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童科學本次課程:分子、比熱容年級:七年級科目:科學本次課學習目標:掌握1.分子的運動2.比熱容part1.思維導圖(?http:?/??/?www.21cnjy.com?/??)1.物質的構成(1)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但也有許多物質是由或等微粒構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2)分子運動論的基本內容:(背)①分子之間有空隙;②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無規則運動(這種運動稱為熱運動);③分子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只有在分子相距很近的時候才顯現)說明:芝麻與黃豆混合后總體積變小的實驗,是一個模擬實驗,它并不能證明分子間有間隙。(3)很容易被壓縮而和很難被壓縮,說明了氣體分子間的間隙很,而液體和固體中分子間的間隙較。21·cn·jy·com(4)擴散:兩種不同物質的分子相互進入到分子的空隙中的現象。擴散現象證明了:一是(?http:?/??/?www.21cnjy.com?),二是。說明:聞到花香是香味分子擴散造成的,可證(?http:?/??/?www.21cnjy.com?)明分子在熱運動,但飛舞的雪花、飄揚的灰塵、掉落的樹葉等都是物體,它們本身不是分子,因而這些現象都不是擴散現象,都不能證明分子熱運動。影響擴散的快慢:分子空隙大小,分子熱運動程度(溫度)。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5)觀察較大物質分子的器材是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細胞的儀是普通光學顯微鏡。(6)冰融化成水后,體積會變小,這說明冰中水分子之間的空隙比液態水中的要。但絕大多數物質的固態比液態空隙要。說明:①氣體、液體、固體都會發生擴散現象。②鉛片和金片緊壓在一起一長段時間后,發現它們結合在一起了,這就是擴散現象,它既說明了固體物質的分子間有間隙,也說明了固體分子也在熱運動。③物體難以被壓縮說明了分子間存在斥力,物體難對被拉斷說明了分子間存在引力。④兩個鉛柱被粘合在一起很難被拉開,證明了分子間存在引力。〖例題解析〗例1.(2018·紹興)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選項宏觀事實微觀解釋A塑料帶很難被拉斷分子之間有引力B水結冰后不再流動分子停止了運動C切洋蔥時眼睛被熏得直流淚分子在不停運動D水很難被壓縮分子之間有斥力A.?A????B.?B???C.?C????D.?D例2.(2020·杭州)用力將端面已銼平的兩(?http:?/??/?www.21cnjy.com?)塊鉛柱緊壓在一起,然后將它們懸掛起來,并在下方掛一重物,發現兩鉛柱不分開(如圖甲)。對此現象,小金有疑惑:兩鉛柱不分開的原因是大氣壓力造成還是其他引力造成?于是小金將圖甲所示的鉛柱與重物固定在一個玻璃鐘罩內(如圖乙),逐漸抽出鐘罩內的空氣。(1)如果在抽氣過程中,鐘罩內兩鉛柱分開了,則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確定圖甲所示的兩鉛柱間有其他引力存在(2)如果在抽成真空時,鐘罩內兩鉛柱也不分開,則________(選瑣“能”或“不能”)確定甲圖甲所示的兩鉛柱間有其他引力存在。〖提高能力〗1.如圖所示,向容積為25(?http:?/??/?www.21cnjy.com?)0mL的細頸玻璃儀器中加水至虛線處,再滴幾滴紅墨水,一段時間后,儀器中的現象是,說明。繼續向儀器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處正好與刻度線相切。塞緊玻璃塞,將A中液體倒轉搖勻,重復2次。靜置一段時間后,A中的現象為________,說明_________。儀器A細頸部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2.科學研究需要進行實驗,得到事實,并在此基(?http:?/??/?www.21cnjy.com?)礎上進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學習科學過程中我們需要區分事實與推論。則關于表述:①在氣體擴散實驗中,抽去玻璃板后,紅棕色的NO2氣體進入到空氣中;②在液體擴散實驗中,紅墨水滴入熱水,熱水很快變紅;③擴散現象表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④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正確的是()A.①②是事實,③④是推論B.①②④是事實,③是推論C.①是事實,②③④是推論D.③④是事實,①②是推論3.彈簧測力計下吊著水平的玻璃片,(?http:?/??/?www.21cnjy.com?)把玻璃片放在水面上使其與水接觸,然后向上提起彈簧測力計,使玻璃片與水分離。在玻璃片與水分離之際,觀察到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明顯增大,這個實驗說明了()A.水有黏性B.水分子具有重力C.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D.分子之間存在著斥力4.下列現象用分子理論解釋正確的是()A.石灰石被粉碎成粉末,說明分子很小B.空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引力C.“破鏡不能重圓”說明分子間有斥力D.蔗糖能溶于水中,說明分子做無規則運動5.將一根細線松松地系在一個鐵絲框架相(?http:?/??/?www.21cnjy.com?)對的兩邊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來,框架上便會出現一層肥皂膜,如圖中甲所示。用燒熱的針刺破線的一側的肥皂膜,另一側的肥皂膜會把細線拉過去,如圖乙。這個實驗現象說明( )A.物體是由大量分子構成的B.分子之間存在著空隙C.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D.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6.人們常說“破鏡重圓”,但打破的玻璃鏡對在一起卻不能重新結合起來,其原因是()A.分子間引力太小B.玻璃鏡碎片間只有少數幾點接觸,大部分斷面處分子間距離很大,分子間沒有作用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D.玻璃鏡斷面處靠得太近,分子間力的作用主要是斥力7.一般物體有熱脹冷縮的現象,這是由于()A.物質分子的大小發生了改變B.物質分子的運動快慢發生了改變C.物質分子的數目發生了改變D.物質分子的空隙發生了改變8.如圖所示,上、下兩個廣口瓶分別裝有空氣和二氧化氮氣體,中間用玻璃板隔開,抽去玻璃板后()A.二氧化氮向上方擴散,空氣不會向下方擴散B.空氣向下方擴散,二氧化氮不會向上方擴散C.空氣和二氧化氮將同時向對方擴散D.當兩種氣體分布均勻后,分子就不會向上或向下運動了9.銅絲不易被拉斷,而面條一拉就斷,這是因為()A.面條分子間沒有引力,銅絲分子間有引力B.面條分子間有斥力,銅絲分子間沒有斥力C.面條比銅絲軟D.面條、銅絲分子間都有引力和斥力,但面條分子間的引力小于銅絲分子間的引力10.小明學習了分子動理論的知識后,知道了分子動理論的內容為:A.物體是由大量的分子組成;B.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C.分子間存在著引力和斥力。于是他準備了如圖(?http:?/??/?www.21cnjy.com?)所示的實驗:把一塊表面很干凈的玻璃板掛在彈簧測力計下面,使玻璃板剛好和水面接觸,再慢慢地提起彈簧測力計,請據此提出你的猜想。小明可能是要驗證上述分子動理論中的內容(填序號),他可能看到的現象是:,結論是:。2-1-c-n-j-y11.如右圖所示,根據分子動理論:①說明分子;②說明分子間;③說明分子間。12.丁香花綻放的時候,距離丁香花很遠(?http:?/??/?www.21cnjy.com?)的地方就能聞到花的香味,這種現象說明了;夏天,雨過天晴,池塘里荷葉上的水珠隨荷葉拂動而滾動不止,當兩滴滾動的水珠相遇時,會匯合成一滴較大的水滴,這說明。21cnjycom13.如圖所示,由左、右兩個相(?http:?/??/?www.21cnjy.com?)同容器連成的裝置中,先將閥門K關閉,往左邊注入50mL較咸的食鹽水,往右邊注入50mL較淡的食鹽水,然后打開閥門K。一段時間后會發現左邊的食鹽水變(選填“咸”或“淡”),右邊的食鹽水變(選填“咸”或“淡”),這是由于的緣故。同時還會發現左、右兩邊容器中的液面略有,這是因為。21·世紀教育網14.已知氨氣溶于水后成為氨(?http:?/??/?www.21cnjy.com?)水,而氨水是一種易揮發出氨氣的液體;酚酞是一種無色的試劑,將酚酞滴入濃氨水中,溶液會變紅;酚酞滴入蒸餾水中不變色。李明同學按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項實驗探究。實驗結果是:甲中小燒杯B中的溶液呈現紅色,乙中小燒杯D中的溶液不變色。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B中溶液為什么變(2)紅?。(2)李明探究的目的可能是:。15.下面是小英和小方設計的證明分子運動的(?http:?/??/?www.21cnjy.com?)實驗:小方的實驗如圖甲所示,圖乙是小英的實驗,在錐形瓶中裝有濃氨水,錐形瓶口用一張濾紙蓋住,濾紙剛剛用酚酞溶液浸過(濃氨水能使酚酞變成紅色)。(?http:?