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5講 細胞膜與細胞核 1.細胞膜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Ⅱ)。2.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Ⅱ)。考點一 細胞膜的結構與功能1.細胞膜的制備圖2-5-12.細胞膜的成分圖2-5-23.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1)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連線) 實例(實驗) 結論(假說)①將膜分離提純,a.膜是由脂質組成的并進行化學分析②脂溶性物質更易b.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質和蛋白質通過細胞膜③電鏡下細胞膜呈清c.細胞膜中的脂質分子排列為連續(xù)的兩層晰的暗—亮—暗三層結構④將紅細胞膜中的脂d.生物膜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質鋪成單分子層后的面積是紅細胞表面積的2倍⑤人鼠細胞融合實驗e.提出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⑥1972年不斷觀察及f.細胞膜具有流動性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 (2)流動鑲嵌模型①模式圖圖2-5-3②結構特點4.細胞膜的功能(1)功能①將細胞與 開,保證細胞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②控制 。?③進行細胞間的 。?(2)功能特性①內容:具有 。?②表現(xiàn):水分子、被選擇的離子和小分子可以通過,大分子、不被選擇的離子和小分子不能通過。5.植物細胞壁圖2-5-4【易錯辨析】(1)構成膜的脂質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膽固醇。( )(2)變形蟲和草履蟲的細胞膜基本組成成分不同。( )(3)磷脂分子以親水性頭部相對的方式構成磷脂雙分子層。( )(4)細胞間進行信息交流都是通過細胞膜上的受體完成的。( )(5)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功能特點。( )(6)用胰蛋白酶處理生物膜,生物膜的組成成分及通透性都會發(fā)生改變。( )1.觀察圖2-5-5,寫出Ⅰ、Ⅱ、Ⅲ的信息交流類型,請思考:圖2-5-5(1)圖中Ⅰ~Ⅲ分別通過何種方式實現(xiàn)信息交流??? 。?(2)效應T細胞識別靶細胞、淋巴因子對B細胞的調節(jié),分別屬于哪種方式?植物維管束之間的胞間連絲與上述哪類方式吻合? 。?2.如圖2-5-6為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實驗,該實驗中標記小鼠細胞的方法是 。該實驗的實驗結果是 ,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圖2-5-61.細胞膜的成分、結構及功能的關系(1)不同細胞膜的成分種類相同,但各組分的含量不同,這與細胞膜的功能有關,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越多。(2)細胞膜的組分并不是不可變的,如細胞癌變過程中,細胞膜組分發(fā)生變化,糖蛋白含量下降,產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質。(3)糖類主要與蛋白質和脂質結合形成糖蛋白和糖脂,二者都與細胞識別作用有關。(4)細胞膜結構圖示中糖蛋白的多糖側鏈的位置是判斷生物膜內、外側的依據(jù),多糖側鏈所在的一側為細胞膜外側,另一側則為細胞膜內側。2.細胞膜的結構特點和功能特性的比較細胞膜的結構特點細胞膜的功能特性內容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選擇透過性原因 構成細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數(shù)蛋白質分子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運動的遺傳特性載體種類、數(shù)量選擇透過性實例 變形蟲的變形運動、細胞融合、胞吞、胞吐 植物對離子的選擇性吸收、神經細胞對K+的吸收和對Na+的排出、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等影響因素 溫度(在一定范圍內,溫度越高,細胞膜的流動性越大) ①內因:細胞膜上載體的種類和數(shù)量 ②外因:溫度、pH、O2等影響呼吸作用的因素聯(lián)系 流動性是選擇透過性的基礎,膜只有具有流動性,才能實現(xiàn)選擇透過性角度一 考查細胞膜的組成、結構及功能1.