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歷社九上 第一課第三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同步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歷社九上 第一課第三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同步試卷

資源簡介

歷社九上 第一課第三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2018年9月,中國勞工團隊紀念碑將在倫敦落成,以紀念十幾萬中國勞工,他們在100年前支援協約國取得了一場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是(  )
A.英國內戰 B.拉丁美洲獨立戰
C.印度民族大起義 D.第一次世界大戰
2.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被定性為一場帝國主義戰爭,是因為這場戰爭(  )
A.因為列強爭奪殖民地而引發的
B.交戰雙方都蒙受巨大損失
C.推動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D.波及歐、亞、非及太平洋廣大地區
3.“12月18日,天津商會等團體召開市民大會……社會人士李實忱宣布了與日交涉原則:反對會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條;山東權利無條件收回。”上述史實發生于(  )
A.巴黎和會期間 B.華盛頓會議期間
C.開羅會議期間 D.雅爾塔會議期間
4.凱恩斯在評價“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時說:“它是一個殘忍的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兇暴的行為之一。”下列有關這個“體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根據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而建立
B.無法根除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
C.建立了一戰后國際關系的新秩序
D.顧及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5.凡爾賽和約簽訂后,法國元帥福煦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此話的含義足指巴黎和會上(  )
A.沒有消除各大國之間的矛盾,卻埋下了更大沖突的種子
B.戰勝國之間矛盾尖銳
C.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矛盾尖銳
D.美日爭奪中國矛盾尖銳
6.巴黎和會上,參會各國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享有整體利益”的國家,有權出席一切會議。“享有局部利益”的國家,只能參加討論與其有關問題的會議。下列與會代表不能參加一切會議的是(  )
A.美國總統威爾遜 B.法國總理克里孟梭
C.英國首相勞合·喬治 D.中國駐美公使顧維鈞
7.巴黎和會討論的中心問題是(  )
A.如何處置戰敗的德國 B.解決協約內部的矛盾
C.限制軍備競賽 D.建立歐洲新秩序
8.巴黎和會規定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卻拒絕了'中國人民收回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奪取的德國在山東的權利。同為戰勝國,中法兩國不同的命運所反映的實質性問題是(  )
A.弱國無外交
B.中國與法國有利益沖突
C.中國政府對外投靠帝國主義
D.巴黎和會是戰勝國處置戰敗國的會議
9.(2020九上·杭州期中)一戰結束后,帝國主義列強先后召開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這兩次會議的共同點有(  )
①其實質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
②少數大國操縱會議,充滿矛盾
③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
④涉及中國問題,侵犯中國主權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20九上·嘉興期中)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下列關于這兩次會議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巴黎和會建立了戰后世界新秩序 ②巴黎和會暫時調整了戰勝國在歐洲的關系
③兩次會議調整了戰后的國際秩序 ④華盛頓會議上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20九上·吳興月考)根據圖框中條約的內容,指出該條約中所說的“其他兩締約國”是指(  )
A.德國、奧匈帝國 B.德國、俄國
C.英國、奧匈帝國 D.英國、俄國
12.(2020九上·吳興月考)1919年6月某報紙發文說:“六百萬人躺在墳墓中,三個老人坐在巴黎瓜分地球。”對這次“瓜分地球”的會議,說法正確的是(  )
A. 這次大會實際上由英、法、俄操縱
B.大會最終的結果是嚴重削弱了德國
C.大會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D.大會調整了戰勝國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矛盾
二、材料分析題
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在巴黎和會上,法國以最明確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兩點:第一,“阿爾薩斯必須歸還我們。但歸還時不應像根據1815年條約那樣分割得支離破碎,應按照1790年前的邊界歸還。這樣。我們將在地理上以及礦藏上擁有薩爾盆地”。第二.法國政府“希望看到菜茵河以西的領土和德意志帝國分開,并成立一個類似緩沖國的國家”。
材料二:英國首相勞舍·喬治認為,如果它(指德國)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約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它同樣最終會從勝利者身上找到進行嚴厲報復的手段……因此,正是為了這些原因,除不得已之外,我強烈反對把更多的德國人從德國統治下交由某個其他國家統治……在當前情況下.我認為最大的危險是德國可能把它的命運同布爾什維主義連在一起……
(1)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一,指出法國處理德國的基本原則。法國為什么要這樣做
(2)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二,指出英國在巴黎和套上反對過分制裁德國的原因。
14.(2020九上·浙江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德國和奧匈帝國首先挑起的,在戰后應該審判的是它們;而英國、法國、俄國是世界秩序的保護者,應該肯定。
材料三:1919年,中國以戰勝國的身份滿懷喜悅地參加了巴黎和會,卻被一瓢涼水澆了下來……這樣一份喪權辱國的和約讓國人震驚,讓國人憤慨,一場浩浩蕩蕩的愛國運動爆發了。
(1)圖1中的三角形和外圓代表的集團名稱分別是什么?圖2中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怎樣的現象?
