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導學案【學習目標】1.描述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2.通過比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處,認識青蛙的變態發育。3.關注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與環境的關系。【學習重點】1、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2、蝌蚪和成蛙的區別。【學習過程】一、兩棲動物的生殖:【自主學習】閱讀57頁,完成以下任務:1、青蛙繁殖季節是__,地點是__;在繁殖季節___蛙可以鳴叫,目的是吸引__。2、雌蛙和雄蛙經過___,分別把___和___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細胞在___中結合,形成___。3、受精卵上面顏色____,能夠吸收較多的_____,滿足受精卵發育所需要的溫度。【展示交流】總結兩棲動物的生殖過程及特點。青蛙的生殖離不開________。青蛙的生殖特點。青蛙的生殖是由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這種生殖方式是。二、兩棲動物的發育觀看小蝌蚪找媽媽的視頻【自主學習】閱讀58----59頁,完成以下任務;1、青蛙的發育過程分為___,___,___,____四個階段,幼蛙和成蛙不僅在____上有許多差異,而且____等內部結構和_____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因此青蛙的發育過程屬于_____。2、蝌蚪和青蛙有哪些差異?3、青蛙的生殖和發育都離不開___,決定了青蛙的種類少,分布范圍小。4、保護青蛙,就應該保護好它們的_____。【展示交流】1、青蛙的發育經過了哪幾個階段?【角色扮演】各小組同學你能根據你所學習的知識,利用你們手中的圖片排出青蛙生殖發育順序,并介紹你扮演的角色受精卵:我是受精卵,我上面的顏色深,能夠吸收較多的熱量,這樣我就可以發育成蝌蚪了蝌蚪:我是蝌蚪,我用鰓呼吸,用尾游泳,先長出后肢,再長出前肢,慢慢的我就發育成了幼蛙幼蛙:我仍然有尾巴,但是我已經可以到岸上生活了,我可以像媽媽那樣用肺呼吸,用四肢運動。成蛙:我可以在水中也可以在陸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用四肢運動。2、思考并比較早期蝌蚪和成蛙的主要區別:生活環境呼吸器官有無四肢有無尾運動方式蝌蚪成蛙【歸納交流】1.幼體生活在中,用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中,又能生活在上,用呼吸,兼用輔助呼吸的動物叫兩棲動物。2.像這樣成體和幼體有很大的區別,這種發育方式叫。【拓展提升】“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就是兩棲動物。”這種說法對嗎?請發表你的見解。【情感升華】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應該如何去保護青蛙?【課堂總結】請談談你的收獲:【當堂達標】1.夏天蛙聲一片,青蛙鳴叫是因為口角有一對鳴囊,能鳴叫的是()A.雄蛙和雌蛙B.雌蛙C.雄蛙或雌蛙D.雄蛙2.春末夏初,青蛙的叫聲此起彼伏,青蛙鳴叫的意義是()A.散熱B.招引異性個體前來抱對C.習慣性行為D.吸引其它青蛙聚集成群3.下圖是青蛙發育過程中某些階段的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青蛙發育過程的順序是D→。(2)圖中的B用(填“鰓”或“肺”)呼吸。(3)圖中的B進一步發育,長出內鰓,外形和結構都像魚,蝌蚪先后長出和,尾和內鰓消失。(4)青蛙的生殖和發育在水中進行,青蛙進行(填“體內”或“體外”)受精。(5)蝌蚪的形態和結構與成蛙的區別很大,青蛙的發育方式為發育。【點擊中考】4.某同學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較多水的浴缸內,準備精心飼養,觀察蛙的活動,可第二天蛙就失掉了。蛙死亡的原因是A.無法呼吸B.饑餓C.驚嚇D.水質有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