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橫批: 上聯:天下皆貧我獨富,我富也貧; 下聯:天下皆富我亦富,此為真富。對共同富裕,你有哪些認識?活動:猜橫批共同富裕導入新課1.2走向共同富裕閱讀P9—13頁課本,并解決以下問題:1、我國改革的內涵和總目標2、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什么?3、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性、必要性)4、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常態、挑戰及應對措施5、我國為什么要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6、如何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中國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國人民從短缺走向充裕、從貧困走向小康,創造了世界歷史上的發展奇跡。改革開放以來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如今中國已經成為第二大世界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中國人民也通過改革開放過上了幸福生活。共同富裕是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通過先富帶動和幫助后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注意:共同富裕是一個過程,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時、同步、同等富裕地位: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1、正確理解共同富裕一、改革進行時我國過去40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的依靠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將改革進行到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不斷把新時代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1)改革的內涵:改革是一場全面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國防和軍隊以及黨的建設等領域的改革;(2)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補充:★改革的實質: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的地位:是我國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改革是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也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2、正確認識改革P9“新常態”大家說觀看視頻并思考:我國經濟發展出現的新常態是什么?采取了哪些措施?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措施:需要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探究與分享:農村變化大家談P10-11頁(1)從他們的談話中,你感受到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哪些問題?(2)我國為什么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村的發展?(3)你還知道哪些相關的措施?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可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通過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3、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常態、新挑戰及采取措施(1)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措施:需要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2)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挑戰。措施: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堅持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1)我國過去4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的依靠改革開放。(2)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3)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4)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5)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4、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性、必要性)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中,你對改革開放有了怎樣的認識?感受到了怎樣的中國精神?改革開放40周年宣傳片《道路》只有全社會不斷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才能持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才能奏響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最強音。5、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補充: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的核心(區別: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二、共享發展成果經過40多年改革開放的長足發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也有了極大的改善。但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各種問題。請你結合實際和所學知識,列舉發展中的問題。提示:教育、醫療、住房是老百姓最關心、最渴望解決的問題。收入差距問題、環境污染問題、部分家庭缺乏勞動力問題,等等。這導致了部分人民無法享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無法共享發展成果。活動:列舉問題,探尋“共享發展”的原因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狀況,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6、要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原因共享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活動:惠民舉措面面觀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活動:我看共享發展P12頁討論四位同學的觀點,并得出關于“共享發展”的正確認識。共享發展是共建共享,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在奮斗中共享發展的成果。7、發展的根本目的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我國的發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1)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攜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2)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滿足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3)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8、如何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走向共同富裕改革進行時共享發展成果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及面臨挑戰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共享發展成果的原因及措施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人民福祉課堂小結鞏固訓練1、下列選項中,能直接反映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是()A、我國還有不少貧困人口生活在農村B、慶祝中國共黨成立100周年C、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D、習近平主席出席金磚峰會A鞏固訓練1、習近平主席強調“不管世界如何變化,中國堅持開放的目標不會變,擴大開放的決心不會變”。我國持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原因在于()①我國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家的矛盾②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③我國經濟發展發展還面臨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協調等問題④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D2、中國經濟經過40多年的發展,雖然在各個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同時也存在著諸多的挑戰和問題。下面是目前我國不同區域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進程表,這表明()A、我國經濟發展轉向高速增長階段B、充分發揮各地區優勢,各地區協調互補,各展所長C、地區發展不平衡,要推動區域協調發展D、在現代化進程中,要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一體化地區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指標占有88.1%77.7%71.4%82.3%C4、“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明確指出,到2020年,解決最后7000多萬群眾絕對貧困問題,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全體中國人民一道實現全面小康。這()①將使中華民族首次告別絕對貧困②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要求③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擔當④能讓發展成果同等惠及全體人民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B5、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和發展統一起來,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增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帶動提升農村發展水平,形成城鄉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縣域治理提出的“三個起來”要求。這體現了黨和政府()①努力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③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同步富裕④以實際行動推動全面深化改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走向共同富裕.pptx 改革開放40周年宣傳片《道路》-_高清_高清.mp4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怎么變?.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