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22】浙教版科學中考重點高中提前招生復習學案4:化學試驗題(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22】浙教版科學中考重點高中提前招生復習學案4:化學試驗題(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化學部分--------化學實驗題
化學實驗試題中常常對教材中的一些實驗,探究出與教材不同的實驗方法和實驗步驟,以彌補教材實驗的不足,自行選擇實驗器材,安排實驗步驟,設計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以及分析實驗誤差,設計性實驗看似新穎,變化多端,但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在中學階段學過的實驗原理和方法,在拓寬教材實驗的基礎上考查學 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和評價能力。
知識點1、制氧
1、(2021 讓胡路區(qū)校級模擬)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HClO)具有較強的漂白性,工業(yè)上常用作漂白劑。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氯氣,并以氯氣為原料進行特定反應的實驗。
(1)已知實驗室用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共熱制備氯氣,在這個反應中,二氧化錳被還原成二價產(chǎn)物。圖中A為氯氣發(fā)生裝置,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實驗開始先點燃A處的酒精燈,打開旋塞K,讓Cl2充滿整個裝置,再點燃D處的酒精燈。Cl2通過C瓶后進入D,D裝置內(nèi)盛有木炭粉,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O2和HCl(氣),試寫出D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裝置C的作用是    。
(3)E處石蕊試液的現(xiàn)象是    ,其原因是    。
(4)若將E處溶液改為澄清石灰水,反應過程中的現(xiàn)象是    。
A.有白色沉淀生成
B.沒有白色沉淀生成
C.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消失
(5)D處反應完畢后,關閉旋塞K,移去酒精燈,由于余熱的作用,A處仍有少量Cl2產(chǎn)生,此時B中的現(xiàn)象是    ,B的作用是    。
1.三甲基一氯硅[(CH3)3SiCl]是一種生產(chǎn)有機硅化合物的原料,遇明火或氧化劑會引起爆炸,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硅和氯化氫,與水接觸可產(chǎn)生霧狀鹽酸。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三甲基一氯硅由碳、氫、硅、氯四種原子構成
B.撲滅三甲基一氯硅引發(fā)的著火,應使用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劑,并用弱堿性溶液處理
C.三甲基一氯硅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D.三甲基一氯硅在空氣中燃燒可產(chǎn)生白色煙霧
2.科學家對石墨進行處理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漸變薄,最終獲得目前已知的最薄的材料﹣﹣石墨烯(如右圖)。石墨烯作為電導體,它和銅有著一樣出色的導電性;作為熱導體,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導熱效果都好。下列關于石墨烯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石墨烯是一種新型的納米化合物
B.石墨烯與C60互為同素異形體
C.石墨烯與有機物烯烴一樣,是一種有機化合物
D.石墨制取石墨烯的過程是化合反應
3.二氧化氯被稱為第四代殺菌消毒劑。其制備方法是在酸性溶液中用草酸鈉(Na2C2O4)還原氯酸鈉,化學方程式為:Na2C2O4+2NaClO3+2H2SO4═Na2SO4+2CO2↑+2ClO2↑+2H2O。由此所得的結論正確的是( ?。?br/>A.Na2C2O4中碳元素為+3價
B.Na2C2O4的氧化性強于NaClO3
C.ClO2為氧化產(chǎn)物
D.在此反應中,硫酸體現(xiàn)了強氧化性
4.“擬晶”是一種具有凸多面體規(guī)則外形但不同于晶體的固態(tài)物質(zhì)。Al65Cu23Fe12是20世紀發(fā)現(xiàn)的幾百種“擬晶”之一,具有合金的某些優(yōu)良物理性能。有關這種“擬晶”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Al65Cu23Fe12的硬度比金屬Al、Cu、Fe都大
B.Al65Cu23Fe12中三種金屬的化合價均可視作零
C.Al65Cu23Fe12不可用作長期浸泡在海水中的材料
D.Al65Cu23Fe12不與稀硫酸反應
