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2張PPT)第三節(jié) 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1.概述水平衡的調節(jié)過程。2.概述鹽平衡的調節(jié)過程。3.明確水鹽平衡調節(jié)的相關性。學習目標1.科學思維:構建水平衡和鹽平衡的概念模型。2.生命觀念:運用人體穩(wěn)態(tài)平衡觀,說出健康生活方式的意義。素養(yǎng)要求一、水平衡的調節(jié)二、鹽平衡的調節(jié)和水鹽平衡調節(jié)的相關性網絡構建課時對點練內容索引一、水平衡的調節(jié)1.水的來源和去路教材梳理預習新知 夯實基礎細胞代謝2.相關激素:主要是。3.引起調節(jié)的因素:主要是的變化。4.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與功能(1)由細胞分泌。(2)功能:。抗利尿激素細胞外液滲透壓下丘腦神經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新吸收5.調節(jié)過程(以飲水不足為例)上升下丘腦大腦皮層渴覺抗利尿激素飲水重新吸收水6.影響抗利尿激素釋放的其他因素: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循環(huán)血量(1)下丘腦具有滲透壓感受器的功能,同時能夠間接調節(jié)血糖的含量( )(2)抗利尿激素的分泌細胞是垂體細胞,靶細胞是腎小管、集合管細胞( )(3)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過程中存在反饋調節(jié)機制( )(4)神經垂體能分泌蛋白質和多肽類激素( )判斷正誤×√√×特別提醒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腦合成與分泌,由垂體釋放的。1.細胞外液滲透壓感受器、水平衡調節(jié)中樞、渴覺中樞分別位于什么部位?核心探討突破重難 強化素養(yǎng)提示 滲透壓感受器、水平衡調節(jié)中樞位于下丘腦;渴覺中樞位于大腦皮層。2.細胞外液滲透壓、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提示 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關;抗利尿激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新吸收,使尿量減少,二者呈負相關。3.嘗試寫出水鹽平衡調節(jié)過程中的神經調節(jié)途徑和神經—體液調節(jié)途徑的具體流程圖。提示 神經調節(jié)途徑: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大腦皮層→產生渴覺→主動飲水、補充水分;神經—體液調節(jié)途徑: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腎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水→尿量減少。水平衡的調節(jié)過程示意圖如下(“+”表示促進,“-”表示抑制)核心歸納(1)調節(jié)方式:神經—體液調節(jié)。(2)調節(jié)中樞:下丘腦。(3)滲透壓感受器:下丘腦;渴覺中樞:大腦皮層。(4)抗利尿激素①產生和分泌:下丘腦。②釋放:垂體。③靶器官:腎小管和集合管。④影響其釋放的因素:a.細胞外液滲透壓變化。b.循環(huán)血量。(5)水的攝入量主要依賴于神經調節(jié),水的排出量受神經和體液共同調節(jié)。1.遇海難而漂浮在海面上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A.血漿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血漿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C.血漿滲透壓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血漿滲透壓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典題應用及時反饋 知識落實解析 人體缺乏淡水會導致血漿滲透壓升高,同時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以增強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新吸收,并減少尿量,以維持水的平衡。√2.如圖為水平衡調節(jié)機理,請據(jù)圖判斷a、b、c依次為A.抗利尿激素、渴覺中樞、腎小管和集合管B.渴覺中樞、腎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C.抗利尿激素、腎小管和集合管、渴覺中樞D.渴覺中樞、抗利尿激素、腎小管和集合管√解析 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后,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刺激,由下丘腦合成和分泌、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新吸收,使尿量減少;同時大腦皮層(渴覺中樞)產生渴覺。所以圖中a、b、c依次是抗利尿激素、腎小管和集合管、渴覺中樞。二、鹽平衡的調節(jié)和水鹽平衡調節(jié)的相關性1.系統(tǒng)和系統(tǒng)也參與了人體內鹽平衡的調節(jié)。2.主要調節(jié)激素——醛固酮(1)產生部位:。(2)化學本質:屬于類激素。(3)功能:主要作用于腎,調節(jié)的重新吸收,以及K+的排出。教材梳理預習新知 夯實基礎神經內分泌腎上腺皮質類固醇Na+和水3.鹽平衡調節(jié)過程增多減少4.水鹽平衡調節(jié)的相關性(1)人體的內環(huán)境和外環(huán)境之間,內環(huán)境和組織細胞之間的水和鹽,可以通過維持相對平衡。(2)水鹽平衡是調節(jié)和調節(jié)共同作用的結果。(3)水鹽平衡關系到內環(huán)境(主要是)的穩(wěn)態(tài)。(4)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具有復雜的的。物質交換神經體液滲透壓相關性(1)血鈉升高時,腎上腺髓質分泌的醛固酮減少( )(2)K+對于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起重要作用( )(3)醛固酮通過主動運輸?shù)姆绞竭M入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 )××判斷正誤×根據(jù)以下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 人體失水包括等滲性失水、低滲性失水(失Na+多于失水)、高滲性失水(失水多于失Na+)等類型。核心探討突破重難 強化素養(yǎng)資料二 實驗證明,當某人一次飲入1L清水(虛線表示)和一次飲入1L質量分數(shù)為0.9%的NaCl溶液(實線表示)后,泌尿率顯著不同。這一現(xiàn)象稱為水利尿現(xiàn)象(如圖)。(1)對于資料一中的低滲性失水和高滲性失水應分別怎樣治療?提示 低滲性失水在治療時應以補Na+為主,補水為輔;而高滲性失水在治療時應以補水為主,補Na+為輔。(2)大量出汗或嚴重腹瀉后,如果只喝水,不補充鹽,會帶來什么后果?提示 內環(huán)境的滲透壓會下降,內環(huán)境中的水過多地通過滲透作用進入細胞內,造成細胞吸水腫脹,進一步導致細胞代謝和功能紊亂。(3)上述兩個資料說明了水平衡調節(jié)和鹽平衡調節(jié)之間有什么關系?提示 說明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并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具有復雜的相關性的。