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歷社九上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一目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同步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歷社九上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一目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同步試卷

資源簡介

歷社九上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一目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魯迅先生深刻地指出:“中國現代的社會情況,只有實地的革命戰爭,一首詩嚇不走孫傳芳,一炮就把孫傳芳轟走了。”這里的“一炮”指的是(  )
A.辛亥革命 B.南昌起義
C.北伐戰爭 D.“五四”運動
2.北伐戰爭是國民革命中的最強音。下列宣傳標語最能體現這一時代“最強音”的是(  )
A.外爭國權 內懲國賊 B.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C.打倒列強 除軍閥 D.眾志成城共赴國難
3.孫中山先生經常說:“我們過去的革命所姒失敗……原因是只有革命黨的奮斗,沒有革命軍的奮斗。”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  )
A.確立了三民主義的指導思想 B.建立了黃埔軍校
C.創建了同盟會 D.創立了中華民國
4.孫中山說:“今天在這地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這個“軍官學校”位于(  )
A.廣州 B.長沙 C.武漢 D.上海
5.中國近代史上,國共兩黨兩次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民主革命成果。其中,第一次國共合作(  )
A.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B.掀起了國民革命運動,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C.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D.取得了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反抗外國侵略的第一次偉大勝利
6.宋慶齡說:“孫中山和中國國民黨之間具有歷史意義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當時的國際局勢和中國本身的內部條件造成的。”這里的內部條件主要有(  )
①北伐的順利進軍,極大地推動了國民革命
②“打倒列強,消滅軍閥”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成為全國人民的呼聲
④“五四”運動使孫中山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決定改組國民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2021九下·杭州開學考)中國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下圖反映的是中國共產黨力量變化的趨勢,其中與第二個高峰的形成直接相關的是(  )
A.北伐戰爭的推動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工農武裝割據”局面的形成
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8.(2020九上·長興期末)浙江有一位革命先烈——錢一飛,民國十六年,他因秘密印制“打倒蔣介石”的傳單,被人告發,隨后被逮捕。他的遭遇表明當時中國的社會形勢是(  )
A.國民黨第五次圍剿中央革命根據地
B.國民革命運動失敗
C.廣州起義失敗,革命黨人被屠殺
D.帝制復辟,軍閥割據
9.(2020九上·慈溪月考)歌謠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反映了社會的狀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打倒列強,打到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斗!齊奮斗!
(1)歌謠反應的時期(  )
A.北伐時期 B.抗日戰爭時期
C.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 D.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2)歌謠中除軍閥指的是(  )
①吳佩孚 ②孫傳芳 ③張作霖 ④袁世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2020九上·柯橋期中)“十五年六月,國民軍入湖南,克長沙,吳佩孚來援,敗績,國民軍遂下武漢,入江西,敗孫傳芳之兵,分軍為左下,夾江東下。”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發生于(  )
A.辛亥革命時期 B.北伐戰爭時期
C.土地革命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
11.(2020九上·鄞州期中)《毛澤東選集》中寫道:“由于兩黨在一定綱領上的合作,發動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僅僅兩三年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A.創辦黃埔軍校 B.北伐戰爭取得重大勝利
C.成立南京國民政府 D.實現全國統一
12.(2020九上·鎮海期中)20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黨認識到應該聯合其他革命黨派,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此次“聯合”所順應的時代呼聲是 (  )
A.打倒列強,除軍閥 B.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C.土地革命,分田地 D.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二、材料分析題
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1924年,孫中山親自批準將這樣一副對聯貼在某校的大門上:上聯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下聯是“貪生怕死勿入斯門”,橫批是“革命者來”。
材料二:孫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遺訓被書于某校大門東西兩壁墻上。現在該校舊址的紀念建筑有學校正門、中山紀念碑、中山故居、俱樂部、游泳池及東征烈士墓等。
(1)這所學校的名稱是什么
(2)請你舉出該學校的兩位領導干部及其所擔任的職務。
(3)這所學校在當時起了什么作用
(4)材料二中孫中山說“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什么
(5)為完成革命的任務,國民黨采取了哪些行動 取得了什么成果 為什么說國民革命運動失敗了
(6)參觀這所學校的遺址有利于我們了解哪一時期的歷史
14.閱讀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為慶祝第一次國共合作成立90周年,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廣州市委員會和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共同舉辦《握手 紀念第一次國共合作90周年圖片展》。展覽由4個部分組成,用珍貴的歷史、文物和文獻照片再現那波瀾壯闊的時代。
(1)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標志是什么
(2)1924年國共兩黨能夠實現合作的原因是什么
(3)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哪些成績
1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民國四大美男是指民國時代最負盛名的四個美男子。一種說法是:周恩來、張學良、蔣介石、汪精衛。
材料二:七月一日,蔣介石下達“北伐部隊動員令”:“本軍繼承先大元帥遺志,欲求貫徹革命主張,保障革命利益,必先打倒一切軍閥,肅清反動勢力,方得實行三民主義,完成國民革命。爰集大軍,先定三湘,復規武漢。進而與我友軍國民軍會師,以期統一中國,繼承遺志。”