[2020·洛陽三模]下列有關細胞膜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構成細胞膜的蛋白質分子均勻地分布在膜的兩側B.向細胞內注射物質后,細胞膜上會留下一個空洞C.細胞膜內部是親水的,因此水分子可以通過細胞膜D.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與載體蛋白空間結構的多樣性有關2.[2020·福建廈門一中期中]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如圖2-5-7所示,①~④表示其中的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圖2-5-7A.①在細胞膜的內外側均有分布,與細胞間的識別有關B.②可自發(fā)形成雙層結構,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C.③是膽固醇,能催化膜中發(fā)生的生化反應D.④是蛋白質,可控制某些離子出入細胞?題后歸納4種常考的“膜蛋白”及其功能(1)信號分子(如激素、淋巴因子、神經遞質)的受體蛋白:糖蛋白。(2)膜載體蛋白:膜上用于協(xié)助擴散和主動運輸?shù)妮d體蛋白。(3)具催化作用的酶:如好氧細菌細胞膜上可附著與有氧呼吸相關的酶,此外,細胞膜上還可存在ATP水解酶(催化ATP水解,用于主動運輸?shù)?。(4)識別蛋白:用于細胞與細胞間相互識別的糖蛋白(如精卵間的識別,免疫細胞對抗原的特異性識別等)。角度二 考查細胞膜的流動性和選擇透過性3.下列關于選擇透過性膜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主要由磷脂和糖類組成B.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細胞壁和原生質層的選擇透過性C.人工脂雙層膜能讓O2通過,但不能讓Ca2+通過,屬于選擇透過性膜D.生物膜具有選擇透過性是活細胞的重要特征4.[2021·山東臨沂一中月考]熒光漂白恢復技術在細胞生物學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其包括三個步驟:綠色熒光染料與膜上的蛋白質結合,使細胞膜上呈現(xiàn)一定強度的綠色熒光→激光照射膜上某綠色熒光區(qū),使該區(qū)域內標記的熒光分子不可逆的淬滅(漂白)→檢測淬滅部位熒光再現(xiàn)速率。實驗過程如圖2-5-8中甲所示,實驗結果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圖2-5-8A.被激光照射淬滅部位的細胞膜失去了流動性B.淬滅部位熒光再現(xiàn)速率會受溫度的影響C.若不用激光照射淬滅,而是用綠色和紅色熒光染料分別標記細胞膜的兩部分,則一段時間后兩種顏色的熒光會均勻分布D.若F2后再進行一次激光照射淬滅,則一段時間后檢測的淬滅部位的熒光強度會更低?題后歸納細胞膜成分、結構、功能相關的實驗設計項目設計思路細胞膜磷脂雙分子層的鑒定 提取細胞膜結構中的磷脂分子,在空氣—水面界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測得磷脂單分子的面積,與細胞膜面積對比分析細胞膜流動性的鑒定 取A、B兩種動物細胞,分別用紅、綠色熒光染料標記兩種動物細胞膜上的蛋白質,進行融合實驗,觀察在細胞融合過程中兩種顏色的熒光在細胞膜上的分布情況細胞膜識別作用探究 將大量的同種生物和親緣關系較遠的生物的精子和卵細胞混合在一起,觀察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情況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細胞探究 可利用有顏色的植物組織,將其放入無色溶液中,然后用高溫、強酸或強堿處理,觀察處理前后溶液顏色是否發(fā)生變化考點二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1.細胞核的結構(據(jù)圖填空)圖2-5-9(1)填寫圖中結構的名稱:① ;② ;③ ;④ 。?(2)寫出圖中結構的相應功能:①的功能:把 物質與細胞質分開。?②的功能:是 的主要載體。?③的功能:與某種 的合成以及 的形成有關。?④的功能:實現(xiàn)核質之間頻繁的 和 。?(3)原核細胞不具備的是 。?(4)在細胞分裂周期中表現(xiàn)為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的結構是 。?(5)染色質與染色體是 的兩種存在狀態(tài)。?2.細胞核的兩大功能圖2-5-10【易錯辨析】(1)真核生物細胞中細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場所。( )(2)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儲存和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 )(3)染色質和染色體物質組成上相同,空間結構上不同。