5.科學興趣小組對金屬R的活動性探究時發(fā)現(xiàn):將R放入稀硫酸中,有氣泡產(chǎn)生,同時生成正二價的鹽:將R放入ZnSO4溶液中無任何變化。根據(jù)以上信息,下列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A.R+MgCl2═RCl2+Mg B.R+2AgCl═RCl2+2Ag
C.R+2HCl═RCl2+H2↑ D.Al+RSO4═AlSO4+R
6.(1)已知﹣1價氫的化合物與水反應生成堿和水,如:NaH+H2O═NaOH+H2↑.試寫出CaH2與Na2CO3水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將一小塊金屬鈉投入滴有酚酞試液的水中,反應劇烈,酚酞試液變?yōu)榧t色,并生成一種可燃性氣體.若將金屬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反應劇烈,但沒有銅被置換出來,卻產(chǎn)生藍色沉淀.請寫出金屬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所發(fā)生的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br/>7.已知α﹣氨基丙酸的結構簡式為,它可與NaOH反應生成α﹣氨基丙酸鈉,其化學式為C3H6O2NNa,又知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一鈉,它可以由谷氨酸與NaOH反應生成,其結構簡式為,
已知它具有下列相關性質(zhì):
①常態(tài)下為白色晶體,含有一分子結晶水,無氣味,易溶于水,有肉類鮮味;②在堿性條件下會生成似咸非咸、似澀非澀的谷氨酸二鈉,鮮味降低;③在150℃時失去結晶水,在210℃時生成對人體有害的焦谷氨酸鹽,并在270℃左右進一步分解。根據(jù)以上信息填空:
(1)α﹣氨基丙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寫出谷氨酸二鈉結構簡式:   ;
(3)使用味精適宜的條件是   。
8.某化學興趣小組對自動充氣氣球(如圖1)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
①該氣球的充氣原理是:通過擠破液體包,使液體與白色粉末接觸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實現(xiàn)氣球自動充氣,該白色粉末為初中化學常見的某種鹽。
②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③常溫下,碳酸氫鈣易溶于水。
【實驗探究】一液體包內(nèi)溶液的酸堿性室溫時,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若pH=3則該溶液呈    性。
【實驗探究】二白色粉末的成分。
【作出猜想】猜想一:碳酸鈣;猜想二:碳酸鈉;猜想三:碳酸氫鈉。
【實驗驗證】
(1)將少量白色粉末放入足量的水中攪拌,觀察到    ,說明猜想一不正確。
(2)室溫時,利用圖2裝置和等體積、足量的10%的稀鹽酸,分別對碳酸氫鈉、碳酸鈉和白色粉末樣品進行實驗探究,實驗記錄如表(忽略所加稀鹽酸體積的影響)。
中實驗編號 燒瓶內(nèi)物質(zhì) 最終得到CO2體積/mL
名稱 質(zhì)量/g
Ⅰ 碳酸氫鈉 0.10 V1
Ⅱ 碳酸鈉 0.10 V2
Ⅲ 白色粉末樣品 0.10 V1
【解釋與結論】
(1)實驗Ⅰ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依據(jù)表中信息通過計算可得出結論:V1   V2(填“>”、“<”或“=”)。
(3)通過以上實驗記錄分析猜想三正確,判斷依據(jù)是    。
【反思與評價】
(1)小強同學認為利用圖2裝置最終測得CO2的體積還不夠精確,原因是    。
(2)老師指出除了用以上探究二及加熱的方法外,還有更簡單的方法也能得出與猜想三相同的結論,你設計的實驗方案為    。
9.侯氏制堿法所得的純堿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先用下圖所示裝置來測定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鐵架臺、鐵夾等固定用裝置已略去)。
實驗步驟如下:
①圖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
②準確稱得盛有堿石灰(固體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質(zhì)量為83.4g
③準確稱得6.0g的純堿樣品放入裝置B的廣口瓶中;
④打開裝置B的分液漏斗旋塞,緩緩滴入稀硫酸,至不再產(chǎn)生氣泡為止;
⑤打開彈簧夾,往試管A中緩緩鼓入空氣數(shù)分鐘,然后稱得干燥管D的總質(zhì)量為85.6g。
試回答:
(1)鼓入空氣的目的是   ,裝置A中試劑X最適宜選用   。
(2)若沒有C裝置,則會導致測定結果  ?。ㄌ睢捌蟆被颉捌 保?。
(3)E裝置的作用是   。
(4)請根據(jù)實驗中測得的有關數(shù)據(jù),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ńY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10.(1)在圖中標出儀器A的名稱;
(2)寫出所能制取氣體的化學方程式:   
(3)請將該實驗的裝置圖補充完整.