3.下列關于醛固酮的敘述,錯誤的是A.當血鈉含量降低時,可以直接刺激腎上腺皮質分泌醛固酮B.醛固酮的靶器官是腎小管和集合管C.醛固酮可以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重新吸收D.水和無機鹽的平衡是在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共同作用下實現(xiàn)的典題應用及時反饋 知識落實√解析 當血鈉含量降低時,可以直接刺激腎上腺皮質分泌醛固酮,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重新吸收,維持血鈉含量的平衡。水和無機鹽的平衡是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共同作用的結果。4.一次性過量飲水會造成人體細胞腫脹,功能受損。可用靜脈滴注高濃度鹽水(質量分數(shù)為1.8%的NaCl溶液)對患者進行治療。其原理是A.升高細胞外液的離子濃度B.促進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細胞內液的離子濃度D.減少細胞外液液體總量解析 一次性過量飲水會使細胞外液的離子濃度降低,導致組織水腫,從而使細胞腫脹,功能受損。治療時可靜脈滴注高濃度的NaCl溶液,升高細胞外液的離子濃度,使離子濃度恢復正常。√網絡構建課時對點練題組一 水平衡調節(jié)1.(2020·鹽城市伍佑中學高二期中)當一個人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時,會導致A.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加B.垂體滲透壓感受器興奮C.下丘腦釋放甲狀腺激素D.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12345678910對點訓練1112131415161718√解析 滲透壓感受器位于下丘腦,B錯誤;一個人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時,下丘腦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C錯誤;一個人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2020·揚州市江都區(qū)大橋高級中學月考)使人產生渴覺的感受器和神經中樞分別是A.大腦皮層和下丘腦B.下丘腦和大腦皮層C.下丘腦的神經細胞和垂體后葉D.腎上腺和下丘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解析 渴覺的形成是由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感受到的刺激傳遞到大腦皮層形成的。故選B。18√3.(2020·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高二期中)抗利尿激素是一種多肽類激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抗利尿激素的受體分布在細胞質膜表面B.抗利尿激素通過體液定向運輸?shù)桨衅鞴?br/>C.飲水過多時,正常人的下丘腦會減少抗利尿激素的釋放D.抗利尿激素能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和無機鹽的重新吸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抗利尿激素的化學本質是多肽,抗利尿激素的受體分布在細胞質膜表面,A正確;抗利尿激素通過體液運輸?shù)饺恚欢ㄏ蜃饔糜谀I小管和集合管,B錯誤;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腦合成和分泌,垂體釋放的,C錯誤;抗利尿激素能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新吸收,D錯誤。4.(2021·撫順高二檢測)下列有關人體水平衡調節(jié)的敘述,錯誤的是A.抗利尿激素經靶細胞接受起作用后即失活B.抗利尿激素由垂體細胞合成并由下丘腦釋放C.調節(jié)水平衡的神經中樞在下丘腦D.人體大量排汗會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5.腎小管與其周圍毛細血管之間水分的交換是通過滲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經腎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濃度明顯增高,并不能完全被腎小管重新吸收,那么最終排出的尿液量將會A.增加B.減少C.不變D.不確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腎小管液中溶質濃度是影響重新吸收的重要因素,腎小管液中溶質所形成的滲透壓具有對抗腎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水的作用。如果流經腎小管的原尿中的葡萄糖濃度明顯增高,并且不能被腎小管完全重新吸收,導致腎小管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多,使腎小管液滲透壓升高,從而妨礙水的重新吸收,導致水的重新吸收減少,排出尿量將增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6.如圖表示正常人分別快速飲用1L清水、1L生理鹽水后排尿量和血漿滲透壓的變化情況。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曲線c表示飲用1L生理鹽水后排尿量的變化B.飲用大量生理鹽水后循環(huán)血量出現(xiàn)暫時性增加C.曲線d表示飲用1L生理鹽水后血漿滲透壓的變化D.飲用大量清水后,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多√解析 生理鹽水與人體體液是等滲溶液,飲用1L生理鹽水后,血漿滲透壓沒有明顯變化,應為曲線b,由于人體排出增多的鈉鹽,排尿量稍微增多,應為曲線d,A、C錯誤;飲用大量生理鹽水后,進入血漿,導致循環(huán)血量出現(xiàn)暫時性增加,B正確;飲用大量清水后,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減少,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題組二 鹽平衡的調節(jié)和水鹽平衡調節(jié)的相關性7.下列關于人體內水和無機鹽平衡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A.人體內缺水時,血漿滲透壓降低,排尿量減少B.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中樞是大腦皮層C.抗利尿激素的靶細胞是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D.水和無機鹽平衡是體液調節(jié)的結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人體內缺水時,血漿滲透壓升高,排尿量減少,A錯誤;下丘腦是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中樞,大腦皮層是感覺中樞,B錯誤;抗利尿激素能促進腎小管、集合管對水分的重新吸收,C正確;水鹽平衡是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共同作用的結果,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8.下列關于人體內水和無機鹽平衡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A.