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ZJ版九上§3.4
簡單機械(1)預學案
姓名
請您以教材為藍本,完成下列問題:
一、知識點預習:
1、杠桿:在力的作用下能繞
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
2、杠桿的五要素
(1)
:使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
(2)
:使杠桿轉動的力。
(3)
:阻礙杠桿轉動的力。
(4)動力臂:從
到
的垂直距離。
(5)阻力臂:從
到
的垂直距離。
3、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知識點運用:
1、關于力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力臂一定在杠桿上
B.
力的作用線通過支點時,力臂為零
C.
從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叫阻力臂
D.
杠桿越大,力臂越大
答案:B
2、在一根輕質杠桿的左右兩端分別掛上200
N和300
N的重物時,杠桿恰好平衡,若將兩邊物重同時減少50
N,則杠桿( )
A.
左端下沉
B.
右端下沉
C.
仍然平衡
D.
無法確定
3、小夢在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時,先用杠桿兩側的掛鉤進行實驗探究,再用彈簧測力計取代一側的鉤碼繼續探究,如圖所示,他這樣做的最終目的是( )
A.
便于直接讀出拉力的大小?????????????
B.
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
C.
便于正確認識力臂?????????????
???????????
D.
便于測量力臂的大小??
(第3題圖)
(第4題圖)
(第5題圖)
如圖所示,在推油桶上臺階時,油桶( )
?
A.
是杠桿,支點在A點???
B.
不是杠桿?
C.
是杠桿,支點在B點
D.
無法判斷?????????????
5、如圖所示,杠桿處于平衡狀態,F的力臂是( )
?
A.
DF???????
??????B.
OA??????????
???C.
OC??????
???????D.
OF?
參考答案:
一、知識點部分:
1、
固定點
2、(1)支點(2)動力(3)阻力(4)支點
動力作用線(5)支點
阻力作用線
3、F1×L1=F2×L2
二、知識運用部分:
1、B
2、B
3、C
4、C
5、C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清風明月(共27張PPT)
浙教版
九上
§
3.
4
簡單機械(1)
-----杠桿
我們每天都在使用機械。我們用筷子吃飯、用剪刀剪紙,都在使用簡單機械。自行車、汽車、飛機等都是由許多運動部件組成的,每個部件都是一種簡單機械。
實際上,任何復雜的機械都是由一些簡單機械組合而成的。機械的發明和使用,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
使用機械可以使我們做功更加
容易,極大地減輕人們的勞動強度,
提高工作效率。
你有沒有使用過開瓶器?
利用開瓶器用較小的力就可以將瓶蓋打開。開瓶器就是一種被稱為杠桿的簡單機械。
那么,杠桿有什么特征呢?
一、杠桿
觀察圖中各種工具,說出這些工具在使用過程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共同的特點:
它們都有一根能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
1、杠桿的定義;
如果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夠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叫做杠桿。
杠桿是生產和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種簡單機械。杠桿形狀各異,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彎的。
2、一根硬棒能成為杠桿的條件:
(1)有力的作用;
(2)能夠繞著固定點轉動;
(3)是硬的,受力不發生形變或不宜發生形變。
F2
L1
L2
O
F1
與杠桿有關的幾個概念:
(1)支點:
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
O
叫做支點;
(2)動力:
能夠使杠桿轉動的力
F1
叫做動力;
(3)阻力:
阻礙杠桿轉動的力
F2
叫做阻力;
(4)動力臂:
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
L1叫做動力臂;
(5)阻力臂:
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L2
叫做阻力臂。
3、杠桿五要素:
支點O
、動力F1
、動力臂L1
、阻力F2、阻力臂L2
4、杠桿五要素的幾點說明
(1)作用在杠桿上的動力和阻力是相對而言的,可以根據分析問題的需要來確定。
(2)動力和阻力使杠桿轉動的方向
一定是相反的,但動力和阻力的方向
不一定相反。
(3)動力和阻力可以在支點兩側,
也可在支點同側;
(4)當力作用在支點時,力臂為零。
(5)力臂不一定在杠桿上。
F
O
5、畫力臂的步驟:
(1)辨認杠桿;
(2)先找支點O;
(3)畫出動力F1和阻力F2;
(4)畫出力的作用線;
(5)過支點O作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L,即為力臂。
O
F2
L1
L2
F1
視頻:杠桿五要素
1、尋找手臂上的杠桿。當手拿物體抬起或放下時,找出相應的杠桿,以及支點、動力、阻力。
放松的肱二頭肌
收縮的肱三頭肌
O
F2
F1
收縮的
肱二頭肌
放松的肱三頭肌
O
F2
F1
2、尋找人體上的杠桿:將頭部抬起、踮起腳跟,如圖所示。頭部或腳板是否可以看做杠桿?
點一下頭或抬一下頭是靠杠桿的作用,杠桿的支點在脊柱頂端,支點前后各有肌肉,頭顱的重力是阻力。
F1
F2
O
F1
F2
O
我們走路抬起腳時,腳就是一個杠桿。腳掌根是支點,人體的重力就是阻力,腿肚肌肉產生的拉力就是動力。杠桿模型如圖所示。這種杠桿可以克服較大的體重。
1、杠桿平衡:
當杠桿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轉動狀態,我們就說杠桿處于平衡。
二、杠桿的平衡
那么杠桿平衡時,應滿足什么條件?