(2)請你從“一戰”的性質和目的角度,評析材料二中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觀點。
(3)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建立了怎樣的國際秩序?材料三中“涼水”是指什么?巴黎和會和這場愛國運動有何聯系?
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漫畫《爭吵與簽約》
(1)觀察漫畫,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美國、英國與法國各自為了什么而爭吵?
(2)回顧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你認為漫畫中的爭吵能夠達成和平協定嗎?為什么?
(3)他們爭吵的最終結果是什么?該結果對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世界秩序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中的時間“2018年”,一百年前就是1918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4-1918年,世界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在1917年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為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A項英國內戰的時間是1640-1688年,不符合題干的時間,不符合題意;
B項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時間是1816-1826年,不符合題干的時間,不符合題意;
C項印度民族大起義的時間是1857-1859年,不符合題干的時間,不符合題意;
D項第一次世界大戰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間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2.【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后,世界經濟發生變化,德國實力上升,英法下降,德國與英法之間為了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矛盾激化,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帝國主義國家為了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而發動的,因此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爭霸性質的掠奪戰爭。
A項因為列強爭奪殖民地而引發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被定性為一場帝國主義戰爭的原因,符合題意;
BCD三項都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被定性為一場帝國主義戰爭的原因,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世界大戰的性質,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3.【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與日交涉原則”、“取消二十一條”、“山東權利無條件收回”等信息可知這是指在美國召開的華盛頓會議期間,有關中國山東問題處理情況對中國產生的相關影響。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華盛頓會議期間發生了題干史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華盛頓會議的內容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準確識記華盛頓會議的內容。
4.【答案】D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材料,結合所學可知,一戰后,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是一戰后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世界統治新秩序。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沒有消除,犧牲了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通過材料“殘忍的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兇暴的行為之一”可以看出凱恩斯的評價側重于批判以犧牲戰敗國和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為代價,建立起來的由少數大國操縱的國際新秩序。
ABC三項表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顧及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表述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及學生的分析理解的能力。解答本題需要了解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的實質和影響,緊扣材料“殘忍的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兇暴的行為之一”分析。
5.【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凡爾賽和約》對德國進行了嚴厲的處罰,形成了凡爾賽體素,凡爾賽體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戰敗國與戰勝國的矛盾,反而激化了德國的復仇情緒,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二戰全面爆發,凡爾賽體系終結。因此材料“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反映了《凡爾賽條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戰敗國與戰勝國的矛盾。
A項沒有消除各大國之間的矛盾,卻埋下了更大沖突的種子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條約》,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6.【答案】D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巴黎和會是歷史上第一次具有世界規模的締和會議,但與會各國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美、英、法、意、日五國“享有整體利益”,有權出席一切會議,而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則只“享有局部利益”,只能參加討論與白身有關問題。
ABC三項“享有整體利益”,有權出席一切會議,不符合題意;
D項中國駐美公使顧維鈞不能參加一切會議,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巴黎和會的相關知識。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7.【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一戰結束后,帝國主義的爭奪轉移到談判桌上,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會在凡爾賽宮正式開幕,西方列強由此開始了長達五個月的勾結與爭奪,和會討論的中心問題是對德和約及戰后安排,會議簽訂了處置德國的《凡爾賽和約》。
A項如何處置戰敗的德國是巴黎和會討論的中心問題,符合題意;