渴覺中樞興奮,則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B.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則尿量減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減少D.醛固酮能夠促進腎臟對K+的重新吸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解析 渴覺中樞興奮,說明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則抗利尿激素分泌應增加,A項錯誤;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則尿量應增加,B項錯誤;抗利尿激素能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新吸收,因此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水的重新吸收增多,尿量減少,C項正確;醛固酮能夠促進腎臟對Na+的重新吸收,D項錯誤。189.(2020·江蘇宿遷市桃州中學高二月考)夏季酷暑時分,在室外作業(yè)的人應多飲用A.鹽汽水B.牛奶C.果汁D.純凈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夏季酷暑時,室外作業(yè)的人會大量的出汗,同時會丟失大量的無機鹽,補水的時候也需要補鹽,應多飲用鹽汽水,A正確;牛奶里富含蛋白質,水解形成氨基酸,使得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升高,產生渴覺,B錯誤;果汁里面有很多糖分,消化成單糖被人體吸收后,會使得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升高,產生渴覺,C錯誤;夏季酷暑時分,室外作業(yè)由于大量出汗帶走體內一定的鹽分,需要補充水分的同時還要補充一定的鹽分,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0.下列關于人體內水和無機鹽平衡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A.腎小管和集合管完成對無機鹽的重新吸收需要通過兩層細胞質膜B.血漿滲透壓降低時,人體內缺水,引起口渴,同時尿量減少C.腎小管吸收無機鹽時要消耗能量,水鹽平衡在神經和激素的共同調節(jié)下完成D.下丘腦分泌的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在水鹽平衡調節(jié)過程中具有拮抗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腎小管和集合管完成對無機鹽的重新吸收需要經過毛細血管和腎小管或集合管壁,因此需要通過四層細胞質膜,A錯誤;血漿滲透壓升高時,人體內缺水,引起口渴,同時尿量減少,B錯誤;腎小管重新吸收無機鹽的方式是主動運輸,消耗能量;水鹽平衡是在神經和激素的共同調節(jié)下完成的,C正確;醛固酮是腎上腺皮質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新吸收,醛固酮能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和水的重新吸收,可見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在水鹽平衡調節(jié)中不具有拮抗作用,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選擇題11~12題為單選題,13~16題為多選題。11.下圖是關于抗利尿激素調節(jié)的曲線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綜合強化18A.甲圖表示食物過咸時,抗利尿激素分泌與滲透壓變化的關系B.乙圖表示飲水過多時,抗利尿激素分泌與滲透壓變化的關系C.丙圖表示滲透壓升高時,抗利尿激素分泌變化D.丁圖a點時注射的不可能是抗利尿激素√解析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與滲透壓呈正相關,食物過咸時,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飲水過多時,滲透壓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注射抗利尿激素時,尿量減少,尿液中尿素、K+、Na+濃度升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當人體飲水不足、體內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時,都會引起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濃度升高),下丘腦感受到這種刺激后A.在下丘腦部位產生渴覺,進而調節(jié)對水的攝入量B.腎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增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重新吸收C.由下丘腦分泌,并由垂體后葉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D.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新吸收減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刺激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從而使大腦皮層產生渴覺,A錯誤;在血鈉含量降低、細胞外液量減少的情況下,腎上腺分泌醛固酮增加,B錯誤;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減少,滲透壓下降,C正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后,會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新吸收,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3.人體內下列過程中存在負反饋調節(jié)機制的是A.排尿過程B.血糖平衡C.甲狀腺激素的分泌D.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解析 正反饋的意義在于使生理過程不斷加強,直至最終完成生理功能,生命活動中常見的正反饋有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等,A錯誤;人體血糖濃度上升引起胰島素分泌增加,導致血糖濃度降低,血糖濃度降低時,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屬于負反饋調節(jié),B正確;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時,會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活動,從而使甲狀腺激素含量保持相對穩(wěn)定,該過程是負反饋調節(jié),C正確;當體內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時,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升高,此時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腎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水增強,滲透壓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減少,該過程是負反饋調節(jié),D正確。