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22】浙教版科學中考重點高中提前招生復習學案7:物質的推斷(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22】浙教版科學中考重點高中提前招生復習學案7:物質的推斷(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化學部分--------物質的推斷
解推斷題的一般步驟是:首先,讀審——仔細讀題、審清題意。即弄清題意和要求,明確已知和未知條件,找出明顯條件和隱蔽條件。其次,找突破口或“題眼”——通過分析結構特征、性質特征、反應特征和現象特征及特征數據等,確定某一物質或成分的存在,以此作解題突破口。第三,推理——從突破口向外擴展,通過順推法、逆推法、假設法得出初步結論,
最后作全面檢查,驗證推論是否符合題意。
一、推斷題的突破口
1.以物質特征顏色為突破口

固體顏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紅色);Cu2(OH)2CO3(綠色);CuSO4·5H2O(藍色)。

溶液顏色:CuCl2、CuSO4(藍色);FeCl2、FeSO4(淺綠色);FeCl3、Fe2(SO4)3(黃色)。

火焰顏色:S在O2中燃燒(藍紫色);S、H2在空氣中燃燒(淡藍色);CO、CH4在空氣中燃燒(藍色)。
2.以物質特征狀態為突破口
常見固體單質有Fe、Cu、C、S;氣體單質有H2、N2、O2;
無色氣體有H2、N2、O2、CO、CO2、CH4、SO2;常溫下呈液態的物質有H2O。
以物質特征反應條件為突破口
:點燃;通電;催化劑;高溫;加熱。
4.以物質特征現象為突破口

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氣體是CO2。

能使黑色CuO變紅(或紅色Fe2O3變黑)的氣體是H2或CO,固體是C。

能使燃燒著的木條正常燃燒的氣體是空氣,燃燒得更旺的氣體是O2,熄滅的氣體是CO2或N2;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是O2。

能使白色無水CuSO4粉末變藍的氣體是水蒸氣。

在O2中燃燒火星四射的物質是Fe。

在空氣中燃燒生成CO2和H2O的物質是有機物,如CH4、C2H5OH等。
5.以元素或物質之最為突破口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
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

