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歷社九上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一目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下列關于中國同盟會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中國同盟會成立于日本東京B.中國同盟會是中國第一個全國規模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C.1905年成立,以三民主義為指導思想D.中國同盟會的綱領中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答案】D【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905年8月,孫中山聯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成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孫中山在中國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的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釋為“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本題考查同盟會。同盟會是我國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本題以同盟會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ABC三項表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D項中國同盟會的綱領中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表述不正確,中國同盟會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中的“韃虜”不是指帝國主義,而是指滿洲貴族。到了新三民主義才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同盟會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同盟會的相關知識。2.孫中山(1866—1925)在回憶錄中說:“28歲那年,我就與20多個華僑,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團體,決心用流血斗爭推翻滿清王朝。”孫中山“28歲那年”的主要行動是( )A.與革命黨人一起發動廣東沿海起義B.聯合其他革命團體,成立中國同盟會C.成立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的口號D.領導華僑支持康有為和梁啟超的戊戌變法運動【答案】C【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據孫中山(1866-1925)及“28歲那年,我就與20多個華僑,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團體,決心用流血斗爭推翻滿清王朝。”可知,1866+28=1894年,孫中山“28歲那年”的主要行動是成立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的口號。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興中會,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成立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的口號是孫中山“28歲那年”的主要行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孫中山(1866-1925)在回憶錄中的話為切入點,考查孫中山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孫中山的歷史功績。3.電影《十月圍城》講述了l905年10月15日,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商人、乞丐、車夫、學生、賭徒、戲班主……不懼清政府和英政府的雙重高壓,在香港中環浴血拼搏,保護孫中山的故事。對這一歷史場景,下列分析最正確的是( )A.孫中山鬧革命廣泛結交社會各界朋友B.當時的人們已越來越不滿清王朝的統治C.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有廣泛的群眾基礎D.孫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已被所有中國人接受【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A項孫中山鬧革命廣泛結交社會各界朋友分析不正確,材料并不是反映出孫中山結交社會朋友,不符合題意;B項當時的人們已越來越不滿清王朝的統治分析最正確,材料體現的是中國廣大人民群眾對革命的同情和支持,反映出當時人們越來越不滿清政府的統治,符合題意;C項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分析不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出辛亥革命的群眾基礎廣泛,時間不對,不符合題意;D項孫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已被所有中國人接受分析不正確,所有中國人表述太絕對,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辛亥革命,要求學生結合辛亥革命,背景,過程和影響來分析。解答問題要搞清楚辛亥革命的背景,還要搞清楚清朝后期社會政治經濟環境的特征。4.孫中山在夏威夷的檀香山建立興中會,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興中會成立于( )A.1894年 B.1895年 C.l904年 D.1905年【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興中會,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宗旨,號召“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興中會是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A項1894年興中會成立,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興中會的識記能力。識記興中會的相關史實。5.(2020九上·諸暨期末)下圖刊物的發刊詞摘錄中,所反映的思想主張是( )A.“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B.“驅除韃虜,恢復中華”C.“外爭國權,內除國賊” D.“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根據《民報》發刊詞“羅馬之亡,民族主義興,而歐洲各國以獨立......” 可知,強調的是民族主義。民族主義就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題干《民報》發刊詞的摘錄中所反映的思想主張,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民主義,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6.(2020九上·余杭月考)下圖為“七十二烈士”墓地,它是為了紀念在( )A.廣西起義中犧牲的烈士 B.安慶起義中犧牲的烈士C.萍瀏醴起義中犧牲的烈士 D.黃花崗起義中犧牲的烈士【答案】D【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911年4月27日,黃興親率一百余名革命黨人攻入兩廣總督衙門,總督張鳴岐嚇得爬后墻逃走,革命黨人與清軍展開激烈巷戰,終因眾寡懸殊而失敗,很多革命黨人壯烈犧牲。后來,將收斂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遺骸,合葬于廣州黃花崗,稱作“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歷史上也將這次起義稱為黃花崗起義。