BCD三項都不是巴黎和會討論的中心問題,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巴黎和會的中心問題及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知道巴黎和會簽訂了處置德國的《《凡爾賽和約》。
8.【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巴黎和會規定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卻拒絕了'中國人民收回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奪取的德國在山東的權利,這是當時的中國實力弱小,而法國實力強大,同為戰勝國,中法兩國不同的命運所反映的實質性問題是弱國無外交。
A項弱國無外交是中法兩國不同的命運所反映的實質性問題,符合題意;
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和約》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
9.【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一戰以后的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都是由帝國主義大國所操縱、矛盾重重的國際會議;巴黎和會上將山東主權轉讓給日本,華盛頓會議上讓中國回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兩個會議都侵犯了中國的主權,損害了中國的利益;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只是暫時協調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實質上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了世界。故①②③④正確。
A項①②③④是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的共同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10.【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了戰后世界新秩序,①說法錯誤;一戰后,通過巴黎和會建立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東亞的統治秩序,②說法正確;一戰后,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③說法正確;
1899年美國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④說法錯誤。
C項②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及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1.【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國進攻......其他兩締約國必須以他們的全部軍隊給予被攻擊的一方以援助”可知,“其他兩締約國”指的是德國、奧匈帝國。三國同盟的成員國是德國、奧匈帝國個意大利;三國協約的成員國是英國、法國和俄國。
A項德國、奧匈帝國是題干條約中所說的“其他兩締約國”所指的對象,符合題意;
B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12.【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由“1919年,巴黎”可知,題干材料反映的是巴黎和會。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列強召開了巴黎和會,協約國與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削弱了德國,引起了德國人民的不滿與痛恨。
ACD三項說法都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B項大會最終的結果是嚴重削弱了德國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和約》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與識記《凡爾賽和約》的相關史實。
13.【答案】(1)嚴厲制裁德國和肢解德國。法國企圖獨霸歐洲大陸。
(2)英國不希望法國獨霸歐洲大陸,影響英國利益,同時也認識到過分制裁會引起德國民族復仇情緒,有可能使德國發生社會主義革命而倒向蘇俄。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法國處理德國的原則及原因,要求具備運用所學分析材料能力。第一小問,根據材料“阿爾薩斯必須歸還我們”“法國政府希望看到萊茵河以西的領土和德意志帝國分開”可知嚴厲制裁德國。第二小問,“以防止德國東山再起”可知原因是法國防止德國東山再起,企圖稱霸歐洲。
(2)根據所學可知,英國不希望法國獨霸歐洲大陸,影響英國利益,根據“它同樣最終會從勝利者身上找到進行嚴厲報復的手段”得出,認識到過分制裁會引起德國民族復仇情緒,根據“我認為最大的危險是德國可能把它的命運同布爾什維主義連在一起”得出,可能會使德國發生社會主義革命或倒向蘇俄。
故答案為:(1)嚴厲制裁德國和肢解德國。法國企圖獨霸歐洲大陸。
(2)英國不希望法國獨霸歐洲大陸,影響英國利益,同時也認識到過分制裁會引起德國民族復仇情緒,有可能使德國發生社會主義革命而倒向蘇俄。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巴黎和會各大國的意圖及其原因。要求學生具備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4.【答案】(1)三國同盟(同盟國);三國協約(協約國)。展開激烈的軍備競賽。
(2)錯誤。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列強的掠奪和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戰爭;參戰的大多數國家的目的是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
(3)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列強作出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的決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遭受挫折是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凡爾賽體系;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圖1和所學知,圖中的三角形連接的國家是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這三個國家組成了三國同盟集團。外圓連接的國家是英國、法國和俄國,這三個國家組成了三國協約集團,這兩大軍事集團的對峙,加速了一戰的爆發。1914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陸海軍總數明顯增加,反映了兩大軍事集團形成后展開激烈的軍備競賽。
(2)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德國和奧匈帝國首先挑起的,在戰后應該審判的是他們;而英國、法國、俄國是世界秩序的保護者,應該肯定。”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評價不正確;因為一戰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掠奪戰爭,是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而戰。雙方都應該受到審判。
(3)結合所學可知,一戰后,通過1919年召開的巴黎和會和1921年召開的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919年,中國作為一戰的戰勝國參加了巴黎和會,會上,中國政府提出了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利歸還中國,廢除二十一條等合理提案,中國代表團的正當提議遭到拒絕,并把中國的青島轉讓給日本,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上遭到了重大失敗,消息傳到北京,長期積壓在人民心頭的怒火被點燃了,五四運動爆發。
