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聲聲慢》教案四川省彭州市敖平中學 徐 娟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品讀意象,深入解析詞人“愁”的豐富內涵。2.引導學生學會知人論世,結合詞人的身世經歷把握作者的情感。過程和方法誦讀法、討論法、點撥法 情感和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通過詩詞感悟生活的能力。教學重點:如何品讀意象來把握詞人的情感教學難點:品讀意象,深入解析詞人“愁”的豐富內涵。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設計思路:鑒賞古代詩歌中的形象,是高中古典詩詞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因此在本課教學中,確定以《聲聲慢》中的“愁”為切入點,重點分析寄寓愁情的意象特征,從而進一步幫助學生提高詩詞鑒賞的能力。課型:新授課教學過程:一、以《醉花陰》導入 (展示《醉花陰》文字,學生齊讀這首詞)這首詞中,若用一個字概括李清照的情感,是何字?(愁)如果在這個愁字的前面加上修飾語,應是怎樣一種愁?(閑愁)在《醉花陰》中,女詞人訴說了她的閑愁,那么在《聲聲慢》中她又將訴說什么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聲聲慢》。(展示課題)二、整體感知1. 學生自由朗讀這首詞,理清詞的大意。2.學生質疑,教師點撥詞文中難解的字詞,幫助學生理解本詞的意思。(幻燈片顯示出來)戚戚 乍暖還寒 將息 憔悴損 獨自怎生得黑 次第3.播放背景音樂,教師示范朗誦,學生聽讀,初步感知詩歌的情感。師:同學們,你聽出詞人在訴說什么嗎?能否用一個字來概括?生:愁。4.學生齊讀這首詞,再次感知這首詞的情感。三、品味鑒賞1. 直接抒情(找到《聲聲慢》的抒情點)師:從哪個句子可以看出詞人直接抒發(fā)了自己的“愁”?生: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2.如何入愁,請學生自讀這首詞,找出奠定全文感情基調的句子。“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如何理解這句話?它奠定了全詞怎樣的情感基調?學生發(fā)言,教師作適當點撥:[提示1] “尋尋覓覓”,你覺得李清照在尋覓什么呢?她當時的境況怎樣?(引入詞人簡介)[提示2]:“冷冷清清” 詩人她尋找到什么了嗎?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提示3]:“凄凄慘慘戚戚”尋覓后詞人的心境是怎樣的?因為亡夫,晚年生活凄涼孤寂,所以承認感到孤寂。詞人可能希望找回自己以前的美好生活來慰藉自己孤寂的心靈,可是四周卻一派冷清。尋覓后詞人內心只有無盡的傷痛。由此可見,這首詞的情感基調是哀婉凄涼。3.借何寫愁⑴詞中是通過哪些意象來體現詞人這種哀婉凄涼之愁的呢?(復習什么是“意象”)⑵品味意象(如何品讀)①淡酒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為何用“淡”來修飾“酒”?酒真的很淡嗎?——A“乍暖還寒,最難將息”,可見天氣寒冷。古人有為驅寒消愁而飲酒的習慣。“敵他晚來風急”,詞人本欲借酒驅寒消愁,但是淡酒無力,怎能抵擋得住那一陣緊似一陣的急風的侵襲呢?——B后一句中“正傷心”說明詞人此刻內心愁苦。外在環(huán)境的寒冷加上內心的愁苦,即使再烈性的酒,此刻酒入愁腸,恐怕也難以壓住作者這太深、太濃、太重的心愁。自然酒的味道也就淡了。②過雁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為何詞人看到鴻雁飛過,會感到傷心?——A “舊時相識”是李清照傷心的緣由。詞人本欲借酒消愁,可誰知“舉杯消愁愁更愁”,反而勾起自己陣陣傷心。正當傷心之時,猛然抬頭看見天空中的大雁,那不正是曾經為她和丈夫趙明誠捎信過的大雁嗎?(《一剪梅》“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可如今,大雁依舊,斯人已去,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B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大雁是候鳥,春秋南北往復飛回,經常會勾起離人的愁情,詞人如今南下避難,來年春天,大雁可以北回,但她卻難以北回,頓時還會勾起她天涯淪落之愁、亡國之恨。“一切景語皆情語”,那么如何透過意象來把握作者的情感?【方法小結】:a.聯系上下文。b.抓物象的修飾語及其本身所具有的特點。c.把握古典文學作品中某些意象的特定含義。③學生試用這些方法,從“黃花” 和“梧桐”兩個意象中任選一個進行鑒賞品味。(學生可以相互討論,然后請一些同學發(fā)言,教師適當點撥并總結。)4.緣何生愁這幾句詩,不著愁一字,卻處處惹愁,景景牽愁,物物惹愁,詞人仿佛置身于一個愁的世界。這些愁層層疊加,直至無以復加,詞人干脆就用“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可見,詞人的愁則非筆墨所能形容得完的。所以,結尾一句戛然收尾,但卻給人“言已 盡,愁難了”之感。仔細體會“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中具體包含了哪些愁?[提示]:聯系作者寫此詞的背景和前面的意象分析來概括。[明確]:亡國之恨,喪夫之悲,顛沛之苦。四、總結:(展示《醉花陰》和《聲聲慢》)通過對比,我們清晰看到了詞人早晚期詞作迥然不同的風格。