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0張PPT)第三單元地球的表面和內部整理與復習蘇教版五年級上整理與復習整理與復習易混易錯分析易混點地震和火山的成因地震和火山的相同點地震和火山的不同點1.地震和火山都是地球內部能量的一種釋放,是地球內部運動的表現。2.地震和火山發生的過程都是迅猛激烈的。3.地震和火山都可以重塑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如峽谷、火山湖、火山錐等。形成的深度不同:地震常發生在地殼層,而火山噴發與地殼及更深的地幔層巖漿的活動有關。例:()常會造成地面隆起、陷落或出現裂縫,還會導致河流位移等。A.火山噴發B.地震C.海嘯解析:當地殼深處的巖層因受到過度擠壓而突然破裂或錯動時,會引起地震,釋放出長期積累的巨大能量,常會造成地面隆起、陷落或出現裂縫,還會導致河流位移等。故選B。答案:B整理與復習易混易錯分析易錯點一地球表面的地形及其特點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嶇不平的。例:唐代詩人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中描寫過這樣的景色,“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首詩中描寫了我國()的景色。A.峽谷B.平原C.沙漠解析:這首詩是李白乘舟經三峽順流頁下時寫的,描寫的是峽谷的地貌,故選A。答案:A地形特點山地峰巒高聳,地勢崎嶇丘陵海撥不高,山頂渾圓平原低平而寬廣高原海撥較高,地面開闊或有丘陵起伏盆地周圍有高山、高原環繞,中間地勢較低整理與復習易錯點二認為地球表面的變化都是短暫、劇烈的我們的地球表面有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而且地貌自形成以來就一直處于不斷地變化之中,促使地球表面發生這樣巨大變化的力量主要來自自然力,比如地殼運動——地層的升降,以及地震和火山噴發等都是由地球內部的強大力量引起的。這樣的變化是短暫、劇烈的。但是像風力、流水、氣溫變化、冰川、海浪等自然力量引起的地球表面變化則是緩慢的。例:地球表面是不斷變化的,這些變化都是短暫、劇烈的。()解析:地球表面的變化有些是短暫、劇烈的,還有一些是緩慢的。答案:×單元測試一、填空題1、地形主要包括(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等。2、海底地震還會引發(海嘯)。3、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在喜馬拉雅山脈采集到了魚龍化石,這說明喜馬拉雅山脈在遠古時期很可能是(海洋)。4、巖漿巖、沉積巖在地殼運動過程中受到高溫、高壓等作用,因性質發生改變而形成的巖石叫(變質巖)。單元測試二、判斷題1、我國的地形分布是西部多平原,東部多高山。(×)解析:我國的地形分布是西部多高山,東部多平原。2、發生地震時,開始震動的幾秒到十幾秒的時間,是采取逃生措施的寶貴時間。(√)3、科學家主要通過鉆孔來探測地球內部的結構。(×)解析:科學家主要利用地震波來探測地球內部的結構。4、地球板塊的運動非常緩慢,我們很難察覺。(√)5、在模擬地球板塊的漂移與碰撞實驗時,如果將清水換成黏稠的液體,泡沫塊會非常容易地漂來漂云。(×)解析:如果將清水換成黏稠的液體,泡沫塊會非常不容易地漂動。單元測試三、選擇題1、下列不屬于科學家收集有關地球內部信息的途徑是(C)。A.研究火山和地震B.研究地熱和溫泉C.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態2、地殼的巖層在相互擠壓時會發生褶皺,褶皺突然斷裂時大地會劇烈震動,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嚴重破壞,這就是(B),它是一種非常可怕的自然災害。A.火山噴發B.地震C.劇烈的山體滑坡3、科學家把地球內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層,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A)。A.地核B.地殼C.地幔單元測試三、選擇題4、產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A.地殼的運動B.地下的溫度太高C.人類的活動5、在地形圖上,不同的顏色代表(A)。A.不同的地形地貌B.不同的國家或省份C.不同的生生分布6、如圖所示,沙漠地區經常出現石蘑菇,石蘑菇的形成主要是(C)作用的結果。A.溫度變化B.水力C.風力單元測試四、填圖題科學家把地球內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層,請在下圖中寫出各圈層的名稱。單元測試五、連線題1、把下列地球表面的變化與原因連接起來。海邊的橋狀巖石風沙漠的蘑菇石河流彎曲的河道溫度的變化山上裂開的巖石海浪2、把下列巖石與對應的生成方式連接起來。巖漿巖高溫、高壓沉積巖沉淀積累變質巖巖漿冷凝單元測試六、實驗題1、如圖所示是模擬火山噴發的實驗,請根據實驗回答以下問題。(1)在模擬實驗中,土豆泥代表(地殼)。(2)紅色的番茄醬代表(巖漿)。(3)燃著的酒精燈代表(地球內部的力量)。(4)根據模擬實驗,你能說說火山形成的原因嗎?答:火山是由地下熾熱的巖漿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沿著地殼的薄弱地帶噴發而形成的。