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全民族的抗戰》教學設計課程標準3-1-5敘述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歷程,知道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教學目標1.掌握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過程,掌握平型關大捷、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的相關史實,掌握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的作用。2.銘記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犯下的種種滔天罪行,了解國共兩黨為抗日所做的努力,對打敗日本帝國主義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學生理解日本帝國主義的失敗是歷史的必然。?3.認識中國人民的團結抗日是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樹立愛國意識和培養熱愛和平、追求和平的情感。教學重難點重點:全民族抗戰的主要史實。難點: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在抗戰中的地位和作用。經濟危機的實質、“大危機”的影響。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導入環節當日本開始大規模侵華時,中華民族要避免亡國滅種的唯一出路是什么?活動環節一、全民族抗戰的標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全國上下應該立刻放棄任何與日寇和平茍安的希望與估計。”共產黨:1937年7月8日,中國共產黨通電全國,號召人民團結起來,筑成全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把侵略者驅逐出中國。“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茍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后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幸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國民黨:1937的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講話,明確表示準備抗戰。中共抗日通電和蔣介石的講話分別是在什么形勢下發出的?這能夠說明什么問題?小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過程按照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將在陜甘寧邊區的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10月,將在南方十三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開赴華中抗日前線。全民族抗戰的表現根據國共合作協議,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擔負著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態勢。二、全民族抗戰的表現1.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1)太原會戰、平型關戰役時間、抗敵軍隊、成果、意義等要素。(2)徐州會戰、臺兒莊戰役時間、指揮者、抗敵軍隊、成果、意義等。二、全民族抗戰的表現2.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1)百團大戰:目的、指揮者、部隊、戰線、意義等(2)東北抗日聯軍東北抗日聯軍(東北抗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裝部隊。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十四年的艱苦斗爭,牽制七十六萬日軍,消滅侵華日軍十八萬,表現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1939年秋冬季,組織東南滿反日偽軍“討伐”作戰,指揮部隊化整為零、分散游擊,自己率警衛旅轉戰于濛江一帶,最后只身與敵周旋5晝夜。殘暴的敵人解剖了他的遺體,發現他的胃里只有樹皮、草根和棉絮,連一粒糧食都沒有!閱讀卡:革命圣地延安拓展:《論持久戰》系統闡明中國共產黨的持久抗戰戰略總方針,不僅指明了中國人民必能取得最后勝利的光明前景,而且提出了在戰爭中發動群眾、依靠群眾,通過持久戰不斷削弱日軍優勢、壯大和發展自己的有生力量、奪取抗戰勝利的抗戰策略,大大增強了人們堅持抗戰的決心和信心。二、全民族抗戰的表現3.敵后人民群眾——游擊戰圖片、視頻資料等4.愛國華僑、港澳同胞結束環節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6張PPT)新知導入當日本開始大規模侵華時,中華民族要避免亡國滅種的唯一出路是什么?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策劃“華北獨立”第二課中國抗日戰爭第三框全民族的抗戰新知講解一、全民族抗戰的標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共產黨:1937年7月8日,中國共產黨通電全國,號召人民團結起來,筑成全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把侵略者驅逐出中國。國民黨:1937的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講話,明確表示準備抗戰。“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全國上下應該立刻放棄任何與日寇和平茍安的希望與估計。”“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茍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后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幸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中共抗日通電和蔣介石的講話分別是在什么形勢下發出的?這能夠說明什么問題?都是在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后,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形勢下發出的。中共發表抗日通電,既表明中國共產黨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共筑民族統一戰線的決心,又表達了要求時限國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的誠心。蔣介石的講話表明國民黨主張抗日反對妥協的基本立場,事實上也承認了中共的合法地位。兩黨的態度充分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團結抗戰,挽救民族危亡是大勢所趨。9月22日,國民黨公布了《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發表了承認中國共產黨合法地位的談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初步形成)盧溝橋事變的爆發(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國共合作宣言》的發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共產黨軍隊改稱八路軍和新四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過程小結新知講解按照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將在陜甘寧邊區的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10月,將在南方十三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開赴華中抗日前線。朱德葉挺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八路軍一二〇師師長賀龍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林彪新四軍軍長葉挺新四軍副軍長項英八路軍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根據國共合作協議,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擔負著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態勢。