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1《地球的表面》練習一、填空題1、地球表面包括_____和_____。2、巖石和土壤構成了高低起伏、形態多樣的陸地______。3、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高原、_____、山地、_____、丘陵等。4、地形地球儀上,_____色表示水,_____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_____色表示山地、沙漠,_____色表示冰川。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1、海洋、草原是常見的地形之一。()2、地球儀摸上去都很光滑。()3、地球儀上相鄰兩個國家的顏色不同。()4、高原的地勢高,地表起伏很大。()5、盆地一般被山地或丘陵包圍。()6、丘陵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三、選擇題,將正確的序號填在括號內。1、1.在地形地圖上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地形,平原用()表示A.黃色B.藍色C.綠色2、下圖所示的圖形是()A.山地B.峽谷C.海溝3、下列地形示意圖,最適合表示丘陵的是()4、地勢低平而寬廣的地形是()A.平原B.高原C.盆地5、分布在大河兩岸和瀕臨海洋的主要地形是()A.高原B.山地C.平原6、山地地形特點是()A.地勢高,起伏很大,坡度陡,溝谷幽深B.地面平坦,起伏較小,視野開闊C.地勢不高,地面起伏不大,坡度較緩四、連線題將相應的地形、特點及其圖形連線五、綜合題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種多樣的。(1)請寫出圖中序號代表的地形: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2)當山谷間形成大江大河時,由于河流不斷地向下侵蝕而形成的地形是________。(3)地球表面的各種地形是由______和______構成的。(4)地球表面面積最大的是海洋,海洋是地形嗎?為什么?(5)海底的地形是什么樣的?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陸地海洋2、地形3、平原盆地4、藍綠黃白二、判斷題1、?2、?3、√4、?5、√6、√三、選擇題1、C2、B3、B4、A5、C6、A四、連線題五、綜合題(1)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2)峽谷(3)巖石土壤(4)海洋不是地形,是生態環境。因為地形只關注地表形態,不包括生物類型。(5)海底的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有盆地、平原、丘陵、海溝等地形,并不像游泳池底部那樣平整。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3張PPT)地球的表面蘇教版五年級上新知導入請回答:從視頻中看到了什么?這就是從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新知導入地球表面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聽聽猴子、青蛙和烏龜是怎么回答的。很簡單,我覺得地球上都是連綿起伏的高山,那里有吃不完的野果。不對不對,地球上到處都是田地和池塘,我們蛙聲一片,生活美滿。呵呵,你們說的都不對,地球上到處都是海洋,我游來游去都望不到邊。新知導入你同意它們的看法嗎?你是怎么認為的?觀察一、摸地球儀藍色的星球非常美麗,想不想摸一摸,近親一下?哈哈,地球摸不著,可以摸摸地球儀。地球儀是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觀察地球儀分兩種:一是政區地球儀,一是地形地球儀。活動器材政區地球儀地形地球儀觀察活動要求◆兩種地球儀摸起來給人的感覺一樣嗎?◆兩種地球儀上的不同顏色有什么含義?小組內每個同學都要把兩種地球儀摸一遍。觀察與思考觀察◆表面光滑◆有不同色塊,藍色代表海洋,其他顏色代表國家,相鄰國家的顏色不同。政區地球儀觀察視頻了解:地形地球儀上的顏色與海拔地形地球儀觀察◆地形地球儀表面高低不平◆用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海洋深度和陸地海拔高度。◆藍色——水,綠色——耕地、平原和森林黃色——山地、沙漠白色——冰川。觀察這兩種地球儀表面光滑程度不同,顏色的含義不同,地球儀上的文字注釋也不同。觀察地球表面包括陸地和海洋。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約71%,約為3.61億平方千米;陸地約29%,約為1.49億平方千米。巖石和土壤構成了高低起伏、形態多樣的陸地地形,如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二、認識常見地形觀察找一找地球表面的陸地和海洋,找一找陸地表面的5種基本形態,想一想海底地形是什么樣的?