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歷社九上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二框 第一次世界大戰 同步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歷社九上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二框 第一次世界大戰 同步試卷

資源簡介

歷社九上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二框 第一次世界大戰 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2018年9月,中國勞工團隊紀念碑將在倫敦落成,以紀念十幾萬中國勞工,他們在100年前支援協約國取得了一場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是(  )
A.英國內戰 B.拉丁美洲獨立戰
C.印度民族大起義 D.第一次世界大戰
2.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被定性為一場帝國主義戰爭,是因為這場戰爭(  )
A.因為列強爭奪殖民地而引發的
B.交戰雙方都蒙受巨大損失
C.推動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D.波及歐、亞、非及太平洋廣大地區
3.某同學利用右邊的漫畫進行研究性學習,他的研究結論應該是(  )
A.巴爾干是歐洲戰爭的“火藥桶”
B.人類邁入“電氣時代”
C.協約國必將戰勝同盟國
D.凡爾賽體系確立
4.1914年6月,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在薩拉熱窩刺殺了奧匈帝國王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對這一事件評價正確的有(  )
①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氣焰,維護了世界和平
②是恐怖主義的暗殺行為,不值得贊揚
③維護了塞爾維亞的獨立和安全
④被帝國主義利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5.某歷史興趣小組在分析三國同盟時,就“其核心國”的問題展開了爭論。你認為其核心國應是(  )
A.德國 B.奧匈帝國 C.意大利 D.英國
6.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兩大軍事集團的矛盾集中表現為(  )
A.法德矛盾 B.法意矛盾 C.英德矛盾 D.俄德矛盾
7.戰爭的爆發都有其深層次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
A.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形成
B.薩拉熱窩事件
C.德國閃擊波蘭
D.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8.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哈謝克在小說《好兵帥克》中,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兩大軍事集團瘋狂廝殺的場面。下列戰役,為該小說描述“瘋狂廝殺的場面”提供了素材的是(  )
A.凡爾登戰役 B.莫斯科保衛戰
C.諾曼底戰役 D.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9.第一次世界大戰打破拿破侖戰爭后歐洲的“百年和平”,結束了歐洲人的“黃金時代”。點燃這場大戰的“火星”是(  )
A.三國同盟的形成 B.三國協約的形成
C.薩拉熱窩事件 D.凡爾登絞肉機
10.(2020九上·余杭月考)多數歷史學家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應由歐洲列強分攤責任,德國不是戰爭的唯一發動者。以下最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
A.科技的進步加劇戰場的殘酷性 B.兩大軍事集團的擴軍備戰
C.交戰雙方使用了許多新式武器 D.戰爭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
11.(2020九上·長興期中)《全球通史》中寫道:“1916年,德國人在短短的戰線上集中了1400門大炮……法國人趕緊調集增援部隊,并提出了‘不讓他們通過’的戰斗口號。……法軍總共傷亡35萬人,德軍的傷亡人數也幾乎同樣的多,被稱為最慘烈之戰。”據此判斷這場戰是(  )
A.馬恩河戰役 B.敦刻爾克戰役
C.凡爾登戰役 D.索姆河戰役
12.一戰期間,歐洲戰場上主要有三條戰線,其中西線主要的交戰雙方是 ,雙方展開的 大會戰使西線戰事進入相持態勢。(  )
A.英法軍隊——德軍 凡爾登
B.比利時、法國——德國 馬恩河
C.英法軍隊——德軍 馬恩河
D.塞爾維亞——奧匈帝國 巴爾干
13.(2020九上·浙江月考)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交戰雙方都滿懷信心地期待著一場短時間內就能取得勝利的戰爭。但是,不久他們便發現自己被一場持久的、殘酷的戰爭所折磨。這場戰爭中損失的財富和傷亡的人數是前所未有的。對上述材料理解最準確的是 (  )
A.戰爭帶來的災難超乎人們預想
B.戰爭引起無產階級革命
C.戰爭引起民族解放運動
D.人們期待著戰爭的爆發
二、材料分析題
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一位美國歷史學家在談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歐洲形勢時說:“歐洲已變成一只‘火藥桶’,只等一粒火星將它引爆。”
材料二:這是一次被稱為“絞肉機”的戰役。一位戰地記者曾這樣記述道:“整個樹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蓋物彈痕累累……到處都是殘骸、擊破的戰車、碎成一塊一塊的尸體、擊毀的大炮,幾個月都是如此。”
(1)材料一中的“火藥桶”指的是歐洲什么地區
(2)哪一事件就像“一粒火星”點燃了這只“火藥桶”
(3)材料二中的“絞肉機”指的是哪次戰役 這次戰役被稱為“絞肉機”說明了什么
(4)寫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在歐洲形成的兩大軍事對抗集團的名稱。
(5)生活在21世紀的你怎樣評價這“一粒火星” 它對今天有何警示
(6)戰爭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請你設計一條以“呼喚和平”為主題的宣傳語。
15.閱讀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德國和奧匈帝國為了加強同俄國和法國的對抗,于1879年締結軍事同盟條約。l882年,意大利同法國矛盾加劇,參加了這一軍事集團。20世紀初,英德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英國協調了它同俄、法之間的關系,先后于1904年和1907年簽訂了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