知識點1、選擇類推斷題
1、(2021?長葛市一模)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鎂粉,完全反應后過濾,得濾渣和藍色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濾渣中一定有Cu和Mg
B.反應后濾液中的金屬陽離子為Cu+和Mg2+
C.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會有氣泡產生
D.向濾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會產生藍色沉淀
【解答】解:A、鎂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能與CuSO4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鎂溶液和銅,完全反應后過濾,得濾渣和藍色溶液,說明濾液中含有硫酸銅,硫酸銅有剩余,則渣中一定有Cu,不可能含有鎂,故選項說法錯誤。
B、鎂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能與CuSO4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鎂溶液和銅,完全反應后過濾,得濾渣和藍色溶液,說明濾液中含有硫酸銅,反應后濾液中的金屬陽離子為Cu2+和Mg2+,選項中銅離子的符號書寫錯誤,故選項說法錯誤。
C、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銅不與稀鹽酸反應,沒有氣泡產生,故選項說法錯誤。
D、濾液中含有硫酸銅,向濾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會產生藍色沉淀,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知識點2、框圖類推斷題
2、(2020?南寧一模)已知A﹣F六種物質都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圖甲是它們之間的轉化和反應關系圖(圖中“→”表示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表示相連的物質能發生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已省略),圖乙是其中部分物質中某種元素的化合價與物質類別的關系圖。
(1)寫出物質的化學式:B 
 ,C 
 。
(2)利用D和E的反應可以清除鐵制品表面的銹,D和E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顏色為 
 色。
(3)若F與其他物質的類別不同且與A含有一種相同金屬元素,則D和F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解答】解:由題意和物質的轉化可知,A﹣F六種物質都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B為一種酸,一種元素的化合價為+6價,該酸為硫酸,化學式是:H2SO4;D是一種酸,一種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應為鹽酸;E為一種氧化物,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能與鹽酸反應,能轉化為C,則E為氧化鐵,C為鐵;硫酸能與一種鹽反應生成了稀鹽酸,則A為氯化鋇。帶入題意驗證符合題意。所以:
(1)由上述分析可知,物質的化學式:B為
H2SO4,C
為Fe。
(2)利用D和E的反應可以清除鐵制品表面的銹,是鹽酸與氫氧化鐵反應生成了氯化鐵和水,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顏色為黃色。
(3)若F與其他物質的類別不同且與A含有一種相同金屬元素,則F為一種堿,應為氫氧化鋇,則D和F的反應是氫氧化鋇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了氯化鋇和水,化學方程式為:Ba(OH)2+2HCl═BaCl2+2H2O。
故答案為:(1)H2SO4;Fe。
(2)Ba(OH)2+2HCl═BaCl2↓+2H2O。
(3)Ba(OH)2+2HCl═BaCl2+2H2O。
知識點3、工藝流程類推斷題
3、(2020?休寧縣模擬)科研人員研發出一種制備氫氣的新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1)鋁鎵合金屬于 
 (填“金屬”或“有機合成”)材料,鋁镲合金的硬度比鋁的硬度 
 (填“大”或“小”)。
(2)空氣中,鋁在常溫下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能是因為 
 。
(3)上述過程中,涉及到的非金屬單質有 
 。
(4)寫出鋁鎵合金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此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
(5)鎵(Ca)的金屬活動性與鋅相似,卻比鋁弱,元素主要化合價與鋁元素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Ga+2HCl═GaCl2+H2↑可以發生
B.反應Al+GaCl3═AlCl3+Ga可以發生
C.將鎵絲、鋁片分別放入稀鹽酸中可探究金屬活動性順序
D.將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鎵絲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
【解答】解:(1)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以及它們的合金,鋁鎵合金屬于金屬材料;合金的硬度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的硬度大,鋁鎵合金的硬度比鋁的硬度大;
(2)空氣中,鋁在常溫下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能是因為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
(3)上述過程中,涉及到的非金屬單質有氫氣和氧氣;
(4)鋁鎵合金在一定條件下與水反應得到氧化鋁、氫氣和鎵,即鎵未參加反應,實際上發生的反應是鋁和水,生成物是氧化鋁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l+3H2OAl2O3+3H2↑,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5)A、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鎵和氫氣,鎵元素顯+3價,故錯誤;
B、鎵(Ca)的金屬活動性與鋅相似,卻比鋁弱,則反應Al+GaCl3═AlCl3+Ga可以發生,故正確;
C、鎵(Ca)的金屬活動性與鋅相似,卻比鋁弱,將鎵絲、鋁片分別放入稀鹽酸中、產生氣泡的速率可能相等,不可探究金屬活動性順序,故錯誤;
D、鎵絲能和酸反應,位于氫之前,則將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兩者發生反應,鎵絲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故正確;
故選BD。
答案:(1)金屬;大;(2)鋁在常溫下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能是因為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3)氫氣和氧氣;(4)2Al+3H2OAl2O3+3H2↑;置換反應;(5)BD。
1.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OH、Na2CO3、Na2SO4、NaCl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探究白色粉末的性質,將該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攪拌后,把所得溶液分為三份進行實驗:
(1)第一份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呈紅色
(2)第二份溶液中滴加稀鹽酸后,開始無明顯現象,隨著鹽酸的滴入逐漸有氣泡產生
(3)第三份溶液中滴加BaCl2后有白色沉淀生成,過濾,所得沉淀全部溶于稀鹽酸
分析實驗得出的以下結論,合理的是(  )
A.一定含有Na2CO3,一定沒有Na2SO4,NaOH,可能含有NaCl
B.一定含有Na2CO3,NaCl,一定沒有Na2SO4,可能含有NaOH
C.一定含有NaOH,Na2CO3,一定沒有Na2SO4,可能含有NaCl
D.一定含有Na2CO3,一定沒有Na2SO4,NaCl,可能含有NaOH
【解答】解:碳酸鈉、氫氧化鈉在溶液中顯堿性,碳酸鈉和鹽酸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氫氧化鈉會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鋇沉淀,硫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
第一份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呈紅色,所以樣品中含有氫氧化鈉、碳酸鈉中的一種或兩種;
第二份溶液中滴加稀鹽酸后,開始無明顯現象,隨著鹽酸的滴入逐漸有氣泡產生,所以樣品中一定含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第三份溶液中滴加BaCl2后有白色沉淀生成,過濾,所得沉淀全部溶于稀鹽酸,所以樣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鈉,一定不含硫酸鈉,所以
樣品中一定含有NaOH,Na2CO3,一定沒有Na2SO4,可能含有NaCl,故選:C。
2.實驗室有一包白色固體,其中除了碳酸鈉以外,還可能含有硝酸鋇、硫酸鈉、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①取少量白色固體于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斷攪拌,固體部分溶解;②繼續向燒杯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斷攪拌,此時固體質量變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段對應的實驗現象是固體部分溶解,無氣泡冒出
B.B→C段對應溶液pH逐漸變大
C.原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鋇
D.C點對應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硝酸、硝酸鈉、碳酸鈉、硝酸鋇
【解答】解:碳酸鈉和硝酸鋇反應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鋇沉淀,硫酸鈉和硝酸鋇反應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所以
步驟①:取少量白色固體于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斷攪拌,固體部分溶解,
步驟②:接著向燒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斷攪拌,所以固體中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鋇
A、A→B段對應的反應是碳酸鋇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實驗現象是固體部分溶解,有氣泡冒出,故A錯誤;
B、B→C段對應溶液pH逐漸變小,故B錯誤;
C、原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鋇,故C正確;
D、C點對應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硝酸、硝酸鈉、硝酸鋇,故D錯誤。
故選:C。
3.人類常利用化學反應得到所需要的物質。如圖是X、Y、Z、W四種物質的轉化關系(都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則X、Y、Z、W依次可能是(  )
A.C、CO、CO2、H2CO3
B.H2O2、O2、H2O、H2
C.CaO、Ca(OH)2、CaCl2、CaCO3
D.Cu、CuO、Cu(OH)2、CuSO4
【解答】解:A、碳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無法一步生成碳,故A錯誤;
B、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水通電條件下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但是氫氣無法一步生成過氧化氫,故B錯誤;
C、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氯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碳酸鈣高溫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故C正確;
D、銅在空氣中加熱生成氧化銅,氧化銅不溶于水,需要用酸溶解,不能直接到氫氧化銅,故D錯誤。
故選:C。
4.如果將物質按單質、氧化物、酸、堿、鹽、有機物分類,如圖中甲、乙、丙、丁是四種不同類別的物質,且相連物質之間均能發生化學反應。下列說法符合圖示要求的是(  )
A.當甲、乙、丙分別為酸、堿、鹽時,丁可以為碳酸鈉
B.當甲為氯化銅時,丁可以為氫氧化鈉
C.當丁為氧氣時,甲、乙、丙可以為紅磷、甲烷、一氧化碳
D.當丁為鹽酸時,甲、乙、丙可以為銅、硝酸銀、氫氧化鈣
【解答】解:圖中甲、乙、丙、丁是四種不同類別的物質,且相連物質之間均能發生化學反應,
A、當甲、乙、丙分別為酸、堿、鹽時,丁可以為碳酸鈉,碳酸鈉會與氫氧化鈣、鹽酸、氯化鈣反應,但是碳酸鈉和氯化鈣都屬于鹽,不符合題意,故A錯誤;
B、當甲為氯化銅時,丁可以為氫氧化鈉,氯化銅會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氫氧化鈉也會與二氧化碳、鹽酸反應,所以乙、丙可以是鹽酸、二氧化碳,故B正確;
C、當丁為氧氣時,甲、乙、丙可以為紅磷、甲烷、一氧化碳,紅磷、甲烷、一氧化碳都會與氧氣反應,但是紅磷屬于單質,不符合題意,故C錯誤;
D、當丁為鹽酸時,甲、乙、丙可以為銅、硝酸銀、氫氧化鈣,銅不會與鹽酸反應,不符合題意,故D錯誤。
故選:B。
5.現有Cu、CuO、CuSO4、C、CO、CO2六種物質,它們的反應關系如下圖所示(圖中每個字母分別代表上述六種物質中的一種).
(1)請利用初中所學知識推斷圖中物質的化學式:
Z 
 、N 