單元測試六、實驗題2、小明家門前有一條彎曲的小河,他從河岸撿回幾塊鵝卵石,做了如下實驗。(1)如圖,小明將燒熱的鵝卵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復幾次。①這個實驗主要研究的問題:(溫度變化對巖石的影響)。②實驗中燃著的酒精燈代表自然界中溫度較(高)的環境。【選填“高”或“低”】③這個實驗屬于(模擬實驗)。【選填“對比實驗”或“模擬實驗”】單元測試六、實驗題(2)他將碎裂的小石子放入塑料瓶中,加入水,并不斷搖晃,會出現什么現象?這與鵝卵石的形成原理一樣嗎?答:塑料瓶中的清水變渾濁,瓶子底部有較多石子碎屑,小石子變得圓滑了。這與鵝卵石的形成一樣,這個實驗模擬了大自然中流水對巖石的影響。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單元地球的表面和內部整理與復習易混易錯分析易混點地震和火山的成因地震和火山的相同點地震和火山的不同點1.地震和火山都是地球內部能量的一種釋放,是地球內部運動的表現。2.地震和火山發生的過程都是迅猛激烈的。3.地震和火山都可以重塑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如峽谷、火山湖、火山錐等。形成的深度不同:地震常發生在地殼層,而火山噴發與地殼及更深的地幔層巖漿的活動有關。例:()常會造成地面隆起、陷落或出現裂縫,還會導致河流位移等。A.火山噴發B.地震C.海嘯解析:當地殼深處的巖層因受到過度擠壓而突然破裂或錯動時,會引起地震,釋放出長期積累的巨大能量,常會造成地面隆起、陷落或出現裂縫,還會導致河流位移等。故選B。答案:B易錯點一地球表面的地形及其特點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嶇不平的。地形特點山地峰巒高聳,地勢崎嶇丘陵海撥不高,山頂渾圓平原低平而寬廣高原海撥較高,地面開闊或有丘陵起伏盆地周圍有高山、高原環繞,中間地勢較低例:唐代詩人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中描寫過這樣的景色,“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首詩中描寫了我國()的景色。A.峽谷B.平原C.沙漠解析:這首詩是李白乘舟經三峽順流頁下時寫的,描寫的是峽谷的地貌,故選A。答案:A易錯點二認為地球表面的變化都是短暫、劇烈的我們的地球表面有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而且地貌自形成以來就一直處于不斷地變化之中,促使地球表面發生這樣巨大變化的力量主要來自自然力,比如地殼運動——地層的升降,以及地震和火山噴發等都是由地球內部的強大力量引起的。這樣的變化是短暫、劇烈的。但是像風力、流水、氣溫變化、冰川、海浪等自然力量引起的地球表面變化則是緩慢的。例:地球表面是不斷變化的,這些變化都是短暫、劇烈的。()解析:地球表面的變化有些是短暫、劇烈的,還有一些是緩慢的。答案:×單元過關測試一、填空題1、地形主要包括()、()、()、山地、丘陵等。2、海底地震還會引發()。3、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在喜馬拉雅山脈采集到了魚龍化石,這說明喜馬拉雅山脈在遠古時期很可能是()。4、巖漿巖、沉積巖在地殼運動過程中受到高溫、高壓等作用,因性質發生改變而形成的巖石叫()。二、判斷題1、我國的地形分布是西部多平原,東部多高山。()2、發生地震時,開始震動的幾秒到十幾秒的時間,是采取逃生措施的寶貴時間。()3、科學家主要通過鉆孔來探測地球內部的結構。()4、地球板塊的運動非常緩慢,我們很難察覺。()5、在模擬地球板塊的漂移與碰撞實驗時,如果將清水換成黏稠的液體,泡沫塊會非常容易地漂來漂云。()三、選擇題1、下列不屬于科學家收集有關地球內部信息的途徑是()。A.研究火山和地震B.研究地熱和溫泉C.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態2、地殼的巖層在相互擠壓時會發生褶皺,褶皺突然斷裂時大地會劇烈震動,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嚴重破壞,這就是(),它是一種非常可怕的自然災害。A.火山噴發B.地震C.劇烈的山體滑坡3、科學家把地球內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層,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A.地核B.地殼C.地幔4、產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地殼的運動B.地下的溫度太高C.人類的活動5、在地形圖上,不同的顏色代表()。A.不同的地形地貌B.不同的國家或省份C.不同的生生分布6、如圖所示,沙漠地區經常出現石蘑菇,石蘑菇的形成主要是()作用的結果。A.溫度變化B.水力C.風力四、填圖題科學家把地球內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層,請在下圖中寫出各圈層的名稱。五、連線題1、把下列地球表面的變化與原因連接起來。海邊的橋狀巖石風沙漠的蘑菇石河流彎曲的河道溫度的變化山上裂開的巖石海浪2、把下列巖石與對應的生成方式連接起來。巖漿巖高溫、高壓沉積巖沉淀積累變質巖巖漿冷凝六、實驗題1、如圖所示是模擬火山噴發的實驗,請根據實驗回答以下問題。