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黃花崗起義中犧牲的烈士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黃花崗起義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黃花崗起義的相關知識。7.(2020九上·蕭山期中)下列對20世紀初中國局勢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列強通過多種方式在經濟上加緊對中國的掠奪②清政府也曾經試圖改革,實行“新政”和共和③知識分子作為一種新的社會力量逐漸成長起來④伴隨民族工業的成長,民族資產階級得到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解析】【分析】20世紀初中國局勢包括:政治上,列強瓜分、控制中國;經濟上,列強通過多種方式在經濟上加緊對中國的掠奪,伴隨民族工業的成長,民族資產階級得到發展;思想文化領域中國出現了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知識分子作為一種新的社會力量逐漸成長起來。C項①③④描述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依據課本知識分析問題要求選擇即可。解答本題要把握好考查的知識點是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運用所學,分析題目的要求,即可做出正確的選擇。8.(2020九上·柯橋期中)中國同盟會誓詞中提出的革命綱領,后來被概括為“三民主義”。這一綱領內容中屬于民權主義的是( )A.驅除韃虜 B.恢復中華 C.創立民國 D.平均地權【答案】C【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905年孫中山領導成立中國同盟會,同盟會的革命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后來孫中山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民權主義,就是指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民主共和國,國民一律平等,即創立民國。AB兩項均屬于民族主義,不符合題意;C項創立民國屬于民權主義,符合題意;D項平均地權屬于民生主義,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國同盟會綱領的含義。9.(2020九上·鄞州期中)1905年,某人在加入某革命組織時鄭重宣誓:“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他加入的是( )A. 興中會 B.同盟會 C.中國共產黨 D.中國國民黨【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在興中會、華興會的基礎上,1905年8月,孫中山建立的中國同盟會的成立大會在日本東京召開,大會選舉孫中山為總理。同盟會的革命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后來孫中山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中國同盟會是中國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它的成立,大大推動了全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ACD三項與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同盟會和題干描述相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同盟會,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10.(2020九上·浙江月考)1905年,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的綱領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簡稱“三民主義”。下列對民權主義解讀正確的是( )A. 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統治B.解決土地問題,消除貧富差距C.模仿日本,實行君主立憲D.推翻君主專制,建立共和國【答案】D【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民權主義,即“創立民國”,就是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ABC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推翻君主專制,建立共和國解讀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民主義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理解能力。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11.(2020九上·新昌月考)秋瑾(1875—1907)浙江紹興人,號競雄,又稱鑒湖女俠,與徐錫麟、陶成章并稱辛亥革命紹興三杰。以下歷史事件中她能印證的是( )A.同盟會成立 B.護國運動C.黃花崗起義 D.武昌起義【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A項同盟會成立于1905年,秋瑾(1875—1907)能印證,符合題意;B項護國運動發生在1915年秋瑾(1875—1907)不能印證,不符合題意;C項黃花崗起義發生在1911年秋瑾(1875—1907)不能印證,不符合題意;D項武昌起義發生在1911年秋瑾(1875—1907)不能印證,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辛亥革命前后制度事件的時間。12.(2020九上·浙江月考)中國同盟會創辦了機關刊物《民報》。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提出三民主義,它( )A.表達了無產階級的政治和經濟要求B.明確提出了民主與科學的思想C.成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綱領D.宣傳救亡圖存和維新變法思想【答案】C【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905年,在日本東京成立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在《民報》的發刊詞上把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被稱為“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成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綱領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民主義的作用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二、材料分析題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我同盟會主張者,有三民主義:一民族主義,二民權主義,三民生主義。今民族、民權已達目的,唯民生問題尚待解決。——孫中山在1912年8月25日《在國民黨成立大會上的演說》(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誰領導救國運動 (2)結合材料一圖片反映的內容,敘述領導這一運動人物的革命活動。(3)材料二的論述有哪些不符合當時的實際 請說明理由。【答案】(1)孫中山(2)①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②1905年,在日本東京成立了全國性的統一的革命組織(或中國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③在同盟會的機關刊物《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簡稱“三民主義”。