二、全民族抗戰的表現新知講解“正面戰場”是中國人控制的連片國土與日軍侵華推進線上日控區對峙交戰而形成的戰場。由于在這個戰場上作戰的中國軍隊主要是國民黨的軍隊,因此一般也稱其為國民黨正面戰場。在防御階段是主戰場。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多次打退日軍的大規模進攻,有效地牽制了日軍的主力。 “敵后戰場”指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戰場”,指日軍正面推進線后方的戰場。戰略相持階段是主戰場。(1)太原會戰、平型關戰役二、全民族抗戰的表現1.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新知講解時間:抗敵軍隊:成果:意義:平型關戰斗是八路軍第115師在山西省東北部平型關地區對日軍進行的伏擊戰,為太原會戰的組成部分。1937年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殲滅日軍一千多人,繳獲大量武器和軍用物資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次大捷,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二、全民族抗戰的表現1.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2)徐州會戰、臺兒莊戰役新知講解時間:指揮者:抗敵軍隊:成果:意義:在歷時1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參戰約29萬人,日軍參戰約5萬人;中方傷亡約5萬余人,斃傷日軍約2萬余人。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兇焰,堅定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信心。1938年春李宗仁國民黨軍隊殲滅日軍一萬多人取得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敵斗志。新知講解二、全民族抗戰的表現2.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1)百團大戰目的:時間:指揮者:部隊:戰線:意義::為粉粹敵人“囚籠政策”1940年8月——1941年1月彭德懷八路軍一百多個團華北兩千多千米戰線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規模最大的戰役。它振奮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國際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毛澤東百團大戰形勢圖新知講解二、全民族抗戰的表現2.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2)東北抗日聯軍楊靖宇東北抗日聯軍(東北抗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裝部隊。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十四年的艱苦斗爭,牽制七十六萬日軍,消滅侵華日軍十八萬,表現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1939年秋冬季,組織東南滿反日偽軍“討伐”作戰,指揮部隊化整為零、分散游擊,自己率警衛旅轉戰于濛江一帶,最后只身與敵周旋5晝夜。殘暴的敵人解剖了他的遺體,發現他的胃里只有樹皮、草根和棉絮,連一粒糧食都沒有!革命圣地延安它既是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贏得抗日戰爭勝利進而奪取全國勝利的解放戰爭的出發點。從1935年到1948年,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是在這里生活和戰斗了13個春秋,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的歷史篇章。1938年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原因為了向全國人民指出抗日戰爭的正確道路主要內容中日戰爭雙方的基本特點日本是小國,經不起長期戰爭;日本發動的戰爭是反侵略戰爭,在國際上,失道寡助。中國是大國,能夠支持長期戰爭;中國進行的是反侵略的、進步的和正義的戰爭。在國際上,得道多助。基本論點敵強我弱,中國不能迅速戰勝日本。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實行人民戰爭的路線,最后的勝利一定屬于中國。《論持久戰》系統闡明中國共產黨的持久抗戰戰略總方針,不僅指明了中國人民必能取得最后勝利的光明前景,而且提出了在戰爭中發動群眾、依靠群眾,通過持久戰不斷削弱日軍優勢、壯大和發展自己的有生力量、奪取抗戰勝利的抗戰策略,大大增強了人們堅持抗戰的決心和信心。地雷戰破襲戰地道戰麻雀戰伏擊戰新知講解二、全民族抗戰的表現3.敵后人民群眾——游擊戰青海馬家軍五臺山和尚抗日臺灣少數民族抗日回民支隊二、全民族抗戰的表現4.愛國華僑、港澳同胞新知講解陳嘉庚,著名愛國華僑領袖、社會活動家,被毛主席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從盧溝橋事變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共計捐款約15億元,極大地支援了中國國內的抗日力量。美國華僑捐獻的兩輛血庫救護車南洋華僑捐獻的部分汽車紐約僑胞捐贈給八路軍的救護車荷印華僑為祖國抗戰捐獻的飛機陳嘉庚抗日戰場時期兩個戰場主要區別和相互關系區別正面戰場敵后戰場抗戰路線片面抗戰路線全面抗戰路線依靠的武裝力量國民政府的正規軍八路軍、新四軍、民兵等戰場范圍國民黨統治區域敵人的后方作戰規模和方式陣地防御戰為主的正規戰游擊戰和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戰略地位在戰略防御階段起主導作用,是抗戰的主戰場在戰略相持階段起主導作用逐步上升為抗戰的主戰場正面戰場:國民黨軍隊組織了多次大會戰,多次打退日軍的大規模進攻,有效地牽制了日軍的兵力。粉碎了日本妄圖三個月征服中國的迷夢。敵后戰場:①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人后方,廣泛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建立了敵后抗日根據地,把敵人的后方變成抗日前線;②抗日根據地廣大軍民的英勇抗戰,鉗制和消滅了日軍大量兵力,殲滅了大部分偽軍,成為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課堂小結國共兩黨第一合作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時間目的標志領導的運動1924年1月1937年9月打敗北洋軍閥抵抗日本的侵略國民黨“一大”的召開《國共合作宣言》的公布北伐戰爭抗日戰爭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國共第二次合作國民黨正面戰場共產黨敵后戰場徐州會戰(臺兒莊戰役)太原會戰(平型關戰斗)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破襲戰地道戰麻雀戰地雷戰伏擊戰有效牽制日軍的兵力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板書設計1.在抗日戰爭中,國民政府取得重大勝利的戰役是( )?A.淞滬會戰?????B.徐州會戰?C.臺兒莊戰役????D.百團大戰2.下列歷史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是( )?①七七事變 ②南京大屠殺 ③九一八事變 ④西安事變 ⑤百團大戰?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①②⑤?C.②③①④⑤??D.①②④③⑤?課堂練習BC課堂練習3.抗日戰爭中,在“彭大將軍”的指揮下,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是()A.平型關大捷B.臺兒莊戰役C.百團大戰D.淮海戰役4.九一八事變后,在東北組織抗日游擊隊的主要領導人是()A.楊靖宇B.彭德懷C.佟麟閣D.趙登禹AC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鳳凰衛視《李宗仁指揮臺兒莊戰役》.wmv 地道戰精彩片段_嗶哩嗶哩_bilibili.mp4 百團大戰.mp4 第二課第三框全民族的抗戰(教案).doc 第二課第三框全民族的抗戰(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