故答案為:(1)三國同盟(同盟國);三國協約(協約國)。展開激烈的軍備競賽。
(2)錯誤。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列強的掠奪和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戰爭;參戰的大多數國家的目的是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
(3)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列強作出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的決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遭受挫折是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國同盟、三國協約、第一次世界大戰、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5.【答案】(1)美國:為了削弱英國和法國,企圖主宰世界。英國:為了維護其龐大的殖民帝國,反對過分削弱德國,警惕美國的稱霸。法國:為了確立自己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主張以最嚴厲的手段處置德國。
(2)不能。理由:第二次工業革命后,一些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紛紛走上對外擴張之路,企圖重新瓜分世界。到20世紀初,世界基本上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完畢,列強都希望在原有世界格局基礎上再擴張。同時,與會各國地位的不平等和大國操縱,決定了巴黎和會不會達成真正意義上的和平協定。
(3)結果:簽訂了《凡爾賽條約》。作用:《凡爾賽條約》與其他一系列和約一同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戰勝國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國際“新秩序”。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1)結合巴黎和會上的英法美三國的目的進行分析即可,如美國:為了削弱英國和法國,企圖主宰世界。英國:為了維護其龐大的殖民帝國,反對過分削弱德國,警惕美國的稱霸。 法國:為了確立自己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主張以最嚴厲的手段處置德國。
(2)關于巴黎和會是否能達成和平的協定需要從西方國家的擴張、目的及參與國的情況進行分析即可。
(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和會的結果簽訂了《凡爾賽和約》,主要是確立了戰勝國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國際新秩序。
故答案為:(1)美國:為了削弱英國和法國,企圖主宰世界。英國:為了維護其龐大的殖民帝國,反對過分削弱德國,警惕美國的稱霸。法國:為了確立自己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主張以最嚴厲的手段處置德國。
(2)不能。理由:第二次工業革命后,一些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紛紛走上對外擴張之路,企圖重新瓜分世界。到20世紀初,世界基本上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完畢,列強都希望在原有世界格局基礎上再擴張。同時,與會各國地位的不平等和大國操縱,決定了巴黎和會不會達成真正意義上的和平協定。
(3)結果:簽訂了《凡爾賽條約》。作用:《凡爾賽條約》與其他一系列和約一同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戰勝國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國際“新秩序”。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巴黎和會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掌握巴黎和會的相關知識。
1 / 1歷社九上 第一課第三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2018年9月,中國勞工團隊紀念碑將在倫敦落成,以紀念十幾萬中國勞工,他們在100年前支援協約國取得了一場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是(  )
A.英國內戰 B.拉丁美洲獨立戰
C.印度民族大起義 D.第一次世界大戰
【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中的時間“2018年”,一百年前就是1918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4-1918年,世界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在1917年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為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A項英國內戰的時間是1640-1688年,不符合題干的時間,不符合題意;
B項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時間是1816-1826年,不符合題干的時間,不符合題意;
C項印度民族大起義的時間是1857-1859年,不符合題干的時間,不符合題意;
D項第一次世界大戰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間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2.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被定性為一場帝國主義戰爭,是因為這場戰爭(  )
A.因為列強爭奪殖民地而引發的
B.交戰雙方都蒙受巨大損失
C.推動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D.波及歐、亞、非及太平洋廣大地區
【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后,世界經濟發生變化,德國實力上升,英法下降,德國與英法之間為了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矛盾激化,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帝國主義國家為了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而發動的,因此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爭霸性質的掠奪戰爭。
A項因為列強爭奪殖民地而引發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被定性為一場帝國主義戰爭的原因,符合題意;
BCD三項都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被定性為一場帝國主義戰爭的原因,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世界大戰的性質,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3.“12月18日,天津商會等團體召開市民大會……社會人士李實忱宣布了與日交涉原則:反對會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條;山東權利無條件收回。”上述史實發生于(  )
A.巴黎和會期間 B.華盛頓會議期間
C.開羅會議期間 D.雅爾塔會議期間
