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整合復習卷(一)基本國情 基本國策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題 序 一 二 三 總 分 結分人 核分人得 分一、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0分)2010年第三季度中國GDP換算成美元為1.415萬億美元。中國由此連續第二個季度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內經濟學者再次強調,中國仍然是一個人均GDP排在世界百名之后的“窮國”。據此回答1~2題。1. 對以上材料理解錯誤的是( )A. 我國已經成為經濟強國B. 我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C. 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D. 中國經濟全面超越日本還任重而道遠2. 中國GDP再超日本,連續第二個季度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一成就所取得的根本原因是( )A. 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B. 堅持了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C. 全國各族人民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D. 當前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有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3. 30年來,深圳以年平均28.5%的增長速度累計創造了5.78萬億元GDP,實現中央各項稅收1.23萬億元,經濟總量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深圳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 ( )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②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③經濟特區具有高度自治權 ④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不動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 每掀過一張日歷,就有5萬個中國娃降生在已經十分擁擠的國土上;地球每繞太陽一周,我國凈增1 184萬人口。這表明( )①我國人口形勢依然嚴峻 ②我國必須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③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快 ④我國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5、去冬今春,我國西南五省市遭受了60年一遇的罕見嚴重旱災。僅云南一省近3 000多萬畝秋冬播農作物受災,全省夏糧將因災減產一半以上,農業直接經濟損失達100億元。西南大旱警示我們( )①要保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 ②要節約資源、合理利用資源 ③環境問題、資源問題已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 ④保護資源,節能降耗迫在眉睫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6、中國的北京、上海、南京等30多個城市積極參與“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全球有6 000多個城市10多億人共同參與。這說明 ( )①我國積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②解決環境與資源問題的關鍵是靠科技 ③節能減排已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 ④倡導低碳生活得到世界各國的積極響應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7. 下列選項體現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是( )①我國研制成功超級計算機“曙光5000” ②我國研制的“嫦娥一號”衛星成功受控撞月③國務院決定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 ④《2008年美國的人權紀錄》白皮書發表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8. (2011·福建晉江)人才是知識的創造者、發明者、傳播者和使用者,是創造財富的最重要的資源。下列措施能夠體現我國重視人才培養的措施是( )①召開全國人才工作會議,頒布《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②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③召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重獎科技人才 ④在海南舉辦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9、 在“中國制造”已譽滿全球的今天,中國要在新的起點上騰飛,就必須由“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創造”。這是因為( )①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②科技創新能力已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③這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要求 ④我國要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10. 國家新近出臺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簡稱“千人計劃”)指出:中國科學院未來5年內將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領軍人才600名,清華大學爭取引進50位國際一流大學的知名教授加盟。這一舉措( )①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要求 ②是建設法治國家的重要目標 ③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要求 ④表明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已走在世界前列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二、 簡答題(共36分)11. (2010·北京西城區)材料一: 1949年,我國GDP總量只有358億元人民幣,而現在我國一天創造的財富就達820多億元。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材料二:建國初,我國居民收入的85%用于吃,能吃飽飯是人們最大的心愿。而現在,人們不再為吃飽發愁,不少人開始操心減肥,喝起了減肥茶!材料三:新中國成立頭10年,世界只有20多個國家予以承認。目前,世界170多個主權國家與我國建立了外交關系。在西方,流行這樣一句話:到中國你可能會失敗,但不到中國,你已經失敗。請回答:(1)三則材料分別說明了什么?(6分)(2)60年來,促成我國發生巨大變化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寫出兩點,6分)(3)我國目前是僅次于美國、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于是有些人自豪地說:“我國已經處于發達階段了!”你同意這些人的說法嗎?請簡述理由。(8分)12. 根據聯合國預測,如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到21世紀末世界總人口將達到110億;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則有可能達到190億。很多發展中國家,糧食增長速度趕不上人口增長速度,是這些國家面臨的共同難題。發展中國家人口年齡偏低,15歲以下少兒人口占總人口的40%左右,這就同有限的就業需求形成尖銳的矛盾。請回答:(1)人口的過多過快增長會帶來怎樣的影響?(6分)(2)為了緩解這一問題,我國采取了什么措施?這一措施的具體要求是什么?(10分)三、 實踐探究題(24分)13.材料一:低碳經濟(low-carbon economy),是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1)分析材料,你認為我國發展低碳經濟必須堅持哪些戰略和國策?(6分)材料二: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為了解廣大民眾對低碳生活的接受與參與程度,某校九年級(2)班課外小組在2010年6月和2011年3月,分兩次隨機對某居民小區的近300名民眾進行了社會調查。序號 調 查 題 目 調查結果對比2010年 2011年① 你是否知道低碳生活的內涵和意義? 知道46.24% 知道73.76%② 你是否知道國家在發展低碳經濟方面采取的措施? 知道25.07% 知道35.93%③ 你家里是否使用節能燈? 是17.33% 是17.67%… …… …… ……(2)分析材料,你認為他們最有可能運用什么方法進行調查?上述調查結果說明了什么?(8分)(3)“低碳生活,從我做起”,請結合右圖,列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做法。(10分)專題整合復習卷(一)1. A 2. A 3. B 4. A 5. C 6. A 7. A 8. A 9. A 10. C11. (1)三則材料分別反映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顯著擴大。(2)原因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施了對外開放政策等。(3)不同意。因為從總體看,現階段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我國的社會主義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即不發達階段。12. (1)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實施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要求:晚婚、晚育、少生、優生。13、(1)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或人才強國戰略;國策:節約資源、保護環境。(2)問卷調查;調查的結果說明了某小區民眾的低碳生活的意識在增強,但是實際行動還不夠。(或低碳生活在從觀念走向實踐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3)節約用電、外出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不焚燒廢棄物等;愛護花木、植樹造林、不破壞森林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