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8張PPT)人教版九年級上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第五課守望精神家園第1課時延續文化血脈道德與法治合作探究導入新課這個節日,你熟悉嗎,你知道這個傳統節日的由來嗎?合作探究清明結的由來合作探究探究與分享:視頻提到“清明作為一個文化符號,早已根植進入了中國人的內心”,結合當地的清明習俗,談談你對這句話的認識。合作探究探究新知板塊一:中華文化根觀看圖片,分析問題:1除清明節之外,你還知道哪些中國傳統節日?2在這些節日中,你和家人是如何度過的?3這些節日,向我們傳遞了哪些文明?合作探究知識拓展:不同民族的傳統節日①“那達慕”是蒙古族人的節日,那達慕起源于蒙古汗國建立初期,現在每年蒙古族人民都會舉行那達慕大會。②望果節是藏族農民歡慶豐收的節日,2014年11月11日望果節經閑務院批準列人第四批國家級豐物質文化遺產名錄。③盤王節是瑤族祭祀祖先盤瓠的重大節日,為每年的農歷十月十六日。今天“盤王節”已逐步發展為慶祝豐收的聯誼會。④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從此,人們就把這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中國人過春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合作探究“家”依舊是維系所有中國人的地方,中國人一生受到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影響,對中國人的成長影響巨大,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家的影子,而“家”顯然是中國人的精神信仰,是中國人內心最深處的根,最為典型的莫過于春節回家過年,這牽動著億萬中國人的心,堪稱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集體遷徙。他們都有一個信念“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那是家的驅使,那是家人的期盼。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春節家人團聚有神圣不可動搖的地位。知識拓展合作探究知識拓展《我在故宮修文物》片段合作探究新知講解觀看視頻,結合中國的傳統節日,回答下列問題:1文化遺產在現代生活中有沒有必要進行保護?2文化與文明有著怎樣的關系?文化與文明的關系:文化中的積極成果作為人類進步和開化狀態的標志,便是文明。人類文明從來是以進步文化為基礎,沒有進步文化,就不會有文明的發展。合作探究知識拓展我國是文化遺產大國,截至2020年底,我國擁有37處世界文化遺產,4處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有34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7個入選“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個入選“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2021年5月28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三星堆新發現6個“祭祀坑”發掘收獲頗豐,截至目前,三星堆新發現6個“祭祀坑”已出重要文物一千余件。此外,三星堆遺址將聯合金沙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加快建設三星堆國家遺址公園。合作探究知識拓展感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合作探究探究與合作結合視頻,分工合作:小組分工,分類列舉我國傳統文化在語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藝和文學藝術等方面的表現。合作探究探究與合作中華文化絢麗多彩,穿越時空煥發現代活力合作探究感受文化魅力2020年8月,河南鄭州一學校太極課間活動,以武養德以武勵志合作探究感受文化魅力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說“歷史上與中國文化若先若后之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倫、印度、波斯、希臘等,或已夭折,或已轉易,或失其獨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中國能以其自創之文化綿永其獨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巋然獨存”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在《歷史研究》一書中,羅列了世界歷史上曾經存在的20多種文明形態。這些古代文明中的大部分都已經消失,唯有中華文明是沒有中斷而延續發展至今的文明形態。合作探究新知講解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等等,共同組成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雖歷經滄桑而能薪火相傳、一脈相承。知識提煉:請在上述文字中提煉出中華文化的內容、特點及傳承的原因合作探究新知講解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新時代,延續文化血脈需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涵)合作探究知識拓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沃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革命文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形成的文化成果。革命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進行文化創新,在偉大的社會主義實踐中孕育出來的,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靈魂的社會主義文化。合作探究新知講解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合作探究新知講解觀看材料,感悟文化自信合作探究新知講解2006年3月21日至2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在活動間隙,普京還以私人名義專程造訪位于河南登封的少林寺。普京原來是個中國通,十分癡迷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以才會對少林寺的鎮寺之寶——“混元三教九流圖贊”碑產生濃厚興趣,釋永信大和尚適時向他介紹了此碑的來歷與寓意后,普京不斷點頭,對中國文化深表認同。合作探究知識歸納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合作探究新知講解觀看圖片,結合剛剛學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涵”,談一談我們應如何堅定文化自信?合作探究新知講解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合作探究知識拓展自2002年起,我國每年舉辦“漢語橋”系列中文比賽,旨在激發各國青年學生學習漢語的積極性,增強世界對中國語言與中華文化的理解。“漢語橋”系列中文比賽已經成為國際人文交流領域重要的品牌活動,被譽為連接世界的“文化之橋、友誼之橋、心靈之橋”合作探究新知講解孔子學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致力于適應世界各國(地區)人民對漢語學習的需要,增進世界各國(地區)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教育文化交流合作。截止2019年12月,中國已在162個國家(地區)建立550所孔子學院和1172個中小學孔子課堂。孔子學院自創辦以來,累計為數千萬各國學員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提供服務,在推動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世界認識中國的一個重要平臺。合作探究知識歸納:1了解:文化與文明的關系文化中的積極成果作為人類進步和開化狀態的標志,便是文明。人類文明從來是以進步文化為基礎,沒有進步文化,就不會有文明的發展。2中華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薪火相傳、歷久彌新。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合作探究知識歸納4為什么要堅定文化自信?