(1)德國與奧匈帝國、意大利結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兩大軍事集團的名稱是什么,分別以哪國為主
(3)兩大軍事集團形成以后大肆進行什么活動 帶來什么嚴重后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中的時間“2018年”,一百年前就是1918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4-1918年,世界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在1917年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為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A項英國內戰的時間是1640-1688年,不符合題干的時間,不符合題意;
B項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時間是1816-1826年,不符合題干的時間,不符合題意;
C項印度民族大起義的時間是1857-1859年,不符合題干的時間,不符合題意;
D項第一次世界大戰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間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2.【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后,世界經濟發生變化,德國實力上升,英法下降,德國與英法之間為了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矛盾激化,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帝國主義國家為了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而發動的,因此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爭霸性質的掠奪戰爭。
A項因為列強爭奪殖民地而引發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被定性為一場帝國主義戰爭的原因,符合題意;
BCD三項都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被定性為一場帝國主義戰爭的原因,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世界大戰的性質,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3.【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分析圖片,可以看出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之間的問題很多,其中焦點集中到巴爾半島問題上,根據所學知識,巴爾干半島成為一戰的導火線。
A項巴爾干是歐洲戰爭的“火藥桶”應該是他的研究結論,符合題意;
B項人類邁入“電氣時代”與題目沒有關系,不符合題意;
CD兩項題干圖片不能體現,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要求具備識圖和理解的能力。
4.【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在薩拉熱窩刺殺了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這個偶發事件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線。對這一事件評價正確的是②是恐怖主義的暗殺行為,不值得贊揚④被帝國主義利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故②④正確。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氣焰,維護了世界和平和,維護了塞爾維亞的獨立和安全的表述是錯誤的,它并沒有阻止戰爭爆發,也沒有挽救塞爾維亞,排除①③。
B項②④評價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薩拉熱窩事件,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5.【答案】A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尖銳,分別形成了由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組成的三國同盟和由英國、法國和俄國組成的三國協約。德國是三國同盟的核心,英國是三國協約的核心。兩大軍事集團形成后,瘋狂擴軍備戰,世界大戰一觸即發,嚴重威脅了世界和平。
A項德國是三國同盟的核心國,符合題意;
BC兩項都是三國同盟的成員國,但都不是核心國,不符合題意;
D項英國屬于三國協約,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三國同盟,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6.【答案】C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一戰前形成的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的核心是德國,三國協約的核心是英國,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主要體現為英德之間的矛盾。
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英德矛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兩大軍事集團的矛盾的集中表現,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知識。應把握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有關知識。
7.【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在第二次工業推動下,德國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其殖民地遠遠落后于其他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世界,德國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的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AB兩項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不符合題意;
