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本課重難點:重點:同盟會的綱領、辛亥革命爆發的背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及意義、辛亥革命的意義難點:如何探討辛亥革命的失敗和原因,以及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名文,字逸仙,廣東香山翠亨村人,是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后因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曾化名“中山樵”,得名孫中山。他早年在香港學醫,而后通過行醫實踐,孫中山認識到“醫術救人,所濟有限”,而“醫國”比“醫人”更重要,決定借行醫來積極結識愛國青年和會黨分子,尋求救國之路,開始從事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運動。孫中山(1866—1925)孫中山(1866—1925)1、興中會的成立時間:1894年地點:檀香山創辦人:孫中山性質: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2、各地革命團體的建立華興會、光復會一、孫中山和中國同盟會時間:1905年地點:東京性質:中國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政治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民族主義),創立民國(民權主義),平均地權(民生主義)。(舊三民主義)3、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浙皖起義萍瀏醴起義黃花崗起義鎮南關起義1907年12月孫中山.黃興廣義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全過程因武昌起義發生于舊歷辛亥年,人們把武昌起義稱為狹義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概念辛亥革命的背景⑴《辛丑條約》簽訂后,民族危機更加嚴重⑵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工具,新政和預備立憲無力挽救危機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和政黨的建立革命黨人發動的一系列武裝起義⑴經濟基礎:⑵階級基礎:⑶思想基礎:⑷組織基礎:⑸軍事基礎:⑹有利時機:四川保路運動使武漢兵力空虛1、背景2、條件二、武昌起義1、原因:2、時間:1911年10月10日3、發展:5、結果:成立湖北軍政府,推舉黎元洪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各省紛紛響應,清朝統治土崩瓦解武昌起義后全國形勢北京武昌二、武昌之役震天響(1911.10.10)三、中華民國的成立1、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1)概況:資產階級革命政權時間:總統:國旗:國都:紀元:1912年1月1日孫中山五色旗南京公歷,民國紀年(2)性質:五色即代表漢、滿、蒙、回、藏五個民族,象征“五族共和”根據以上材料,說明辛亥革命在哪個方面對當時中國社會產生變化?觀察并思考2、《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第二條: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第五條: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第六條:國民享有人身、言論、著作、集會、結社等自由和請愿、訴訟、選舉以及被選舉等權利。第十六條: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第十九條:參議院對于臨時大總統認為有謀叛行為時,得以總員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員四分三以上之可決彈劾之。第四十五條:國務員于臨時大總統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發布命令時須副署之主權在民自由平等三權分立責任內閣主權在民,強調國民一律平等,用法律形式賦予國民民主權利,民主共和政治體制(三權分立+責任內閣制)否定封建專制制度否定封建等級觀念否定封建專制制度及“人治”觀念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革命的功績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來的君主專制制度3、沉重打擊了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2、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5、是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力推動力量革命的性質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4、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3、辛亥革命的性質、歷史功績革命陣營承受著哪些壓力?施壓進攻漢口和漢陽政治訛詐軍事威脅外交孤立經封濟鎖革命黨人立憲派和舊官僚帝國主義列強袁世凱革命陣營清政府4、辛亥革命的失敗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1、性質:是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的資產階級革命2、功績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重沉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推動了亞洲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討論:你認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請說明理由?3、失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完成;中國社會性質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四、辛亥革命的性質、功績、教訓5、教訓:(1)辛亥革命盡管功績卓著,影響深遠,但它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改變,因而是失敗的。(2)舊民主主義革命的一次次努力和失敗的史實說明,中國革命若要成功,必須有新的階級領導,必須有新的理論來指導,于是挽救中國的任務歷史地落到了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無產階級的先鋒隊組織——中國共產黨身上。4、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強大。主觀原因: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