1.菠菜是一種富含B胡蘿卜素、葉黃素、葉酸、維他命C等的蔬菜,深受人們喜歡。菠菜中還含有大量的草酸(H2C2O4),草酸進入口腔內(nèi)會附著在牙齒表面,并且反應生成草酸鈣,使人感覺牙澀。草酸受熱易分解,轉(zhuǎn)變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向菠菜汁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
B.草酸由2個氫原子、2個碳原子和4個氧原子構成
C.草酸中氫元素和碳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12
D.為避免牙澀,可先將菠菜用開水焯一下
2.下面是金剛石、石墨和C60的結構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它們是同一種物質(zhì)
B.它們都是由碳元素組成
C.它們都能在高溫下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D.它們的結構不同,性質(zhì)也不同
3.國產(chǎn)華為5G產(chǎn)品和芯片技術領先于世界。芯片是電腦、智能家電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純度的單質(zhì)硅(Si)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發(fā)生如下反應,①Si+O2SiO2;②SiO2+Na2CO3Na2SiO3+CO2↑;③SiO2+2CSi+2CO↑;④Si+2NaOH+H2ONa2SiO3+2H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r/>A.①中參加反應的Si和O2的質(zhì)量比為7:8
B.②中的Na2SiO3是氧化物
C.反應③中產(chǎn)生了可燃性有毒氣體
D.④中Na2SiO3中Si為+4價
4.如圖為某同學進行的實驗及現(xiàn)象:
【實驗一】
將實驗一中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則該氣體為  ,由此判斷FeCl3溶液的pH   7(填“>”、“<”或“=”)。
【查閱資料】
①Fe2(CO3)3不能穩(wěn)定存在,易轉(zhuǎn)化為Fe(OH)3或Fe(OH)CO3(堿式碳酸鐵);
②Fe(OH)CO3不溶于水,能溶于酸。
【實驗二】紅褐色固體成分的探究:
【猜想】固體可能是:①Fe(OH)3;②Fe(OH)CO3);③   。
【實驗】
①將實驗一中的固體經(jīng)過濾、洗滌和干燥等操作進行分離,證明固體已洗凈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滌后的濾液,先加稀硝酸,再加   溶液,無沉淀。
②稱取24.0g固體,加入足量稀鹽酸,出現(xiàn)  ?。ㄌ瞵F(xiàn)象),則猜想①錯誤。
③向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得到21.4g Fe(OH)3固體,則猜想   正確。
【結論】寫出實驗一中N2CO3溶液與FeCl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5.化學興趣小組想從混有硫酸鈉、碳酸氫銨的氯化鈉中提取純凈的氯化鈉,進行實驗探究。
查找資料:①碳酸氫銨固體受熱會分解,反應方程式為NH4HCO3NH3↑+H2O+CO2↑;
②硫酸鋇、碳酸鋇均不溶于水,
設計了如下方案:所加入的試劑均為過量。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①加熱的目的是  ?。?br/>(2)操作③中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
(3)操作④名稱是   ,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主要有:燒杯、   、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寫出NaCl的一種用途   。
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化學部分--------化學試驗題
化學實驗試題中常常對教材中的一些實驗,探究出與教材不同的實驗方法和實驗步驟,以彌補教材實驗的不足,自行選擇實驗器材,安排實驗步驟,設計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以及分析實驗誤差,設計性實驗看似新穎,變化多端,但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在中學階段學過的實驗原理和方法,在拓寬教材實驗的基礎上考查學 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和評價能力。
知識點1、制氧
1、(2021 讓胡路區(qū)校級模擬)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HClO)具有較強的漂白性,工業(yè)上常用作漂白劑。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氯氣,并以氯氣為原料進行特定反應的實驗。
(1)已知實驗室用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共熱制備氯氣,在這個反應中,二氧化錳被還原成二價產(chǎn)物。圖中A為氯氣發(fā)生裝置,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實驗開始先點燃A處的酒精燈,打開旋塞K,讓Cl2充滿整個裝置,再點燃D處的酒精燈。Cl2通過C瓶后進入D,D裝置內(nèi)盛有木炭粉,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O2和HCl(氣),試寫出D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裝置C的作用是    。