/??/?www.21cnjy.com?/??)⑴小方觀察到的現象是;小英觀察到的現象是;可以得到的結論是。⑵小方在玻璃罩外放一杯酚酞溶液(B燒杯)的目的是。⑶請你就兩位同學的操作過程、藥品用量以及實驗的嚴密性或其他方面做出比較性的評價:。16.(推理題)小明有一次打開了很久沒用過的鉛(?http:?/??/?www.21cnjy.com?)筆盒,看到有一塊橡皮和一支綠色的鉛筆粘在了一起,把橡皮切開后,發現里面有一部分也變成了綠色,從科學角度分析一下:橡皮里面變成綠色是現象;為什么在天氣熱的時候容易看到這種現象?(?http:?/??/?www.21cnjy.com?/??)1.物質的比熱(1)熱傳遞規律:熱能(也稱熱量或內能)從溫物體傳遞給溫物體,直至溫度相同時結束。(2)熱量:一個物體吸收的那部(?http:?/??/?www.21cnjy.com?)分熱能或放出的那部分熱能,叫熱量。即一個物體熱能的改變量,就是熱量。用符號Q表示。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為J。1KJ=1000J(3)公式:C=Q/mΔt(4)比熱:。比熱的符號:C,單位:焦/千克·℃。(5)是自然界中比熱最大的常見物質。所以一般用作冷卻劑。(6)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越多,吸收的熱量越多。反之,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降低越多,放出的熱量越多。物體升高一定的溫度,質量越大,吸收的熱量越多。反之,物體降低一定的溫度,質量越大,放出的熱量越多。(7)比熱越大,升溫降溫越;比熱越小,升溫降溫越。所以內陸的溫差比沿海要大。思考:有人認為,90℃的熱水和10℃冷水混合后,水溫一定是50℃,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例題解析〗〖例題〗溫度相同的甲和乙(C甲>C乙),m甲=m乙,將它們分別加熱,使其吸收相同的熱量后接觸,此時( )A.溫度從甲傳向乙B.熱能從甲傳向乙C.熱能從乙傳向甲D.甲、乙間不發生熱傳遞 〖提高能力〗1.質量、初溫度都相同的水和鐵塊吸收相同的熱量后彼此接觸時()A.熱量從鐵塊傳給水B.熱量從水傳給鐵塊C.溫度從鐵塊傳給水D.溫度從水傳給鐵塊2.質量相等的鐵塊和水,吸收相等的熱量后,把鐵塊投入水中,則()A.熱從鐵塊傳給水B.熱從水傳給鐵塊【來源:21·世紀·教育·網】C.鐵塊與水間不發生熱傳遞D.無法確定是否發生熱傳遞3.將質量相同的銅塊和鐵塊,放入沸水中加熱足夠長的時間,則下列關于這兩個物體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銅塊和鐵塊升高的溫度不同B.銅塊和鐵塊吸收的熱量相同C.銅塊和鐵塊的末溫相同D.銅塊和鐵塊間會發生熱傳遞4.已知鋁、鐵、銅的比熱容依次減小,溫度相同、質量相等的鋁、鐵、銅金屬塊吸收相同的熱量,最后()A.三塊金屬的溫度都相同B.鋁塊的溫度最高C.鐵塊的溫度最高D.銅塊的溫度最高www.21-cn-jy.com5.原來溫度相同的甲、乙兩塊鐵,已知m甲=2m乙,對它們分別加熱,使它們吸收相同的熱量,然后接觸,此時()A.溫度從乙傳給甲B.熱量由甲傳給乙C.熱量由乙傳給甲D.甲、乙之間不發生熱傳遞6.由于水的比熱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熱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區陸地表面的氣溫比海面的氣溫晝夜變化顯著。因此()A.白天的海風多是從陸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風多是從海面吹向陸地B.白天的海風多是從海面吹向陸地,夜晚的海風多是從陸地吹向海面C.白天和夜晚的海風多是從陸地吹向海面D.白天和夜晚的海風多是從海面吹向陸地7.某同學要洗熱水澡,他將15℃的冷水與85℃的熱水相混合,混合后的水溫為40℃,則在混合之前()A.冷水和熱水一樣多B.冷水比熱水多C.熱水比冷水多D.無法比較8.小明和小華同學在做“探究:比較(?http:?/??/?www.21cnjy.com?)水與煤油吸收熱量時溫度升高的快慢”的實驗時,使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設計實驗方案時,他們確定以下需控制的變量,其中多余的是()21cnjycom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熱方式B.酒精燈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9.質量相同的a、b兩種物質,其溫度變化Δt與放出熱量Q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可判斷()A.a的比熱較大B.b的比熱較大C.a的密度較大D.b的密度較大10.為了比較水和沙子吸熱本領的大(?http:?/??/?www.21cnjy.com?)小,小敏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質量、初溫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對其加熱,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質量/g升溫10℃所需時間/s升溫20℃所需時間/s升溫30℃所需時間/s沙子306489124水3096163220(1)在此實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比較水和沙子吸熱的多少。(2)分析上表中的實驗數據可知:質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水吸收的熱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熱量。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3)如果加熱相同的時間,質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_____(填“水”或“沙子”)升高的溫度較多。(4)下列事實能用上述實驗結果解釋的是______。A.沿海地區晝夜溫差會比內陸地區小B.用鹽水腌蛋,一段時間后蛋會變咸C.長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變成黑色part2.題型訓練考點一:比熱定義辨析及傳熱條件1.對于熱量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高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少B.溫度高的物體含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含的熱量少C.在熱傳遞過程中,同一物體溫度改變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就越多D.質量大的物體比質量小的物體含的熱量多2.兩個物體,它們吸收相同熱量后,升高溫度相同,則( )A.兩個物體質量一定相同B.兩個物體比熱一定相同C.兩個物體中質量大的比熱小D.兩個物體中質量大的比熱大3.已知銅的比熱比鋁小,質量和初始溫度都相同的銅和鋁,放出相同的熱量后相互接觸,熱量( )A.一定從銅傳到鋁B.一定從鋁傳到銅C.不會發生熱傳遞D.不能確定是否發生熱傳遞4.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溫度高的物體比溫度低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多B.溫度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C.熱量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D.熱量從熱量多的物體向熱量少的物體傳遞5.關于比熱的概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B.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降低1℃所放出的熱量,也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C.某種物質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越多,比熱也越大,比熱與熱量有關D.各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它是物質的特性之一6.互相接觸的兩個物體之間沒有發生熱傳遞,這是因為它們具有相同的( )A.密度 B.比熱C.燃燒值 D.溫度7.下列關于熱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我們不敢大口喝熱氣騰騰的湯,是因為湯含有的熱量較多B.發生熱傳遞時,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傳遞給內能小的物體C.在汽油機的壓縮沖程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D.集中供暖采用熱水循環,是利用了水的比熱容較大的性質8.一瓶酒精,倒出一半后,則剩余的酒精 ( )A.質量變為原來的1/2,密度變為原來的1/2,比熱變為原來的1/2B.質量變為原來的1/2,密度不變,比熱變為原來的2倍C.質量,密度,比熱都不變化D.質量變為原來的1/2,密度、比熱都不變9.