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同樣暑假,不同內容你是否有類似的經歷?與同學交流分享你的付出和收獲。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我們要主動認識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在生動鮮活的社會課堂中學習、成長,在異彩紛呈的社會實踐中鍛煉、發展。個人的生存與發展總是離不開社會提供的種種條件和環境的制約,人的全面進步與社會的全面發展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我們應該怎樣處理與社會的關系呢?第一單元走進社會生活第一課豐富的社會生活1.2在社會中成長自主學習:1.什么是社會化?2.個人成長與社會的關系3.親社會行為的表現4.親社會行為對我們成長的意義?5.青少年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看教材P6暑假志愿活動收獲·說說小東的收獲八年級學生小東和伙伴利用暑假在社區組織小學生學習書法和國畫不但獲得了小朋友的認可,而且提高了自己的主動學習能力、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和組織能力在社會課堂中成長一、在社會課堂中成長社會心理學——社會化1、“狼孩”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社會,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2、“狼孩”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嗎?不是;只有社會化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社會化生物人社會人剛出生的人,僅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類特征,但還不具備人的品質。通過學習社會知識、從生物人變成社會人,完成了人的社會化。【社會化】是指一個人從最初的自然的生物個體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1、社會化的含義:思考:(1).這個孩子的愿望有實現的可能嗎?為什么?有,因為隨著知識及能力的不斷提高,各方面日漸成熟。(2).說說該名學生是如何從呱呱墜地的嬰兒成長為一名學生的?父母的養育同伴的幫助教師的教誨社會的關愛知識技能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生物的我自然人社會化社會人社會的我社會化的途徑社會化的影響社會化的結果2、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我們要在社會課堂中成長。(2).說說該名學生是如何從呱呱墜地的嬰兒成長為一名學生的?探究與分享(1)食物是農民通過翻地、播種、施肥、收割等一系列艱辛勞動得到糧食,糧食加工成面粉或大米,通過市場銷售,飯店師傅或父母購買大米或面粉,經過蒸煮才變成可口的食物;(2)學習用品是工廠的工人生產出來的;(3)衣服是紡織工人用紡織機把棉或人造纖維紡成紗線,再將紗線織成布料,再到制衣廠制成衣服。結合上圖,說明食物、學習用品、衣服等是怎樣生產出來的。人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社會衣采棉棉布加工成衣食播種收獲食品加工美食①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3.為什么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社會對個人成長的作用?學習用書②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2、個人成長和社會的關系是什么樣的?(1).個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2).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都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3).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二、養成親社會行為志愿者在行動觀看視頻后,你對親社會行為有怎樣的認識和理解?“親社會行為”:又叫利社會行為,是指符合社會希望對行為者本身無明顯好處,而自愿利他人、幫助他人的行為。4.親社會行為的含義、表現例如:向災區捐款捐物;義務植樹;到敬老院獻愛心;幫交警維持交通秩序;志愿者活動……中學生可以參加的親社會行為有哪些?親社會行為的表現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有人說,中學生離社會還遠,親社會行為是成年人的事。你同意這個觀點嗎?為什么?少年強則國強!13歲男孩扛面粉支援新鄉:流點兒汗受點兒累比打游戲強暢所欲言:他的這種行為有什么意義?5.我們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1)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了解、服務社會。可塑性強、不穩定時期我們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2)養成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認可。【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意義】我們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3)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當今中國社會狀況?我能做什么?我做了什么?①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②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③參與社會的過程,既是體驗社會生活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④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5.我們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原因+意義少年強!抗洪小志愿者感動網友圖片探究結合圖片和你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談談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社會體驗志愿服務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6.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③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結合圖片和你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談談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6、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1)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2)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3)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在社會中成長在社會課堂中成長養成親社會行為1.是什么(含義、表現)2.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3.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2.為什么(意義)3.怎么做(做法)1.社會化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 在社會中成長2021-2022學年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pptx 同樣暑假,不同內容.avi 少年強則國強!13歲男孩扛面粉支援新鄉:流點兒汗受點兒累比打游戲強(0).mp4 少年強!抗洪小志愿者感動網友.mp4 社會心理學-社會化.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