(1)在模擬實驗中,土豆泥代表()。(2)紅色的番茄醬代表()。(3)燃著的酒精燈代表()。(4)根據模擬實驗,你能說說火山形成的原因嗎?2、小明家門前有一條彎曲的小河,他從河岸撿回幾塊鵝卵石,做了如下實驗。(1)如圖,小明將燒熱的鵝卵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復幾次。①這個實驗主要研究的問題:()。②實驗中燃著的酒精燈代表自然界中溫度較()的環境。【選填“高”或“低”】③這個實驗屬于()。【選填“對比實驗”或“模擬實驗”】(2)他將碎裂的小石子放入塑料瓶中,加入水,并不斷搖晃,會出現什么現象?這與鵝卵石的形成原理一樣嗎?平原地核9地球的表面內部結構地震:巖層擠壓火山:巖漿涌出五種典型地形分裂高低起伏、形態多樣丘陵盆地山地巖石的分類11地球的內部溫度變化碰撞地殼地幔10火山和地震酒精燈番茄醬12地表雕刻師土豆泥變質巖沉積巖巖漿巖……冰川海浪地球的表面和內部分海洋和陸地高原地球表面的特點流水外部力量板塊運動風(沙)大陸漂移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單元過關測試一、填空題1、地形主要包括(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等。2、海底地震還會引發(海嘯)。3、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在喜馬拉雅山脈采集到了魚龍化石,這說明喜馬拉雅山脈在遠古時期很可能是(海洋)。4、巖漿巖、沉積巖在地殼運動過程中受到高溫、高壓等作用,因性質發生改變而形成的巖石叫(變質巖)。二、判斷題1、我國的地形分布是西部多平原,東部多高山。(×)解析:我國的地形分布是西部多高山,東部多平原。2、發生地震時,開始震動的幾秒到十幾秒的時間,是采取逃生措施的寶貴時間。(√)3、科學家主要通過鉆孔來探測地球內部的結構。(×)解析:科學家主要利用地震波來探測地球內部的結構。4、地球板塊的運動非常緩慢,我們很難察覺。(√)5、在模擬地球板塊的漂移與碰撞實驗時,如果將清水換成黏稠的液體,泡沫塊會非常容易地漂來漂云。(×)解析:如果將清水換成黏稠的液體,泡沫塊會非常不容易地漂動。三、選擇題1、下列不屬于科學家收集有關地球內部信息的途徑是(C)。A.研究火山和地震B.研究地熱和溫泉C.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態2、地殼的巖層在相互擠壓時會發生褶皺,褶皺突然斷裂時大地會劇烈震動,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嚴重破壞,這就是(B),它是一種非常可怕的自然災害。A.火山噴發B.地震C.劇烈的山體滑坡3、科學家把地球內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層,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A)。A.地核B.地殼C.地幔4、產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A.地殼的運動B.地下的溫度太高C.人類的活動5、在地形圖上,不同的顏色代表(A)。A.不同的地形地貌B.不同的國家或省份C.不同的生生分布6、如圖所示,沙漠地區經常出現石蘑菇,石蘑菇的形成主要是(C)作用的結果。A.溫度變化B.水力C.風力四、填圖題科學家把地球內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層,請在下圖中寫出各圈層的名稱。五、連線題1、把下列地球表面的變化與原因連接起來。海邊的橋狀巖石風沙漠的蘑菇石河流彎曲的河道溫度的變化山上裂開的巖石海浪2、把下列巖石與對應的生成方式連接起來。巖漿巖高溫、高壓沉積巖沉淀積累變質巖巖漿冷凝六、實驗題1、如圖所示是模擬火山噴發的實驗,請根據實驗回答以下問題。(1)在模擬實驗中,土豆泥代表(地殼)。(2)紅色的番茄醬代表(巖漿)。(3)燃著的酒精燈代表(地球內部的力量)。(4)根據模擬實驗,你能說說火山形成的原因嗎?答:火山是由地下熾熱的巖漿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沿著地殼的薄弱地帶噴發而形成的。2、小明家門前有一條彎曲的小河,他從河岸撿回幾塊鵝卵石,做了如下實驗。(1)如圖,小明將燒熱的鵝卵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復幾次。①這個實驗主要研究的問題:(溫度變化對巖石的影響)。②實驗中燃著的酒精燈代表自然界中溫度較(高)的環境。【選填“高”或“低”】③這個實驗屬于(模擬實驗)。【選填“對比實驗”或“模擬實驗”】(2)他將碎裂的小石子放入塑料瓶中,加入水,并不斷搖晃,會出現什么現象?這與鵝卵石的形成原理一樣嗎?答:塑料瓶中的清水變渾濁,瓶子底部有較多石子碎屑,小石子變得圓滑了。這與鵝卵石的形成一樣,這個實驗模擬了大自然中流水對巖石的影響。酒精燈番茄醬土豆泥地核地幔地殼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3單元 地球的表面和內部 整理與復習 單元過關測試 答案版.doc 第3單元 地球的表面和內部 整理與復習 含單元過關測試 試題版.doc 第3單元 地球的表面和內部 整理與復習 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