(2)寫出X→W的化學方程式 
 .
【解答】解:CuO與C或CO相互反應可生成Cu、CuSO4與鐵生成Cu,即CuO、CuSO4、C、CO四種物質都可轉化為Cu;因此,可判斷W為Cu;CuO與C或CO相互反應可生成CO2,即CuO、C、CO三種物質可轉化為CO2;因此,可判斷Z為CO2;最后根據X、Y都能轉化成二氧化碳,M、N中只有M能轉化為二氧化碳,結合X與Y、M與N間的轉化關系,可對物質進行一一確定;
(1)由Cu、CuO、CuSO4、C、CO、CO2六種物質中有四種物質通過反應可以轉化為W、三種物質通過發生反應可轉化為Z,根據六種物質的性質,可確定W為銅、Z為二氧化碳;
由N不能轉化為二氧化碳,可判斷在Cu、CuO、CuSO4、C、CO、CO2六種物質中N為硫酸銅;
(2)由X、Y都能轉化為二氧化碳且X可轉化為Y,可判斷X、Y為六種物質中的C和CO,且Y為COX是C;因此,反應可推斷X→W為C與CuO在高溫下生成Cu和CO2;
故答案為:(1)CO2;CuSO4(2)C+2CuO2Cu+CO2↑.
6.蛋白質是組成細胞的基礎物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人體內的血紅蛋白、各種酶都是蛋白質.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屬鹽(如Cu2+、Ba2+、Ag+等的可溶性鹽)與蛋白質作用會使蛋白質凝固變性,從而喪失其生理功能危及生命.因此,可溶性重金屬鹽為有毒物質,根據上述所給知識,用化學式回答下列問題:
(1)CuSO4、AgNO3、Ba(NO3)2、AgCl四種物質中,無毒的是 