我們看見了一個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詞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調。早年的“愁”是“閨怨”、“離愁”、“相思之愁”,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是“為賦新詞強說愁”。晚年的“愁”則是在經歷了亡國之恨、喪夫之悲、顛沛之苦后的“欲說還休”的愁,是一種沉甸甸的深沉的愁。最后,讓我們隨著音樂一起朗讀本詞,再在誦讀中去體會李清照的那滿腹的愁情。五、布置作業(yè):1.背誦這首詞。2.根據所學知識,搜集相關作品,比較分析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詩人表現其“愁緒”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義。【板書設計】:聲 聲 慢李清照淡 酒 怎凄 一尋 冷 凄 過 雁 個尋 冷 慘 愁覓 清 慘 憔悴損的黃花 字覓 清 戚 了戚 被細雨敲打的梧桐 得(亡國之恨、喪夫之悲、顛沛之苦)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20張PPT)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愁閑愁——李清照敖平中學 徐娟⒈戚戚:內心憂愁的樣子。⒉乍暖還寒:忽然回暖,一會兒又冷。⒊將息:調養(yǎng)、休息。⒋憔悴損:憔悴得很。⒌怎生得黑:怎么能夠挨到天黑。⒍次第 古:光景、情形。今 ①次序。(名詞)② 一個挨一個。(副詞)⒎了得:說得完、包括得了。聲聲慢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詞中哪個句子直接抒發(fā)了詞人的愁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找出奠定全文情感基調的句子。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神情動作外部環(huán)境內部心境恍惚失落寂寞冷清形單影只凄涼悲傷感情基調:哀婉凄涼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著有《金石錄》,詞集《漱玉詞》。18歲時和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兩人志趣相投,婚后過著美滿幸福的生活。公元1127年,金兵入侵,滅掉北宋。宋高宗趙構南逃,建立南宋。此時44歲的李清照和丈夫被迫逃離故鄉(xiāng),倉皇南渡到建康。兩年后趙明誠在奉詔赴任湖州太守的途中,因病去世。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難民一樣,四處漂泊,居無定所,過著動蕩不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顛沛流離中死于杭州。返回⑴詞中借用了哪些意象來表現詞人哀婉凄涼之愁?細雨、梧桐急風淡酒過雁黃花——為什么說是“淡酒”?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⑵品味意象敵他、晚來風急傷心內心愁苦乍暖還寒外部——天氣寒冷借酒驅寒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為什么詞人看到鴻雁飛過,會感到傷心呢?這正是詞人傷心緣由之所在。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運用透過意象把握情感的方法,試對“黃花”和“梧桐” 進行簡要分析。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憔悴損菊花的凋落,正是詞人飄零的身世,憔悴容顏的象征。滿地堆積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點點滴滴哀愁的象征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天明。—— 溫庭筠《更漏子》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 周紫芝《鷓鴣天》碧紗秋月,梧桐細雨,幾回無寐。 —— 晏殊《撼庭秋》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 白居易《長恨歌》結合這幾句詩,談談梧桐秋雨給你怎樣的感受?仔細體會“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中具體包含了哪些愁?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聲聲慢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1.背誦這首詞。2.根據所學知識,搜集相關作品,比較分析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詩人表現其“愁緒”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配套教學設計.doc 高二語文優(yōu)質示范課《聲聲慢》_徐娟 00_00_00-00_56_18.flv 高二語文聲聲慢課件-徐娟.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