( )(4)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讓蛋白質和RNA自由通過。( )(5)胰島細胞中核孔數(shù)目多于口腔上皮細胞。( )(6)核仁是遺傳物質的儲存場所,能控制rRNA和核糖體的合成。( )細胞核功能的探究實驗分析(1)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實驗①實驗過程圖2-5-11②實驗結論:美西螈皮膚顏色遺傳受細胞核控制。③實驗分析:該實驗無對照組,可將白色美西螈胚胎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黑色美西螈去核卵細胞中,形成重組細胞并進行培養(yǎng),作為對照。(2)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①實驗過程圖2-5-12②實驗結論:蠑螈的細胞分裂、分化受細胞核控制。③實驗分析:該實驗既有相互對照,又有自身前后對照。(3)變形蟲切割實驗①實驗過程圖2-5-13②實驗結論:變形蟲的分裂、生長、再生、對刺激的反應等生命活動受細胞核控制。③實驗分析:該實驗既有相互對照,又有自身前后對照。(4)傘藻嫁接與核移植實驗①傘藻嫁接實驗過程圖2-5-14②傘藻核移植實驗過程圖2-5-15③實驗結論:傘藻“帽”的形狀是由細胞核控制的。④實驗分析:傘藻核移植實驗可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質的作用,從而證明是細胞核控制傘藻“帽”的形狀。角度一 考查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1.[2020·福建廈門一中期中]圖2-5-16表示細胞核的模式圖,①~④表示其中的結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圖2-5-16A.①由DNA、蛋白質和少量RNA構成B.②是形成mRNA和核糖體的場所C.③是由四層單位膜構成的核被膜D.④是蛋白質和DNA分子出入細胞核的通道2.[2020·華中師大一附中模擬]核孔是一組蛋白質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結構,被稱為核孔復合物,它是細胞質與細胞核內物質輸送活動的看護者。如圖2-5-17所示,該復合物由一個核心腳手架組成,其具有選擇性的輸送機制由大量貼在該腳手架內面的蛋白組成,稱為中央運輸?shù)鞍住?jù)此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圖2-5-17A.核膜由兩層磷脂分子組成,核孔復合物與核膜內外信息交流有關B.人體成熟的紅細胞中核孔數(shù)目較少,影響物質的運輸C.核孔復合物的存在,說明核膜也具有選擇性D.DNA和mRNA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角度二 考查細胞核功能的實驗探究3.[2020·重慶市北碚區(qū)一模]將綿羊體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其去核的卵母細胞中形成重組胚胎(甲),該胚胎經過培養(yǎng)最終能夠發(fā)育為完整個體,而直接培養(yǎng)體細胞或將體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未去核的卵母細胞內(乙)都不能形成胚胎,下列與這些現(xiàn)象有關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體細胞的細胞核具有發(fā)育的全能性B.特定的細胞質是實現(xiàn)細胞全能性的必要條件C.染色體數(shù)量的變異可能使乙不能實現(xiàn)細胞全能性D.卵母細胞具有發(fā)育的全能性4.傘藻是一種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單細胞綠藻,由傘帽、傘柄和假根三部分組成,細胞核在假根內。科學家用傘形帽和菊花形帽兩種傘藻進行嫁接和核移植實驗(如圖2-5-18)。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甲→ Ⅰ 傘藻嫁接實驗 Ⅱ 傘藻核移植實驗圖2-5-18A.圖Ⅱ中移去細胞核的甲傘藻的生命活動將逐漸減緩直至停止B.圖Ⅱ中③與圖Ⅰ中①的帽形相同,都是菊花形帽C.圖Ⅰ中①②的帽形因嫁接而改變D.上述實驗說明生物體形態(tài)結構的建成主要與細胞核有關經典真題·高考預測1.[2019·全國卷Ⅲ]下列與真核生物細胞核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中的染色質存在于細胞核中B.細胞核是遺傳信息轉錄和翻譯的場所C.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D.細胞核內遺傳物質的合成需要能量2.[全國卷Ⅰ]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種。