(2)在醫療上用X射線檢查胃腸疾病時,讓病人服用硫酸鋇的懸濁液(俗稱鋇餐),而不能服用碳酸鋇,其原因是人體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鹽酸,與碳酸鋇反應后,產生了一定量的使人中毒的鋇離子,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若因氯化鋇中毒,下列方案中可作為最佳解毒措施的是 
 (填序號).
A.多飲糖水
B.飲用純堿溶液
C.飲用食鹽水
D.飲用硫酸鈉溶液.
【解答】解:(1)CuSO4、AgNO3、Ba(NO3)2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質,AgCl不溶于水,因此無毒的是AgCl.
故填:AgCl.
(2)碳酸鋇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CO3+2HCl═BaCl2+H2O+CO2↑.
故填:BaCO3+2HCl═BaCl2+H2O+CO2↑.
(3)糖水、食鹽水不能除去鋇離子,碳酸鈉溶液能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但是碳酸鋇能和胃酸中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因此也不能除去鋇離子,硫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硫酸鋇不溶于水,不溶于稀鹽酸,因此若因氯化鋇中毒,下列方案中可作為最佳解毒措施的是飲用硫酸鈉溶液.
故填:D.
7.“探險隊員”﹣﹣鹽酸,不小心走進了科學迷宮,不知怎樣走出來,因為迷宮有許多“吃人的野獸”(即能與鹽酸反應的物質或水溶液),鹽酸必須避開它們,否則就無法通過。
(1)請你幫助他走出迷宮(請用圖中物質前的序號依次連接起來表示他所走的路線)入口→ 
 →出口。
(2)在能“吃掉”鹽酸的化學反應中,屬于酸和堿中和反應的有 
個,其中能“吃掉”鹽酸的鹽是 
 (填物質的名稱)。
(3)在不能與鹽酸反應的物質中,寫出一個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如果將鹽酸換成氫氧化鉀溶液,它能沿著鹽酸走出的路線“走出”這個迷宮嗎?為什么? 
 。
【解答】解:(1)利用圖示的物質對相關的與鹽酸不能反應的物質作出判斷即可,由于鹽酸不能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不活潑金屬銅和銀、氯化鈉、硫酸反應。
故答案為:③→⑥→⑩→⑦→?→?
(2)中和反應是酸與堿反應,根據堿的種類確定中和反應的個數,堿有2種所以中和反應有2個;能與鹽酸反應的鹽只有碳酸鈉,故答案為:2;碳酸鈉;
(3)不能與鹽酸反應的物質有:③⑥⑩?,氯化鈉與硝酸銀反應的反應物是氯化鈉、硝酸銀,生成物是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在氯化銀后面標上沉淀符號,所以方程式是:NaCl+AgNO3═AgCl↓+NaNO3,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類型,屬于復分解反應;故答案為:NaCl+AgNO3═AgCl↓+NaNO3;
(4)因為氫氧化鉀與二氧化碳反應,從而被“吃掉”,所以不能將鹽酸換成氫氧化鉀;故答案為:不能;氫氧化鉀與二氧化碳反應,從而被“吃掉”。
故答案為:(1)③→⑥→⑩→⑦→?→?;(2)2;碳酸鈉;(3)NaCl+AgNO3═AgCl↓+NaNO3;(4)不能,氫氧化鉀與二氧化碳反應,從而被“吃掉”。
8.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如圖是包含A、B、C、D和鹽酸5種物質的“化學拼圖”,相鄰兩張卡片所標的物質(或其溶液)間能發生反應.
(1)單質A不可能是 
 (填序號).
①Mg
②Fe
③Cu
④C
(2)若B為鐵銹的主要成分Fe2O3,則B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若D為苛性鈉,寫出屬于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若C為碳酸鈉,將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氫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解答】解:(1)由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排在氫前面的金屬可以將酸中的氫置換出來,所以鐵、鎂會與鹽酸反應,Cu和C不會與鹽酸反應,故選:③④;
(2)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化學方程式為:6HCl+Fe2O3═2FeCl3+3H2O;
(3)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
(4)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氫鈉,所以將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氫鈉(NaHCO3),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O2+H2O+Na2CO3═2NaHCO3.
故答案為:(1)③④;
(2)Fe2O3+6HCl═2FeCl3+3H2O;
(3)NaOH+HCl═NaCl+H2O;
(4)CO2+H2O+Na2CO3═2NaHCO3.
9.有限的元素可以組成種類繁多的物質,依據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問題。
元素名稱







元素符號
Cu
Na
Ca
O
Cl
C
H
(1)寫出常見的有機氮肥的化學式是
 
 。
(2)生成物全為單質的分解反應
 
 。
(3)寫出一個非燃燒的放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圖中的A﹣F為初中化學中常見的六種物質,且均為上表中的元素組成,其中A、B、C、D、E為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A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反應及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的“﹣”表示相連物質能發生反應“→”表示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
①D→E的反應基本類型是
 