(3)E處石蕊試液的現(xiàn)象是    ,其原因是    。
(4)若將E處溶液改為澄清石灰水,反應過程中的現(xiàn)象是    。
A.有白色沉淀生成
B.沒有白色沉淀生成
C.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消失
(5)D處反應完畢后,關閉旋塞K,移去酒精燈,由于余熱的作用,A處仍有少量Cl2產(chǎn)生,此時B中的現(xiàn)象是    ,B的作用是    。
【解答】解:(1)二氧化錳變?yōu)槎r產(chǎn)物,結合含有氯離子,所以生成了氯化錳,反應前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因此生成物還有水,所以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錳、氯氣和水,書寫化學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氣體符號,所以化學方程式為MnO2+4HCl(濃)MnCl2+Cl2↑+2H2O;
故答案為:MnO2+4HCl(濃)MnCl2+Cl2↑+2H2O。
(2)C中氯氣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揮發(fā)進入D中,次氯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鹽酸和氧氣,氧氣與碳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書寫化學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學方程式為2HClO2HCl+O2↑、C+O2CO2;氯氣生成后無法直接與碳反應,因此需要氯氣與水反應生成次氯酸后,次氯酸加熱分解生成氧氣,參與D中的反應;
故答案為:2HClO2HCl+O2↑、C+O2CO2;制備次氯酸生成氧氣,與碳發(fā)生反應。
(3)揮發(fā)出氯化氫溶于水會形成鹽酸溶液,另外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溶液顯酸性,會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故答案為:紫色溶液變?yōu)榧t色;氯化氫溶于水,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形成酸性溶液,溶液顯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4)由于揮發(fā)出氯化氫,與氫氧化鈣反應后生成氯化鈣和水,二氧化碳無法使溶液再變渾濁,故選B;
故答案為:B。
(5)B中有氣體進入壓強增大,液體被壓入長頸漏斗,形成液柱;氯氣具有毒性,造成污染,因此可以收集氯氣,避免造成污染;
故答案為:長頸漏斗液面上升;回收氯氣,避免逸出造成污染。
1.三甲基一氯硅[(CH3)3SiCl]是一種生產(chǎn)有機硅化合物的原料,遇明火或氧化劑會引起爆炸,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硅和氯化氫,與水接觸可產(chǎn)生霧狀鹽酸。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三甲基一氯硅由碳、氫、硅、氯四種原子構成
B.撲滅三甲基一氯硅引發(fā)的著火,應使用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劑,并用弱堿性溶液處理
C.三甲基一氯硅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D.三甲基一氯硅在空氣中燃燒可產(chǎn)生白色煙霧
【解答】解:A、三甲基一氯硅是由三甲基一氯硅分子構成的,三甲基一氯硅分子由碳、氫、硅、氯四種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錯誤。
B、三甲基一氯硅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硅和氯化氫,與水接觸可產(chǎn)生霧狀鹽酸,撲滅三甲基一氯硅引發(fā)的著火,應使用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劑,并用弱堿性水處理,故選項說法正確。
C、由題意,三甲基一氯硅[(CH3)3SiCl]與水接觸可生成鹽酸,則三甲基一氯硅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故選項說法正確。
D、三甲基一氯硅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硅和氯化氫,與水接觸可產(chǎn)生霧狀鹽酸,二氧化硅是固體,可產(chǎn)生白色煙霧,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
2.科學家對石墨進行處理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漸變薄,最終獲得目前已知的最薄的材料﹣﹣石墨烯(如右圖)。石墨烯作為電導體,它和銅有著一樣出色的導電性;作為熱導體,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導熱效果都好。下列關于石墨烯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石墨烯是一種新型的納米化合物
B.石墨烯與C60互為同素異形體
C.石墨烯與有機物烯烴一樣,是一種有機化合物
D.石墨制取石墨烯的過程是化合反應
【解答】解:A、石墨烯由碳元素一種元素組成,屬于單質(zhì),故A錯誤;
B、石墨烯為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zhì),C60為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zhì),因此石墨烯和C60互為同素異形體,故B正確;
C、石墨烯屬于無機非金屬單質(zhì),不是有機物,故C錯誤;
D、石墨制取石墨烯只是碳原子的間隔發(fā)生了變化,不是化合反應,故D錯誤;
故選:B。
