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道德與法治(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民主與法治第三課追求民主價值參與民主生活導入新課2021年1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的指導意見觀看視頻,探究問題:(1)日常生活中,你聽說過12345嗎?該熱線電話給我們提供了哪些幫助,請舉例說明。(2)上述監督平臺對公民行使民主權利起到怎樣的作用?(3)如果你有撥打該熱線的需求,你在陳述某一個事實時應注意哪些問題?探究新知板塊一:行使民主權利上節回顧:圖片反映了社會主義民主過程中公民的角色是怎樣的?第三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第四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公民參與是社會主義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項權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規,,通過各種途徑,以不同形式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實現民主權利,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職工代表大會依法信訪有序投票課堂探究:如何看待漫畫中的行為?(從法律、社會穩定、公民權利等角度思考)兩種做法你贊同哪一種?為什么?圖中的《信訪條例》代表著什么?公民參與民主生活,需要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建設。隨著人民民主實踐的不斷探索,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形式會愈加豐富,民主參與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也將不斷增強。你知道嗎,我國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形式有哪些,下列圖片分別反映了那種形式?(1)民主選舉是人民實現民主權利的一種重要形式。民主選舉的形式有多種,如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和差額選舉等知識拓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第二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第三十條全國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實行差額選舉,代表候選人的人數應多于應選代表的名額。等額選舉指候選人與當選者數額相等的選舉。與差額選舉對稱。在中國,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選舉采取等額選舉的方式,人大常委會常務委員采取差額選舉方式。在地方一級,各級人民政府的副職領導人一般采取差額選舉形式。案例分析:2021年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西寧市湟中區上新莊鎮劉小莊村村民祁某壽按照每人200元標準,向本村村民代表武生某、黃洪某、黃有某進行賄選;村黨支部委員會委員候選人初步人選祁某彪拉攏、誘導村支部書記候選人初步人選,并存在請吃拉票行為。經公安機關調查取證后,依法對祁某壽、武生某、祁某彪處以行政拘留7日的處罰,對黃洪某、黃有某分別處以行政罰款200元和行政警告的處罰。同時,湟中區委對上新莊鎮黨委履職不力的問題在全區范圍內通報,對劉小莊村包片領導、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王有某給予停職處理。投誰一票?投給值得我們信任的人、給老百姓做實事的人。結合上述文本及視頻,你認為在民主選舉時應注意哪些問題?①民主選舉要遵循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原則。②公民要積極、主動、理性參與民主選舉(2)民主決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民主決策的過程,要求保證廣泛的公民參與,決策方認真聽取各方意見,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的科學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和社會聽證制度等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有力保證。民法典的編纂采取“兩步走”的工作思路進行:第一步,制定民法總則,作為民法典的總則編;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和修改完善后,再與民法總則合并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2019年12月,“完整版”民法典草案亮相。2020年5月,民法典立法迎來最后一環——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草案先后10次上網征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建議。今年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對民法典草案展開認真審議和熱烈討論。根據各方面意見,草案又作了100余處修改,其中實質性修改40余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二十三條:制定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公用事業價格、公益性服務價格、自然壟斷經營的商品價格等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應當建立聽證會制度,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主持,征求消費者、經營者和有關方面的意見,論證其必要性、可行性。(3)民主監督是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監督權的具體體現。實行民主監督,有利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義,防止濫用權力,預防腐敗;實行民主監督,有利于增強公民的參與意識,激發公民的參與熱情。問題總結:1如何認識公民參與民主生活?(1)公民參與是社會主義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項權利。(2)公民參與民主生活,需要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建設。(3)隨著人民民主實踐的不斷探索,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形式會愈加豐富,民主參與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也將不斷增強。2人民行使民主權利的形式有哪些?(1)民主選舉是人民實現民主權利的一種重要形式。(2)民主決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3)民主監督是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監督權的具體體現。(4)民主協商和民主管理也是人民行使民主權利的重要行使(上節內容)3民主選舉時應注意哪些問題?(1)民主選舉要遵循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原則。(2)公民要積極、主動、理性參與民主選舉4民主監督有著怎樣的意義?實行民主監督,有利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義,防止濫用權力,預防腐敗;實行民主監督,有利于增強公民的參與意識,激發公民的參與熱情。(八年級下冊已有所涉及)民主:現代公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板塊二:增強民主意識觀看視頻,對比兩種場景,聯想不同的社會時代,你感悟到了什么?視頻:霍元甲想為小蓮操辦婚事,亂點鴛鴦譜現代社會:少數服從多數在現代社會,民主應該成為公民的一種生活方式和態度。一個國家和社會民主生活的質量和水平,與公民的民主意識密切相關。你的身邊,是否出現過下列場景?觀看圖片,你認為公民參與民主生活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要有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以理性、公正、客觀的態度全面、深刻、辯證地看問題,立場正確、邏輯清晰地表達觀點和意見,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我們的榜樣:青少年模擬提案課堂分享:觀看圖片,觀察自己身邊的家人、老師或朋友,評價一下他們的民主意識。在我國,塑造現代公民,需要增強民主意識,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為公民的自覺信仰,體現在日常言行中。首先,公民要自覺遵守憲法,始終按照憲法原則和精神參與民主生活。其次,公民要不斷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最后,公民要通過依法參與公共事務,在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增強我國公民的民主意識,有利于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也是社會主義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證。問題整合:1增強民主意識的價值(意義)是什么?(1)在現代社會,民主應該成為公民的一種生活方式和態度。一個國家和社會民主生活的質量和水平,與公民的民主意識密切相關。(2)在我國,塑造現代公民,需要增強民主意識,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為公民的自覺信仰。(3)增強我國公民的民主意識,有利于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也是社會主義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證。2公民參與民主生活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要有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以理性、公正、客觀的態度全面、深刻、辯證地看問題,立場正確、邏輯清晰地表達觀點和意見,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3怎樣增強公民的民主意識?首先,公民要自覺遵守憲法,始終按照憲法原則和精神參與民主生活。其次,公民要不斷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最后,公民要通過依法參與公共事務,在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年1月7日,國務院關于政務服務熱線的指導意見.mp4 人大代表談責任.avi 參與民主生活.pptx 發揚民主創造幸福生活公益廣告.avi 大俠霍元甲:霍元甲想為小蓮操辦婚事,亂點鴛鴦譜.avi 青少年模擬提案.avi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