對于熱量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高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少B.溫度高的物體含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含的熱量少C.在熱傳遞過程中,同一物體溫度改變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就越多D.質量大的物體比質量小的物體含的熱量多10.關于比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只要升高相同的溫度,比熱較大的物質吸收的熱量一定多B.溫度較低的物質比熱較小C.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反映物質吸熱或放熱本領的大小D.物體的質量越大,它的比熱越大11.下列事實中,最能說明物質吸收的熱量跟物質種類有關的是( )A.體積相同的兩杯水溫度都升高10℃,它們吸收的熱量相同B.質量相等的兩塊鋼溫度分別升高5℃和10℃,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同C.體積相等的水和煤油溫度都升高10℃,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同D.質量相等的水和銅溫度都升高10℃,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同12.在下列幾種情況下,比熱容會發生變化的是( )A.20℃的水變成4℃的水B.一塊鋼板壓制成鋼鍋C.水結成冰D.把開水倒入冷水中13.初溫相同質量相同的鐵塊和水,吸收相等的熱量后,把鐵塊投入水中,結果( )A.熱量從水傳遞到鐵塊B.熱量從鐵塊傳遞到水C.鐵塊和水之間不發生熱傳遞D.無法確定是否發生熱傳遞考點二:比熱在生活中的應用1.水的比熱較大,人們往往利用它的這一特性為生活生產服務,下列事例中與它的這一特性無關是( )A.讓流動的熱水流過散熱器取暖B.在較大的河流上建水電站,用水發電C.汽車發動機用循環水冷卻D.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凍壞秧苗2.水具有比熱大的特點,下列生活和生產中的現象與此特點無關的是( )A.圖甲海邊的晝夜溫差較小B.圖乙空調房間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濕度C.圖丙冬天暖氣設備用熱水供暖D.圖丁用水冷卻汽車發動機3.在生產和生活中,常用液體作“散熱劑”和“冷卻劑”,正確的選擇是( )A.散熱劑用比熱較大的液體,冷卻劑用比熱較小的液體B.散熱劑用比熱較小的液體,冷卻劑用比熱較大的液體C.兩種都用比熱較大的液體D.兩種都用比熱較小的液體4.“五·一”期間,小敏在父母的協助下,從早(?http:?/??/?www.21cnjy.com?)上8:00開始每隔半小時,分別對小區內的氣溫和人工湖的水溫進行了測量,如圖是他根據記錄的數據繪成溫度T隨時間t變化的圖線。據圖可以判斷( )A.實線是水溫,虛線是氣溫,因為水的比熱較大B.實線是水溫,虛線是氣溫,因為水的比熱較小C.實線是氣溫,虛線是水溫,因為水的比熱較大D.實線是氣溫,虛線是水溫,因為水的比熱較小5.中央氣象臺每天都會發(?http:?/??/?www.21cnjy.com?)布全國主要城市的天氣預報,如圖列出的是2016年6月4日沿海城市天津和內地城市西安的氣溫情況。請根據兩座城市的氣溫變化情況判別城市名稱,甲是____,你做出判別的依據是 沿海地區靠近海洋,水比熱大,日夜溫差小 。2·1·c·n·j·y考點三:利用比熱進行簡單分析(XY軸圖形)1.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別(?http:?/??/?www.21cnjy.com?)用兩個相同的加熱器加熱,加熱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線如圖所示,關于a、b兩種液體的鑒別結論正確的是( )A.a的比熱大,是水B.a的比熱大,是酒精C.b的比熱大,是水D.b的比熱大,是酒精2.鐵的比熱容大于銅的比熱容,質量相等的鐵塊和銅塊放出了相等的熱量,則( )A.銅塊的末溫高B.鐵塊的末溫高C.銅塊的溫度降低得多D.鐵塊的溫度降低得多3.將質量相同的三塊金屬甲、乙、丙加熱到相同的溫度后,放在表面平整的石蠟上。經過一定時間后,觀察到的現象如圖所示。三塊金屬的比熱(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樣大4.甲、乙兩物體,質量和初(?http:?/??/?www.21cnjy.com?)溫都相同。把甲放在一杯冷水中,攪拌后,水的溫度升高了5℃,將甲取出,再把乙放進去(假設沒有熱損失)攪拌后,水的溫度又升高了5℃。由此可知( )A.甲的比熱大B.乙的比熱大C.兩者的比熱一樣大D.無法比較兩者的比熱5.初溫和質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熱量后,它們的最終溫度(設水和酒精吸熱后均未發生物態變化,已知水的比熱大于酒精的比熱)( )【出處:21教育名師】A.水比酒精高 B.水比酒精低C.水和酒精一樣高 D.無法判斷6、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有甲、乙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關系如圖所示,則( )A.若甲、乙兩種液體的質量相同,則甲的比熱容大于乙的比熱容B.若甲、乙為同種液體,則乙液體的質量較大C.若甲、乙兩種液體的質量相同,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多D.若甲、乙為同種液體,則液體的溫度變化與它們的質量成正比7、水的比熱比煤油的大。如圖所示,(?http:?/??/?www.21cnjy.com?)隔著石棉網同時加熱規格相同、分別裝有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試管,至管內液體升溫到40℃,這個過程中( )A.煤油溫度先升到40℃B.同一時刻水的溫度比煤油的高C.加熱相同時間,水吸收的熱量多D.升高相同的溫度,煤油需要加熱較長的時間8.分別用兩個相同的加熱器,同時給質量和溫(?http:?/??/?www.21cnjy.com?)度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加熱,它們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由圖像可以看出,_____液體的溫度升高較快,_______液體的比熱較大。若要你在甲、乙兩種液體中選擇一種作為汽車的冷卻液,你認為選擇________液體更好。21cnjy.com考點四:比熱實驗探究題1.在比較兩種不同液體吸收相同熱量后溫度升高快慢的實驗中,需要控制一些變量,下列各控制內容,有必要的是(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A.加熱時所用酒精燈里裝有的酒精量必須相等B.盛放液體的容器要相同,兩種液體的質量要相等C.兩種液體的體積要完全相等D.兩種液體的初溫一定要相同2.如圖是小明和小華同學探究沙子與水吸熱升溫快慢的實驗裝置。設計實驗方案時,他們確定以下需控制的變量,其中多余的是( )A.取相同質量的沙子和水B.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熱方式D.酒精燈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3.小剛班的同學準備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在升高相同溫度的情況下,一定質量的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質的種類是否有關?”21教育網(1)在此實驗中,液體吸收的熱量多少是通過比較________________來判斷的。(2)其中兩個小組記錄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組別液體質量/克初溫/℃末溫/℃加熱時間1水200254013分30秒煤油20025406分30秒2水200254012分10秒煤油20025405分45秒①使質量相同的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http:?/??/?www.21cnjy.com?)溫度,加熱時間應該相同。但1、2兩組的同學在交流實驗數據時卻發現,第1組的加熱時間明顯偏長。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A.酒精燈火焰較小B.燒杯口沒有加蓋C.酒精燈中酒精量太少D.用酒精燈的內焰加熱②某同學利用實驗數據大致描繪出水和煤油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乙所示,則圖線________應代表煤油。4.如圖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http:?/??/?www.21cnjy.com?)實驗,將質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分別裝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并測出煤油和水的初溫,然后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加熱,每隔2分鐘記錄一次溫度。