3.二氧化氯被稱為第四代殺菌消毒劑。其制備方法是在酸性溶液中用草酸鈉(Na2C2O4)還原氯酸鈉,化學方程式為:Na2C2O4+2NaClO3+2H2SO4═Na2SO4+2CO2↑+2ClO2↑+2H2O。由此所得的結論正確的是( ?。?br/>A.Na2C2O4中碳元素為+3價
B.Na2C2O4的氧化性強于NaClO3
C.ClO2為氧化產(chǎn)物
D.在此反應中,硫酸體現(xiàn)了強氧化性
【解答】解:A、Na2C2O4中,鈉元素化合價是+1,氧元素化合價是﹣2,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可知,碳元素為+3價,該選項說法正確;
B、用草酸鈉(Na2C2O4)還原氯酸鈉,說明Na2C2O4的氧化性弱于NaClO3,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氯酸鈉中氯元素化合價是+5,二氧化氯中氯元素化合價是+4,因此ClO2為還原產(chǎn)物,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反應前后硫元素化合價不變,因此硫酸沒有體現(xiàn)氧化性,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A。
4.“擬晶”是一種具有凸多面體規(guī)則外形但不同于晶體的固態(tài)物質(zhì)。Al65Cu23Fe12是20世紀發(fā)現(xiàn)的幾百種“擬晶”之一,具有合金的某些優(yōu)良物理性能。有關這種“擬晶”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Al65Cu23Fe12的硬度比金屬Al、Cu、Fe都大
B.Al65Cu23Fe12中三種金屬的化合價均可視作零
C.Al65Cu23Fe12不可用作長期浸泡在海水中的材料
D.Al65Cu23Fe12不與稀硫酸反應
【解答】解:A、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組成中純金屬的硬度,故正確;
B、Al65Cu23Fe12中各組分仍為游離狀態(tài),三種金屬的化合價可以視為0,故正確;
C、Al65Cu23Fe12中的三種金屬在海水中都會銹蝕,故正確;
D、Al65Cu23Fe12中鋁和鐵都可以與硫酸反應,故錯誤;
故選:D。
5.科學興趣小組對金屬R的活動性探究時發(fā)現(xiàn):將R放入稀硫酸中,有氣泡產(chǎn)生,同時生成正二價的鹽:將R放入ZnSO4溶液中無任何變化。根據(jù)以上信息,下列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br/>A.R+MgCl2═RCl2+Mg B.R+2AgCl═RCl2+2Ag
C.R+2HCl═RCl2+H2↑ D.Al+RSO4═AlSO4+R
【解答】將R放入稀硫酸中,有氣泡產(chǎn)生,說明在金屬活動順序中R在氫的前面;將R放入ZnSO4溶液中無任何變化,說明R在Zn的后面。
A.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在金屬活動順序中,R在鎂的后面,R不能置換出氯化鎂中的鎂,故A錯誤;
B.因為氯化銀不溶于水形不成溶液,所以R不能置換出氯化銀中的銀,故B錯誤;
C.在金屬活動順序中,R在氫的前面,能置換出鹽酸中的氫,R在化合物中顯+2價,R+2HCl=RCl2+H2↑能夠反應,故C正確;
D.鋁在金屬活動順序中排在鋅的前面,所以也排在R的前面,鋁能把R從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給置換出來,鋁在形成化合物時顯+3價,與RS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l+3RSO4=Al2(SO4)3+3R,故D錯誤。
故選:C。
6.(1)已知﹣1價氫的化合物與水反應生成堿和水,如:NaH+H2O═NaOH+H2↑.試寫出CaH2與Na2CO3水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將一小塊金屬鈉投入滴有酚酞試液的水中,反應劇烈,酚酞試液變?yōu)榧t色,并生成一種可燃性氣體.若將金屬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反應劇烈,但沒有銅被置換出來,卻產(chǎn)生藍色沉淀.請寫出金屬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所發(fā)生的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br/>【解答】解:已知含﹣1價氫元素的化合物與水反應生成堿和氫氣(如NaH+H2O=NaOH+H2↑ ),CaH2與水發(fā)生生成氫氧化鈣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H2+2H2O=Ca(OH)2+2H2↑,Ca(OH)2+Na2CO3=2NaOH+CaCO3↓.
(2)金屬鈉和硫酸銅溶液的反應先是和里面的水的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然后是氫氧化鈉和硫酸銅之間的復分解反應,即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故答案為:CaH2+2H2O=Ca(OH)2+2H2↑;Ca(OH)2+Na2CO3=2NaOH+CaCO3↓;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7.已知α﹣氨基丙酸的結構簡式為,它可與NaOH反應生成α﹣氨基丙酸鈉,其化學式為C3H6O2NNa,又知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一鈉,它可以由谷氨酸與NaOH反應生成,其結構簡式為,
已知它具有下列相關性質(zhì):
①常態(tài)下為白色晶體,含有一分子結晶水,無氣味,易溶于水,有肉類鮮味;②在堿性條件下會生成似咸非咸、似澀非澀的谷氨酸二鈉,鮮味降低;③在150℃時失去結晶水,在210℃時生成對人體有害的焦谷氨酸鹽,并在270℃左右進一步分解。根據(jù)以上信息填空:
(1)α﹣氨基丙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br/>(2)寫出谷氨酸二鈉結構簡式:  ??;
(3)使用味精適宜的條件是   。
【解答】解:(1)由題目中給出的信息可知反應物是CH3CHNH2COOH和NaOH生成物是CH3CHNH2COONa和H2O,所以方程式是:CH3CHNH2COOH+NaOH═CH3CHNH2COONa+H2O;
(2)谷氨酸二鈉結構簡式,是通過圖示計算出鈉原子、氧原子、碳原子、氮原子、氫原子個數(shù),所以結構簡式是NaOOCCHNH2CH2CH2COONa,即;
(3)味精在210℃時生成對人體有害的焦谷氨酸鹽,所以使用味精適宜的條件是在較低溫度下。
故答案為:(1)CH3CHNH2COOH+NaOH═CH3CHNH2COONa+H2O;
(2);
(3)在較低溫度下。
8.某化學興趣小組對自動充氣氣球(如圖1)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
①該氣球的充氣原理是:通過擠破液體包,使液體與白色粉末接觸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實現(xiàn)氣球自動充氣,該白色粉末為初中化學常見的某種鹽。
②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③常溫下,碳酸氫鈣易溶于水。
【實驗探究】一液體包內(nèi)溶液的酸堿性室溫時,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若pH=3則該溶液呈    性。
【實驗探究】二白色粉末的成分。
【作出猜想】猜想一:碳酸鈣;猜想二:碳酸鈉;猜想三:碳酸氫鈉。
【實驗驗證】
(1)將少量白色粉末放入足量的水中攪拌,觀察到    ,說明猜想一不正確。
(2)室溫時,利用圖2裝置和等體積、足量的10%的稀鹽酸,分別對碳酸氫鈉、碳酸鈉和白色粉末樣品進行實驗探究,實驗記錄如表(忽略所加稀鹽酸體積的影響)。
中實驗編號 燒瓶內(nèi)物質(zhì) 最終得到CO2體積/mL
名稱 質(zhì)量/g
Ⅰ 碳酸氫鈉 0.10 V1
Ⅱ 碳酸鈉 0.10 V2
Ⅲ 白色粉末樣品 0.10 V1
【解釋與結論】
(1)實驗Ⅰ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依據(jù)表中信息通過計算可得出結論:V1   V2(填“>”、“<”或“=”)。
(3)通過以上實驗記錄分析猜想三正確,判斷依據(jù)是    。
【反思與評價】
(1)小強同學認為利用圖2裝置最終測得CO2的體積還不夠精確,原因是    。
(2)老師指出除了用以上探究二及加熱的方法外,還有更簡單的方法也能得出與猜想三相同的結論,你設計的實驗方案為    。
【解答】解:【實驗探究】室溫時,用pH試紙測得溶液的pH=3,則該溶液呈酸性。
【實驗驗證】
(1)將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攪拌,觀察到粉末全部溶解,說明甲同學的猜想不正確。
【解釋與結論】
(1)實驗Ⅰ中碳酸氫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HCO3+HCl═NaCl+H2O+CO2↑。
(2)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質(zhì)量關系為: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NaHCO3+HCl═NaCl+H2O+CO2↑,
84 44
由以上質(zhì)量關系可知,等質(zhì)量的碳酸鈉、碳酸氫鈉和足量稀鹽酸反應時,碳酸氫鈉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3)由上述實驗可知白色粉末為碳酸氫鈉,判斷依據(jù)是Ⅰ、Ⅲ中相等質(zhì)量的固體和足量稀鹽酸反應生成了等體積的二氧化碳。
【反思與評價】
(1)鹽酸與碳酸氫鈉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氫和水蒸氣,濃硫酸除去水蒸氣,二氧化碳中還含有氯化氫,所以圖2裝置最終測得CO2的體積還不夠精確。
(2)還可以采用更簡單的方法得出與猜想三相同的結論,實驗方案為:取少量樣品,加入適量水使樣品溶解,再加入氯化鈣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該固體是碳酸氫鈉。
故答案為:【實驗探究】酸;
【實驗驗證】粉末全部溶解;
【解釋與結論】(1)NaHCO3+HCl═NaCl+H2O+CO2↑;
(2)>;
(3)Ⅰ、Ⅲ中相等質(zhì)量的固體和足量稀鹽酸反應生成了等體積的二氧化碳;
【反思與評價】(1)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氫氣體;
(2)取少量樣品,加入適量水使樣品溶解,再加入氯化鈣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該固體是碳酸氫鈉。
9.侯氏制堿法所得的純堿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先用下圖所示裝置來測定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鐵架臺、鐵夾等固定用裝置已略去)。
實驗步驟如下:
①圖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
②準確稱得盛有堿石灰(固體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質(zhì)量為83.4g
③準確稱得6.0g的純堿樣品放入裝置B的廣口瓶中;
④打開裝置B的分液漏斗旋塞,緩緩滴入稀硫酸,至不再產(chǎn)生氣泡為止;
⑤打開彈簧夾,往試管A中緩緩鼓入空氣數(shù)分鐘,然后稱得干燥管D的總質(zhì)量為85.6g。
試回答:
(1)鼓入空氣的目的是   ,裝置A中試劑X最適宜選用   。
(2)若沒有C裝置,則會導致測定結果  ?。ㄌ睢捌蟆被颉捌 保?。
(3)E裝置的作用是   。