在哺乳動物卵巢細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細胞的過程中,以及精子進入卵細胞的過程中,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實現(xiàn)分別依賴于( )A.血液運輸,突觸傳遞B.淋巴運輸,突觸傳遞C.淋巴運輸,胞間連絲傳遞D.血液運輸,細胞間直接接觸3.[全國卷Ⅲ]下列有關細胞膜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膜兩側的離子濃度差是通過自由擴散實現(xiàn)的B.細胞膜與線粒體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質的功能相同C.分泌蛋白分泌到細胞外的過程存在膜脂的流動現(xiàn)象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膽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組成的4.[2020·安徽皖中名校聯(lián)考]下列關于細胞的信息分子以及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信息分子可直接參與靶細胞內的多種生理過程B.細胞間信息交流都需要依賴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才能實現(xiàn)C.胰島素、性激素可作為信息分子,其受體均在細胞膜上D.精子和卵細胞之間的識別和結合是通過直接接觸實現(xiàn)的5.[2020·河北秦皇島一中模擬]下列有關細胞核的敘述,錯誤的是( )A.蛋白質是細胞核中染色質的組成成分B.細胞核中可進行遺傳物質的復制和轉錄C.只有小分子物質可以通過核孔,大分子物質不能D.有絲分裂過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現(xiàn)象6.[2020·湖北四地七校聯(lián)考]某種新的制藥工藝:根據(jù)生物膜的特性,將磷脂制成很小的小球,讓這些小球包裹著藥物運輸?shù)交疾〔课?通過小球膜與細胞膜融合,將藥物送入細胞,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膜中含有蛋白質,因為蛋白質是細胞膜的基本支架B.小球膜與細胞膜融合,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C.小球膜可以將相應的抗體運輸?shù)桨屑毎?進而殺死靶細胞D.細胞內產生的各種分泌蛋白可通過類似的方式被運輸?shù)郊毎?br/>1.重要概念P68糖被:在細胞膜的外表,有一層由細胞膜上的蛋白質與糖類結合形成的糖蛋白,叫作糖被。2.重點易錯語句(1)P41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越多。(2)P41細胞在癌變的過程中,細胞膜的成分發(fā)生改變,有的產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質。(3)P42高等植物細胞之間通過胞間連絲相互連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4)P53核仁與rRNA的合成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5)P53核孔能夠實現(xiàn)核質之間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6)P54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7)P68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數(shù)蛋白質分子都是可以運動的,體現(xiàn)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的結構特點。3.邊角知識(1)P40人和其他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2)P43科研上鑒別死細胞和活細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臺盼藍染色,死的動物細胞會被染成藍色,而活的動物細胞不著色,從而判斷細胞是否死亡。(3)P52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篩管細胞和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等極少數(shù)細胞外,真核細胞都有細胞核。(4)P66磷脂是一種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組成的分子,磷酸“頭”部是親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5)P68除糖蛋白外,細胞膜表面還有糖類和脂質分子結合成的糖脂。