實驗記錄如下表所示。(?http:?/??/?www.21cnjy.com?/??)加熱時間/分鐘02468溫度/℃煤油2025293438水2022242628(1)實驗中選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可以認為相同時間內水和煤油____________相同。(2)由記錄表可知,對于質量相等的(?http:?/??/?www.21cnjy.com?)煤油和水:吸收相等熱量,升溫較快的是________;若使兩者升高相同的溫度,則________吸收的熱量較多。由此得出物質的吸熱能力與物質的種類有關。5.在“比較不同物質吸熱升溫情況”的實驗中:(1)小麗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熱水(?http:?/??/?www.21cnjy.com?)和煤油的實驗,如圖甲所示。在組裝器材時應先調節______(填“A”或“B”)的高度,調節它的高度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源:21cnjy.com】(2)組裝好器材,他們先后在同一個燒杯中稱出(?http:?/??/?www.21cnjy.com?)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別加熱相同的時間,比較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結論。要完成該實驗,除圖甲所示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________。(3)在對實驗進行反思時,他們認為(?http:?/??/?www.21cnjy.com?)原方案有需要兩次加熱,耗時長等缺點,因此改進方案并設計了圖乙所示的裝置。與原方案相比,該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點外還具有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個即可)6.在探究“比較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加熱時間/分鐘01234甲的溫度/℃3034384246乙的溫度/℃1018263442(1)實驗中應量取質量________的甲、乙兩種液體,分別倒入相同的燒杯中,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當它們吸收相同熱量時,通過比較____________來判斷吸熱能力的強弱。(2)通過實驗,記錄數據如表格所示。從開始加熱到42℃,甲乙兩種液體吸收熱量的關系為Q甲____Q乙。(3)分析實驗數據可知________物質的吸熱能力強。7.在探究“比較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加熱時間/分鐘01234甲的溫度/℃3034384246乙的溫度/℃1018263442(?http:?/??/?www.21cnjy.com?/??)(1)實驗中應量取質量___(?http:?/??/?www.21cnjy.com?)_____的甲、乙兩種液體,分別倒入相同的燒杯中,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當它們吸收相同熱量時,通過比較____________來判斷吸熱能力的強弱。(2)通過實驗,記錄數據如表格所示。從開始加熱到42℃,甲、乙兩種液體吸收熱量的關系為Q甲________Q乙。【版權所有:21教育】(3)分析實驗數據可知________物質的吸熱能力強。8.某同學在做“比較不同液體吸熱能力”的實驗時,使用相同的電加熱器給液體甲和乙加熱。液體次數質量m/kg升高的溫度Δt/℃加熱的時間t/min甲10.15120.110230.2104乙40.110150.120260.2204(1)分析第1、4次,第(?http:?/??/?www.21cnjy.com?)2、5次或第3、6次實驗數據,某同學認為:加熱相同的時間時,乙升高的溫度高一些,這說明乙吸收的熱量多一些。這位同學的判斷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第2、3次或第5、(?http:?/??/?www.21cnjy.com?)6次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物質的________越大,吸收的熱量就越________。(填“多”或“少”)www-2-1-cnjy-com(3)通過比較第2、4次實驗數據可知,液體吸收的熱量多少與液體的________有關,________的吸熱能力更強(填“甲”或“乙”)。9.在“比較不同物質吸熱升溫情況”的實驗中:(?http:?/??/?www.21cnjy.com?/??)(1)小麗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熱水和煤油的實(?http:?/??/?www.21cnjy.com?)驗,如圖甲所示。在組裝器材時應先調節________(填“A”或“B”)的高度,調節它的高度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組裝好器材,他們先后在同一個燒杯中稱(?http:?/??/?www.21cnjy.com?)出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別加熱相同的時間,比較水和煤油____________,得出結論。要完成該實驗,除圖甲所示器材外,還需要的一個測量工具是________。(3)在對實驗進行反思時,他們認(?http:?/??/?www.21cnjy.com?)為原方案有需要兩次加熱耗時長等缺點,因此改進方案并設計了圖乙所示的裝置。與原方案相比,該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點外還具有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個即可)10.某同學為了探究溫度升(?http:?/??/?www.21cnjy.com?)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做了如下實驗:在四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樣的加熱器加熱,如表是他的實驗數據記錄:燒杯號液體質量(g)初溫(℃)末溫(℃)加熱時間(min)1水200202882水100202843煤油200202844煤油20020242請根據表中的實驗記錄回答:(1)比較1、2記錄,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較3、4記錄,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較1、3記錄,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綜合上述結論,物體溫度升高時吸熱的多少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5)該同學在本次實驗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art3.自我評價1.本次課最重要的三個知識點:1.分子的運動①墨水滴在水中后散開②兩表面磨平的鉛塊緊密接觸后可吊臺燈③一半酒精和一半水混合后體積變小2.物質的比熱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本次課程:分子、比熱容年級:七年級科目:科學本次課學習目標:掌握1.分子的運動2.比熱容part1.思維導圖(?http:?/??/?www.21cnjy.com?/??)1.物質的構成(1)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但也有許多物質是由原子或離子等微粒構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2)分子運動論的基本內容:(背)①分子之間有空隙;②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無規則運動(這種運動稱為熱運動);③分子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只有在分子相距很近的時候才顯現)說明:芝麻與黃豆混合后總體積變小的實驗,是一個模擬實驗,它并不能證明分子間有間隙。(3)氣體很容易被壓縮而液體和固體很難被壓縮,說明了氣體分子間的間隙很大,而液體和固體中分子間的間隙較小。2·1·c·n·j·y(4)擴散:兩種不同物質的分子相互進入到分子的空隙中的現象。擴散現象證明了:一是分子之間有空隙,二是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說明:聞到花香是香味分子擴(?http:?/??/?www.21cnjy.com?)散造成的,可證明分子在熱運動,但飛舞的雪花、飄揚的灰塵、掉落的樹葉等都是物體,它們本身不是分子,因而這些現象都不是擴散現象,都不能證明分子熱運動。www-2-1-cnjy-com影響擴散的快慢:分子空隙大小,分子熱運動程度(溫度)。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5)觀察較大物質分子的器材是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細胞的儀是普通光學顯微鏡。(6)冰融化成水后,體積會變小,這說明冰中水分子之間的空隙比液態水中的要大。