(4)請根據(jù)實驗中測得的有關數(shù)據(jù),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ńY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解答】解:(1)鼓入空氣的目的是驅(qū)趕裝置中的氣體,使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被D中堿石灰完全吸收;
裝置A能夠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氫氧化鈉溶液能夠吸收二氧化碳;
(2)若沒有C裝置,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氣也能夠被堿石灰吸收,則會導致測定結果偏大;
(3)E裝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水蒸氣被D中堿石灰吸收使測定結果偏大;
(4)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85.6g﹣83.4g=2.2g,
設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zhì)量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2.2g

x=5.3g
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0%=88.3%。
答: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88.3%。
故答案為:(1)驅(qū)趕裝置中的氣體,使反應產(chǎn)生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被D中堿石灰完全吸收;
氫氧化鈉溶液;
(2)偏大;
(3)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水蒸氣被D中堿石灰吸收使測定結果偏大;
(4)88.3%。
10.(1)在圖中標出儀器A的名稱;
(2)寫出所能制取氣體的化學方程式:   
(3)請將該實驗的裝置圖補充完整.
【解答】解:
(1)熟記常見儀器的名稱
(2)反應物是高錳酸鉀生成物為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反應條件是加熱
(3)畫圖要求:藥品要平鋪試管底部,畫出棉花、膠管、集氣瓶、水槽、導氣管,且填充水槽和集氣瓶中的水,液面畫單實線,液體畫虛線,導管口有氣泡.
故答案為:(1)鐵架臺(2)2KMnO4K2MnO4+MnO2+O2↑(3)
1.菠菜是一種富含B胡蘿卜素、葉黃素、葉酸、維他命C等的蔬菜,深受人們喜歡。菠菜中還含有大量的草酸(H2C2O4),草酸進入口腔內(nèi)會附著在牙齒表面,并且反應生成草酸鈣,使人感覺牙澀。草酸受熱易分解,轉(zhuǎn)變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向菠菜汁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
B.草酸由2個氫原子、2個碳原子和4個氧原子構成
C.草酸中氫元素和碳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12
D.為避免牙澀,可先將菠菜用開水焯一下
【解答】解:A、菠菜中還含有大量的草酸,顯酸性,向菠菜汁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故選項說法正確。
B、草酸是由草酸分子構成的,1個草酸分子由2個氫原子、2個碳原子和4個氧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錯誤。
C、草酸中氫元素和碳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2):(12×2)=1:12,故選項說法正確。
D、草酸進入口腔內(nèi)會附著在牙齒表面,并且反應生成草酸鈣,使人感覺牙澀,草酸受熱易分解,轉(zhuǎn)變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為避免牙澀,可先將菠菜用開水焯一下,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2.下面是金剛石、石墨和C60的結構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r/>A.它們是同一種物質(zhì)
B.它們都是由碳元素組成
C.它們都能在高溫下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D.它們的結構不同,性質(zhì)也不同
【解答】解:A、它們是三種不同的物質(zhì),屬于同素異形體,故A項錯誤;
B、金剛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zhì),故B項正確;
C、因為三者都是碳的單質(zhì),所以化學性質(zhì)相同,都能在高溫下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故C項正確;
D、由于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它們的結構不同,性質(zhì)也不同,故D項正確;
故選:A。
3.國產(chǎn)華為5G產(chǎn)品和芯片技術領先于世界。芯片是電腦、智能家電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純度的單質(zhì)硅(Si)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發(fā)生如下反應,①Si+O2SiO2;②SiO2+Na2CO3Na2SiO3+CO2↑;③SiO2+2CSi+2CO↑;④Si+2NaOH+H2ONa2SiO3+2H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r/>A.①中參加反應的Si和O2的質(zhì)量比為7:8