第二單元 細胞的結構與物質的運輸第5講 細胞膜與細胞核考點一●基礎自主梳理1.成熟的紅細胞 細胞核 細胞器 細胞壁2.磷脂 糖類3.(1)①—b ②—a ③—d ④—c ⑤—f ⑥—e(2)①糖蛋白 磷脂雙分子層 蛋白質②組成膜的磷脂分子 蛋白質分子4.(1)①外界環(huán)境分隔 ②物質進出細胞 ③信息交流(2)①選擇透過性5.纖維素 高爾基體 支持和保護【易錯辨析】(1)× (2)× (3)× (4)× (5)× (6)√[解析](1)脂肪不是生物膜的組成成分。(2)不同細胞細胞膜的基本成分都是脂質、蛋白質和少量糖類。(3)磷脂雙分子層中親水性的頭部在外側,疏水性尾部在內側,疏水性尾部相對排列。(4)高等植物細胞之間可以通過胞間連絲進行信息交流。(5)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流動性,即細胞膜的結構特點。(6)用胰蛋白酶處理生物膜,其上的蛋白質會被破壞,因此生物膜的組成成分及通透性都會發(fā)生改變。【教材拓展】1.(1)圖Ⅰ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如激素)通過體液運輸傳遞信息;圖Ⅱ通過細胞膜直接接觸(如精子和卵細胞)傳遞信息;圖Ⅲ通過細胞通道傳遞信息,如高等植物細胞的胞間連絲(2)圖Ⅱ方式、圖Ⅰ方式,圖Ⅲ方式2.熒光標記法 融合后的細胞兩種顏色的熒光均勻分布 細胞膜具有流動性●素養(yǎng)全面提升1.D [解析]組成細胞膜的蛋白質有的貫穿整個磷脂雙分子層、有的鑲嵌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構成細胞膜的蛋白質不是均勻分布在膜的兩側,A錯誤;細胞膜具有流動性,磷脂和大部分蛋白質都可以運動,向細胞內注射物質后,細胞膜上不會留下一個空洞,B錯誤;細胞膜內部是疏水的,水分子可以通過細胞膜是因為細胞膜上有一些小的孔道,允許水分子通過,C錯誤;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是因為不同細胞膜上載體的種類和數(shù)量不同,與載體蛋白空間結構的多樣性有關,D正確。2.D [解析]題圖中①表示糖蛋白,只存在于細胞膜的外側,與細胞間的識別有關,A錯誤;②是磷脂分子,其具有親水性的頭部和疏水性的尾部,因此其可自發(fā)形成雙層結構,而核糖體的形成與核仁有關,與磷脂分子無關,B錯誤;③是膽固醇,不能起催化作用,C錯誤;④是蛋白質,可控制某些離子出入細胞,D正確。3.D [解析]細胞膜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是選擇透過性膜,細胞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構成,A錯誤;成熟的植物細胞在外界溶液濃度高于細胞液濃度的條件下,細胞失水導致原生質層收縮,而細胞壁的伸縮性要小于原生質層,所以產生了這種原生質層和細胞壁分離的現(xiàn)象,叫作質壁分離,細胞壁是全透性的,B錯誤;人工脂雙層膜能讓O2通過,但不能讓Ca2+通過,是因為人工脂雙層膜沒有載體蛋白,不能體現(xiàn)膜的選擇透過性,C錯誤;活細胞的重要特征是生物膜具有選擇透過性,D正確。4.A [解析]被激光照射淬滅部位過段時間熒光再現(xiàn),表明淬滅部位的細胞膜沒有失去流動性,A錯誤;細胞膜的流動性受溫度影響,故淬滅部位熒光再現(xiàn)速率會受溫度的影響,B正確;若不用激光照射淬滅,而是用綠色和紅色熒光染料分別標記細胞膜的兩部分,因為細胞膜有流動性,故一段時間后兩種顏色的熒光會均勻分布,C正確;若F2后再進行一次激光照射淬滅,因為熒光蛋白數(shù)量減少,則混合均勻后熒光強度會更低,D正確。考點二●基礎自主梳理1.(1)①核膜 ②染色質 ③核仁 ④核孔(2)①核內 ②DNA ③RNA 核糖體④物質交換 信息交流(3)核膜、核仁、染色質、核孔(4)核膜和核仁(5)同樣的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2.遺傳信息庫 代謝和遺傳【易錯辨析】(1)√ (2)× (3)√ (4)× (5)√ (6)×[解析](2)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4)核孔是某些蛋白質和RNA選擇性進出細胞核的通道。(6)細胞核是遺傳物質的儲存場所,核仁與rRNA和核糖體的形成有關,但是不控制其合成。●素養(yǎng)全面提升1.A [解析]①是染色質,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另外含有少量RNA,A正確;②是核仁,與rRNA合成和核糖體形成相關,不合成mRNA,B錯誤;③是核膜,由兩層膜、4層磷脂分子組成,C錯誤;④是核孔,允許某些大分子物質進出,但不允許DNA進出,D錯誤。2.C [解析]核膜由兩層膜、4層磷脂分子組成,A項錯誤;人體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B項錯誤;核孔復合物的存在,說明核膜也具有選擇性,C項正確;DNA不會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D項錯誤。