 ;
②C和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解答】解:(1)常見的有機氮肥是尿素,化學式是CO(NH2)2;
(2)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和氧氣都屬于單質,化學方程式為:2H2O2H2↑+O2↑;
(3)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放出熱量,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
(4)A﹣F為初中化學中常見的六種物質,且均為上表中的元素組成,其中A、B、C、D、E為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A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鈣,B和碳酸鈣可以相互轉化,所以B是二氧化碳,C會與二氧化碳反應,會轉化成碳酸鈣,所以C是氫氧化鈣,D會與碳酸鈣、氫氧化鈣反應,所以D是鹽酸,鹽酸會轉化成E,E、鹽酸都會與F反應,所以F可以是氧化銅,經過驗證,推導正確,
①D→E的反應是鹽酸和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基本類型是置換反應;
②C和D的反應是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a(OH)2+2HCl=CaCl2+2H2O。
故答案為:(1)CO(NH2)2;
(2)2H2O2H2↑+O2↑;
(3)CaO+H2O=Ca(OH)2;
(4)①置換反應;
②Ca(OH)2+2HCl=CaCl2+2H2O。
10.下列是初中部分常見物質的轉換關系,已知,固體F是銀白色的金屬。C、D、G、H、J屬于氧化物。請做出合理推斷并完成下面的問題。
(1)寫出固體F的化學式 
 ,屬于純凈物中的 
 類別。
(2)固體E名稱為 
 ,黑色固體C在反應②中的作用是 
 。
(3)反應③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4)寫出反應⑦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 
 ,該反應體現了氣體G具有 
 。
(5)反應①和反應②都可用于實驗室制取無色氣體B,同學們討論后認為較好的方法是②,你覺得同學們的理由是: 
 、 
 。(寫2條理由)
【解答】解:(1)銀白色固體鐵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鐵,因此F是鐵,屬于單質;故答案為:Fe;單質;
(2)黑色的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因此E是碳;C是二氧化錳,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水和氧氣,其中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故答案為:碳;催化作用;
(3)反應③是黑色的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屬于化合反應;故答案為:化合反應;
(4)反應⑦是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鐵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其中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故答案為:4CO+Fe3O43Fe+4CO2;還原性;
(5)反應①和反應②都可用于實驗室制取無色氣體氧氣,反應②的優點是:操作簡便;不需加熱,節約能源;故答案為:操作簡便;不需加熱,節約能源;
1.已知某固體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取這種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蕩后呈渾濁,再加稀鹽酸,沉淀不溶解,過濾后得無色濾液,取濾液并滴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對原固體粉末的判斷正確的是(  )
A.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B.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CO3,一定不含Na2SO4、CuSO4
C.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D.一定含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
【解答】解:由于混合物加水振蕩后有渾濁,說明生成沉淀,過濾后得無色濾液,說明混合物中沒有帶顏色的離子,可得無硫酸銅;沉淀可能是硫酸鋇或者是碳酸鋇,或者兩者都有,即原混合物一定含有硝酸鋇;沉淀中加入稀鹽酸,沉淀不溶解,說明該沉淀是硫酸鋇,而非碳酸鋇或者是不含碳酸鋇,因此可以下結論原混合物含有硫酸鈉,而不含碳酸鈉;過濾后加入硝酸銀,本意是檢測原混合物中是否含有氯化鈉,但是由于中間過程加入了稀鹽酸,導致無法下結論.
因此通過實驗可知,原混合物一定含有硝酸鋇和硫酸鈉,一定不含硫酸銅和碳酸鈉,可能含有氯化鈉(或者說氯化鈉不能確定);
故選:A。
2.酸、堿、鹽在生產生活中具有廣泛的用途,某固體粉末可能含有CaCO3、Na2SO4、NaCl、BaCl2、Cu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
步驟
實驗操作
現象或結論
步驟1
取少量固體粉末加入足量的蒸餾水溶解并過濾
得到白色沉淀A和無色濾液B
步驟2
向A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
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氣體放出
步驟3
向B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C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白色沉淀A為CaCO3
B.白色沉淀C為BaSO4
C.原固體粉末中肯定含有Na2SO4
D.原固體粉末中肯定不含NaCl
【解答】解:取少量固體粉末加入足量的蒸餾水溶解并過濾,得到白色沉淀A和無色濾液B,則一定不含硫酸銅;向A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氣體放出,說明沉淀中不含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或氯化銀,由提供的物質,硫酸鈉與氯化鋇不能同時存在,說明沉淀是碳酸鹽沉淀,即沉淀為碳酸鈣;向B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C,說明B中含硫酸鹽溶液,B中含有硫酸鈉。
A、由上述分析,白色沉淀A為CaCO3,故選項說法正確。
B、向B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C,則白色沉淀C為硫酸鈉與硝酸鋇溶液反應生成的BaSO4,故選項說法正確。
C、由上述分析,原固體粉末中肯定含有Na2SO4,故選項說法正確。
D、由上述分析,無法確定原固體粉末中是否NaCl,可能含有氯化鈉,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3.現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是由CaCO3、Na2CO3、Na2SO4、NaCl、Ba(NO3)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確定其成分,進行下列實驗(微溶物質按可溶處理)。
①取少量固體粉末于試管中,加足量的水溶解,靜置后得到白色沉淀A和無色溶液B;
②過濾,將白色沉淀A放入試管中,滴加過量的稀硝酸,有氣泡產生,沉淀部分溶解;
③取無色溶液B少許于試管中,滴加過量的稀硝酸,有氣泡產生,得到溶液C;
④在溶液C中滴加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白色沉淀A的成分是BaSO4和CaCO3
B.該固體粉末中一定有CaCO3、Na2SO4、Na2CO3和Ba(NO3)2
C.無色溶液B中的溶質一定有NaNO3、Na2CO3和NaCl
D.該固體粉末中一定有Na2SO4、Ba(NO3)2和Na2CO3,可能有CaCO3和NaCl
【解答】解:碳酸鈣難溶于水,碳酸鈉和硝酸鋇反應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鋇沉淀,硫酸鈉和硝酸鋇反應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氯離子和銀離子反應生成白色的氯化銀沉淀,
①取少量固體粉末于試管中,加足量的水溶解,靜置后得到白色沉淀A和無色溶液B;
②過濾,將白色沉淀A放入試管中,滴加過量的稀硝酸,有氣泡產生,沉淀部分溶解,白色沉淀A中一定含有硫酸鋇,可能含有碳酸鋇、碳酸鈣中的一種或兩種;
③取無色溶液B少許于試管中,滴加過量的稀硝酸,有氣泡產生,得到溶液C,所以樣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鋇,可能含有碳酸鈣;
④在溶液C中滴加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所以樣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鈉,所以
A、白色沉淀A中一定含有硫酸鋇、碳酸鋇,可能含有碳酸鈣,故A錯誤;
B、該固體粉末中一定有Na2SO4、Na2CO3和Ba(NO3)2,可能含有CaCO3,故B錯誤;
C、硫酸鈉、碳酸鈉會與硝酸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硫酸鋇沉淀和硝酸鈉,所以無色溶液B中的溶質一定有NaNO3、Na2CO3和NaCl,故C正確;
D、該固體粉末中一定有Na2SO4、Ba(NO3)2和Na2CO3和NaCl,可能有CaCO3,故D錯誤。
故選:C。
4.清華學子梁琰通過拍攝短片描述化學反應之美!如圖是稀鹽酸參與的化學反應,“→”表示轉化關系,請回答:
(1)①中溶液的顏色是 
 。
(2)②中溶液的溶質一定含有 
 。
(3)寫出稀鹽酸與Fe2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若物質X的類別與Fe、Fe2O3、AgNO3均不同,則X的化學式是 
 。
(5)稀鹽酸與AgNO3溶液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物之一是硝酸,白色沉淀是 
 。
【解答】解:(1)①中稀鹽酸顯酸性,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因此溶液的顏色是紅色。
故填:紅色。
(2)②中溶液的溶質一定含有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亞鐵。
故填:氯化亞鐵。
(3)稀鹽酸與Fe2O3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
(4)若物質X的類別與Fe、Fe2O3、AgNO3均不同,則X的化學式是Cu(OH)2,是因為氫氧化銅是堿,類別與Fe、Fe2O3、AgNO3均不同。
故填:Cu(OH)2。
(5)稀鹽酸與AgNO3溶液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物之一是硝酸,白色沉淀是反應生成的氯化銀。
故填:氯化銀。
5.物質A可表示混合物,也可表示純凈物,能制取氣體B,B可支持燃燒。C可為固體,也可為氣體。它們之間存在以下轉化關系(“→”表示一種物質可通過某個過程或某個化學反應轉化成另一種物質):
A→B→C
(1)若A為固體混合物,寫出實驗室用A物質制取B的文字表達式: 
 ;若A為氣體混合物,寫出它制取B的方法是 
 ;若A為固體和液體混合物并用它制取B,則其中固體的作用是 
 。
(2)若C為一種黑色固體,且B→C反應時火星四射,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完成此實驗時預先在集氣瓶中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
(3)若C為用澄清石灰水檢驗的氣體,則對B→C的反應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填序號)。
①該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
②該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③該反應一定放出熱量
④該反應可能是緩慢氧化
【解答】解:物質A可表示混合物也可表示純凈物,能制取氣體B,B可支持燃燒,所以B是氧氣,A可以是高錳酸鉀,或者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或者過氧化氫溶液,如果是物理變化A可能為空氣,C可為固體也可為氣體,所以C可以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鐵、水等,經過驗證,推導正確,所以
(1)若A為固體混合物,實驗室用A物質制取B的反應是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文字表達式為:氯酸鉀氯化鉀+氧氣;若A為氣體混合物,可有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制取氧氣;若A為固體和液體混合物并用它制取B,則為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催化條件下生成水和氧氣,其中固體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2)若C為一種黑色固體,且B→C反應時火星四射,為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文字表達式為:鐵+氧氣四氧化三鐵;完成此實驗時預先在集氣瓶中放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溫物質濺落炸裂瓶底;
(3)若C為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所以C是二氧化碳,對B→C的反應過程,
①該反應過程中有氧氣參加,所以一定是氧化反應,故①正確;
②該反應可以是甲烷和氧氣點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能是化合反應,故②錯誤;
③該反應一定放出熱量,故③正確;
④該反應可以是動植物的呼吸產生,可能是緩慢氧化,故④正確。
故答案為:(1)氯酸鉀氯化鉀+氧氣;分離液態空氣;催化作用;
(2)鐵+氧氣四氧化三鐵;防止高溫物質濺落炸裂瓶底;
(3)①③④。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化學部分--------物質的推斷
解推斷題的一般步驟是:首先,讀審——仔細讀題、審清題意。即弄清題意和要求,明確已知和未知條件,找出明顯條件和隱蔽條件。其次,找突破口或“題眼”——通過分析結構特征、性質特征、反應特征和現象特征及特征數據等,確定某一物質或成分的存在,以此作解題突破口。第三,推理——從突破口向外擴展,通過順推法、逆推法、假設法得出初步結論,
最后作全面檢查,驗證推論是否符合題意。
一、推斷題的突破口
1.以物質特征顏色為突破口

