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五課做守法的公民第二框預防犯罪情境·思考1.加強自身修養,增強法治觀念,防微杜漸。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逐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別善惡的能力。3.知道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罰的種類;知道犯罪危害性,懂得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學習目標板塊一:了解罪與罰互動·探究貪污犯罪造成哪些危害?犯罪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都有嚴重危害。2020年11月6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委托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東臺市原副市長吳某東受賄案進行二審宣判,以受賄罪判處上訴人吳某東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十萬元;犯罪所得予以追繳,上繳國庫。合作探究想一想:(1)吳某東行為的法律標志是什么?(2)吳某東被判的刑罰中哪種屬于主刑?1.嚴重社會危害性——最本質特征2.刑事違法性——法律標志3.應受刑罰處罰——必然后果犯罪的基本特征刑罰的種類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刑罰主刑附加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區分:罰款和罰金一樣嗎?罰款:罰金:一般違法犯罪板塊二:加強自我防范自主探究說說你的看法?有人說:未成年人年齡還小,實施了犯罪行為也不要緊。有人說:我們還小,年齡小犯罪就不受處罰,所以犯罪也不要緊。辯一辯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犯罪往往不是一朝一夕鑄成的,而是有一條從不良行為到違法行為、從違法行為到犯罪的軌跡。收獲園地思考:1.為何制定本法?2.這部法律有何作用?請同學們閱讀相關鏈接,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關規定,學會區分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我們要學會劃清是非美丑的行為界限。對他人的危害對行為人的危害對家庭的危害對社會的危害打架斗毆???夜不歸宿????攜帶管制刀具????傳播淫穢讀物????剖析我們身邊比較常見的幾種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共同探討避免或矯治這些行為的有效方法。實話實說:檢查自己最近的言行,在哪些方面要亮起紅燈?不良行為危害這些諺語說明了什么?告訴我們應該怎么做?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小洞不補,大洞吃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守法朝朝樂,違法日日愁。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諺語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自覺遵紀守法,防微杜漸,避免沾染不良習氣,防患于未然。收獲園地課堂小結預防犯罪刑法作用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犯罪含義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特征嚴重社會危害性→最本質特征刑事違法性→法律標志應受刑罰處罰性→必然結果刑罰含義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類型主刑附加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預防犯罪①從不良行為、一般違法與犯罪關系分析②青少年的特點③成長路上最兇險的陷阱原因加強自我防范怎樣預防①杜絕不良行為②增強法治觀念③從小事做起、遵紀守法學習了本課后,你有哪些收獲和感想?告訴大家好嗎?犯罪是最嚴重的違法行為,要受到刑罰處罰。無數事實說明,許多違法犯罪行為都是從沾染不良習氣開始的。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道德修養,“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自覺遵紀守法,謹慎交友,防微杜漸,避免沾染不良習氣,防患于未然。收獲平臺1.八年級學生小明對學習不感興趣,經常逃學出入營業性網吧,被學校記過一次。后因盜竊電動車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為了去網吧玩游戲,他和另外兩個“朋友”竟持刀攔路搶劫財物,在短短幾天內多次作案,最終因犯搶劫罪被判刑。對于小明的行為,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A.中學生年齡尚小,違法可以原諒B.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C.不良行為不加以改正可能發展成犯罪行為D.侵犯他人權利且不利于自身成長A課堂訓練2.漫畫《一個未成年人的道路》警示我們()A.未成年人都不能自覺抵制不良誘惑B.要防微杜漸,避免違法犯罪的發生C.不良行為一定會發展為違法犯罪D.吸毒是犯罪行為,應受到刑罰處罰B3.陳某在互聯網上編造、傳播虛假信息,騙人錢財,嚴重擾亂了社會公共秩序,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5000元。陳某的行為()①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承擔的是民事責任②觸犯了刑法,受到的是刑罰處罰③屬于行政違法行為,受到的是行政處分④所受到的處罰中,有期徒刑是主刑,罰金是附加刑A.①④B.③④C.②④D.①③C4.材料一:陳某讀初一時經常曠課逃學,在家玩電腦,屢教不改。升入初二后,他沉迷于上網,為了去網吧,從花完零用錢就偷家里的錢,發展到偷別人的手機和學習的電腦零部件去賣,結果被處于行政拘留。初三上學期他在網上結交了一些損友,一起在社會上惹事生非。一天,為了網友的“哥們義氣”,他參與打架斗毆,在斗毆中用利器把對方刺成重傷,人民法院依法判處陳某有期徒刑3年。閱讀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案例中,陳某的哪些行為屬于犯罪?犯罪行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陳某從一般違法行為發展到犯罪的過程對我們加強自我防范有何啟示?答案:(1)斗毆中用利器把對方刺成重傷屬于犯罪行為。犯罪基本特征:具有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和應受刑罰處罰性。(2)許多違法犯罪行為都是從沾染不良習氣開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四知堂-預防未成年人犯罪.mp4 5.2 預防犯罪 課件 2021-2022學年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ppt 上海-出逃24年貪污犯罪嫌疑人倪小滬回國投案國語流暢.wmv 預防犯罪,從你我做起!-國語流暢.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