材料三:有人認為:蔣介石背離中山先生遺志破壞國共合作、屠殺革命群眾,是“人民公敵”。也有人認為:蔣介石作為北伐軍的總司令,領導北伐,取得重要成果,是“革命英雄”。
(1)材料一中在黃埔軍校中擔任過校長和政治部主任的人分別是誰 通電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從而使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統一”了全國的人是誰
(2)從材料二“北伐部隊動員令”中看,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3)蔣介石、汪精衛發動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這帶來了什么樣的教訓
(4)你贊成材料三中的哪一種觀點 試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決定北伐,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北伐的主要對象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個軍閥。北伐軍在打敗吳佩孚后,又集中力量進攻江西,消滅了孫傳芳的主力。結合材料“一炮就把孫傳芳轟走了”可知“一炮”指的是北伐戰爭。
AB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北伐戰爭是題干里的“一炮”所指的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伐戰爭,要求具備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北伐戰爭的內容是解題的關鍵。
2.【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為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決定北伐,第四軍葉挺獨立團連克汀泗橋和賀勝橋,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聲勢震動全國。北伐戰爭是國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強音,宣傳標語“打倒列強,除軍閥”最能體現這一時代“最強音”。
ABD三項都不能體現這一時代“最強音”,不符合題意;
C項打倒列強 除軍閥最能體現這一時代“最強音”,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伐戰爭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北伐戰爭的相關史實。
3.【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結合題干的信息,可以得出,孫中山的演說中認識到沒有革命軍是革命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所以孫中山建立了黃埔軍校,以此來培養革命軍。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建立了黃埔軍校是為了解決題干問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黃埔軍校的建立,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4.【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據“今天在這地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可知,這里指黃埔軍校的建立的相關史實。聯系所學知識,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1924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的黃埔創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黃埔軍校。
A項廣州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黃埔軍校的建立的相關史實。理解并識記黃埔軍校的建立的相關史實。
5.【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實現。在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中,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1924年5月,國民黨在廣州的黃埔創辦了黃埔軍校,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的軍事政治人才。1926年7月進行北伐戰爭,掀起了國民革命運動,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ACD三項都不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成果,不符合題意;
B項掀起了國民革命運動,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治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成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國共合作所取得的成果,要求具備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及運用能力。
6.【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第一次國共合作時還沒有進行北伐,故①錯誤;“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是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口號,故③錯誤。
B項②④是題干材料里的內部條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相關知識。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
7.【答案】C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結合圖片可以看出第二個高峰在1927-1934年左右,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開辟出井岡山革命道路,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理論,壯大了中國共產黨力量,使星星之火呈現燎原之勢。
A項北伐戰爭推動的是從21年到31年之間的高峰,是第一個高峰,不符合題意;
B項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在1942年,與中國共產黨力量變化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符合題意;
D項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是1937年,這是第三個高峰時期,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工農武裝割據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領導的中國革命經歷了艱難曲折的歷程,解答時要全面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歷程以及斗爭的特點,要求學生要具備較強的綜合分析材料的能力。
8.【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依據“民國十六年,他因秘密印制‘打倒蔣介石’的傳單,被人告發,隨后被逮捕。”可知,體現的是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國民革命運動失敗,國民黨右派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
A項國民黨第五次圍剿中央革命根據地不符合題意,1933年9月,國民黨第五次圍剿中央革命根據地,與題干時間不符;
B項國民革命運動失敗是當時中國的社會形勢,符合題意;
C項廣州起義失敗,革命黨人被屠殺不符合題意,國民大革命失敗后,1927年12月中共黨發動廣州起義,結果失敗,革命黨人被屠殺;