3.D [解析]將綿羊體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其去核的卵母細胞內形成重組胚胎(甲),該胚胎經過培養(yǎng)最終能夠發(fā)育為完整個體,說明體細胞的細胞核具有發(fā)育的全能性,A正確;必須將體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細胞中才能發(fā)育成新個體,因為卵母細胞的細胞質可使體細胞的細胞核全能性得到表達,B正確;將體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未去核的卵母細胞內不能形成胚胎,是因為該重組細胞含有3個染色體組,染色體數(shù)量的變異使乙不能實現(xiàn)細胞全能性,C正確;題干沒有體現(xiàn)一個卵母細胞能夠發(fā)育成一個個體,不能說明卵母細胞具有發(fā)育的全能性,D錯誤。4.C [解析]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和遺傳,故移去細胞核的甲傘藻的生命活動將逐漸減緩直至停止,A正確;圖Ⅱ中的③與圖Ⅰ中的①的細胞核相同,兩者都是菊花形帽,B正確;圖Ⅰ中①②嫁接的是傘柄,屬于細胞的細胞質部分,故不會引起帽形的改變,C錯誤;題中嫁接實驗及核移植實驗可說明生物體形態(tài)結構的建成主要與細胞核有關,D正確。經典真題·高考預測【經典真題】1.B [解析]真核細胞中的染色質存在于細胞核中,A項正確。細胞核是遺傳信息轉錄的場所,不是遺傳信息翻譯的場所,B項錯誤。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C項正確。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是DNA,DNA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D項正確。2.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卵巢細胞分泌的雌激素通過血液的運輸?shù)竭_乳腺細胞處發(fā)揮作用。精子與卵細胞的結合過程即受精作用過程,精子先通過尾部的擺動到達卵細胞處,然后精子的細胞膜和卵細胞的細胞膜接觸實現(xiàn)信息交流。3.C [解析]本題考查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識。主動運輸可以使離子從低濃度一側運輸?shù)礁邼舛纫粋?以保證活細胞能夠按照生命活動的需要,主動選擇吸收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所以細胞膜兩側的離子濃度差是通過主動運輸實現(xiàn)的,故A項錯誤。細胞膜與線粒體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質的功能并不完全相同,比如細胞膜上有受體蛋白,線粒體內膜上有與有氧呼吸第三階段有關的酶等,故B項錯誤。分泌蛋白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細胞外,有膜的融合等現(xiàn)象,存在膜脂的流動現(xiàn)象,故C項正確。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組成的,故D項錯誤。【高考預測】4.D [解析]正常情況下,信息分子的唯一功能是與受體結合,傳遞信息,信息分子不能直接參與靶細胞內的生理過程,A錯誤;細胞間的信息交流不都是通過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實現(xiàn)的,例如高等植物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可通過胞間連絲進行,B錯誤;性激素的化學本質是固醇,它的受體在細胞質中,胰島素的受體在細胞膜上,C錯誤;精子和卵細胞相互識別是通過直接接觸實現(xiàn)的,D正確。5.C [解析]細胞核中染色質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質構成的,A項正確;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復制和轉錄的主要場所,B項正確;大分子物質如mRNA能通過核孔,C項錯誤;有絲分裂過程中核膜的消失和重新形成分別發(fā)生在前期和末期,D項正確。6.D [解析]細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A項錯誤;小球膜與細胞膜融合,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流動性,B項錯誤;抗體與抗原結合后發(fā)揮作用,不能殺死靶細胞,C項錯誤;小球膜與細胞膜融合類似于胞吞,而細胞內產生的各種分泌蛋白通過胞吐的方式被運輸?shù)郊毎?D項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