(3)“民族、民權已達到目的”因為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中國進入北洋政府統治時期,這一時期中國是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國家四分五裂,中國仍是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只有民國之名而無民國之實。【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制定了政治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2)孫中山是我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先后組織成立了興中會、中國同盟會,闡發“三民主義”,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觀念日益深入人心等。(3)“今民族、民權已達目的”的說法錯誤,因為孫中山的民族主義只是推翻清王朝的統治,不包括打倒帝國主義,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和不平等條約;他的民權主義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而他建立的共和國卻空有民主共和國之名,而無民主共和國之實。故答案為:(1)孫中山。(2)①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②1905年,在日本東京成立了全國性的統一的革命組織(或中國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③在同盟會的機關刊物《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簡稱“三民主義”。(3)“民族、民權已達到目的”因為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中國進入北洋政府統治時期,這一時期中國是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國家四分五裂,中國仍是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只有民國之名而無民國之實。【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14.(2019九上·臺州開學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師夷長技以制夷。材料二:變者,天下之公理也。材料三: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1)上述材料分別體現了哪三個政治派別的主張?(2)請舉出上述政治派別中的代表人物各一位。(3)上述材料反映出中國人在學習西方文明方面有何發展變化?【答案】(1)洋務派;資產階級維新派;資產階級革命派。(2)洋務派:奕?、李鴻章;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革命派:孫中山。(3)由學習西方技術到學習西方政治制度。【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洋務派、維新派、革命派的主張。據材料一“師夷長技以自強”可知,這是地主階級洋務派的主張,他們以“自強”和“求富”為口號,進行了洋務運動;據材料二“變者,天下之公理也”可知,這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主張,主張實行維新變法,實現君主立憲制;據材料三“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可知,這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主張,主張通過革命,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2)本題考查洋務派、維新派、革命派三個政治派別的代表人物。洋務派的代表人物有奕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維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革命派的代表人物有孫中山等。(3)本題考查中國人在學習西方文明方面的發展變化。中國近代化向西方學習的歷程,經歷了由學習西方的軍事器物到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的過程。首先是19世紀60年代洋務派掀起了“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的器物;然后資產階級維新派1898年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1911年資產階級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故答案為:(1)洋務派;資產階級維新派;資產階級革命派。(2)洋務派:奕?、李鴻章;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革命派:孫中山。(3)由學習西方技術到學習西方政治制度。【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歸納和綜合運用歷史史實的能力。15.(2019九上·臺州開學考)觀察圖片,回答下列問題。(1)以上圖片都和哪一歷史人物有關?(2)請結合以上圖片所反映的內容,敘述這一歷史人物的革命活動。(3)請結合有關史實對這一歷史人物進行簡要的評價。【答案】(1)孫中山。(2)①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②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全國性的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③孫中山在同盟會的機關刊物《民報》上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簡稱“三民主義”。(3)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1894年,孫中山聯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組織了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年,國內出現了許多革命團體,孫中山提出團結革命力量,建立了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孫中山的主張得到許多革命者的擁護,同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因此以上圖片都和孫中山有關。(2)1894年,孫中山聯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組織了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年,國內出現了許多革命團體,孫中山提出團結革命力量,建立了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孫中山的主張得到許多革命者的擁護,同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3)孫中山是20世紀中國走在時代前列的第一個偉人,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他畢生致力于資產階級共和國道路的探索,他被國民黨尊為“國父”。故答案為:(1)孫中山。(2)①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②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全國性的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③孫中山在同盟會的機關刊物《民報》上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簡稱“三民主義”。(3)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1 / 1歷社九上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一目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下列關于中國同盟會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中國同盟會成立于日本東京B.