D項帝制復辟,軍閥割據不符合題意,1915年底,袁世凱稱帝,改國號中華帝國,各階層人士群起反對,聲勢浩大的護國運動很快席卷南方多個省份,1916年6月袁世凱在絕望中死去,中國出現軍閥割據的局面;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適中,考查國民革命運動失敗。要求學生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答案】(1)A
(2)A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1)“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斗!齊奮斗!”是北伐戰爭時北伐軍的軍歌,它唱出了北伐戰爭的目的和北伐軍的軍威。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國共兩黨展開了第一次合作,進行了北伐戰爭,取得初步勝利。
A項北伐時期是歌謠反應的時期,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歌謠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2)為了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統治,統一中國。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決定北伐,北伐對象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戰場。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聲勢震動全國,1927年,國民政府由廣州遷到武漢,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統治。
A項①②③是歌謠中除軍閥指的對象,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伐戰爭,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分析能力。
10.【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民國)十五年”是公元1926年,又據材料信息“入湖南,克長沙,吳佩孚……”“入江西,敗孫傳芳之兵”,可知該事件應為國民大革命時期的北伐戰爭。
ACD三項和題干材料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北伐戰爭時期發生題干材料描述的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民大革命,要求學生結合大革命的過程來分析。
11.【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據題干關鍵信息“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巨大的成就”指的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實現。在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中,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1924年5月,國民黨在廣州的黃埔創辦了黃埔軍校,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的軍事政治人才。1926年7月進行北伐戰爭,掀起了國民革命運動,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A項創辦黃埔軍校不符合題干主旨,不符合題意;
B項北伐戰爭取得重大勝利是“巨大的成就”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C項成立南京國民政府是背叛革命的產物,不符合題意;
D項實現全國統一不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伐戰爭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需要準確掌握國民革命的重大事件--黃埔軍校創立和北伐戰爭的情況以及意義。
12.【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關鍵信息“20世紀20年代”“建立革命統一戰線”,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進行了北伐戰爭,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A項打倒列強,除軍閥是此次“聯合”所順應的時代呼聲,符合題意;
B項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思想,不符合題意;
C項土地革命,分田地是土地革命時期的口號,不符合題意;
D項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是20世紀30年代面對日寇入侵,中共提出的主張,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民大革命,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13.【答案】(1)黃埔軍校
(2)校長:蔣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符合要求即可)
(3)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干部.他們成為國民革命軍的骨干。
(4)中國革命還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5)行動:與共產黨合作,建立黃埔軍校,發動北伐戰爭。成果:擊潰了軍閥吳佩孚的主力,消滅了孫傳芳的主力,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擴展到長江流域。廣州國民政府遷到武漢。原因: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
(6)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國共兩黨攜手進行反帝反軍閥斗爭的歷史。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1)材料一對聯是黃埔軍校創辦時在門口貼的對聯。聯系所學知識,1924年5月,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的建議下,創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軍校設在廣州附近的黃埔島上,又被稱為黃埔軍校。
(2)孫中山親自兼任軍校總理,蔣介石為校長。
(3)黃埔軍校培養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為黃埔軍校為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和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奠定了基礎。
(4)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依舊存在。
(5)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實現。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
重大成果是:1924年5月,國民黨在廣州的黃埔創建黃埔軍校,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的軍事政治人才;1926年,國民政府發動了北伐戰爭。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推動了國民革命的發展。
(6)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參觀黃埔軍校遺址有助于我們了解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國共兩黨攜手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歷史。
故答案為:(1)黃埔軍校。
(2)校長:蔣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符合要求即可)
(3)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干部,他們成為國民革命軍的骨干。
