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鹽的化學性質1.某些鹽和酸的反應:Na2CO3+2HCl===CO2↑+H2O+2NaCl2.某些鹽和堿的反應:Na2CO3+Ca(OH)2===CaCO3↓+2NaOH(工業上制取NaOH)3.鹽和某些鹽的反應:NaCl+AgNO3===AgCl↓+NaNO3Na2SO3+BaCl2===BaSO3↓+2NaClNa2CO3+CaCl2===CaCO3↓+2NaCl【拓展】侯式制堿法(聯合制堿法)(1)NH3+H2O+CO2=NH4HCO3(2)NH4HCO3+NaCl=NH4Cl+NaHCO3↓(3)2NaHCO3(加熱)=Na2CO3+H2O+CO2↑即:①NaCl(飽和溶液)+NH3(先加)+H2O(溶液中)+CO2(后加)=NH4Cl+NaHCO3↓(溶解度一般,因為不斷添加原料達到溶液飽和才沉淀)②2NaHCO3(加熱)=Na2CO3+H2O+CO2↑二、復分解反應及其能否發生的條件1.復分解反應: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化合物的反應。2.發生的條件:反應后只要有沉淀、水或氣體生成,復分解反應就能發生。3.鹽的溶解性微溶:氫氧化鈣碳酸鎂硫酸鎂硫酸鈣三、化學肥料(按含N、P、K等營養元素分類)(1)氮肥(N):NH4Cl、(NH4)2SO4等。能促使作物莖葉生長茂盛。(2)磷肥(P):Ca(H2PO4)2等。使作物根系發達,籽粒飽滿。(3)鉀肥(K):草木灰(K2CO3)等。使作物生長旺盛,莖稈粗壯。(4)復合肥:含N、P、K元素中的兩種或三種,如KNO3。【拓展】銨鹽的制取與檢驗碳銨的制取:NH3+H2O+CO2===NH4HCO3;硫銨的制取:2NH3+H2SO4===(NH4)2SO4;銨鹽與堿混合加熱后,都有氨氣放出,氨氣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波爾多液的配制農藥大致可分為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滅鼠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化學農藥根據它們的成分可分為無機農藥(如砷制劑、氟制劑、銅制劑等)和有機農藥(如有機氯劑、有機磷劑、有機硫劑等)。波爾多液是無機銅素殺菌劑,是硫酸銅、氫氧化銅和氫氧化鈣的堿式復鹽。由法國人A·米亞爾代于波爾多城發現其殺菌作用,因此得名。我們可在家中配制出波爾多液:收集少量膽礬和生石灰。在一個容器里(不要用鐵制容器)加入約1克膽礬,再加水約90毫升,制成硫酸銅溶液;在另一容器里加入約1克生石灰,再加少量水,生石灰遇水反應變成熟石灰,再加水到10毫升,配成石灰乳。將硫酸銅溶液慢慢倒入石灰乳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即成波爾多液。方程式:CuSO4+Ca(OH)2=CaSO4+Cu(OH)2↓Ca(OH)2+2CuSO4=CaSO4+Cu2(OH)2SO4↓例1、下列化肥中屬于復合肥料的是(???)A.Ca(H2PO4)2???B.K2CO3???C.(NH4)2SO4??????D.KNO3例2、小科在學習復分解反應時,對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產生了興趣,于是他和小組內的同學僅用以下藥品展開了探究活動。實驗藥品:稀硫酸、稀鹽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Ba(NO3)2溶液、NaCl溶液、酚酞溶液。小科用上述物質做了下列幾組實驗。組合序號①②③④⑤⑥組合物質H2SO4NaOHH2SO4NaClH2SO4Na2CO3H2SO4Ba(NO3)2NaOHBa(NO3)2Na2CO3Ba(NO3)2【記錄和解釋】組合①、②、⑤均無明顯現象,其中組合________與另外兩組的實質不同。為證明該不同之處,小科在實驗過程中使用了酚酞溶液。【實驗結論】他們請教老師并討論后知道,只有當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物中有________生產時,復分解反應才可以發生。【交流與反思】根據你對物質溶解性的了解,結合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請寫出一種在水溶液中一般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的可溶性鹽________(寫化學式)。例3、同學們在網上看到一種說法:飲用加熱后產生水垢較多的水容易患結石病。查閱資料發現:產生水垢的天然泉水中,鈣離子和鎂離子含量較多,水中陰離子有以下三種,它們形成的鹽的溶解性如下表:陽離子/陰離子OH-CO32-HCO3-Ca2+微溶不溶溶Mg2+不溶微溶溶水垢是天然泉水在煮沸過程中形成的固體難溶物,小明對水垢的成分進行了探究如下:①取水垢樣品2克研磨成粉末狀放入燒杯,加入足量的蒸餾水,充分攪拌,靜置一段時間②分別取上層清液各2毫升加入兩只試管,向兩只試管中各自滴加酚酞試劑和稀鹽酸,均無明顯現象。