程序,手機查閱,隨時隨地找資源!!!版權聲明21世紀教育網w.21cnjy.com(以下簡稱“本網站”)系屬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旗下網站,為維護本公司合法權益,現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作出如下鄭重聲明本網站上所有原創內容,由本公司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安排專項經費,運營規劃,組織名校名師創作完成,著作權歸屬本公司所有。二、經由網站用戶上傳至本網站的試卷、教案、課件、學案等內容,由本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其作品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本網站不保證其內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發的任何法律糾紛,均由上傳用戶承擔法律責任本網站僅有義務協助司法機關了解事實情況三、任何個人、企事業單位(含教育網站)或者其他組織,未經本公司許可,不得使用本網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復制、發行、表演、廣播、信息網絡傳播、改編、匯編、翻譯等方式),一旦發現侵權,本公司將聯合司法機關獲取相關用戶信息并要求侵權者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四、一旦發現侵犯本網站作品著作權的行為,歡迎予以舉報。舉報電話:4006379991舉報信息一經核實,本公司將依法追究侵權人法律責任!五、本公司將結合廣大用戶和網友的舉報,聯合全國各地文化執法機關和相關司法機關嚴厲打擊侵權盜版行為依法追究侵權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責任!特此聲明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火山與地震 (第二課時).pptx 10.火山與地震 (第二課時)(平鋪版教案).doc 地震.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