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二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一、指導思想計算機技術是信息社會的主要技術之一,發展計算機教育是面向科學、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是中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水平,促進教學內容和教學體制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實現教育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為了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學有所成,特制定教學計劃如下:二、學生學情分析2018級學生信息技術課程從入校至今已有一年半的時間,通過初一一年對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學生普遍可以掌握基本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并在逐步形成借助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掌握了OFFICE軟件相關的基本技能,并學習了c++語言的簡單基本構成,對編程語言有了初步了解。但由于學校地域的特殊性,學生家庭環境差異較大,部分學生離校后無法進一步鞏固或實踐課堂知識、技能,造成遺忘,因此學生之間的掌握水平也存在著差異,為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小組合作互助的作用,形成良好互助的學習氛圍。三、教材分析本學期使用的教材選自泰山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初中第四冊,是全新出版的教材。這套教科書,以信息科學技術為基礎,借鑒思維計算、信息意識、技術價值、項目學習等先進理念與方法,為同學們構建了一種自主、協作學習的空間,引導同學們在學習、思考、探索、創新中不斷改善思維方法,提高技術應用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學科素養。本學期教材內容主要包括:制作精美的朗讀音頻、創作精美的校園MV、設計交互式音樂動漫三個單元的內容。四、教學目標及重難點1.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在實踐中掌握知識與技能,掌握多媒體軟件的基本構成和工具性意義,學會運用多媒體軟件獲取、處理、加工、應用信息。過程與方法目標:學有所得,在實踐操作過程中不斷積累成果并記錄自己的成長。借助學習到的多媒體軟件技術制作自己的成長電子書或VLOG短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創造性。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技能合理運用“科學探索”來豐富自己的見識,又能有效進行“技術探索”來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從而在知識與技術的有機融合人中發展信息技術素養。2.教學重難點:重點:掌握多媒體軟件的操作技能,發揮學生創造性,制作多媒體作品。難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合作意識,在作品創作中合理分工、細化任務、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綜合掌握制作手段和創作流程。五、教學措施在項目教學設計中,充分明確每堂課的任務重難點,細化任務和問題,設置問題情景,采用沉浸式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合理分工,利用任務驅動和小組合作的方式,合理安排任務分工,實現學生的高度課堂參與,保證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增強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意識。六、教學進度表第一課時:制作一份精美的數字作品(帶領學生簡單認識本冊需要學習的多媒體軟件)第二課時:制作精美的朗讀音頻---微項目1記錄聲音中的豐富情感第三課時:制作精美的朗讀音頻---微項目2讓朗讀的聲音更動聽第四課時:制作精美的朗讀音頻---微項目3創作優美的音樂作品第五課時:制作精美的朗讀音頻---學生作品展示與分享第六課時:創作精美的校園MV---微項目1拍攝視頻片段第七課時:創作精美的校園MV---微項目2利用APP快速制作視頻短片第八課時:創作精美的校園MV---微項目3用剪輯技術創作作品第九課時:創作精美的校園MV---學生作品分享與交流第十課時:設計交互式音樂動漫---微項目1補間動畫創意音樂動漫第十一課時:設計交互式音樂動漫---微項目2引導線動畫自主運動第十二課時:設計交互式音樂動漫---微項目3遮罩動畫視角變換第十三課時:設計交互式音樂動漫---微項目4代碼設計交互動畫第十四課時:設計交互式音樂動漫---學生作品分享與展示第十五課時:暢談收獲——總復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