固體顏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紅色);Cu2(OH)2CO3(綠色);CuSO4·5H2O(藍色)。

溶液顏色:CuCl2、CuSO4(藍色);FeCl2、FeSO4(淺綠色);FeCl3、Fe2(SO4)3(黃色)。

火焰顏色:S在O2中燃燒(藍紫色);S、H2在空氣中燃燒(淡藍色);CO、CH4在空氣中燃燒(藍色)。
2.以物質特征狀態為突破口
常見固體單質有Fe、Cu、C、S;氣體單質有H2、N2、O2;
無色氣體有H2、N2、O2、CO、CO2、CH4、SO2;常溫下呈液態的物質有H2O。
以物質特征反應條件為突破口
:點燃;通電;催化劑;高溫;加熱。
4.以物質特征現象為突破口

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氣體是CO2。

能使黑色CuO變紅(或紅色Fe2O3變黑)的氣體是H2或CO,固體是C。

能使燃燒著的木條正常燃燒的氣體是空氣,燃燒得更旺的氣體是O2,熄滅的氣體是CO2或N2;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是O2。

能使白色無水CuSO4粉末變藍的氣體是水蒸氣。

在O2中燃燒火星四射的物質是Fe。

在空氣中燃燒生成CO2和H2O的物質是有機物,如CH4、C2H5OH等。
5.以元素或物質之最為突破口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
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