中國同盟會是中國第一個全國規模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C.1905年成立,以三民主義為指導思想D.中國同盟會的綱領中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2.孫中山(1866—1925)在回憶錄中說:“28歲那年,我就與20多個華僑,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團體,決心用流血斗爭推翻滿清王朝。”孫中山“28歲那年”的主要行動是( )A.與革命黨人一起發動廣東沿海起義B.聯合其他革命團體,成立中國同盟會C.成立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的口號D.領導華僑支持康有為和梁啟超的戊戌變法運動3.電影《十月圍城》講述了l905年10月15日,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商人、乞丐、車夫、學生、賭徒、戲班主……不懼清政府和英政府的雙重高壓,在香港中環浴血拼搏,保護孫中山的故事。對這一歷史場景,下列分析最正確的是( )A.孫中山鬧革命廣泛結交社會各界朋友B.當時的人們已越來越不滿清王朝的統治C.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有廣泛的群眾基礎D.孫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已被所有中國人接受4.孫中山在夏威夷的檀香山建立興中會,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興中會成立于( )A.1894年 B.1895年 C.l904年 D.1905年5.(2020九上·諸暨期末)下圖刊物的發刊詞摘錄中,所反映的思想主張是( )A.“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B.“驅除韃虜,恢復中華”C.“外爭國權,內除國賊” D.“思想自由,兼容并包”6.(2020九上·余杭月考)下圖為“七十二烈士”墓地,它是為了紀念在( )A.廣西起義中犧牲的烈士 B.安慶起義中犧牲的烈士C.萍瀏醴起義中犧牲的烈士 D.黃花崗起義中犧牲的烈士7.(2020九上·蕭山期中)下列對20世紀初中國局勢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列強通過多種方式在經濟上加緊對中國的掠奪②清政府也曾經試圖改革,實行“新政”和共和③知識分子作為一種新的社會力量逐漸成長起來④伴隨民族工業的成長,民族資產階級得到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20九上·柯橋期中)中國同盟會誓詞中提出的革命綱領,后來被概括為“三民主義”。這一綱領內容中屬于民權主義的是( )A.驅除韃虜 B.恢復中華 C.創立民國 D.平均地權9.(2020九上·鄞州期中)1905年,某人在加入某革命組織時鄭重宣誓:“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他加入的是( )A. 興中會 B.同盟會 C.中國共產黨 D.中國國民黨10.(2020九上·浙江月考)1905年,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的綱領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簡稱“三民主義”。下列對民權主義解讀正確的是( )A. 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統治B.解決土地問題,消除貧富差距C.模仿日本,實行君主立憲D.推翻君主專制,建立共和國11.(2020九上·新昌月考)秋瑾(1875—1907)浙江紹興人,號競雄,又稱鑒湖女俠,與徐錫麟、陶成章并稱辛亥革命紹興三杰。以下歷史事件中她能印證的是( )A.同盟會成立 B.護國運動C.黃花崗起義 D.武昌起義12.(2020九上·浙江月考)中國同盟會創辦了機關刊物《民報》。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提出三民主義,它( )A.表達了無產階級的政治和經濟要求B.明確提出了民主與科學的思想C.成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綱領D.宣傳救亡圖存和維新變法思想二、材料分析題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我同盟會主張者,有三民主義:一民族主義,二民權主義,三民生主義。今民族、民權已達目的,唯民生問題尚待解決。——孫中山在1912年8月25日《在國民黨成立大會上的演說》(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誰領導救國運動 (2)結合材料一圖片反映的內容,敘述領導這一運動人物的革命活動。(3)材料二的論述有哪些不符合當時的實際 請說明理由。14.(2019九上·臺州開學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師夷長技以制夷。材料二:變者,天下之公理也。材料三: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1)上述材料分別體現了哪三個政治派別的主張?(2)請舉出上述政治派別中的代表人物各一位。(3)上述材料反映出中國人在學習西方文明方面有何發展變化?15.(2019九上·臺州開學考)觀察圖片,回答下列問題。(1)以上圖片都和哪一歷史人物有關?(2)請結合以上圖片所反映的內容,敘述這一歷史人物的革命活動。(3)請結合有關史實對這一歷史人物進行簡要的評價。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905年8月,孫中山聯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成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孫中山在中國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的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釋為“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本題考查同盟會。同盟會是我國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本題以同盟會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ABC三項表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D項中國同盟會的綱領中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表述不正確,中國同盟會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中的“韃虜”不是指帝國主義,而是指滿洲貴族。到了新三民主義才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同盟會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同盟會的相關知識。2.【答案】C【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據孫中山(1866-1925)及“28歲那年,我就與20多個華僑,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團體,決心用流血斗爭推翻滿清王朝。”可知,1866+28=1894年,孫中山“28歲那年”的主要行動是成立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的口號。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興中會,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成立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的口號是孫中山“28歲那年”的主要行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孫中山(1866-1925)在回憶錄中的話為切入點,考查孫中山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孫中山的歷史功績。3.