③取6克粉末樣品放入圖甲的B裝置,先通入一段時間空氣,再逐滴滴入稀鹽酸并持續緩慢繼續通入空氣。實驗中用臺秤測量裝置D的質量變化,示數如圖乙。(1)上述探究過程中的哪些現象可以說明水垢樣品的成分中一定含有碳酸鈣?________。(2)步驟③中前后兩次分別通入空氣的目的分別是什么?________。(3)若水垢中只含有氫氧化鎂和碳酸鈣兩種固體,請根據實驗數據,計算該水垢樣品中氫氧化鎂的質量分數。(寫出具體的計算過程,計算結果精確到0.1%)說法驗證:探訪社區醫生等專家后,同學們了解到結石的成分和成因很多。且煮沸過程中,鈣、鎂離子經過化學變化轉化成了不溶的固體沉淀,大大減小飲用水中的離子濃度。說明這1.利用膜分離技術,可以使CO2通過分離膜被氨水吸收(如圖所示),生成可作化肥的NH4HCO3,這種化肥屬于(???)A.復合肥????B.鉀肥???C.磷肥???D.氮肥2.某同學想用實驗證明FeCl3溶液顯黃色不是Cl—離子造成的,下列實驗操作中,無意義的是(???)A.加水稀釋后FeCl3溶液黃色變淺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適量氫氧化鈉溶液,振蕩后靜置,溶液黃色消失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適量無色硝酸銀溶液,振蕩后靜置,溶液黃色未消失D.觀察KCl溶液沒有顏色3.小明同學在往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研究中和反應時,忘記了滴加酸堿指示劑。為了確認滴加的鹽酸是否已經過量,從燒杯中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用某種試劑進行檢驗。下表是小明同學設計的實驗方案,其中不正確的是(??)實驗方案使用的試劑判斷的方法A鐵粉如果有氣泡產生,表明鹽酸已經過量BpH試紙如果pH<7,表明鹽酸已經過量C硝酸銀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產生,表明鹽酸已經過量D紫色石蕊試劑如果溶液變成紅色,表明鹽酸已經過量4.酸、堿、鹽溶解性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表列出了“部分酸、堿、鹽在20℃時的溶解性”。請利用此表完成以下任務:OH-NO3-Cl-CO32-SO42-H+-溶、揮溶、揮溶、揮溶Na+溶溶溶溶溶Ca2+微溶溶不微Ba2+溶溶溶不不Cu2+不溶溶不溶(1)20℃時Cu(OH)2的溶解性:________。(2)寫出一種可溶性碳酸鹽的化學式:________。(3)寫出一個有沉淀生成的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4)判斷硝酸鈉溶液與氯化鈣溶液能否發生復分解反應并說明理由:________。5.如圖為酸堿的化學性質知識網絡,A、B、C、D是四種常見的不同類別的無機化合物,圖中短線表示兩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化學反應。請你據圖回答。(1)A、B、C三種物質中,能用來鑒別稀硫酸與氫氧化鈣溶液的物質是________。(2)能同時實現反應①和②的物質可以是________,反應①的實驗現象為________。6.某校興趣小組同學準備進行常見酸、堿、鹽的性質實驗時,發現實驗臺上擺放的藥品中(如下圖),有一裝溶液的試劑瓶未蓋瓶蓋且標簽破損,于是決定對這瓶溶液進行實驗探究:【提出問題】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獲得信息】酸、堿、鹽的性質實驗中用到含有鈉元素的物質是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提出猜想】這瓶溶液是:猜想一:氯化鈉溶液;猜想二:氫氧化鈉溶液;猜想三:碳酸鈉溶液。【實驗推斷】⑴小麗取樣滴加無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⑵小剛另取樣滴加稀鹽酸有________產生,小剛得出結論:該溶液是碳酸鈉溶液。⑶小青認為小剛的結論不完全正確,理由是________。小組同學討論后一致認為還需要進行如下實驗:【繼續探究】另取樣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生,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________;靜置后,取上層清液,滴入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實驗結論】猜想________是正確的。1.小明家的芹菜莖稈細弱,為免其倒伏,他應施加的化肥是(???)A.KOH???B.Ca3(PO4)2???C.K2CO3????D.CO(NH2)22.某化肥廠生產的一種化肥包裝袋上的部分說明如圖所示,關于該化肥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NH4NO3屬于鹽??????????????B.該化肥不宜與熟石灰混用C.