C項德國閃擊波蘭是二戰爆發的標志,不符合題意;
D項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8.【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1916年爆發的凡爾登戰役,雙方傷亡70多萬人,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德軍進攻被遏止,法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A項凡爾登戰役為該小說描述“瘋狂廝殺的場面”提供了素材,符合題意;
BCD三項都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凡爾登戰役的識記能力。注意識記凡爾登戰役的史實。
9.【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參加指揮一次軍事演習。演習在奧匈帝國控制的波斯尼亞舉行,并以鄰近的塞爾維亞為假想敵人。年僅17歲的青年普林西普開槍刺殺了斐迪南夫婦。這就是著名的薩拉熱窩事件。就是這樣的一個偶發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ABD三項都不是點燃這場大戰的“火星”,不符合題意;
C項薩拉熱窩事件是點燃這場大戰的“火星”,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一戰爆發的導火線。重點識記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
10.【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影響下,帝國主義國家間圍繞著爭奪殖民地、爭奪霸權展開了激烈的斗爭。各帝國主義大國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幫結派,尋找盟友,重新組合,導致帝國主義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形成。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加劇世界局勢緊張,世界大戰一觸即發,嚴重威脅了世界和平,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多數歷史學家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應由歐洲列強分攤責任,德國不是戰爭的唯一發動者。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擴軍備戰。
A項科技的進步加劇戰場的殘酷性不能體現戰爭的責任者,不符合題意;
B項兩大軍事集團的擴軍備戰最能佐證題干觀點,符合題意;
C項交戰雙方使用了許多新式武器不能體現戰爭的責任者,不符合題意;
D項戰爭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是戰爭的后果,戰爭的后果不能體現戰爭的責任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11.【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1916年” “法軍”“ 德軍”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1916年德、法兩國軍隊在法國的凡爾登展開激戰,交戰雙方損失近百萬人,由于死亡人數太多,凡爾登戰役有“絞肉機”“屠場”“地獄”之稱。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凡爾登戰役是題干描述的戰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登戰役,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的能力。
12.【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戰爭分布在三條戰線上,分別是:西線英法同德國作戰,東線德奧同俄國作戰,南線奧匈對塞爾維亞和俄國;其中西線是一戰的主要戰場。1914年8月,德國攻入法國,直逼巴黎;9月,在巴黎東北部的馬恩河附近,德國同英法聯軍在馬恩河流域200公里的戰線上展開會戰,雙方共150萬人參加戰斗,是一戰中第-次大規模的決戰,穩定了西線局勢。
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英法軍隊德軍馬恩河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有關知識的掌握能力,重點識記一戰原因、過程、影響及性質。
13.【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據材料“歐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毀滅……它一直瘋狂地沿著這條災難的道路越走越遠”“損失的財富和傷亡的人數是前所未有的”可知,材料說明了戰爭的無比殘酷,帶來了巨大的人力傷亡和物質損失,戰爭帶來災難超乎人們預想。
A項戰爭帶來的災難超乎人們預想理解最準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理解不準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熟練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和啟示。
14.【答案】(1)巴爾干半島。
(2)薩拉熱窩事件。
(3)凡爾登戰役。戰爭的慘烈。
(4)三國同盟(或同盟國)和三國協約(或協約國)。
(5)評價:刺殺的目的是為了挽救民族危機,但刺殺行為性質上屬于恐怖主義行為,不是被壓迫民族解放斗爭的正確行為;其后果是點燃了世界范圍內的戰火,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警示:暗殺、爆炸、投毒等恐怖主義行為不是反抗侵略的正確行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堅決反對一切恐怖主義活動。
(6)熱愛和平,遠離戰爭;讓和平永駐人間等。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歐洲的“火藥桶”指巴爾干半島。
(2)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引爆這個“火藥桶”的火星是指薩拉熱窩事件。薩拉熱窩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3)聯系所學知識可知,1916年,德、法兩國軍隊在法國的凡爾登展開了一場歷時10個月的陣地戰。這場戰役異常慘烈,交戰雙方死傷70多萬人。由于死亡人數太多,凡爾登戰役有“絞肉機”“地獄”“屠場”之稱,因此,材料二中的“絞肉機”指的是凡爾登戰役。凡爾登戰役被為“絞肉機”說明了戰爭的殘酷性。
