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學年聯城中學初二段社會學科開學檢測題班級_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績___________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題2分,共40分,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1.小明觀察了右圖后,得出以下的結論。其中正確的是A.①是青藏高原B.②是秦嶺C.③是臺灣海峽D.④武夷山脈2.山頂洞人與北京人的不同之處是A.懂得人工取火B.處于舊石器時代C.以采集和狩獵為生D.共同勞動,共同分享勞動果實3.1541年――1549年稱為A.15世紀中期B.16世紀末期C.15世紀40年代D.16世紀40年代4.關于右圖中山脈①與河段②的敘述正確的是A.山脈①是我國第一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B.山脈①是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分界線C.河段②水力資源豐富,宜建設水電工程D.河段②江闊水又深,是著名的“地上河”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戶外運動越來越受歡迎,“驢友”們紛紛在朋友圈曬自己的旅途見聞,請根據“驢友”提供的路線(圖3),回答5—6題。5.對“驢友”朋友圈描述為真的一組是①沿路線1由南至北可見從麥浪滾滾到稻花飄香②沿路線2可以感受到藏族和蒙古族同胞的熱情③沿路線3可以看到東耕西牧的差異④沿路線4可體會“飛流直下三千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下列對圖3所示的四地情景所述正確的是A.甲地冬冷夏熱降水稀少B.乙地沙海連天荒無人煙C.丙地冰川廣布牦牛成群D.丁地沃野千里牛羊遍地7.下列地形單元①柴達木盆地②東南丘陵③黃土高原④天山山脈⑤長白山脈⑥成都平原其中位于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的是A.②⑤ B.③④C.⑤⑥D.①⑥8.下列關于四川盆地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①東接湘鄂西山地②北近秦嶺和大巴山③南連青藏高原④西依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臺灣物產富饒,是我們向往的“寶島”。下列從右圖獲取的信息中,正確的有地勢東高西低②臺北1月均溫0℃以下臺灣處于高緯度帶④平原地區適合種植水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下列對夏朝的建立表述正確的選項是①禪讓制的實行②出現了農業聚落③中華文明正式開始④中國歷史上新石器時代的大體結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我國國土東西約5000多千米,跨經度60度,下圖中哪個現象與此有關()12.中國人口分布的重要界線是()A.黑河—騰沖B.京廣線C.秦嶺—淮河D.漠河—廣州13.“梯田是小伙子的臉”是我國▲少數民族的俗語()A.苗族B.土家族C.哈尼族D.蒙古族14.北京獨特的民居是()A.四合院B.窯洞C.騎樓D.竹樓15.四川盆地具有冬暖、春早的特點,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多晴朗天氣,太陽輻射強B.所處緯度位置較低,日照充足C.位于南方地區,受夏季風影響D.四周山脈環繞,減弱了冬季寒潮和冷空氣的入侵程度16.下列各項描述,符合事實的是()①青藏牧區是我國海拔最高的牧區,遼闊的草原上可見到成群結隊的牦牛②珠江三角洲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是我國現代化旱作農業基地③東北三省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那里有亞洲面積最大的紅松原始森林④臺灣島地形多樣,氣候溫暖濕潤,動植物資源豐富,農作物品種繁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7.唐朝詩人王之渙有詩云:“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李白卻說:“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若兩位詩人的觀點都正確,則詩中的“春風”和“長風”分別是指()A.夏季的西南風和冬季的東北風B.夏季的東南風和冬季的西北風C.冬季的東南風和夏季的西北風D.冬季的西南風和夏季的東北風18.從地理位置看,上海之所以能成為全國最大的金融中心,主要是因為()A.瀕臨東海,以長江三角洲為依托B.地勢坦蕩低平,氣候濕潤C.河湖眾多,自然條件優越D.地處黃海之濱,扼長江入海口19.對右圖中①-④地形區的判斷,正確的是()A.①為黃土高原 B.②為東北平原C.③為青藏高原?D.④為塔里木盆地20.青藏高原夏季氣溫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平原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受A.地勢影響?B.季風影響?C.緯度影響?D.海洋影響二、非選擇題21.(13分)讀詩詞和“沿我國北緯32°地形剖面圖”,結合已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材料二: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毛澤東《七律·長征》材料三:沿我國北緯32°地形剖面圖(1)寫出圖中序號代表的地形單元:①___▲__高原②__▲__山脈③___▲__盆地④___▲__平原⑤___▲__海。5分(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這兩句詩詞描寫了紅軍長征時曾渡過的長江水系的兩條河流分別是__▲__和____▲__;詩詞中的第一條河流經我國地勢第__▲__、第___▲_兩級階梯交界處,___▲__資源豐富。5分(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西高東低的地勢決定了我國的河流大多是___▲___流向,除此以外,這種地勢特點對我國還有什么影響?3分22.(14分)“一路一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是未來幾十年內國家層面的大戰略,在這個戰略構想中,新疆被定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浙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新疆與8個國家接壤,擁有國家口岸15個;煤炭、天然氣儲量全國第一,石油和太陽能儲量全國第二,是我國風力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新疆位于我國的哪一地理區域?在新疆居住的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族。2分(2)結合材料一及所學知識,闡述新疆被定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有利條件。6分材料二:為了改變可游泳的河越來越少,臭河、黑河、垃圾河越來越多的現狀,省政府要求各部門積極推進“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加強環境整治,著力打造美麗浙江。(3)從氣候角度分析浙江為什么把防洪水和排澇水列為“五水共治”的重要內容?2分(4)浙江與新疆的區域差異顯著,請運用所學知識,說說兩地如何以實際行動進行交流與互補?4分23.我國是世界上水稻栽培歷史最悠久的國家。閱讀下列圖表,回答問題。(12分)海拔200米以下占全省總面積的37%7月均溫18-23℃7月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河流1700多條內河通航里程4696公里鐵路營運里程超過5460公里土壤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帶之一圖7我國十大水稻產區分布圖表3甲地地理環境資料(1)據圖7寫出南方各省中未擠身于十大稻米產區的2個省級行政區簡稱。2分(2)據圖表3分析甲地成為我國十大稻米產區之一的自然條件。8分(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甲、乙兩地發展農業應積極應對哪些共同自然災害2分24.讀圖,回答問題。(12分)(1)圖一A區域氣候類型屬于▲;從地勢特點看,B區域位于我國的第▲級階梯;從跨區域角度看,圖中流經B、C區域的河流是▲。3分(2)圖二相關數據反映的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季風區的哪一區域?請各舉一實例說明這種氣候對當地的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5分(3)結合所學知識,從自然條件方面,簡述B區域為什么適合發展畜牧業。舉一實例說明當地人們的生活特色。4分25.讀“太湖流域示意”圖,回答問題。(13分)1.太湖流域面積36900平方公里。從圖中可以看出,行政區劃包括江蘇省蘇南地區外,還包括了▲、▲(兩個省級行政)的部分區域。2分2.太湖流域的地勢特點是▲;整個區域地形以▲為主;圖中A處的河流名稱是▲3分3.太湖流域成為“魚米之鄉”的自然因素有哪些?簡述太湖孕育眾多城鎮的有利條件4分圖一中國四大地理分區示意圖圖二我國某地區月均溫和月降水量示意圖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