但絕大多數物質的固態比液態空隙要小。說明:①氣體、液體、固體都會發生擴散現象。②鉛片和金片緊壓在一起一長段時間后,發現它們結合在一起了,這就是擴散現象,它既說明了固體物質的分子間有間隙,也說明了固體分子也在熱運動。③物體難以被壓縮說明了分子間存在斥力,物體難對被拉斷說明了分子間存在引力。④兩個鉛柱被粘合在一起很難被拉開,證明了分子間存在引力。〖例題解析〗例1.(2018·紹興)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選項宏觀事實微觀解釋A塑料帶很難被拉斷分子之間有引力B水結冰后不再流動分子停止了運動C切洋蔥時眼睛被熏得直流淚分子在不停運動D水很難被壓縮分子之間有斥力A.?A????B.?B???C.?C????D.?D【答案】B【解析】A、塑料難以拉斷,說明構成塑料的分子之間有引力的作用導致;故A正確;B、分子在任何溫度下都會運動的;故B錯誤;C、切洋蔥時眼睛被熏得直流淚,人離洋蔥比較遠,但依然被刺激到,說明分子在不停運動;故C錯誤;D、被壓縮過程中,難以壓縮是因為分子間的斥力;故D正確;故答案為:B例2.(2020·杭州)用力將(?http:?/??/?www.21cnjy.com?)端面已銼平的兩塊鉛柱緊壓在一起,然后將它們懸掛起來,并在下方掛一重物,發現兩鉛柱不分開(如圖甲)。對此現象,小金有疑惑:兩鉛柱不分開的原因是大氣壓力造成還是其他引力造成?于是小金將圖甲所示的鉛柱與重物固定在一個玻璃鐘罩內(如圖乙),逐漸抽出鐘罩內的空氣。(?http:?/??/?www.21cnjy.com?/??)(1)如果在抽氣過程中,鐘罩內兩鉛柱分開了,則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確定圖甲所示的兩鉛柱間有其他引力存在(2)如果在抽成真空時,鐘罩內兩鉛柱也不分開,則________(選瑣“能”或“不能”)確定甲圖甲所示的兩鉛柱間有其他引力存在。【答案】逐漸變小(1)不能(2)能【解析】(1)如果在抽氣過程中,鐘罩內兩鉛(?http:?/??/?www.21cnjy.com?)柱分開了,則不能確定圖甲所示的兩鉛柱間有其他引力存在;(2)如果在抽成真空時,鐘罩內兩鉛柱也不分開,則能確定甲圖甲所示的兩鉛柱間有其他引力存在。〖變式訓練〗1.如圖所示,向容積為250mL的細頸玻璃(?http:?/??/?www.21cnjy.com?)儀器中加水至虛線處,再滴幾滴紅墨水,一段時間后,儀器中的現象是,說明。繼續向儀器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處正好與刻度線相切。塞緊玻璃塞,將A中液體倒轉搖勻,重復2次。靜置一段時間后,A中的現象為________,說明_________。儀器A細頸部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2.科學研究需要進行實驗(?http:?/??/?www.21cnjy.com?),得到事實,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學習科學過程中我們需要區分事實與推論。則關于表述:①在氣體擴散實驗中,抽去玻璃板后,紅棕色的NO2氣體進入到空氣中;②在液體擴散實驗中,紅墨水滴入熱水,熱水很快變紅;③擴散現象表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④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正確的是()A.①②是事實,③④是推論B.①②④是事實,③是推論C.①是事實,②③④是推論D.③④是事實,①②是推論3.彈簧測力計下吊著水平的玻璃片,把玻璃(?http:?/??/?www.21cnjy.com?)片放在水面上使其與水接觸,然后向上提起彈簧測力計,使玻璃片與水分離。在玻璃片與水分離之際,觀察到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明顯增大,這個實驗說明了()A.水有黏性B.水分子具有重力C.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D.分子之間存在著斥力4.下列現象用分子理論解釋正確的是()A.石灰石被粉碎成粉末,說明分子很小B.空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引力C.“破鏡不能重圓”說明分子間有斥力D.蔗糖能溶于水中,說明分子做無規則運動5.將一根細線松松地系在一個鐵(?http:?/??/?www.21cnjy.com?)絲框架相對的兩邊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來,框架上便會出現一層肥皂膜,如圖中甲所示。用燒熱的針刺破線的一側的肥皂膜,另一側的肥皂膜會把細線拉過去,如圖乙。這個實驗現象說明( )A.物體是由大量分子構成的B.分子之間存在著空隙C.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D.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6.人們常說“破鏡重圓”,但打破的玻璃鏡對在一起卻不能重新結合起來,其原因是()A.分子間引力太小B.玻璃鏡碎片間只有少數幾點接觸,大部分斷面處分子間距離很大,分子間沒有作用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D.玻璃鏡斷面處靠得太近,分子間力的作用主要是斥力7.一般物體有熱脹冷縮的現象,這是由于()A.物質分子的大小發生了改變B.物質分子的運動快慢發生了改變C.物質分子的數目發生了改變D.物質分子的空隙發生了改變8.如圖所示,上、下兩個廣口瓶分別裝有空氣和二氧化氮氣體,中間用玻璃板隔開,抽去玻璃板后()A.二氧化氮向上方擴散,空氣不會向下方擴散B.空氣向下方擴散,二氧化氮不會向上方擴散C.空氣和二氧化氮將同時向對方擴散D.當兩種氣體分布均勻后,分子就不會向上或向下運動了9.銅絲不易被拉斷,而面條一拉就斷,這是因為()A.面條分子間沒有引力,銅絲分子間有引力B.面條分子間有斥力,銅絲分子間沒有斥力C.面條比銅絲軟D.面條、銅絲分子間都有引力和斥力,但面條分子間的引力小于銅絲分子間的引力10.小明學習了分子動理論的知識后,知道了分子動理論的內容為:A.物體是由大量的分子組成;(?http:?/??/?www.21cnjy.com?)B.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C.分子間存在著引力和斥力。于是他準備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把一塊表面很干凈的玻璃板掛在彈簧測力計下面,使玻璃板剛好和水面接觸,再慢慢地提起彈簧測力計,請據此提出你的猜想。小明可能是要驗證上述分子動理論中的內容(填序號),他可能看到的現象是:,結論是:。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11.如右圖所示,根據分子動理論:①說明分子;②說明分子間;③說明分子間。12.丁香花綻放的時候,(?http:?/??/?www.21cnjy.com?)距離丁香花很遠的地方就能聞到花的香味,這種現象說明了;夏天,雨過天晴,池塘里荷葉上的水珠隨荷葉拂動而滾動不止,當兩滴滾動的水珠相遇時,會匯合成一滴較大的水滴,這說明。13.如圖所示,由左、右兩個相同容器(?http:?/??/?www.21cnjy.com?)連成的裝置中,先將閥門K關閉,往左邊注入50mL較咸的食鹽水,往右邊注入50mL較淡的食鹽水,然后打開閥門K。一段時間后會發現左邊的食鹽水變(選填“咸”或“淡”),右邊的食鹽水變(選填“咸”或“淡”),這是由于的緣故。同時還會發現左、右兩邊容器中的液面略有,這是因為。14.已知氨氣溶于水后成為氨水,而氨水是一種(?http:?/??/?www.21cnjy.com?)易揮發出氨氣的液體;酚酞是一種無色的試劑,將酚酞滴入濃氨水中,溶液會變紅;酚酞滴入蒸餾水中不變色。李明同學按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項實驗探究。實驗結果是:甲中小燒杯B中的溶液呈現紅色,乙中小燒杯D中的溶液不變色。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B中溶液為什么變紅?。(2)李明探究的目的可能是:。15.下面是小英和小方設計的證明分子(?http:?/??/?www.21cnjy.com?)運動的實驗:小方的實驗如圖甲所示,圖乙是小英的實驗,在錐形瓶中裝有濃氨水,錐形瓶口用一張濾紙蓋住,濾紙剛剛用酚酞溶液浸過(濃氨水能使酚酞變成紅色)。(?http:?/??/?www.21cnjy.com?/??)⑴小方觀察到的現象是;小英觀察到的現象是;可以得到的結論是。⑵小方在玻璃罩外放一杯酚酞溶液(B燒杯)的目的是。⑶請你就兩位同學的操作過程、藥品用量以及實驗的嚴密性或其他方面做出比較性的評價:。16.(推理題)小明有一次打開了很久沒用(?http:?/??/?www.21cnjy.com?)過的鉛筆盒,看到有一塊橡皮和一支綠色的鉛筆粘在了一起,把橡皮切開后,發現里面有一部分也變成了綠色,從科學角度分析一下:橡皮里面變成綠色是現象;為什么在天氣熱的時候容易看到這種現象?〖提高能力〗-答案1.水全部變紅、分子在不停無規則運動且分子間存在空隙、液面低于刻度線、分子間存在空隙、放大作用,使現象更為明顯2.A3.C4.D破鏡不能重圓,裂痕間的距離超越了分子間產生力的距離,分子間力的作用很弱5.D6.B7.D8.C9.D10.C、玻璃板離開水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稍微變大、分子間存在著引力11.①分子不停無規則運動且分子間存在空隙;②分子間存在著引力;③分子間存在空隙。12.分子不停無規則運動、分子間存在著引力13.淡、咸、分子不停無規則運動、降低、分子間存在空隙14.