圖片大部分呈現的是陸地,右下角是海洋。巖石和土壤構成了高低起伏、形態多樣的地形。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是陸地的五種基本形態。海底的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有盆地、平原、丘陵、海溝等地形,并不像游泳池底部那樣平整。交流三、描述地形特點能說出這些常見地形的名稱嗎?它們有什么主要特點?交流山地山地一般呈脈狀分布。地勢高,起伏很大,坡度陡,溝谷幽深。平原平原主要分布在大河兩岸和瀕臨海洋的地區。地勢低,地面平坦,起伏較小,視野開闊。交流丘陵丘陵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一般分布在山地或高原與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不高,地面起伏不大,坡度較緩。盆地一般被山地或丘陵包圍。周圍地勢高,中間地勢低,與澡盆相似。盆地交流高原高原的地形特點是地勢高,起伏小。交流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地形?它們有什么特點?島嶼:散布在海洋、江河或湖泊中,四面環水,高潮時露出水面峽谷:是指谷坡陡峻、深度大于寬度的山谷交流海洋、草原是地形嗎?海洋、草原是一種生態環境,不是地形。地形只關注地表形態,不包括生物類型。交流視頻回顧:主要地形及其特點交流填寫常見陸地地形的名稱,概括它們的主要特點。隨堂練原低小高原高小山地高很大丘陵中較大盆地高低交流四、制作地形立體模型制作要求:包含兩種地形準備材料:紙板、塑形布、廢紙、丙烯顏料等交流塑形布使用方法如果制作大型山地模型用其它材料容易塌陷,所以首先做個大致框架,將廢舊紙團用膠帶固定在底板上,然后浸泡濕的塑型布覆蓋在上面。塑型布浸泡以后貼上,要讓塑型布與形體貼合緊密,這樣才能做出山體凹凸質感。然后再用手摩擦布上的石膏讓石膏化開,這樣塑型布的網就不會明顯。交流畫出你制作的立體地形模型示意圖。·以線條表示地形輪廓和高低起伏·用色彩表示巖石、植被和水體·用文字注明地形名稱動手介紹兩種制作方法紙板堆疊法,表現了丘陵和平原,是等高線地形表達法的立體呈現方式。覆蓋法,表現的是山地和盆地,側重表現地表輪廓。動手溫馨提示·利用身邊常見的材料表現地形特點。·石膏塑形布是制作地形模型的專用材料,如果沒有可以用皺紋紙、舊衣物來代替。·裝飾時,可以在模型上涂自己需要的顏色。·有條件的可以在模型表面涂白乳膠,粘上草粉。(將草干燥后粉碎而成的粉狀物質。)課堂練習1.在地形地圖上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地形,平原用()表示A.黃色B.藍色C.綠色2.右圖所示的圖形是()A.山地B.峽谷C.海溝CB課堂練習3.下列地形示意圖,最適合表示丘陵的是()4.地勢低平而寬廣的地形是()A.平原B.高原C.盆地5.分布在大河兩岸和瀕臨海洋的主要地形是()A.高原B.山地C.平原BAC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能整體描述地表特征,能識別常見的陸地地形;能細致觀察各種地形,學會描述地形主要特征;能制作立體地形模型,學會運用常見材料表現地形特征,持續提高學生科學描述的能力及設計與物化模型的能力。板書設計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特點地勢低高高中四周高,中間低地表起伏低小很大較大地球的表面作業布置動手制作地形立體模型,比一比誰做得最好。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蘇教版五年級上3.1《地球的表面》教學設計課題地球的表面單元3學科科學年級5學習目標·能整體描述地表特征,能識別常見的陸地地形。·能細致觀察各種地形,學會描述地形主要特征。·能制作立體地形模型,學會運用常見材料表現地形特征重點描述五種典型地形的主要特征難點設計制作立體地形模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1、播放視頻:從太空中看到了什么?明確:這就是從太空中看到的地球。2、地球表面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聽聽猴子、青蛙和烏龜是怎么回答的。猴子說:很簡單,我覺得地球上都是連綿起伏的高山,那里有吃不完的野果。青蛙說:不對不對,地球上到處都是田地和池塘,我們蛙聲一片,生活美滿。烏龜說:呵呵,你們說的都不對,地球上到處都是海洋,我游來游去都望不到邊。你同意它們的看法嗎?你是怎么認為的?看太空地球回答了解學生對地球表面的認知情況,為課堂探究做預設。講授新課一、摸地球儀藍色的星球非常美麗,想不想摸一摸,近親一下?明確:地球摸不著,可以摸摸地球儀。地球儀是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分兩種:一是政區地球儀,一是地形地球儀。1、活動要求小組內每個同學都要把兩種地球儀摸一遍。2、觀察與思考◆兩種地球儀摸起來給人的感覺一樣嗎?◆兩種地球儀上的不同顏色有什么含義?