(4)據學可知,因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國家形成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軍事對抗集團。
(5)塞爾維亞青年的刺殺行動是愛國行為,刺殺目的是為了挽救民族危機,但刺殺行為在性質上屬于恐怖主義,其后果是點燃了世界范圍內的戰火,造成了人類社會的災難;暗殺、爆炸、投毒等恐怖主義行為不是反抗民族侵略的正確行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堅決反對一切恐怖活動。
(6)本題為開放性問題,只要圍繞熱愛和平、遠離戰爭;讓和平永駐人間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巴爾干半島。
(2)薩拉熱窩事件。
(3)凡爾登戰役。戰爭的慘烈。
(4)三國同盟(或同盟國)和三國協約(或協約國)。
(5)評價:刺殺的目的是為了挽救民族危機,但刺殺行為性質上屬于恐怖主義行為,不是被壓迫民族解放斗爭的正確行為;其后果是點燃了世界范圍內的戰火,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警示:暗殺、爆炸、投毒等恐怖主義行為不是反抗侵略的正確行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堅決反對一切恐怖主義活動。
(6)熱愛和平,遠離戰爭;讓和平永駐人間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理解分析問題。
15.【答案】(1)德國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三國同盟、德國;三國協約、英國。
(3)軍備競賽。一場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戰即將來臨。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1)聯系所學知識,19世紀末,德國經濟實力增強,工業產值躍居世界第二位,后起的德國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和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矛盾激化,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2)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尖銳,分別形成了由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組成的三國同盟和由英國、法國和俄國組成的三國協約。德國是三國同盟的核心,英國是三國協約的核心。
(3)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形成后,瘋狂擴軍備戰,世界大戰一觸即發,嚴重威脅了世界和平。
故答案為:(1)德國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三國同盟、德國;三國協約、英國。
(3)軍備競賽。一場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戰即將來臨。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與識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相關史實。
1 / 1歷社九上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二框 第一次世界大戰 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2018年9月,中國勞工團隊紀念碑將在倫敦落成,以紀念十幾萬中國勞工,他們在100年前支援協約國取得了一場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是(  )
A.英國內戰 B.拉丁美洲獨立戰
C.印度民族大起義 D.第一次世界大戰
【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中的時間“2018年”,一百年前就是1918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4-1918年,世界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在1917年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為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A項英國內戰的時間是1640-1688年,不符合題干的時間,不符合題意;
B項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時間是1816-1826年,不符合題干的時間,不符合題意;
C項印度民族大起義的時間是1857-1859年,不符合題干的時間,不符合題意;
D項第一次世界大戰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間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2.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被定性為一場帝國主義戰爭,是因為這場戰爭(  )
A.因為列強爭奪殖民地而引發的
B.交戰雙方都蒙受巨大損失
C.推動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D.波及歐、亞、非及太平洋廣大地區
【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后,世界經濟發生變化,德國實力上升,英法下降,德國與英法之間為了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矛盾激化,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帝國主義國家為了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而發動的,因此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爭霸性質的掠奪戰爭。
A項因為列強爭奪殖民地而引發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被定性為一場帝國主義戰爭的原因,符合題意;
BCD三項都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被定性為一場帝國主義戰爭的原因,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世界大戰的性質,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3.某同學利用右邊的漫畫進行研究性學習,他的研究結論應該是(  )