(1)氨水揮發出氨氣不停無規則運動,溶解在B中的水中,酚酞變紅。(2)排除水的干擾。15.⑴A中溶液變紅,B中溶液沒變化;濾紙變紅;分子不停無規則運動。⑵對照。⑶小方同學比較嚴謹,實驗有對照。16.擴散、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擴散現象越明顯。(?http:?/??/?www.21cnjy.com?/??)1.物質的比熱(1)熱傳遞規律:熱能(也稱熱量或內能)從高溫物體傳遞給低溫物體,直至溫度相同時結束。(2)熱量:一個物體吸收的那部分熱能或放出(?http:?/??/?www.21cnjy.com?)的那部分熱能,叫熱量。即一個物體熱能的改變量,就是熱量。用符號Q表示。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為J。1KJ=1000J(3)公式:C=Q/mΔt(4)比熱: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比熱的符號:C,單位:焦/千克·℃。(5)水是自然界中比熱最大的常見物質。所以一般用作冷卻劑。(6)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越多,吸收的熱量越多。反之,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降低越多,放出的熱量越多。物體升高一定的溫度,質量越大,吸收的熱量越多。反之,物體降低一定的溫度,質量越大,放出的熱量越多。(7)比熱越大,升溫降溫越慢;比熱越小,升溫降溫越快。所以內陸的溫差比沿海要大。思考:有人認為,90℃的熱水和10℃冷水混合后,水溫一定是50℃,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不同意(?http:?/??/?www.21cnjy.com?)。沒有強調質量〖例題解析〗〖例題〗溫度相同的甲和乙(C甲>C乙),m甲=m乙,將它們分別加熱,使其吸收相同的熱量后接觸,此時( )A.溫度從甲傳向乙B.熱能從甲傳向乙C.熱能從乙傳向甲D.甲、乙間不發生熱傳遞 分析與解答:在熱傳遞時,(?http:?/??/?www.21cnjy.com?)傳遞的是能量而不是溫度,故A不正確。由于能量是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所以此題的解題關鍵是判斷甲、乙兩物體吸收熱量后溫度的高低,由于吸收相等的熱量后比熱大的物體升高的溫度低,所以加熱后溫度較高的是乙,所以熱能從乙向甲傳遞。答案:C。【來源:21cnjy.com】〖提高能力〗1.質量、初溫度都相同的水和鐵塊吸收相同的熱量后彼此接觸時()A.熱量從鐵塊傳給水B.熱量從水傳給鐵塊C.溫度從鐵塊傳給水D.溫度從水傳給鐵塊2.質量相等的鐵塊和水,吸收相等的熱量后,把鐵塊投入水中,則()A.熱從鐵塊傳給水B.熱從水傳給鐵塊C.鐵塊與水間不發生熱傳遞D.無法確定是否發生熱傳遞3.將質量相同的銅塊和鐵塊,放入沸水中加熱足夠長的時間,則下列關于這兩個物體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銅塊和鐵塊升高的溫度不同B.銅塊和鐵塊吸收的熱量相同C.銅塊和鐵塊的末溫相同D.銅塊和鐵塊間會發生熱傳遞4.已知鋁、鐵、銅的比熱容依次減小,溫度相同、質量相等的鋁、鐵、銅金屬塊吸收相同的熱量,最后()A.三塊金屬的溫度都相同B.鋁塊的溫度最高C.鐵塊的溫度最高D.銅塊的溫度最高5.原來溫度相同的甲、乙兩塊鐵,已知m甲=2m乙,對它們分別加熱,使它們吸收相同的熱量,然后接觸,此時()A.溫度從乙傳給甲B.熱量由甲傳給乙C.熱量由乙傳給甲D.甲、乙之間不發生熱傳遞6.由于水的比熱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熱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區陸地表面的氣溫比海面的氣溫晝夜變化顯著。因此()A.白天的海風多是從陸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風多是從海面吹向陸地B.白天的海風多是從海面吹向陸地,夜晚的海風多是從陸地吹向海面C.白天和夜晚的海風多是從陸地吹向海面D.白天和夜晚的海風多是從海面吹向陸地7.某同學要洗熱水澡,他將15℃的冷水與85℃的熱水相混合,混合后的水溫為40℃,則在混合之前()A.冷水和熱水一樣多B.冷水比熱水多C.熱水比冷水多D.無法比較8.小明和小華同學在做“探究:比較水與煤油(?http:?/??/?www.21cnjy.com?)吸收熱量時溫度升高的快慢”的實驗時,使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設計實驗方案時,他們確定以下需控制的變量,其中多余的是()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熱方式B.酒精燈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9.質量相同的a、b兩種物質,其溫度變化Δt與放出熱量Q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可判斷()A.a的比熱較大B.b的比熱較大C.a的密度較大D.b的密度較大10.為了比較水和沙子吸熱本領的大小,(?http:?/??/?www.21cnjy.com?)小敏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質量、初溫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對其加熱,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版權所有:21教育】質量/g升溫10℃所需時間/s升溫20℃所需時間/s升溫30℃所需時間/s沙子306489124水3096163220(1)在此實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比較水和沙子吸熱的多少。(2)分析上表中的實驗數據可知:質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水吸收的熱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熱量。21cnjycom(3)如果加熱相同的時間,質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_____(填“水”或“沙子”)升高的溫度較多。(4)下列事實能用上述實驗結果解釋的是______。A.沿海地區晝夜溫差會比內陸地區小B.用鹽水腌蛋,一段時間后蛋會變咸C.長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變成黑色〖提高能力〗-答案1.A2.D3.C4.D5.C6.B7.B8.B9.B10.(1)加熱時間。(2)大于。(3)沙子。(4)A。part2.題型訓練考點一:比熱定義辨析及傳熱條件1.對于熱量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溫度高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少B.溫度高的物體含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含的熱量少C.在熱傳遞過程中,同一物體溫度改變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就越多D.質量大的物體比質量小的物體含的熱量多2.兩個物體,它們吸收相同熱量后,升高溫度相同,則( C )A.兩個物體質量一定相同B.兩個物體比熱一定相同C.兩個物體中質量大的比熱小D.兩個物體中質量大的比熱大3.已知銅的比熱比鋁小,質量和初始溫度都相同的銅和鋁,放出相同的熱量后相互接觸,熱量( B )A.一定從銅傳到鋁B.一定從鋁傳到銅C.不會發生熱傳遞D.不能確定是否發生熱傳遞4.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C )A.溫度高的物體比溫度低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多B.溫度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C.熱量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D.熱量從熱量多的物體向熱量少的物體傳遞5.關于比熱的概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A.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B.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降低1℃所放出的熱量,也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C.某種物質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越多,比熱也越大,比熱與熱量有關D.各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它是物質的特性之一6.互相接觸的兩個物體之間沒有發生熱傳遞,這是因為它們具有相同的( D )A.密度 B.比熱C.燃燒值 D.溫度7.下列關于熱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我們不敢大口喝熱氣騰騰的湯,是因為湯含有的熱量較多B.