(4)中國革命還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5)行動:與共產黨合作,建立黃埔軍校,發動北伐戰爭。成果:擊潰了軍閥吳佩孚的主力,消滅了孫傳芳的主力,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擴展到長江流域。廣州國民政府遷到武漢。原因: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
(6)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國共兩黨攜手進行反帝反軍閥斗爭的歷史。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共第一次合作,要求運用所學解讀材料信息。
14.【答案】(1)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2)國共兩黨有著共同的目標,共同的敵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找到了共同利益。
(3)創辦黃埔軍校,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組建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基本消滅北洋軍閥等。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1)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實現。
(2)聯系所學知識可知,當時國共兩黨有著共同的奮斗目標,對內打倒軍閥,對外推翻帝國主義壓迫,實現民族獨立,把中國統一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3)在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中,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1924年5月,國民黨在廣州的黃埔創辦了黃埔軍校,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的軍事政治人才。1926年7月進行北伐戰爭,掀起了國民革命運動,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故答案為:(1)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2)國共兩黨有著共同的目標,共同的敵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找到了共同利益。
(3)創辦黃埔軍校,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組建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基本消滅北洋軍閥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國共合作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與識記國共第一次合作的相關史實。
15.【答案】(1)蔣介石。周恩來。張學良。
(2)打倒列強,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
(3)共產黨要掌握革命和武裝的領導權。
(4)要求:學生結合史實進行分析。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1)1924年5月,國民黨在廣州的黃埔創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黃埔軍校。蔣介石任校長,后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1928年底,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發表通告,宣布“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史稱“東北易幟”。
(2)根據材料二中的“必先打倒一切軍閥,肅清反動勢力”“以期統一中國”可知北伐的目的是打倒列強,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
(3)國民黨的大屠殺,使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必須要掌握革命和武裝的領導權。
(4)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選擇同意的觀點,然后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論證,比如同意材料三“蔣介石背離中山先生遺志破壞國共合作、屠殺革命群眾,可以從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進行論證。如果同意“革命英雄”的觀點,可以從國民大革命的結果和影響回答。
故答案為:(1)蔣介石。周恩來。張學良。
(2)打倒列強,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
(3)共產黨要掌握革命和武裝的領導權。
(4)要求:學生結合史實進行分析。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黃埔軍校,東北旗幟,北伐戰爭,國民大革命的失敗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1 / 1歷社九上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一目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魯迅先生深刻地指出:“中國現代的社會情況,只有實地的革命戰爭,一首詩嚇不走孫傳芳,一炮就把孫傳芳轟走了。”這里的“一炮”指的是(  )
A.辛亥革命 B.南昌起義
C.北伐戰爭 D.“五四”運動
【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決定北伐,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北伐的主要對象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個軍閥。北伐軍在打敗吳佩孚后,又集中力量進攻江西,消滅了孫傳芳的主力。結合材料“一炮就把孫傳芳轟走了”可知“一炮”指的是北伐戰爭。
AB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北伐戰爭是題干里的“一炮”所指的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伐戰爭,要求具備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北伐戰爭的內容是解題的關鍵。
2.北伐戰爭是國民革命中的最強音。下列宣傳標語最能體現這一時代“最強音”的是(  )
A.外爭國權 內懲國賊 B.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C.打倒列強 除軍閥 D.眾志成城共赴國難
【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為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決定北伐,第四軍葉挺獨立團連克汀泗橋和賀勝橋,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聲勢震動全國。北伐戰爭是國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強音,宣傳標語“打倒列強,除軍閥”最能體現這一時代“最強音”。
ABD三項都不能體現這一時代“最強音”,不符合題意;
C項打倒列強 除軍閥最能體現這一時代“最強音”,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伐戰爭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北伐戰爭的相關史實。
3.孫中山先生經常說:“我們過去的革命所姒失敗……原因是只有革命黨的奮斗,沒有革命軍的奮斗。”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  )
A.確立了三民主義的指導思想 B.建立了黃埔軍校
C.創建了同盟會 D.創立了中華民國