知識點1、選擇類推斷題
1、(2021?長葛市一模)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鎂粉,完全反應后過濾,得濾渣和藍色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濾渣中一定有Cu和Mg
B.反應后濾液中的金屬陽離子為Cu+和Mg2+
C.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會有氣泡產生
D.向濾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會產生藍色沉淀
知識點2、框圖類推斷題
2、(2020?南寧一模)已知A﹣F六種物質都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圖甲是它們之間的轉化和反應關系圖(圖中“→”表示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表示相連的物質能發生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已省略),圖乙是其中部分物質中某種元素的化合價與物質類別的關系圖。
(1)寫出物質的化學式:B 
 ,C 
 。
(2)利用D和E的反應可以清除鐵制品表面的銹,D和E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顏色為 
 色。
(3)若F與其他物質的類別不同且與A含有一種相同金屬元素,則D和F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知識點3、工藝流程類推斷題
3、(2020?休寧縣模擬)科研人員研發出一種制備氫氣的新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1)鋁鎵合金屬于 
 (填“金屬”或“有機合成”)材料,鋁镲合金的硬度比鋁的硬度 
 (填“大”或“小”)。
(2)空氣中,鋁在常溫下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能是因為 
 。
(3)上述過程中,涉及到的非金屬單質有 
 。
(4)寫出鋁鎵合金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此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
(5)鎵(Ca)的金屬活動性與鋅相似,卻比鋁弱,元素主要化合價與鋁元素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Ga+2HCl═GaCl2+H2↑可以發生
B.反應Al+GaCl3═AlCl3+Ga可以發生
C.將鎵絲、鋁片分別放入稀鹽酸中可探究金屬活動性順序
D.將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鎵絲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
1.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OH、Na2CO3、Na2SO4、NaCl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探究白色粉末的性質,將該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攪拌后,把所得溶液分為三份進行實驗:
(1)第一份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呈紅色
(2)第二份溶液中滴加稀鹽酸后,開始無明顯現象,隨著鹽酸的滴入逐漸有氣泡產生
(3)第三份溶液中滴加BaCl2后有白色沉淀生成,過濾,所得沉淀全部溶于稀鹽酸
分析實驗得出的以下結論,合理的是(  )
A.一定含有Na2CO3,一定沒有Na2SO4,NaOH,可能含有NaCl
B.一定含有Na2CO3,NaCl,一定沒有Na2SO4,可能含有NaOH
C.一定含有NaOH,Na2CO3,一定沒有Na2SO4,可能含有NaCl
D.一定含有Na2CO3,一定沒有Na2SO4,NaCl,可能含有NaOH
2.實驗室有一包白色固體,其中除了碳酸鈉以外,還可能含有硝酸鋇、硫酸鈉、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①取少量白色固體于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斷攪拌,固體部分溶解;②繼續向燒杯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斷攪拌,此時固體質量變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段對應的實驗現象是固體部分溶解,無氣泡冒出
B.B→C段對應溶液pH逐漸變大
C.原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鋇
D.C點對應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硝酸、硝酸鈉、碳酸鈉、硝酸鋇
3.人類常利用化學反應得到所需要的物質。如圖是X、Y、Z、W四種物質的轉化關系(都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則X、Y、Z、W依次可能是(  )
A.C、CO、CO2、H2CO3
B.H2O2、O2、H2O、H2
C.CaO、Ca(OH)2、CaCl2、CaCO3
D.Cu、CuO、Cu(OH)2、CuSO4
4.如果將物質按單質、氧化物、酸、堿、鹽、有機物分類,如圖中甲、乙、丙、丁是四種不同類別的物質,且相連物質之間均能發生化學反應。下列說法符合圖示要求的是(  )
A.當甲、乙、丙分別為酸、堿、鹽時,丁可以為碳酸鈉
B.當甲為氯化銅時,丁可以為氫氧化鈉
C.當丁為氧氣時,甲、乙、丙可以為紅磷、甲烷、一氧化碳
D.當丁為鹽酸時,甲、乙、丙可以為銅、硝酸銀、氫氧化鈣
5.現有Cu、CuO、CuSO4、C、CO、CO2六種物質,它們的反應關系如下圖所示(圖中每個字母分別代表上述六種物質中的一種).
(1)請利用初中所學知識推斷圖中物質的化學式:
Z 
 、N 

(2)寫出X→W的化學方程式 
 .
6.蛋白質是組成細胞的基礎物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人體內的血紅蛋白、各種酶都是蛋白質.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屬鹽(如Cu2+、Ba2+、Ag+等的可溶性鹽)與蛋白質作用會使蛋白質凝固變性,從而喪失其生理功能危及生命.因此,可溶性重金屬鹽為有毒物質,根據上述所給知識,用化學式回答下列問題:
(1)CuSO4、AgNO3、Ba(NO3)2、AgCl四種物質中,無毒的是 

(2)在醫療上用X射線檢查胃腸疾病時,讓病人服用硫酸鋇的懸濁液(俗稱鋇餐),而不能服用碳酸鋇,其原因是人體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鹽酸,與碳酸鋇反應后,產生了一定量的使人中毒的鋇離子,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若因氯化鋇中毒,下列方案中可作為最佳解毒措施的是 
 (填序號).
A.多飲糖水
B.飲用純堿溶液
C.飲用食鹽水
D.飲用硫酸鈉溶液.
7.“探險隊員”﹣﹣鹽酸,不小心走進了科學迷宮,不知怎樣走出來,因為迷宮有許多“吃人的野獸”(即能與鹽酸反應的物質或水溶液),鹽酸必須避開它們,否則就無法通過。
(1)請你幫助他走出迷宮(請用圖中物質前的序號依次連接起來表示他所走的路線)入口→ 
 →出口。
(2)在能“吃掉”鹽酸的化學反應中,屬于酸和堿中和反應的有 
個,其中能“吃掉”鹽酸的鹽是 
 (填物質的名稱)。
(3)在不能與鹽酸反應的物質中,寫出一個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如果將鹽酸換成氫氧化鉀溶液,它能沿著鹽酸走出的路線“走出”這個迷宮嗎?為什么? 
 。
8.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如圖是包含A、B、C、D和鹽酸5種物質的“化學拼圖”,相鄰兩張卡片所標的物質(或其溶液)間能發生反應.
(1)單質A不可能是 
 (填序號).
①Mg
②Fe
③Cu
④C
(2)若B為鐵銹的主要成分Fe2O3,則B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若D為苛性鈉,寫出屬于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若C為碳酸鈉,將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氫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9.有限的元素可以組成種類繁多的物質,依據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問題。
元素名稱