(1)提出問題
當杠桿的平衡時,需要滿足什么條件呢?
(2)猜想與假設:
杠桿的平衡與
等因素有關。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3)實驗器材:杠桿、鐵架臺、鉤碼
(4)實驗步驟:
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不掛鉤碼時水平平衡
可以從杠桿上直接讀出力臂的大小
2、改變杠桿兩端鉤碼的數量和移動掛鉤碼的位置,使杠桿水平平衡
3、記錄相應的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視頻:研究杠桿平衡
F2
F1
O
結論:
杠桿的平衡條件:
動力
×動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
(F1
L1
=
F2
L2
)
強調:F1與F2、L1與L2的單位必須相同,等式才成立。
思考討論:
為什么要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而不使它處于傾斜狀態平衡?
一般情況下,力的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并不等于力臂,只有在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條件下,力的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才等于力臂。所以,要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而不使它處于傾斜狀態平衡。
哪個方向更省力?
F3
F2
F4
F1
拉一拉
思考討論:
課堂小結
一、認識杠桿
1、杠桿: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稱為杠桿。
2、杠桿五要素:支點、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二、杠桿的平衡
1、杠桿平衡:當杠桿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轉動狀態,我們就說杠桿處于平衡。
2、杠桿的平衡條件是:
F1×L1=F2×L2
課堂小練
1、如圖所示杠桿中,動力臂用l表示,圖中所畫力臂正確的是(
)
D
課堂小練
2、下列關于杠桿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從支點到力的作用點之間的距離叫力臂
B.杠桿一定是直的
C.動力與阻力的方向總是相反的
D.支點可以在動力作用點與阻力作用點之間,也可以在在外側
D
課堂小練
3、下列關于杠桿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杠桿只可以是直的
B.杠桿一定有支點
C.杠桿的支點可以不在杠桿上
D.杠桿的長度等于動力臂與阻力臂之和
B
課堂小練
4、關于力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力的作用線通過支點時,力臂為零?
B.
力臂一定在杠桿上?
C.
從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叫阻力臂?
?
D.
杠桿越大,力臂越大
A
課堂小練
5、關于杠桿平衡,以下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杠桿平衡也就是力的平衡,即動力等于阻力
B.
杠桿平衡就是力譬相等,即動力臂等于阻力臂
C.
杠桿平衡時,杠桿一定處于靜止狀態
D.
杠桿平衡時,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和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必定相等
D
課堂小練
6、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實驗時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為了便于測量力臂大小,同時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B.
調節橫梁平衡后,在實驗測量過程中,可以調節平衡螺母
C.
實驗中多次改變力和力臂大小主要是為了得出普遍規律
D.
該實驗可得出結論:當阻力和阻力臂乘積一定時,動力臂大,動力就小
B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ZJ版九上§3.4
簡單機械(1)課后練習
姓名
1、下面的機械中不屬于杠桿的是(
)
A
.
剪刀
B
.
鑷子
C
.彈簧測力計
D
.
鉗子
2、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多次改變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為了?( )
A.
減小摩擦?????????????
??????????????????????????????
B.
使每組數據更準確?????????????
C.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D.
獲取多組實驗數據歸納出物理規律??
3、關于力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力臂一定在杠桿上
B.
力的作用線通過支點時,力臂為零
C.
從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叫阻力臂
D.
杠桿越大,力臂越大
4、下面關于杠桿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硬的直棒就是杠桿
B.等臂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C.費力杠桿的動力臂比阻力臂長
D.從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連線叫阻力臂
5、在一根輕質杠桿的左右兩端分別掛上200
N和300
N的重物時,杠桿恰好平衡,若將兩邊物重同時減少50
N,則杠桿( )
A.
左端下沉
B.
右端下沉
C.
仍然平衡
D.
無法確定
6、如圖所示,一塊厚度、密度均勻的長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豎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離地面。則(
)
A.
F甲>F乙,因為甲方法的動力臂長
B.
F甲<
F乙,因為乙方法的阻力臂長
C.
F甲>
F乙,因為乙方法的阻力臂短
D.
F甲=
F乙,因為動力臂都是阻力臂的二倍
7、小明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掛鉤碼前,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桿上每格距離相等,桿上A、B、C、D的位置如圖所示。當A點掛4個鉤碼時,下列操作中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
A.
B點掛5個鉤碼
B.
C點掛4個鉤碼
C.
D點掛1個鉤碼
D.
D點掛2個鉤碼
(第7題圖)
(第8題圖)
8、圖中,杠桿調平衡后,將兩個體積相同的重物分別掛在杠桿兩側的A、B處,杠桿仍然平衡。則兩重物重力大小之比GA:GB= ;若再將兩重物同時浸沒在水中,則杠桿的 端將上升。?
9、如圖所示是運動員在水平地面上做俯臥撐時的情景,已知地面對兩個手掌的支持力為360?N,對兩個腳尖的支持力為240?N,手掌到腳尖的距離為1.5?m,則運動員所受的重力為 N,人體重心到腳尖的水平距離為 ?m。
?
參考答案
1、C
2、D
3、B
4、B
5、B
6、D
7、D
8、3∶5;左
9、?600 0.9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