【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結合題干的信息,可以得出,孫中山的演說中認識到沒有革命軍是革命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所以孫中山建立了黃埔軍校,以此來培養革命軍。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建立了黃埔軍校是為了解決題干問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黃埔軍校的建立,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4.孫中山說:“今天在這地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這個“軍官學校”位于(  )
A.廣州 B.長沙 C.武漢 D.上海
【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據“今天在這地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可知,這里指黃埔軍校的建立的相關史實。聯系所學知識,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1924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的黃埔創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黃埔軍校。
A項廣州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黃埔軍校的建立的相關史實。理解并識記黃埔軍校的建立的相關史實。
5.中國近代史上,國共兩黨兩次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民主革命成果。其中,第一次國共合作(  )
A.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B.掀起了國民革命運動,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C.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D.取得了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反抗外國侵略的第一次偉大勝利
【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實現。在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中,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1924年5月,國民黨在廣州的黃埔創辦了黃埔軍校,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的軍事政治人才。1926年7月進行北伐戰爭,掀起了國民革命運動,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ACD三項都不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成果,不符合題意;
B項掀起了國民革命運動,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治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成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國共合作所取得的成果,要求具備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及運用能力。
6.宋慶齡說:“孫中山和中國國民黨之間具有歷史意義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當時的國際局勢和中國本身的內部條件造成的。”這里的內部條件主要有(  )
①北伐的順利進軍,極大地推動了國民革命
②“打倒列強,消滅軍閥”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成為全國人民的呼聲
④“五四”運動使孫中山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決定改組國民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第一次國共合作時還沒有進行北伐,故①錯誤;“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是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口號,故③錯誤。
B項②④是題干材料里的內部條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相關知識。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
7.(2021九下·杭州開學考)中國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下圖反映的是中國共產黨力量變化的趨勢,其中與第二個高峰的形成直接相關的是(  )
A.北伐戰爭的推動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工農武裝割據”局面的形成
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答案】C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結合圖片可以看出第二個高峰在1927-1934年左右,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開辟出井岡山革命道路,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理論,壯大了中國共產黨力量,使星星之火呈現燎原之勢。
A項北伐戰爭推動的是從21年到31年之間的高峰,是第一個高峰,不符合題意;
B項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在1942年,與中國共產黨力量變化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符合題意;
D項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是1937年,這是第三個高峰時期,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工農武裝割據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領導的中國革命經歷了艱難曲折的歷程,解答時要全面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歷程以及斗爭的特點,要求學生要具備較強的綜合分析材料的能力。
8.(2020九上·長興期末)浙江有一位革命先烈——錢一飛,民國十六年,他因秘密印制“打倒蔣介石”的傳單,被人告發,隨后被逮捕。他的遭遇表明當時中國的社會形勢是(  )
A.國民黨第五次圍剿中央革命根據地
B.國民革命運動失敗
C.廣州起義失敗,革命黨人被屠殺
D.帝制復辟,軍閥割據
【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依據“民國十六年,他因秘密印制‘打倒蔣介石’的傳單,被人告發,隨后被逮捕。”可知,體現的是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國民革命運動失敗,國民黨右派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
A項國民黨第五次圍剿中央革命根據地不符合題意,1933年9月,國民黨第五次圍剿中央革命根據地,與題干時間不符;
B項國民革命運動失敗是當時中國的社會形勢,符合題意;
C項廣州起義失敗,革命黨人被屠殺不符合題意,國民大革命失敗后,1927年12月中共黨發動廣州起義,結果失敗,革命黨人被屠殺;
D項帝制復辟,軍閥割據不符合題意,1915年底,袁世凱稱帝,改國號中華帝國,各階層人士群起反對,聲勢浩大的護國運動很快席卷南方多個省份,1916年6月袁世凱在絕望中死去,中國出現軍閥割據的局面;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適中,考查國民革命運動失敗。要求學生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2020九上·慈溪月考)歌謠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反映了社會的狀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打倒列強,打到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斗!齊奮斗!