B.②中的Na2SiO3是氧化物
C.反應③中產(chǎn)生了可燃性有毒氣體
D.④中Na2SiO3中Si為+4價
【解答】解:A、①中參加反應的Si和O2的質(zhì)量比為:28:32=7:8,該選項說法正確;
B、硅酸鈉中含有三種元素,不是氧化物,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一氧化碳有毒,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該選項說法正確;
D、④中Na2SiO3中,鈉元素化合價是+1,氧元素化合價是﹣2,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可知,Si為+4價,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4.如圖為某同學進行的實驗及現(xiàn)象:
【實驗一】
將實驗一中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則該氣體為  ,由此判斷FeCl3溶液的pH   7(填“>”、“<”或“=”)。
【查閱資料】
①Fe2(CO3)3不能穩(wěn)定存在,易轉(zhuǎn)化為Fe(OH)3或Fe(OH)CO3(堿式碳酸鐵);
②Fe(OH)CO3不溶于水,能溶于酸。
【實驗二】紅褐色固體成分的探究:
【猜想】固體可能是:①Fe(OH)3;②Fe(OH)CO3);③   。
【實驗】
①將實驗一中的固體經(jīng)過濾、洗滌和干燥等操作進行分離,證明固體已洗凈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滌后的濾液,先加稀硝酸,再加   溶液,無沉淀。
②稱取24.0g固體,加入足量稀鹽酸,出現(xiàn)  ?。ㄌ瞵F(xiàn)象),則猜想①錯誤。
③向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得到21.4g Fe(OH)3固體,則猜想   正確。
【結論】寫出實驗一中N2CO3溶液與FeCl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解答】解:【實驗一】
將實驗一中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則該氣體為二氧化碳,由此判斷FeCl3溶液的pH<7。
故填:二氧化碳;<。
【實驗二】
【猜想】
固體可能是:①Fe(OH)3;②Fe(OH)CO3);③Fe(OH)3和Fe(OH)CO3的混合物。
故填:Fe(OH)3和Fe(OH)CO3的混合物。
【實驗】
①證明固體已洗凈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滌后的濾液,先加稀硝酸,再加硝酸銀溶液,無沉淀,說明溶液中不含有氯化鈉,進一步說明洗滌干凈。
故填:硝酸銀。
②稱取24.0g固體,加入足量稀鹽酸,出現(xiàn)氣泡,說明固體中含有Fe(OH)CO3,則猜想①錯誤。
故填:氣泡。
③24.0gFe(OH)CO3中鐵元素質(zhì)量:24.0g×=10.1g,21.4g Fe(OH)3固體中鐵元素質(zhì)量:21.4g×=11.2g,由于固體中的鐵元素完全轉(zhuǎn)化到氫氧化鐵中,0gFe(OH)CO3中的鐵元素質(zhì)量小于氫氧化鐵中的鐵元素質(zhì)量,因此氫氧化鐵中的鐵元素來自于Fe(OH)CO3和Fe(OH)3,則猜想③正確。
故填:③。
【結論】
實驗一中N2CO3溶液與FeCl3反應生成氫氧化鐵、Fe(OH)CO3、氯化鈉、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H2O+2FeCl3+3Na2CO3=Fe(OH)3↓+Fe(OH)CO3↓+6NaCl+2CO2↑。
故填:2H2O+2FeCl3+3Na2CO3=Fe(OH)3↓+Fe(OH)CO3↓+6NaCl+2CO2↑。
5.化學興趣小組想從混有硫酸鈉、碳酸氫銨的氯化鈉中提取純凈的氯化鈉,進行實驗探究。
查找資料:①碳酸氫銨固體受熱會分解,反應方程式為NH4HCO3NH3↑+H2O+CO2↑;
②硫酸鋇、碳酸鋇均不溶于水,
設計了如下方案:所加入的試劑均為過量。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①加熱的目的是  ??;
(2)操作③中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br/>(3)操作④名稱是   ,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主要有:燒杯、   、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寫出NaCl的一種用途   。
【解答】解:(1)操作①加熱的目的是使碳酸氫銨受熱分解,從而除去碳酸氫銨。
故填:除去碳酸氫銨。
(2)操作③中,氯化鋇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屬于復分解反應。
故填:復分解反應。
(3)操作④名稱是過濾,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主要有:燒杯、漏斗、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故填:過濾;漏斗;引流。
(4)NaCl在生活中可以用作調(diào)味品,可以用作工業(yè)原料等。
故填:用作調(diào)味品。
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山县| 罗甸县| 长顺县| 浙江省| 玛多县| 海伦市| 彩票| 曲阳县| 洞头县| 平乐县| 梅州市| 冕宁县| 峡江县| 朝阳县| 泸西县| 宣城市| 扎赉特旗| 绥芬河市| 朝阳区| 奉节县| 丹阳市| 和平县| 视频| 襄樊市| 松滋市| 鄂州市| 宜宾县| 华宁县| 通海县| 台江县| 泸水县| 凤山县| 茌平县| 南丰县| 梨树县| 志丹县| 赞皇县| 孝感市| 贵南县| 鄂伦春自治旗| 睢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