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稱第三章第二節光合作用的原料制作者教材分析《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在明確光合作用產物的基礎上,分析產物所含元素,并針對自然界中所含元素,通過實驗和資料分析明確光合作用的原料。這節課的實驗和資料的安排及利用,都是以一定的化學知識為基礎的,而且本課內容是認識光合作用實質的關鍵,因此,這節課是本章內容的難點和學習有關光合作用知識的瓶頸。學生通過對本節課所安排活動的探索分析,不僅明確了光合作用的反應原料,而且進一步認識到光合作用的意義,即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學情分析學生已經學習過了光合作用的產物相關知識,而且已經有了一定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都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教學目標根據新課標確立以下三維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2、說明綠色植物有利于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二、過程與方法:1、分析、處理光合作用的有關資料,得出相關的知識或結論。2、嘗試光合作用的有關實驗過程。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一絲不茍的探究精神。2、體驗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3、初步明確從現象到本質的科學思維方式。教學重難點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課前準備PPT、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的實驗視頻提前預習課本內容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復習:光合作用的產物實驗以及注意事項展示圖片:你最喜歡哪種水果?提出問題:水果中的營養物質從哪里來的?我們把光合作用比做成一個巧婦,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那這個巧婦又是拿什么材料做成的淀粉呢?導入新課。鞏固舊知各抒己見,思考、回答講授新課一、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二、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資料分析:海爾蒙特實驗海爾蒙特得出的結論:構成植物體的原料來自水而不是土壤。一、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讀教科書第37頁的實驗探究,了解實驗步驟,教師強調學生認識二氧化碳易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組織學生觀看視頻資料,觀察實驗現象。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說明實驗的注意事項(結合前面驗證光合作用產物的實驗);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現象:帶有氫氧化鈉溶液組的植物葉片沒有淀粉產生。結論: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水: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資料,嘗試歸納有用信息:資料:20世紀30年代,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用氧氣的同位素分別標記水和二氧化碳,使他們分別成為含有標記氧的水和二氧化碳,然后進行兩組光合作用實驗:第一組,向綠色植物提供普通的二氧化碳,澆灌被標記過的水;第二組,向同種綠色植物提供被標記過的二氧化碳,澆灌普通水。在相同條件下,他們對兩組光合作用實驗釋放出的氧進行分析。實驗結果表明,第一組釋放的氧全部是被標記過的,第二組釋放的氧全部是未被標記過的。學生觀看相關視頻,分析現象。提出問題:分析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來自什么物質,這個實驗還能證明什么?引導學生嘗試分析、歸納實驗方法過程:A、將植物暗處理B、切斷植物的部分葉脈C、光照D、取下葉片,進行脫色實驗E、滴加碘液F、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切斷葉脈的上部分有淀粉產生,而葉脈切斷的下方沒有淀粉產生。得出結論:說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得出: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可以把吸收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并釋放氧氣。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如何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方法方法: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的方法:A、施加有機肥或適當使用碳酸氫銨肥料。B、控制好農作物的種植密度。C、在大棚或溫室中種植農作物,可直接噴施貯存在鋼瓶中的二氧化碳。嘗試再次總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義意義: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這有利于維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相對平衡。引導學生分析植物在改善溫室效應中發揮的作用。結合生活實例介紹光合作用原理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并引導學生嘗試分析其中的原因。自主學習觀看視頻分析、歸納,前后聯系學生思考,嘗試回答學生觀看視頻,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生代表分析、總結思考、回答總結、歸納學以致用各抒己見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課堂小結用啟發、鼓勵性語言引導學生對本節課進行小結,教師進行點評、補充: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作為原料、光合作用的意義和應用。學生總結,并相互補充。達標訓練出示練習題(含當堂練),教師從學生的回答中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獨立完成并回答。布置作業布置同步練第三章第二節光合作用的原料相關內容。完成同步練相關內容。教學反思在有了前一節《光合作用的產物》學習的基礎上,再來學習本節內容,學生相對會比較輕松,只要教師加以引導,而且在觀看完實驗視頻之后,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把提出的問題作為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讓學生體驗學習帶來的成就感,提高他們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讓他們能真正地愛上生物課堂。最后,再結合生活生產實際加以說明,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教學效果良好。另外,探究實驗是本節課的主體,通過對實驗方案的設計,對實驗現象的分析,提高了學生的多種能力,使學生明確光合作用的反應原理有二氧化碳,通過資料分析可以得出光合作用的原料還有水,而且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來源于水而不是二氧化碳,這些知識對于八年級學生而言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需要教師進行一些簡單的化學知識的滲透。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