【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A項孫中山鬧革命廣泛結交社會各界朋友分析不正確,材料并不是反映出孫中山結交社會朋友,不符合題意;B項當時的人們已越來越不滿清王朝的統治分析最正確,材料體現的是中國廣大人民群眾對革命的同情和支持,反映出當時人們越來越不滿清政府的統治,符合題意;C項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分析不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出辛亥革命的群眾基礎廣泛,時間不對,不符合題意;D項孫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已被所有中國人接受分析不正確,所有中國人表述太絕對,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辛亥革命,要求學生結合辛亥革命,背景,過程和影響來分析。解答問題要搞清楚辛亥革命的背景,還要搞清楚清朝后期社會政治經濟環境的特征。4.【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興中會,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宗旨,號召“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興中會是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A項1894年興中會成立,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興中會的識記能力。識記興中會的相關史實。5.【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根據《民報》發刊詞“羅馬之亡,民族主義興,而歐洲各國以獨立......” 可知,強調的是民族主義。民族主義就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題干《民報》發刊詞的摘錄中所反映的思想主張,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民主義,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6.【答案】D【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911年4月27日,黃興親率一百余名革命黨人攻入兩廣總督衙門,總督張鳴岐嚇得爬后墻逃走,革命黨人與清軍展開激烈巷戰,終因眾寡懸殊而失敗,很多革命黨人壯烈犧牲。后來,將收斂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遺骸,合葬于廣州黃花崗,稱作“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歷史上也將這次起義稱為黃花崗起義。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黃花崗起義中犧牲的烈士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黃花崗起義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黃花崗起義的相關知識。7.【答案】C【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解析】【分析】20世紀初中國局勢包括:政治上,列強瓜分、控制中國;經濟上,列強通過多種方式在經濟上加緊對中國的掠奪,伴隨民族工業的成長,民族資產階級得到發展;思想文化領域中國出現了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知識分子作為一種新的社會力量逐漸成長起來。C項①③④描述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依據課本知識分析問題要求選擇即可。解答本題要把握好考查的知識點是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運用所學,分析題目的要求,即可做出正確的選擇。8.【答案】C【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905年孫中山領導成立中國同盟會,同盟會的革命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后來孫中山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民權主義,就是指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民主共和國,國民一律平等,即創立民國。AB兩項均屬于民族主義,不符合題意;C項創立民國屬于民權主義,符合題意;D項平均地權屬于民生主義,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國同盟會綱領的含義。9.【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在興中會、華興會的基礎上,1905年8月,孫中山建立的中國同盟會的成立大會在日本東京召開,大會選舉孫中山為總理。同盟會的革命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后來孫中山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中國同盟會是中國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它的成立,大大推動了全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ACD三項與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同盟會和題干描述相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同盟會,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10.【答案】D【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民權主義,即“創立民國”,就是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ABC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推翻君主專制,建立共和國解讀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民主義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理解能力。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11.【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A項同盟會成立于1905年,秋瑾(1875—1907)能印證,符合題意;B項護國運動發生在1915年秋瑾(1875—1907)不能印證,不符合題意;C項黃花崗起義發生在1911年秋瑾(1875—1907)不能印證,不符合題意;D項武昌起義發生在1911年秋瑾(1875—1907)不能印證,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辛亥革命前后制度事件的時間。12.【答案】C【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905年,在日本東京成立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在《民報》的發刊詞上把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被稱為“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成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綱領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民主義的作用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3.【答案】(1)孫中山(2)①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②1905年,在日本東京成立了全國性的統一的革命組織(或中國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③在同盟會的機關刊物《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簡稱“三民主義”。