【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與日交涉原則”、“取消二十一條”、“山東權利無條件收回”等信息可知這是指在美國召開的華盛頓會議期間,有關中國山東問題處理情況對中國產生的相關影響。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華盛頓會議期間發生了題干史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華盛頓會議的內容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準確識記華盛頓會議的內容。
4.凱恩斯在評價“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時說:“它是一個殘忍的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兇暴的行為之一。”下列有關這個“體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根據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而建立
B.無法根除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
C.建立了一戰后國際關系的新秩序
D.顧及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答案】D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材料,結合所學可知,一戰后,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是一戰后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世界統治新秩序。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沒有消除,犧牲了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通過材料“殘忍的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兇暴的行為之一”可以看出凱恩斯的評價側重于批判以犧牲戰敗國和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為代價,建立起來的由少數大國操縱的國際新秩序。
ABC三項表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顧及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表述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及學生的分析理解的能力。解答本題需要了解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的實質和影響,緊扣材料“殘忍的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兇暴的行為之一”分析。
5.凡爾賽和約簽訂后,法國元帥福煦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此話的含義足指巴黎和會上(  )
A.沒有消除各大國之間的矛盾,卻埋下了更大沖突的種子
B.戰勝國之間矛盾尖銳
C.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矛盾尖銳
D.美日爭奪中國矛盾尖銳
【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凡爾賽和約》對德國進行了嚴厲的處罰,形成了凡爾賽體素,凡爾賽體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戰敗國與戰勝國的矛盾,反而激化了德國的復仇情緒,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二戰全面爆發,凡爾賽體系終結。因此材料“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反映了《凡爾賽條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戰敗國與戰勝國的矛盾。
A項沒有消除各大國之間的矛盾,卻埋下了更大沖突的種子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條約》,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6.巴黎和會上,參會各國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享有整體利益”的國家,有權出席一切會議。“享有局部利益”的國家,只能參加討論與其有關問題的會議。下列與會代表不能參加一切會議的是(  )
A.美國總統威爾遜 B.法國總理克里孟梭
C.英國首相勞合·喬治 D.中國駐美公使顧維鈞
【答案】D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巴黎和會是歷史上第一次具有世界規模的締和會議,但與會各國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美、英、法、意、日五國“享有整體利益”,有權出席一切會議,而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則只“享有局部利益”,只能參加討論與白身有關問題。
ABC三項“享有整體利益”,有權出席一切會議,不符合題意;
D項中國駐美公使顧維鈞不能參加一切會議,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巴黎和會的相關知識。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7.巴黎和會討論的中心問題是(  )
A.如何處置戰敗的德國 B.解決協約內部的矛盾
C.限制軍備競賽 D.建立歐洲新秩序
【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一戰結束后,帝國主義的爭奪轉移到談判桌上,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會在凡爾賽宮正式開幕,西方列強由此開始了長達五個月的勾結與爭奪,和會討論的中心問題是對德和約及戰后安排,會議簽訂了處置德國的《凡爾賽和約》。
A項如何處置戰敗的德國是巴黎和會討論的中心問題,符合題意;
BCD三項都不是巴黎和會討論的中心問題,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巴黎和會的中心問題及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知道巴黎和會簽訂了處置德國的《《凡爾賽和約》。
8.巴黎和會規定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卻拒絕了'中國人民收回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奪取的德國在山東的權利。同為戰勝國,中法兩國不同的命運所反映的實質性問題是(  )
A.弱國無外交
B.中國與法國有利益沖突
C.中國政府對外投靠帝國主義
D.巴黎和會是戰勝國處置戰敗國的會議
【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巴黎和會規定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卻拒絕了'中國人民收回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奪取的德國在山東的權利,這是當時的中國實力弱小,而法國實力強大,同為戰勝國,中法兩國不同的命運所反映的實質性問題是弱國無外交。
A項弱國無外交是中法兩國不同的命運所反映的實質性問題,符合題意;
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和約》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
9.(2020九上·杭州期中)一戰結束后,帝國主義列強先后召開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這兩次會議的共同點有(  )
①其實質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