(1)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2)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合作探究知識歸納5如何堅定文化自信?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合作探究新知講解板塊二:美德萬年長上述文化傳承了怎樣的中華美德?合作探究新知講解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有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有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有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道德規范;有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等等。合作探究新知講解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中華傳統美德的價值)合作探究知識拓展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談到的五個“絕不答應”,擲地有聲!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歪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丑化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歪曲和改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否定和丑化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割裂開來、對立起來,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通過霸凌手段把他們的意志強加給中國、改變中國的前進方向、阻撓中國人民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努力,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破壞中國人民的和平生活和發展權利、破壞中國人民同其他國家人民的交流合作、破壞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合作探究知識拓展2021年7月,下列細節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哪些美德?愛國情懷和樂風范處事準則合作探究新知講解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成為一種文化基因。(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的原因、中華傳統美德的作用)合作探究知識拓展中華美德的力量合作探究知識拓展2021年7月,你聽說過這件事嗎?合作探究河南網友搞笑演繹鴻星爾克直播間“野性消費“知識拓展合作探究新知講解網友紛紛購買鴻星爾克的做法給我們怎樣的啟示?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青少年責無旁貸;倡導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須身體力行。合作探究知識歸納1中華傳統美德的價值和作用(1)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2)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成為一種文化基因。2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愛國情懷、奮進品格、和樂風范、高尚情操、道德規范、處世準則等等。合作探究知識歸納3青少年如何踐行中華傳統美德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青少年責無旁貸;倡導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須身體力行。合作探究課堂練習1【2021?河池】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正式通報,自2021年1月25日起,中文正式成為該組織的官方語言。下列評價正確的是( )A.這必將消除不同文化的差異B.這印證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C.這體現了中華文化一枝獨秀、無與倫比D.反映了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D新知導入課堂練習2【2021?株洲】“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2020年迎新年期間,株洲市許多學校紛紛推出“中華經典誦讀”系列活動。大力倡導經典誦讀是因為( )①誦讀經典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充實②誦讀經典可以讓我們更好的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③誦讀經典可以提升我們的能力和智慧④只有經典才有價值,其它的書都可以不讀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A新知導入課堂練習3【2021?婁底】2021年4月24日,國家航天局公布我國首輛火星車命名為“祝融”。“祝融”的命名來自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我國其他航天器命名思路一脈相承,例如:“嫦娥、墨子、悟空”等。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這是現代科學與傳統文化的跨時空融合②說明中華文化吸收一切外來文化③彰顯了中國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④體現著航天人的科學夢想和浪漫情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C新知導入課堂練習4【2021?株洲】在上海保利大劇院,由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歷時4年創排的民族歌劇《英?雄》震撼亮相,登上了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的大舞臺。演出結束后,觀眾紛紛起立致敬,喝彩聲、掌聲經久不息。《英?雄》以炎陵籍革命先烈何孟雄與妻子繆伯英的故事為藍本創作而成,生動再現了“英雄”夫婦艱苦奮斗、堅強不屈、不畏犧牲的革命故事。為了讓老百姓看得懂、喜歡看,該劇對中國戲曲進行創造性轉化,實現了創新性發展,在學習吸納世界歌劇元素的同時,保留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核,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在《光明日報》上盛贊,該劇體現了難能可貴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覺醒,昭示出當今中國民族歌劇有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談一談,《英?雄》給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啟示。新知導入課堂練習參考答案:①有利于中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發展方向,堅守中華文化的基本立場,發展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弘揚主旋律;②有利于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增強文化自信;③有利于深入挖掘所蘊含的道德觀念、精神內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④有利于激發廣大群眾對發展文化歷史責任的自覺擔當,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新知導入課堂小結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精品課件九上道法第五課第一框延續文化血脈.pptx 中國傳統文化.mp4 我在故宮修文物.mp4 河南網友搞笑演繹鴻星爾克直播間“野性消費.mp4 河南鄭州一學校太極課間活動,以武養德以武勵志.mp4 清明節的簡介.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