(1)歌謠反應的時期(  )
A.北伐時期 B.抗日戰爭時期
C.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 D.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2)歌謠中除軍閥指的是(  )
①吳佩孚 ②孫傳芳 ③張作霖 ④袁世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A
(2)A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1)“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斗!齊奮斗!”是北伐戰爭時北伐軍的軍歌,它唱出了北伐戰爭的目的和北伐軍的軍威。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國共兩黨展開了第一次合作,進行了北伐戰爭,取得初步勝利。
A項北伐時期是歌謠反應的時期,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歌謠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2)為了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統治,統一中國。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決定北伐,北伐對象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戰場。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聲勢震動全國,1927年,國民政府由廣州遷到武漢,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統治。
A項①②③是歌謠中除軍閥指的對象,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伐戰爭,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分析能力。
10.(2020九上·柯橋期中)“十五年六月,國民軍入湖南,克長沙,吳佩孚來援,敗績,國民軍遂下武漢,入江西,敗孫傳芳之兵,分軍為左下,夾江東下。”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發生于(  )
A.辛亥革命時期 B.北伐戰爭時期
C.土地革命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
【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民國)十五年”是公元1926年,又據材料信息“入湖南,克長沙,吳佩孚……”“入江西,敗孫傳芳之兵”,可知該事件應為國民大革命時期的北伐戰爭。
ACD三項和題干材料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北伐戰爭時期發生題干材料描述的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民大革命,要求學生結合大革命的過程來分析。
11.(2020九上·鄞州期中)《毛澤東選集》中寫道:“由于兩黨在一定綱領上的合作,發動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僅僅兩三年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A.創辦黃埔軍校 B.北伐戰爭取得重大勝利
C.成立南京國民政府 D.實現全國統一
【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據題干關鍵信息“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巨大的成就”指的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實現。在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中,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1924年5月,國民黨在廣州的黃埔創辦了黃埔軍校,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的軍事政治人才。1926年7月進行北伐戰爭,掀起了國民革命運動,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A項創辦黃埔軍校不符合題干主旨,不符合題意;
B項北伐戰爭取得重大勝利是“巨大的成就”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C項成立南京國民政府是背叛革命的產物,不符合題意;
D項實現全國統一不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伐戰爭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需要準確掌握國民革命的重大事件--黃埔軍校創立和北伐戰爭的情況以及意義。
12.(2020九上·鎮海期中)20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黨認識到應該聯合其他革命黨派,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此次“聯合”所順應的時代呼聲是 (  )
A.打倒列強,除軍閥 B.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C.土地革命,分田地 D.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關鍵信息“20世紀20年代”“建立革命統一戰線”,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進行了北伐戰爭,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A項打倒列強,除軍閥是此次“聯合”所順應的時代呼聲,符合題意;
B項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思想,不符合題意;
C項土地革命,分田地是土地革命時期的口號,不符合題意;
D項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是20世紀30年代面對日寇入侵,中共提出的主張,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民大革命,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二、材料分析題
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1924年,孫中山親自批準將這樣一副對聯貼在某校的大門上:上聯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下聯是“貪生怕死勿入斯門”,橫批是“革命者來”。
材料二:孫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遺訓被書于某校大門東西兩壁墻上。現在該校舊址的紀念建筑有學校正門、中山紀念碑、中山故居、俱樂部、游泳池及東征烈士墓等。
(1)這所學校的名稱是什么
(2)請你舉出該學校的兩位領導干部及其所擔任的職務。
(3)這所學校在當時起了什么作用
(4)材料二中孫中山說“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什么
(5)為完成革命的任務,國民黨采取了哪些行動 取得了什么成果 為什么說國民革命運動失敗了
(6)參觀這所學校的遺址有利于我們了解哪一時期的歷史
【答案】(1)黃埔軍校
(2)校長:蔣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符合要求即可)
(3)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干部.他們成為國民革命軍的骨干。
(4)中國革命還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5)行動:與共產黨合作,建立黃埔軍校,發動北伐戰爭。成果:擊潰了軍閥吳佩孚的主力,消滅了孫傳芳的主力,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擴展到長江流域。廣州國民政府遷到武漢。原因: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
(6)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國共兩黨攜手進行反帝反軍閥斗爭的歷史。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1)材料一對聯是黃埔軍校創辦時在門口貼的對聯。聯系所學知識,1924年5月,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的建議下,創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軍校設在廣州附近的黃埔島上,又被稱為黃埔軍校。
(2)孫中山親自兼任軍校總理,蔣介石為校長。
(3)黃埔軍校培養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為黃埔軍校為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和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奠定了基礎。
(4)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依舊存在。