發生熱傳遞時,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傳遞給內能小的物體C.在汽油機的壓縮沖程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D.集中供暖采用熱水循環,是利用了水的比熱容較大的性質8.一瓶酒精,倒出一半后,則剩余的酒精 ( D )A.質量變為原來的1/2,密度變為原來的1/2,比熱變為原來的1/2B.質量變為原來的1/2,密度不變,比熱變為原來的2倍C.質量,密度,比熱都不變化D.質量變為原來的1/2,密度、比熱都不變9.對于熱量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溫度高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少B.溫度高的物體含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含的熱量少C.在熱傳遞過程中,同一物體溫度改變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就越多D.質量大的物體比質量小的物體含的熱量多10.關于比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A.只要升高相同的溫度,比熱較大的物質吸收的熱量一定多B.溫度較低的物質比熱較小C.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反映物質吸熱或放熱本領的大小D.物體的質量越大,它的比熱越大11.下列事實中,最能說明物質吸收的熱量跟物質種類有關的是( D )A.體積相同的兩杯水溫度都升高10℃,它們吸收的熱量相同B.質量相等的兩塊鋼溫度分別升高5℃和10℃,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同C.體積相等的水和煤油溫度都升高10℃,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同D.質量相等的水和銅溫度都升高10℃,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同12.在下列幾種情況下,比熱容會發生變化的是( C )A.20℃的水變成4℃的水B.一塊鋼板壓制成鋼鍋C.水結成冰D.把開水倒入冷水中13.初溫相同質量相同的鐵塊和水,吸收相等的熱量后,把鐵塊投入水中,結果( B )A.熱量從水傳遞到鐵塊B.熱量從鐵塊傳遞到水C.鐵塊和水之間不發生熱傳遞D.無法確定是否發生熱傳遞考點二:比熱在生活中的應用1.水的比熱較大,人們往往利用它的這一特性為生活生產服務,下列事例中與它的這一特性無關是( B )A.讓流動的熱水流過散熱器取暖B.在較大的河流上建水電站,用水發電C.汽車發動機用循環水冷卻D.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凍壞秧苗2.水具有比熱大的特點,下列生活和生產中的現象與此特點無關的是( B )A.圖甲海邊的晝夜溫差較小B.圖乙空調房間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濕度C.圖丙冬天暖氣設備用熱水供暖D.圖丁用水冷卻汽車發動機3.在生產和生活中,常用液體作“散熱劑”和“冷卻劑”,正確的選擇是( C )A.散熱劑用比熱較大的液體,冷卻劑用比熱較小的液體B.散熱劑用比熱較小的液體,冷卻劑用比熱較大的液體C.兩種都用比熱較大的液體D.兩種都用比熱較小的液體4.“五·一”期間,小敏(?http:?/??/?www.21cnjy.com?)在父母的協助下,從早上8:00開始每隔半小時,分別對小區內的氣溫和人工湖的水溫進行了測量,如圖是他根據記錄的數據繪成溫度T隨時間t變化的圖線。據圖可以判斷( C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A.實線是水溫,虛線是氣溫,因為水的比熱較大B.實線是水溫,虛線是氣溫,因為水的比熱較小C.實線是氣溫,虛線是水溫,因為水的比熱較大D.實線是氣溫,虛線是水溫,因為水的比熱較小5.中央氣象臺每天都會發(?http:?/??/?www.21cnjy.com?)布全國主要城市的天氣預報,如圖列出的是2016年6月4日沿海城市天津和內地城市西安的氣溫情況。請根據兩座城市的氣溫變化情況判別城市名稱,甲是__天津__,你做出判別的依據是 沿海地區靠近海洋,水比熱大,日夜溫差小 。2-1-c-n-j-y考點三:利用比熱進行簡單分析(XY軸圖形)1.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的水和酒(?http:?/??/?www.21cnjy.com?)精,分別用兩個相同的加熱器加熱,加熱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線如圖所示,關于a、b兩種液體的鑒別結論正確的是( C )A.a的比熱大,是水B.a的比熱大,是酒精C.b的比熱大,是水D.b的比熱大,是酒精2.鐵的比熱容大于銅的比熱容,質量相等的鐵塊和銅塊放出了相等的熱量,則( C )A.銅塊的末溫高B.鐵塊的末溫高C.銅塊的溫度降低得多D.鐵塊的溫度降低得多3.將質量相同的三塊金屬甲、乙、丙加熱到相同的溫度后,放在表面平整的石蠟上。經過一定時間后,觀察到的現象如圖所示。三塊金屬的比熱( C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樣大4.甲、乙兩物體,質量和初溫都相(?http:?/??/?www.21cnjy.com?)同。把甲放在一杯冷水中,攪拌后,水的溫度升高了5℃,將甲取出,再把乙放進去(假設沒有熱損失)攪拌后,水的溫度又升高了5℃。由此可知( B )A.甲的比熱大B.乙的比熱大C.兩者的比熱一樣大D.無法比較兩者的比熱5.初溫和質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熱量后,它們的最終溫度(設水和酒精吸熱后均未發生物態變化,已知水的比熱大于酒精的比熱)( B )A.水比酒精高 B.水比酒精低C.水和酒精一樣高 D.無法判斷6、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有甲、乙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關系如圖所示,則( B )A.若甲、乙兩種液體的質量相同,則甲的比熱容大于乙的比熱容B.若甲、乙為同種液體,則乙液體的質量較大C.若甲、乙兩種液體的質量相同,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多D.若甲、乙為同種液體,則液體的溫度變化與它們的質量成正比7、水的比熱比煤油的大。如圖所示,隔著石(?http:?/??/?www.21cnjy.com?)棉網同時加熱規格相同、分別裝有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試管,至管內液體升溫到40℃,這個過程中( A )www.21-cn-jy.comA.煤油溫度先升到40℃B.同一時刻水的溫度比煤油的高C.加熱相同時間,水吸收的熱量多D.升高相同的溫度,煤油需要加熱較長的時間8.分別用兩個相同的加熱器,同時給質(?http:?/??/?www.21cnjy.com?)量和溫度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加熱,它們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由圖像可以看出,___甲___液體的溫度升高較快,____乙____液體的比熱較大。若要你在甲、乙兩種液體中選擇一種作為汽車的冷卻液,你認為選擇____乙____液體更好。考點四:比熱實驗探究題1.在比較兩種不同液體吸收相同熱量后溫度升高快慢的實驗中,需要控制一些變量,下列各控制內容,有必要的是( B )A.加熱時所用酒精燈里裝有的酒精量必須相等B.盛放液體的容器要相同,兩種液體的質量要相等C.兩種液體的體積要完全相等D.兩種液體的初溫一定要相同2.如圖是小明和小華同學探究沙子與水吸熱升溫快慢的實驗裝置。設計實驗方案時,他們確定以下需控制的變量,其中多余的是( D )A.取相同質量的沙子和水B.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熱方式D.酒精燈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3.小剛班的同學準備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在升高相同溫度的情況下,一定質量的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質的種類是否有關?”【出處:21教育名師】(1)在此實驗中,液體吸收的熱量多少是通過比較________________來判斷的。(2)其中兩個小組記錄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組別液體質量/克初溫/℃末溫/℃加熱時間1水200254013分30秒煤油20025406分30秒2水200254012分10秒煤油20025405分45秒①使質量相同的同種物質升高相(?http:?/??/?www.21cnjy.com?)同的溫度,加熱時間應該相同。但1、2兩組的同學在交流實驗數據時卻發現,第1組的加熱時間明顯偏長。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來源:21·世紀·教育·網】A.酒精燈火焰較小B.燒杯口沒有加蓋C.酒精燈中酒精量太少D.用酒精燈的內焰加熱②某同學利用實驗數據大致描繪出水和煤油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乙所示,則圖線________應代表煤油。