②少數大國操縱會議,充滿矛盾
③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
④涉及中國問題,侵犯中國主權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一戰以后的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都是由帝國主義大國所操縱、矛盾重重的國際會議;巴黎和會上將山東主權轉讓給日本,華盛頓會議上讓中國回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兩個會議都侵犯了中國的主權,損害了中國的利益;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只是暫時協調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實質上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了世界。故①②③④正確。
A項①②③④是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的共同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10.(2020九上·嘉興期中)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下列關于這兩次會議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巴黎和會建立了戰后世界新秩序 ②巴黎和會暫時調整了戰勝國在歐洲的關系
③兩次會議調整了戰后的國際秩序 ④華盛頓會議上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了戰后世界新秩序,①說法錯誤;一戰后,通過巴黎和會建立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東亞的統治秩序,②說法正確;一戰后,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③說法正確;
1899年美國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④說法錯誤。
C項②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及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1.(2020九上·吳興月考)根據圖框中條約的內容,指出該條約中所說的“其他兩締約國”是指(  )
A.德國、奧匈帝國 B.德國、俄國
C.英國、奧匈帝國 D.英國、俄國
【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國進攻......其他兩締約國必須以他們的全部軍隊給予被攻擊的一方以援助”可知,“其他兩締約國”指的是德國、奧匈帝國。三國同盟的成員國是德國、奧匈帝國個意大利;三國協約的成員國是英國、法國和俄國。
A項德國、奧匈帝國是題干條約中所說的“其他兩締約國”所指的對象,符合題意;
B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12.(2020九上·吳興月考)1919年6月某報紙發文說:“六百萬人躺在墳墓中,三個老人坐在巴黎瓜分地球。”對這次“瓜分地球”的會議,說法正確的是(  )
A. 這次大會實際上由英、法、俄操縱
B.大會最終的結果是嚴重削弱了德國
C.大會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D.大會調整了戰勝國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矛盾
【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由“1919年,巴黎”可知,題干材料反映的是巴黎和會。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列強召開了巴黎和會,協約國與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削弱了德國,引起了德國人民的不滿與痛恨。
ACD三項說法都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B項大會最終的結果是嚴重削弱了德國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和約》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與識記《凡爾賽和約》的相關史實。
二、材料分析題
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在巴黎和會上,法國以最明確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兩點:第一,“阿爾薩斯必須歸還我們。但歸還時不應像根據1815年條約那樣分割得支離破碎,應按照1790年前的邊界歸還。這樣。我們將在地理上以及礦藏上擁有薩爾盆地”。第二.法國政府“希望看到菜茵河以西的領土和德意志帝國分開,并成立一個類似緩沖國的國家”。
材料二:英國首相勞舍·喬治認為,如果它(指德國)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約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它同樣最終會從勝利者身上找到進行嚴厲報復的手段……因此,正是為了這些原因,除不得已之外,我強烈反對把更多的德國人從德國統治下交由某個其他國家統治……在當前情況下.我認為最大的危險是德國可能把它的命運同布爾什維主義連在一起……
(1)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一,指出法國處理德國的基本原則。法國為什么要這樣做
(2)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二,指出英國在巴黎和套上反對過分制裁德國的原因。
【答案】(1)嚴厲制裁德國和肢解德國。法國企圖獨霸歐洲大陸。
(2)英國不希望法國獨霸歐洲大陸,影響英國利益,同時也認識到過分制裁會引起德國民族復仇情緒,有可能使德國發生社會主義革命而倒向蘇俄。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法國處理德國的原則及原因,要求具備運用所學分析材料能力。第一小問,根據材料“阿爾薩斯必須歸還我們”“法國政府希望看到萊茵河以西的領土和德意志帝國分開”可知嚴厲制裁德國。第二小問,“以防止德國東山再起”可知原因是法國防止德國東山再起,企圖稱霸歐洲。
(2)根據所學可知,英國不希望法國獨霸歐洲大陸,影響英國利益,根據“它同樣最終會從勝利者身上找到進行嚴厲報復的手段”得出,認識到過分制裁會引起德國民族復仇情緒,根據“我認為最大的危險是德國可能把它的命運同布爾什維主義連在一起”得出,可能會使德國發生社會主義革命或倒向蘇俄。
故答案為:(1)嚴厲制裁德國和肢解德國。法國企圖獨霸歐洲大陸。
(2)英國不希望法國獨霸歐洲大陸,影響英國利益,同時也認識到過分制裁會引起德國民族復仇情緒,有可能使德國發生社會主義革命而倒向蘇俄。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巴黎和會各大國的意圖及其原因。要求學生具備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4.(2020九上·浙江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德國和奧匈帝國首先挑起的,在戰后應該審判的是它們;而英國、法國、俄國是世界秩序的保護者,應該肯定。
材料三:1919年,中國以戰勝國的身份滿懷喜悅地參加了巴黎和會,卻被一瓢涼水澆了下來……這樣一份喪權辱國的和約讓國人震驚,讓國人憤慨,一場浩浩蕩蕩的愛國運動爆發了。
(1)圖1中的三角形和外圓代表的集團名稱分別是什么?圖2中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怎樣的現象?
(2)請你從“一戰”的性質和目的角度,評析材料二中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觀點。
(3)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建立了怎樣的國際秩序?材料三中“涼水”是指什么?巴黎和會和這場愛國運動有何聯系?