A.巴爾干是歐洲戰爭的“火藥桶”
B.人類邁入“電氣時代”
C.協約國必將戰勝同盟國
D.凡爾賽體系確立
【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分析圖片,可以看出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之間的問題很多,其中焦點集中到巴爾半島問題上,根據所學知識,巴爾干半島成為一戰的導火線。
A項巴爾干是歐洲戰爭的“火藥桶”應該是他的研究結論,符合題意;
B項人類邁入“電氣時代”與題目沒有關系,不符合題意;
CD兩項題干圖片不能體現,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要求具備識圖和理解的能力。
4.1914年6月,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在薩拉熱窩刺殺了奧匈帝國王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對這一事件評價正確的有(  )
①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氣焰,維護了世界和平
②是恐怖主義的暗殺行為,不值得贊揚
③維護了塞爾維亞的獨立和安全
④被帝國主義利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在薩拉熱窩刺殺了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這個偶發事件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線。對這一事件評價正確的是②是恐怖主義的暗殺行為,不值得贊揚④被帝國主義利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故②④正確。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氣焰,維護了世界和平和,維護了塞爾維亞的獨立和安全的表述是錯誤的,它并沒有阻止戰爭爆發,也沒有挽救塞爾維亞,排除①③。
B項②④評價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薩拉熱窩事件,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5.某歷史興趣小組在分析三國同盟時,就“其核心國”的問題展開了爭論。你認為其核心國應是(  )
A.德國 B.奧匈帝國 C.意大利 D.英國
【答案】A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尖銳,分別形成了由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組成的三國同盟和由英國、法國和俄國組成的三國協約。德國是三國同盟的核心,英國是三國協約的核心。兩大軍事集團形成后,瘋狂擴軍備戰,世界大戰一觸即發,嚴重威脅了世界和平。
A項德國是三國同盟的核心國,符合題意;
BC兩項都是三國同盟的成員國,但都不是核心國,不符合題意;
D項英國屬于三國協約,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三國同盟,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6.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兩大軍事集團的矛盾集中表現為(  )
A.法德矛盾 B.法意矛盾 C.英德矛盾 D.俄德矛盾
【答案】C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一戰前形成的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的核心是德國,三國協約的核心是英國,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主要體現為英德之間的矛盾。
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英德矛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兩大軍事集團的矛盾的集中表現,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知識。應把握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有關知識。
7.戰爭的爆發都有其深層次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
A.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形成
B.薩拉熱窩事件
C.德國閃擊波蘭
D.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在第二次工業推動下,德國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其殖民地遠遠落后于其他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世界,德國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的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AB兩項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不符合題意;
C項德國閃擊波蘭是二戰爆發的標志,不符合題意;
D項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8.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哈謝克在小說《好兵帥克》中,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兩大軍事集團瘋狂廝殺的場面。下列戰役,為該小說描述“瘋狂廝殺的場面”提供了素材的是(  )
A.凡爾登戰役 B.莫斯科保衛戰
C.諾曼底戰役 D.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1916年爆發的凡爾登戰役,雙方傷亡70多萬人,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德軍進攻被遏止,法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A項凡爾登戰役為該小說描述“瘋狂廝殺的場面”提供了素材,符合題意;
BCD三項都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凡爾登戰役的識記能力。注意識記凡爾登戰役的史實。
9.第一次世界大戰打破拿破侖戰爭后歐洲的“百年和平”,結束了歐洲人的“黃金時代”。點燃這場大戰的“火星”是(  )