(3)“民族、民權已達到目的”因為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中國進入北洋政府統治時期,這一時期中國是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國家四分五裂,中國仍是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只有民國之名而無民國之實。【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制定了政治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2)孫中山是我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先后組織成立了興中會、中國同盟會,闡發“三民主義”,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觀念日益深入人心等。(3)“今民族、民權已達目的”的說法錯誤,因為孫中山的民族主義只是推翻清王朝的統治,不包括打倒帝國主義,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和不平等條約;他的民權主義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而他建立的共和國卻空有民主共和國之名,而無民主共和國之實。故答案為:(1)孫中山。(2)①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②1905年,在日本東京成立了全國性的統一的革命組織(或中國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③在同盟會的機關刊物《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簡稱“三民主義”。(3)“民族、民權已達到目的”因為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中國進入北洋政府統治時期,這一時期中國是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國家四分五裂,中國仍是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只有民國之名而無民國之實。【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14.【答案】(1)洋務派;資產階級維新派;資產階級革命派。(2)洋務派:奕?、李鴻章;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革命派:孫中山。(3)由學習西方技術到學習西方政治制度。【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洋務派、維新派、革命派的主張。據材料一“師夷長技以自強”可知,這是地主階級洋務派的主張,他們以“自強”和“求富”為口號,進行了洋務運動;據材料二“變者,天下之公理也”可知,這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主張,主張實行維新變法,實現君主立憲制;據材料三“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可知,這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主張,主張通過革命,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2)本題考查洋務派、維新派、革命派三個政治派別的代表人物。洋務派的代表人物有奕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維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革命派的代表人物有孫中山等。(3)本題考查中國人在學習西方文明方面的發展變化。中國近代化向西方學習的歷程,經歷了由學習西方的軍事器物到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的過程。首先是19世紀60年代洋務派掀起了“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的器物;然后資產階級維新派1898年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1911年資產階級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故答案為:(1)洋務派;資產階級維新派;資產階級革命派。(2)洋務派:奕?、李鴻章;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革命派:孫中山。(3)由學習西方技術到學習西方政治制度。【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歸納和綜合運用歷史史實的能力。15.【答案】(1)孫中山。(2)①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②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全國性的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③孫中山在同盟會的機關刊物《民報》上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簡稱“三民主義”。(3)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1894年,孫中山聯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組織了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年,國內出現了許多革命團體,孫中山提出團結革命力量,建立了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孫中山的主張得到許多革命者的擁護,同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因此以上圖片都和孫中山有關。(2)1894年,孫中山聯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組織了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年,國內出現了許多革命團體,孫中山提出團結革命力量,建立了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孫中山的主張得到許多革命者的擁護,同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3)孫中山是20世紀中國走在時代前列的第一個偉人,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他畢生致力于資產階級共和國道路的探索,他被國民黨尊為“國父”。故答案為:(1)孫中山。(2)①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②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全國性的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③孫中山在同盟會的機關刊物《民報》上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簡稱“三民主義”。(3)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社九上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一目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同步試卷(學生版).docx 歷社九上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一目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同步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