明確:(1)政區地球儀表面光滑有不同色塊藍色代表海洋,其他顏色代表國家,相鄰國家的顏色不同。(2)地形地球儀視頻了解:地形地球儀上的顏色與海拔◆表面高低不平◆用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海洋深度和陸地海拔高度。◆藍色——水,綠色——耕地、平原和森林黃色——山地、沙漠白色——冰川。(3)小結這兩種地球儀表面光滑程度不同,顏色的含義不同,地球儀上的文字注釋也不同。二、認識常見地形地球表面包括陸地和海洋。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約71%,約為3.61億平方千米;陸地約29%,約為1.49億平方千米。巖石和土壤構成了高低起伏、形態多樣的陸地地形,如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找一找地球表面的陸地和海洋,找一找陸地表面的5種基本形態,想一想海底地形是什么樣的?明確:圖片大部分呈現的是陸地,右下角是海洋。巖石和土壤構成了高低起伏、形態多樣的地形。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是陸地的五種基本形態。海底的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有盆地、平原、丘陵、海溝等地形,并不像游泳池底部那樣平整。三、描述地形特點1、能說出這些常見地形的名稱嗎?它們有什么主要特點?明確:山地一般呈脈狀分布。地勢高,起伏很大,坡度陡,溝谷幽深。平原主要分布在大河兩岸和瀕臨海洋的地區。地勢低,地面平坦,起伏較小,視野開闊。丘陵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一般分布在山地或高原與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不高,地面起伏不大,坡度較緩。盆地一般被山地或丘陵包圍。周圍地勢高,中間地勢低,與澡盆相似。高原的地形特點是地勢高,起伏小。2、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地形?它們有什么特點?預測:島嶼:散布在海洋、江河或湖泊中,四面環水,高潮時露出水面。峽谷:是指谷坡陡峻、深度大于寬度的山谷。3、海洋、草原是地形嗎?明確:海洋、草原是一種生態環境,不是地形。地形只關注地表形態,不包括生物類型。4、視頻回顧:主要地形及其特點5、隨堂練習填寫常見陸地地形的名稱,概括它們的主要特點。(見活動手冊)四、制作地形立體模型1、制作要求:包含兩種地形2、準備材料:紙板、塑形布、廢紙、丙烯顏料等3、塑形布使用方法如果制作大型山地模型用其它材料容易塌陷,所以首先做個大致框架,將廢舊紙團用膠帶固定在底板上,然后浸泡濕的塑型布覆蓋在上面。塑型布浸泡以后貼上,要讓塑型布與形體貼合緊密,這樣才能做出山體凹凸質感。然后再用手摩擦布上的石膏讓石膏化開,這樣塑型布的網就不會明顯。4、畫出你制作的立體地形模型示意圖。·以線條表示地形輪廓和高低起伏·用色彩表示巖石、植被和水體·用文字注明地形名稱5、介紹兩種制作方法(1)紙板堆疊法,表現了丘陵和平原,是等高線地形表達法的立體呈現方式。(2)覆蓋法,表現的是山地和盆地,側重表現地表輪廓。6、溫馨提示·利用身邊常見的材料表現地形特點。·石膏塑形布是制作地形模型的專用材料,如果沒有可以用皺紋紙、舊衣物來代替。·裝飾時,可以在模型上涂自己需要的顏色。·有條件的可以在模型表面涂白乳膠,粘上草粉。(將草干燥后粉碎而成的粉狀物質。)五、課堂練習1.在地形地圖上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地形,平原用()表示A.黃色B.藍色C.綠色2.右圖所示的圖形是()A.山地B.峽谷C.海溝3.下列地形示意圖,最適合表示丘陵的是()4.地勢低平而寬廣的地形是()A.平原B.高原C.盆地5.分布在大河兩岸和瀕臨海洋的主要地形是()A.高原B.山地C.平原六、作業布置動手制作地形立體模型,比一比誰做得最好。回答摸地球儀觀察,思考,交流找一找,想一想描述,交流回答看視頻做活動手冊認真聽教師指導練習借助摸政區地球儀和地形地球儀讓學生感受地球并不是一個光滑球體,它的表面高低起伏,有陸地和海洋兩種表現形式。知道5種主要地形。觀察、描述各種地形的主要特點。通過制作模型,讓學生更好地領會地形特征,培養學生設計與物化地形模型的能力。完成達標測評完成地形模型制作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能整體描述地表特征,能識別常見的陸地地形;能細致觀察各種地形,學會描述地形主要特征;能制作立體地形模型,學會運用常見材料表現地形特征,持續提高學生科學描述的能力及設計與物化模型的能力。總結課堂板書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地球的表面》教案.doc 3.1《地球的表面》練習(含答案).doc 3.1《地球的表面》課件(33張PPT).ppt 地形圖上的顏色代表什么.mp4 地球的表面_.mp4 太空中看地球.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