A.三國同盟的形成 B.三國協約的形成
C.薩拉熱窩事件 D.凡爾登絞肉機
【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參加指揮一次軍事演習。演習在奧匈帝國控制的波斯尼亞舉行,并以鄰近的塞爾維亞為假想敵人。年僅17歲的青年普林西普開槍刺殺了斐迪南夫婦。這就是著名的薩拉熱窩事件。就是這樣的一個偶發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ABD三項都不是點燃這場大戰的“火星”,不符合題意;
C項薩拉熱窩事件是點燃這場大戰的“火星”,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一戰爆發的導火線。重點識記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
10.(2020九上·余杭月考)多數歷史學家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應由歐洲列強分攤責任,德國不是戰爭的唯一發動者。以下最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
A.科技的進步加劇戰場的殘酷性 B.兩大軍事集團的擴軍備戰
C.交戰雙方使用了許多新式武器 D.戰爭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
【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影響下,帝國主義國家間圍繞著爭奪殖民地、爭奪霸權展開了激烈的斗爭。各帝國主義大國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幫結派,尋找盟友,重新組合,導致帝國主義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形成。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加劇世界局勢緊張,世界大戰一觸即發,嚴重威脅了世界和平,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多數歷史學家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應由歐洲列強分攤責任,德國不是戰爭的唯一發動者。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擴軍備戰。
A項科技的進步加劇戰場的殘酷性不能體現戰爭的責任者,不符合題意;
B項兩大軍事集團的擴軍備戰最能佐證題干觀點,符合題意;
C項交戰雙方使用了許多新式武器不能體現戰爭的責任者,不符合題意;
D項戰爭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是戰爭的后果,戰爭的后果不能體現戰爭的責任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11.(2020九上·長興期中)《全球通史》中寫道:“1916年,德國人在短短的戰線上集中了1400門大炮……法國人趕緊調集增援部隊,并提出了‘不讓他們通過’的戰斗口號。……法軍總共傷亡35萬人,德軍的傷亡人數也幾乎同樣的多,被稱為最慘烈之戰。”據此判斷這場戰是(  )
A.馬恩河戰役 B.敦刻爾克戰役
C.凡爾登戰役 D.索姆河戰役
【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1916年” “法軍”“ 德軍”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1916年德、法兩國軍隊在法國的凡爾登展開激戰,交戰雙方損失近百萬人,由于死亡人數太多,凡爾登戰役有“絞肉機”“屠場”“地獄”之稱。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凡爾登戰役是題干描述的戰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登戰役,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的能力。
12.一戰期間,歐洲戰場上主要有三條戰線,其中西線主要的交戰雙方是 ,雙方展開的 大會戰使西線戰事進入相持態勢。(  )
A.英法軍隊——德軍 凡爾登
B.比利時、法國——德國 馬恩河
C.英法軍隊——德軍 馬恩河
D.塞爾維亞——奧匈帝國 巴爾干
【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戰爭分布在三條戰線上,分別是:西線英法同德國作戰,東線德奧同俄國作戰,南線奧匈對塞爾維亞和俄國;其中西線是一戰的主要戰場。1914年8月,德國攻入法國,直逼巴黎;9月,在巴黎東北部的馬恩河附近,德國同英法聯軍在馬恩河流域200公里的戰線上展開會戰,雙方共150萬人參加戰斗,是一戰中第-次大規模的決戰,穩定了西線局勢。
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英法軍隊德軍馬恩河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有關知識的掌握能力,重點識記一戰原因、過程、影響及性質。
13.(2020九上·浙江月考)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交戰雙方都滿懷信心地期待著一場短時間內就能取得勝利的戰爭。但是,不久他們便發現自己被一場持久的、殘酷的戰爭所折磨。這場戰爭中損失的財富和傷亡的人數是前所未有的。對上述材料理解最準確的是 (  )
A.戰爭帶來的災難超乎人們預想
B.戰爭引起無產階級革命
C.戰爭引起民族解放運動
D.人們期待著戰爭的爆發
【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據材料“歐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毀滅……它一直瘋狂地沿著這條災難的道路越走越遠”“損失的財富和傷亡的人數是前所未有的”可知,材料說明了戰爭的無比殘酷,帶來了巨大的人力傷亡和物質損失,戰爭帶來災難超乎人們預想。
A項戰爭帶來的災難超乎人們預想理解最準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理解不準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熟練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和啟示。
二、材料分析題
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一位美國歷史學家在談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歐洲形勢時說:“歐洲已變成一只‘火藥桶’,只等一粒火星將它引爆。”
材料二:這是一次被稱為“絞肉機”的戰役。一位戰地記者曾這樣記述道:“整個樹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蓋物彈痕累累……到處都是殘骸、擊破的戰車、碎成一塊一塊的尸體、擊毀的大炮,幾個月都是如此。”