(5)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實現。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
重大成果是:1924年5月,國民黨在廣州的黃埔創建黃埔軍校,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的軍事政治人才;1926年,國民政府發動了北伐戰爭。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推動了國民革命的發展。
(6)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參觀黃埔軍校遺址有助于我們了解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國共兩黨攜手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歷史。
故答案為:(1)黃埔軍校。
(2)校長:蔣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符合要求即可)
(3)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干部,他們成為國民革命軍的骨干。
(4)中國革命還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5)行動:與共產黨合作,建立黃埔軍校,發動北伐戰爭。成果:擊潰了軍閥吳佩孚的主力,消滅了孫傳芳的主力,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擴展到長江流域。廣州國民政府遷到武漢。原因: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
(6)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國共兩黨攜手進行反帝反軍閥斗爭的歷史。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共第一次合作,要求運用所學解讀材料信息。
14.閱讀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為慶祝第一次國共合作成立90周年,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廣州市委員會和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共同舉辦《握手 紀念第一次國共合作90周年圖片展》。展覽由4個部分組成,用珍貴的歷史、文物和文獻照片再現那波瀾壯闊的時代。
(1)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標志是什么
(2)1924年國共兩黨能夠實現合作的原因是什么
(3)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哪些成績
【答案】(1)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2)國共兩黨有著共同的目標,共同的敵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找到了共同利益。
(3)創辦黃埔軍校,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組建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基本消滅北洋軍閥等。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1)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實現。
(2)聯系所學知識可知,當時國共兩黨有著共同的奮斗目標,對內打倒軍閥,對外推翻帝國主義壓迫,實現民族獨立,把中國統一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3)在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中,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1924年5月,國民黨在廣州的黃埔創辦了黃埔軍校,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的軍事政治人才。1926年7月進行北伐戰爭,掀起了國民革命運動,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故答案為:(1)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2)國共兩黨有著共同的目標,共同的敵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找到了共同利益。
(3)創辦黃埔軍校,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組建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基本消滅北洋軍閥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國共合作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與識記國共第一次合作的相關史實。
1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民國四大美男是指民國時代最負盛名的四個美男子。一種說法是:周恩來、張學良、蔣介石、汪精衛。
材料二:七月一日,蔣介石下達“北伐部隊動員令”:“本軍繼承先大元帥遺志,欲求貫徹革命主張,保障革命利益,必先打倒一切軍閥,肅清反動勢力,方得實行三民主義,完成國民革命。爰集大軍,先定三湘,復規武漢。進而與我友軍國民軍會師,以期統一中國,繼承遺志。”
材料三:有人認為:蔣介石背離中山先生遺志破壞國共合作、屠殺革命群眾,是“人民公敵”。也有人認為:蔣介石作為北伐軍的總司令,領導北伐,取得重要成果,是“革命英雄”。
(1)材料一中在黃埔軍校中擔任過校長和政治部主任的人分別是誰 通電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從而使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統一”了全國的人是誰
(2)從材料二“北伐部隊動員令”中看,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3)蔣介石、汪精衛發動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這帶來了什么樣的教訓
(4)你贊成材料三中的哪一種觀點 試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
【答案】(1)蔣介石。周恩來。張學良。
(2)打倒列強,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
(3)共產黨要掌握革命和武裝的領導權。
(4)要求:學生結合史實進行分析。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1)1924年5月,國民黨在廣州的黃埔創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黃埔軍校。蔣介石任校長,后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1928年底,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發表通告,宣布“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史稱“東北易幟”。
(2)根據材料二中的“必先打倒一切軍閥,肅清反動勢力”“以期統一中國”可知北伐的目的是打倒列強,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
(3)國民黨的大屠殺,使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必須要掌握革命和武裝的領導權。
(4)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選擇同意的觀點,然后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論證,比如同意材料三“蔣介石背離中山先生遺志破壞國共合作、屠殺革命群眾,可以從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進行論證。如果同意“革命英雄”的觀點,可以從國民大革命的結果和影響回答。
故答案為:(1)蔣介石。周恩來。張學良。
(2)打倒列強,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
(3)共產黨要掌握革命和武裝的領導權。
(4)要求:學生結合史實進行分析。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黃埔軍校,東北旗幟,北伐戰爭,國民大革命的失敗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巩留县| 两当县| 上犹县| 讷河市| 巴林左旗| 韩城市| 开平市| 边坝县| 桃园县| 泸州市| 鄂尔多斯市| 海安县| 石棉县| 沈丘县| 延庆县| 农安县| 永福县| 义乌市| 炉霍县| 科技| 双柏县| 河西区| 万安县| 吉安县| 集贤县| 平阳县| 德清县| 大石桥市| 来安县| 朝阳区| 麻江县| 阳信县| 五大连池市| 玛沁县| 大同市| 合川市| 洮南市| 泗水县| 萨嘎县| 元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