該化肥中NH4NO3的質量分數為95%??????D.該化肥能使植物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3.下列試劑中不能將稀硫酸、氯化鈉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種溶液一步鑒別出來是(?)A.碳酸鈉????B.pH試紙????C.碳酸鈣???D.石蕊溶液4.現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是碳酸鈉、硫酸鈉、硫酸銅、氯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測定其組成,取適量樣品進行下列實驗,請根據實驗現象判斷:(1)取樣品溶于水,得到無色澄清溶液,則此固體粉末中一定沒有________。(2)取上述溶液適量,滴加過量的氯化鋇溶液,出現白色沉淀。過濾,向沉淀中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產生氣泡,則此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5.某課外興趣小組,確定了“酸堿中和生成的正鹽溶液的性質”作為研究課題,在研究中他們發現,正鹽雖然不能電離出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但是其溶液卻不一定呈中性,有的呈酸性、有的呈堿性。為什么呢?鹽溶液的酸堿性與什么有關呢?由“組成、結構決定物質性質”的觀點出發。他們又進步從組成特征上去找原因,發現正鹽溶液的酸堿性與對應的酸和截的強弱有關。他們將實驗結果統計如下:酸堿相應的正鹽溶液的pHHCl(強酸)NaOH(強堿)NaCI7H2SO4(強酸)KOH(強堿)K2SO47H2CO3(弱酸)NaOH(強堿)Na2CO3>7H2PO4(弱酸)KOH(強堿)K3PO4>7HNO3(強酸)Cu(OH)2(弱堿)Cu(NO3)2<7HCl(強酸)Fe(OH)2(弱堿)FeCl3<7(1)請你根據上表歸納出正鹽溶液的酸堿性與對應酸、堿的強弱關系:________。(2)根據他們的發現,請你判斷硝酸鈉、硝酸鐵、硫酸銅、氯化鉀、磷酸鈉、堿酸鉀六種溶液的酸堿性,其中溶液呈酸性的是________,呈堿性的是________,呈中性的是________。6.科學課上,老師告訴學生“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的兩種鹽通常是可溶的”.有“通常”就有“例外”,能否找到某些可溶性鹽和難溶性鹽發生復分解反應的證據呢?科學興趣小組進行了探究.【查閱資料】①水溶液中的復分解反應一般朝著溶液中離子濃度(單位體積溶液中離子數目的多少)減少的方向進行.②了解到某些難溶性鹽的溶解能力和顏色.【實驗取證】取一支試管,加入少量AgNO3溶液,再加入過量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往該試管中加入少量KI溶液,白色沉淀轉化為黃色沉淀.【分析討論】(1)為什么要加入過量的NaCl溶液?請說明理由.________(2)寫出加入少量KI溶液后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3)該反應能發生的原因是AgI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_______AgCl(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得出結論】某些可溶性鹽和難溶性鹽之間能發生復分解反應.參考答案例1、D例2、①;水或氣體或沉淀;NaNO3KNO3例3、(1)清液中加鹽酸無明顯現象,D質量增加(2)反應前是為了去除B容器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反應后是為了將B容器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出(3)解:設CaCO3的質量為xCaCO3+2HCl=CaCl2+CO2+H2Ox=5克,則氫氧化鎂質量分數為:(6-5)/6×100%=16.7%1.D2.A3.C4.(1)不溶于水(2)Na2CO3(3)Ba(OH)2+H2SO4=BaSO4↓+2H2O(4)不能,不滿足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5.(1)A或B【Cu(OH)2或CO2】(2)Na2CO3;有氣泡6.氣泡;氫氧化鈉變質也會生成碳酸鈉;檢驗并除去碳酸鈉;二1.C2.C3.C4.(1)硫酸銅(2)碳酸鈉、硫酸鈉5.(1)強酸和強堿反應生成的鹽為中性,強酸和弱堿反應生成的鹽為酸性,弱酸和強堿反應生成的鹽為堿性(2)硝酸鐵、硫酸銅;碳酸鈉、碳酸鉀;硝酸鈉、氯化鉀6.(1)使銀離子全部沉淀(2)KI+AgCl=AgI↓+KCl(3)小于2021-2022學年上學期浙教版科學九年級“培優提高”講義(九)幾種重要的鹽(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