【答案】(1)三國同盟(同盟國);三國協約(協約國)。展開激烈的軍備競賽。
(2)錯誤。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列強的掠奪和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戰爭;參戰的大多數國家的目的是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
(3)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列強作出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的決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遭受挫折是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凡爾賽體系;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圖1和所學知,圖中的三角形連接的國家是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這三個國家組成了三國同盟集團。外圓連接的國家是英國、法國和俄國,這三個國家組成了三國協約集團,這兩大軍事集團的對峙,加速了一戰的爆發。1914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陸海軍總數明顯增加,反映了兩大軍事集團形成后展開激烈的軍備競賽。
(2)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德國和奧匈帝國首先挑起的,在戰后應該審判的是他們;而英國、法國、俄國是世界秩序的保護者,應該肯定。”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評價不正確;因為一戰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掠奪戰爭,是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而戰。雙方都應該受到審判。
(3)結合所學可知,一戰后,通過1919年召開的巴黎和會和1921年召開的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919年,中國作為一戰的戰勝國參加了巴黎和會,會上,中國政府提出了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利歸還中國,廢除二十一條等合理提案,中國代表團的正當提議遭到拒絕,并把中國的青島轉讓給日本,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上遭到了重大失敗,消息傳到北京,長期積壓在人民心頭的怒火被點燃了,五四運動爆發。
故答案為:(1)三國同盟(同盟國);三國協約(協約國)。展開激烈的軍備競賽。
(2)錯誤。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列強的掠奪和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戰爭;參戰的大多數國家的目的是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
(3)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列強作出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的決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遭受挫折是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國同盟、三國協約、第一次世界大戰、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漫畫《爭吵與簽約》
(1)觀察漫畫,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美國、英國與法國各自為了什么而爭吵?
(2)回顧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你認為漫畫中的爭吵能夠達成和平協定嗎?為什么?
(3)他們爭吵的最終結果是什么?該結果對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世界秩序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1)美國:為了削弱英國和法國,企圖主宰世界。英國:為了維護其龐大的殖民帝國,反對過分削弱德國,警惕美國的稱霸。法國:為了確立自己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主張以最嚴厲的手段處置德國。
(2)不能。理由:第二次工業革命后,一些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紛紛走上對外擴張之路,企圖重新瓜分世界。到20世紀初,世界基本上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完畢,列強都希望在原有世界格局基礎上再擴張。同時,與會各國地位的不平等和大國操縱,決定了巴黎和會不會達成真正意義上的和平協定。
(3)結果:簽訂了《凡爾賽條約》。作用:《凡爾賽條約》與其他一系列和約一同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戰勝國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國際“新秩序”。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1)結合巴黎和會上的英法美三國的目的進行分析即可,如美國:為了削弱英國和法國,企圖主宰世界。英國:為了維護其龐大的殖民帝國,反對過分削弱德國,警惕美國的稱霸。 法國:為了確立自己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主張以最嚴厲的手段處置德國。
(2)關于巴黎和會是否能達成和平的協定需要從西方國家的擴張、目的及參與國的情況進行分析即可。
(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和會的結果簽訂了《凡爾賽和約》,主要是確立了戰勝國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國際新秩序。
故答案為:(1)美國:為了削弱英國和法國,企圖主宰世界。英國:為了維護其龐大的殖民帝國,反對過分削弱德國,警惕美國的稱霸。法國:為了確立自己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主張以最嚴厲的手段處置德國。
(2)不能。理由:第二次工業革命后,一些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紛紛走上對外擴張之路,企圖重新瓜分世界。到20世紀初,世界基本上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完畢,列強都希望在原有世界格局基礎上再擴張。同時,與會各國地位的不平等和大國操縱,決定了巴黎和會不會達成真正意義上的和平協定。
(3)結果:簽訂了《凡爾賽條約》。作用:《凡爾賽條約》與其他一系列和約一同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戰勝國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國際“新秩序”。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巴黎和會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掌握巴黎和會的相關知識。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江县| 曲靖市| 武陟县| 农安县| 高邑县| 沁阳市| 麻城市| 汶川县| 桃源县| 邹城市| 革吉县| 大方县| 江西省| 互助| 镇坪县| 额尔古纳市| 莲花县| 嵩明县| 千阳县| 阿瓦提县| 周宁县| 延吉市| 桐庐县| 孝昌县| 肃南| 淅川县| 营山县| 垫江县| 开平市| 胶南市| 阿巴嘎旗| 临汾市| 博湖县| 保康县| 辽宁省| 平舆县| 贵阳市| 合作市| 铁力市| 龙泉市| 黄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