21·世紀教育網【答案】(1)加熱時間 (2)①ABD ②Ⅰ4.如圖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質吸熱能(?http:?/??/?www.21cnjy.com?)力”的實驗,將質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分別裝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并測出煤油和水的初溫,然后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加熱,每隔2分鐘記錄一次溫度。實驗記錄如下表所示。(?http:?/??/?www.21cnjy.com?/??)加熱時間/分鐘02468溫度/℃煤油2025293438水2022242628(1)實驗中選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可以認為相同時間內水和煤油____________相同。(2)由記錄表可知,對于質量相等的(?http:?/??/?www.21cnjy.com?)煤油和水:吸收相等熱量,升溫較快的是________;若使兩者升高相同的溫度,則________吸收的熱量較多。由此得出物質的吸熱能力與物質的種類有關。【答案】(1)吸收的熱量 (2)煤油 水 5.在“比較不同物質吸熱升溫情況”的實驗中:(1)小麗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熱水和煤油(?http:?/??/?www.21cnjy.com?)的實驗,如圖甲所示。在組裝器材時應先調節______(填“A”或“B”)的高度,調節它的高度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組裝好器材,他們先后在同一個(?http:?/??/?www.21cnjy.com?)燒杯中稱出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別加熱相同的時間,比較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結論。要完成該實驗,除圖甲所示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________。21·cn·jy·com(3)在對實驗進行反思時,他們認為原方案有(?http:?/??/?www.21cnjy.com?)需要兩次加熱,耗時長等缺點,因此改進方案并設計了圖乙所示的裝置。與原方案相比,該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點外還具有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個即可)【答案】(1)A 確保使用外焰加熱 (2)升高的溫度 天平、秒表 (3)用同一熱源加熱確保在相等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等6.在探究“比較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加熱時間/分鐘01234甲的溫度/℃3034384246乙的溫度/℃1018263442(1)實驗中應量取質量________的甲、乙兩種液體,分別倒入相同的燒杯中,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當它們吸收相同熱量時,通過比較____________來判斷吸熱能力的強弱。(2)通過實驗,記錄數據如表格所示。從開始加熱到42℃,甲乙兩種液體吸收熱量的關系為Q甲____Q乙。(3)分析實驗數據可知________物質的吸熱能力強。【答案】(1)相等 升高的溫度 (2)小于 (3)甲7.在探究“比較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加熱時間/分鐘01234甲的溫度/℃3034384246乙的溫度/℃1018263442(?http:?/??/?www.21cnjy.com?/??)(1)實驗中應量取質量___(?http:?/??/?www.21cnjy.com?)_____的甲、乙兩種液體,分別倒入相同的燒杯中,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當它們吸收相同熱量時,通過比較____________來判斷吸熱能力的強弱。(2)通過實驗,記錄數據如表格所示。從開始加熱到42℃,甲、乙兩種液體吸收熱量的關系為Q甲________Q乙。21教育網(3)分析實驗數據可知________物質的吸熱能力強。【答案】(1)相等 升高的溫度 (2)小于 (3)甲8.某同學在做“比較不同液體吸熱能力”的實驗時,使用相同的電加熱器給液體甲和乙加熱。液體次數質量m/kg升高的溫度Δt/℃加熱的時間t/min甲10.15120.110230.2104乙40.110150.120260.2204(1)分析第1、4次,第2、(?http:?/??/?www.21cnjy.com?)5次或第3、6次實驗數據,某同學認為:加熱相同的時間時,乙升高的溫度高一些,這說明乙吸收的熱量多一些。這位同學的判斷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第2、3次或第5、6(?http:?/??/?www.21cnjy.com?)次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物質的________越大,吸收的熱量就越________。(填“多”或“少”)21cnjy.com(3)通過比較第2、4次實驗數據可知,液體吸收的熱量多少與液體的________有關,________的吸熱能力更強(填“甲”或“乙”)。21cnjycom【答案】(1)不正確。因(?http:?/??/?www.21cnjy.com?)為完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相同的時間,放出的熱量相同。所以甲、乙兩種液體吸收的熱量相等 (2)質量 多 (3)種類 甲9.在“比較不同物質吸熱升溫情況”的實驗中:(?http:?/??/?www.21cnjy.com?/??)(1)小麗和小明用一套器(?http:?/??/?www.21cnjy.com?)材做加熱水和煤油的實驗,如圖甲所示。在組裝器材時應先調節________(填“A”或“B”)的高度,調節它的高度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組裝好器材,他們先后在同一個燒杯中稱出(?http:?/??/?www.21cnjy.com?)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別加熱相同的時間,比較水和煤油____________,得出結論。要完成該實驗,除圖甲所示器材外,還需要的一個測量工具是________。(3)在對實驗進行反思時,他(?http:?/??/?www.21cnjy.com?)們認為原方案有需要兩次加熱耗時長等缺點,因此改進方案并設計了圖乙所示的裝置。與原方案相比,該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點外還具有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個即可)【答案】(1)A 確保使用外焰加熱 (2)升高的溫度 天平(或秒表) (3)用同一熱源加熱確保在相等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等10.某同學為了探究溫度(?http:?/??/?www.21cnjy.com?)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做了如下實驗:在四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樣的加熱器加熱,如表是他的實驗數據記錄:燒杯號液體質量(g)初溫(℃)末溫(℃)加熱時間(min)1水200202882水100202843煤油200202844煤油20020242請根據表中的實驗記錄回答:(1)比較1、2記錄,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較3、4記錄,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較1、3記錄,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綜合上述結論,物體溫度升高時吸熱的多少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5)該同學在本次實驗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質量大的需要吸收的熱量多 (2)質量相同的同種物質,升溫越高,吸收熱量越多 (3)相同質量的不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吸收的熱量不同(吸收熱量多少與物質種類有關) (4)物質種類、質量大小、升溫的多少 (5)控制變量法part3.自我評價1.本次課最重要的三個知識點:1.分子的運動①墨水滴在水中后散開②兩表面磨平的鉛塊緊密接觸后可吊臺燈③一半酒精和一半水混合后體積變小2.物質的比熱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學生版-分子、比熱容.doc 教師版-分子、比熱容.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