元素符號
Cu
Na
Ca
O
Cl
C
H
(1)寫出常見的有機氮肥的化學式是
 
 。
(2)生成物全為單質的分解反應
 
 。
(3)寫出一個非燃燒的放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圖中的A﹣F為初中化學中常見的六種物質,且均為上表中的元素組成,其中A、B、C、D、E為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A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反應及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的“﹣”表示相連物質能發生反應“→”表示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
①D→E的反應基本類型是
 
 ;
②C和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10.下列是初中部分常見物質的轉換關系,已知,固體F是銀白色的金屬。C、D、G、H、J屬于氧化物。請做出合理推斷并完成下面的問題。
(1)寫出固體F的化學式 
 ,屬于純凈物中的 
 類別。
(2)固體E名稱為 
 ,黑色固體C在反應②中的作用是 
 。
(3)反應③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4)寫出反應⑦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 
 ,該反應體現了氣體G具有 
 。
(5)反應①和反應②都可用于實驗室制取無色氣體B,同學們討論后認為較好的方法是②,你覺得同學們的理由是: 
 、 
 。(寫2條理由)
1.已知某固體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取這種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蕩后呈渾濁,再加稀鹽酸,沉淀不溶解,過濾后得無色濾液,取濾液并滴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對原固體粉末的判斷正確的是(  )
A.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B.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CO3,一定不含Na2SO4、CuSO4
C.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D.一定含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
2.酸、堿、鹽在生產生活中具有廣泛的用途,某固體粉末可能含有CaCO3、Na2SO4、NaCl、BaCl2、Cu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
步驟
實驗操作
現象或結論
步驟1
取少量固體粉末加入足量的蒸餾水溶解并過濾
得到白色沉淀A和無色濾液B
步驟2
向A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
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氣體放出
步驟3
向B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C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白色沉淀A為CaCO3
B.白色沉淀C為BaSO4
C.原固體粉末中肯定含有Na2SO4
D.原固體粉末中肯定不含NaCl
3.現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是由CaCO3、Na2CO3、Na2SO4、NaCl、Ba(NO3)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確定其成分,進行下列實驗(微溶物質按可溶處理)。
①取少量固體粉末于試管中,加足量的水溶解,靜置后得到白色沉淀A和無色溶液B;
②過濾,將白色沉淀A放入試管中,滴加過量的稀硝酸,有氣泡產生,沉淀部分溶解;
③取無色溶液B少許于試管中,滴加過量的稀硝酸,有氣泡產生,得到溶液C;
④在溶液C中滴加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白色沉淀A的成分是BaSO4和CaCO3
B.該固體粉末中一定有CaCO3、Na2SO4、Na2CO3和Ba(NO3)2
C.無色溶液B中的溶質一定有NaNO3、Na2CO3和NaCl
D.該固體粉末中一定有Na2SO4、Ba(NO3)2和Na2CO3,可能有CaCO3和NaCl
4.清華學子梁琰通過拍攝短片描述化學反應之美!如圖是稀鹽酸參與的化學反應,“→”表示轉化關系,請回答:
(1)①中溶液的顏色是 
 。
(2)②中溶液的溶質一定含有 
 。
(3)寫出稀鹽酸與Fe2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若物質X的類別與Fe、Fe2O3、AgNO3均不同,則X的化學式是 
 。
(5)稀鹽酸與AgNO3溶液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物之一是硝酸,白色沉淀是 
 。
5.物質A可表示混合物,也可表示純凈物,能制取氣體B,B可支持燃燒。C可為固體,也可為氣體。它們之間存在以下轉化關系(“→”表示一種物質可通過某個過程或某個化學反應轉化成另一種物質):
A→B→C
(1)若A為固體混合物,寫出實驗室用A物質制取B的文字表達式: 
 ;若A為氣體混合物,寫出它制取B的方法是 
 ;若A為固體和液體混合物并用它制取B,則其中固體的作用是 
 。
(2)若C為一種黑色固體,且B→C反應時火星四射,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完成此實驗時預先在集氣瓶中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
(3)若C為用澄清石灰水檢驗的氣體,則對B→C的反應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填序號)。
①該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
②該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③該反應一定放出熱量
④該反應可能是緩慢氧化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祥县| 华安县| 托克逊县| 丰县| 霍州市| 武邑县| 江门市| 山丹县| 五河县| 安丘市| 阳东县| 仁寿县| 南充市| 阳春市| 南召县| 扬中市| 桃园县| 龙州县| 嘉荫县| 曲靖市| 宿州市| 博乐市| 乐陵市| 麻阳| 于都县| 贡嘎县| 农安县| 新化县| 乐都县| 白山市| 即墨市| 始兴县| 昆明市| 区。| 板桥市| 福贡县| 巴中市| 淅川县| 东山县| 宜兰市| 江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