(1)材料一中的“火藥桶”指的是歐洲什么地區
(2)哪一事件就像“一粒火星”點燃了這只“火藥桶”
(3)材料二中的“絞肉機”指的是哪次戰役 這次戰役被稱為“絞肉機”說明了什么
(4)寫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在歐洲形成的兩大軍事對抗集團的名稱。
(5)生活在21世紀的你怎樣評價這“一粒火星” 它對今天有何警示
(6)戰爭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請你設計一條以“呼喚和平”為主題的宣傳語。
【答案】(1)巴爾干半島。
(2)薩拉熱窩事件。
(3)凡爾登戰役。戰爭的慘烈。
(4)三國同盟(或同盟國)和三國協約(或協約國)。
(5)評價:刺殺的目的是為了挽救民族危機,但刺殺行為性質上屬于恐怖主義行為,不是被壓迫民族解放斗爭的正確行為;其后果是點燃了世界范圍內的戰火,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警示:暗殺、爆炸、投毒等恐怖主義行為不是反抗侵略的正確行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堅決反對一切恐怖主義活動。
(6)熱愛和平,遠離戰爭;讓和平永駐人間等。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歐洲的“火藥桶”指巴爾干半島。
(2)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引爆這個“火藥桶”的火星是指薩拉熱窩事件。薩拉熱窩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3)聯系所學知識可知,1916年,德、法兩國軍隊在法國的凡爾登展開了一場歷時10個月的陣地戰。這場戰役異常慘烈,交戰雙方死傷70多萬人。由于死亡人數太多,凡爾登戰役有“絞肉機”“地獄”“屠場”之稱,因此,材料二中的“絞肉機”指的是凡爾登戰役。凡爾登戰役被為“絞肉機”說明了戰爭的殘酷性。
(4)據學可知,因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國家形成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軍事對抗集團。
(5)塞爾維亞青年的刺殺行動是愛國行為,刺殺目的是為了挽救民族危機,但刺殺行為在性質上屬于恐怖主義,其后果是點燃了世界范圍內的戰火,造成了人類社會的災難;暗殺、爆炸、投毒等恐怖主義行為不是反抗民族侵略的正確行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堅決反對一切恐怖活動。
(6)本題為開放性問題,只要圍繞熱愛和平、遠離戰爭;讓和平永駐人間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巴爾干半島。
(2)薩拉熱窩事件。
(3)凡爾登戰役。戰爭的慘烈。
(4)三國同盟(或同盟國)和三國協約(或協約國)。
(5)評價:刺殺的目的是為了挽救民族危機,但刺殺行為性質上屬于恐怖主義行為,不是被壓迫民族解放斗爭的正確行為;其后果是點燃了世界范圍內的戰火,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警示:暗殺、爆炸、投毒等恐怖主義行為不是反抗侵略的正確行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堅決反對一切恐怖主義活動。
(6)熱愛和平,遠離戰爭;讓和平永駐人間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理解分析問題。
15.閱讀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德國和奧匈帝國為了加強同俄國和法國的對抗,于1879年締結軍事同盟條約。l882年,意大利同法國矛盾加劇,參加了這一軍事集團。20世紀初,英德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英國協調了它同俄、法之間的關系,先后于1904年和1907年簽訂了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
(1)德國與奧匈帝國、意大利結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兩大軍事集團的名稱是什么,分別以哪國為主
(3)兩大軍事集團形成以后大肆進行什么活動 帶來什么嚴重后果
【答案】(1)德國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三國同盟、德國;三國協約、英國。
(3)軍備競賽。一場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戰即將來臨。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1)聯系所學知識,19世紀末,德國經濟實力增強,工業產值躍居世界第二位,后起的德國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和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矛盾激化,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2)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尖銳,分別形成了由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組成的三國同盟和由英國、法國和俄國組成的三國協約。德國是三國同盟的核心,英國是三國協約的核心。
(3)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形成后,瘋狂擴軍備戰,世界大戰一觸即發,嚴重威脅了世界和平。
故答案為:(1)德國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三國同盟、德國;三國協約、英國。
(3)軍備競賽。一場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戰即將來臨。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與識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相關史實。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沅| 清远市| 郸城县| 宁陕县| 丰城市| 天长市| 宿松县| 积石山| 井研县| 铜鼓县| 历史| 临夏市| 民权县| 平利县| 星子县| 永仁县| 革吉县| 彩票| 开封市| 钟祥市| 长沙县| 南召县| 沭阳县| 靖江市| 松溪县| 漳浦县| 南宫市| 祥云县| 宁化县| 洛浦县| 津市市| 丰宁| 新平| 项城市| 东辽县| 五家渠市| 宝丰县| 武陟县| 广饶县| 额济纳旗| 三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