1814.下圖為人體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的部分調節(jié)過程示意圖,其中甲、乙、丙表示結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食物過咸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B.結構甲、乙分別是下丘腦和垂體C.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過程與乙細胞中的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有關D.結構丙對水的重新吸收減少,尿量減少√√解析 飲水不足、體內失水過多或食物過咸都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A項正確;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腦的神經細胞合成和分泌,與甲細胞中的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有關,C項錯誤;結構丙為腎小管和集合管,其對水的重新吸收增加,尿量則減少,D項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5.下圖是抗利尿激素的調節(jié)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血量隨著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而增加B.下丘腦產生神經沖動傳至垂體,促使垂體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C.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方式屬于負反饋調節(jié)D.抗利尿激素可以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新吸收√√√解析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腦合成和分泌,垂體釋放的,B錯誤。16.下列有關人體水鹽平衡調節(jié)的敘述,錯誤的是A.水平衡的調節(jié)和鹽平衡的調節(jié)是完全獨立的B.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會刺激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產生興奮C.大腦皮層和垂體受損都會影響人體的水鹽平衡調節(jié)D.大量喝水會使體內抗利尿激素增多從而使尿量增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具有相關性,A項錯誤;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會使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興奮性減弱,B項錯誤;大腦皮層可以產生渴覺,垂體可以釋放抗利尿激素,故它們受損都會影響人體的水鹽平衡調節(jié),C項正確;大量喝水會使體內抗利尿激素減少從而使尿量增多,D項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7.下圖所示為水鹽平衡調節(jié)機制,據(jù)圖回答有關問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垂體釋放的A物質是由_______分泌的。下丘腦解析 由圖可知,A物質是由垂體釋放,作用于腎小管和集合管,調節(jié)腎小管、集合管對水的重新吸收,由此可斷定A為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腦分泌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B結構的名稱是_________。大腦皮層解析 圖中B結構接受由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傳導來的興奮刺激,產生渴覺,該結構為大腦皮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3)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后,刺激感受器,通過下丘腦的調節(jié),減少___________的分泌。抗利尿激素解析 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刺激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通過下丘腦調節(jié),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腎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水功能下降,尿量增加,以維持滲透壓穩(wěn)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4)如果腎功能出現(xiàn)問題,不能從腎臟排出多余的Na+,會出現(xiàn)全身浮腫癥狀,此時的全身浮腫對人體有一定的好處,有利于維持_______的平衡。滲透壓解析 Na+主要存在于細胞外液中,多余的Na+不能排出,細胞外液滲透壓相對升高,全身浮腫可降低組織液滲透壓,以免血漿和細胞內液滲透壓升高,可以維持滲透壓的平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5)從圖示中可以看出,水鹽平衡調節(jié)過程受______和______調節(jié),二者是_________共同發(fā)揮作用的,這樣才能維持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神經體液相互協(xié)調解析 由圖示的調節(jié)過程看出,水鹽平衡調節(jié)過程既有神經調節(jié)又有體液調節(jié),二者相互協(xié)調共同發(fā)揮作用,細胞的各項生命活動才能正常進行,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18.(2020·江蘇高二期中)下圖1表示人體神經系統(tǒng)對排尿的控制的示意圖,其中尿道內、外括約肌都是一種環(huán)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請據(jù)圖回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圖1中尿道內、外括約肌、膀胱逼尿肌屬于反射弧組成部分中的_______。效應器解析 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構成,圖1中尿道內括約肌、尿道外括約肌、膀胱逼尿肌等都屬于效應器部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當膀胱充盈后,人會產生尿意,寫出產生尿意的神經傳導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字母和箭頭表示)。在整個神經沖動向右傳導的過程中,c神經纖維膜外形成向______(填“左”或“右”)方向的局部電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級排`尿中樞)→a→大腦皮層左解析 當膀胱充盈后,產生刺激,由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級排尿中樞)→a→大腦皮層,從而產生尿意;興奮的傳導方向和膜內側的局部電流傳導方向一致,和膜外側的局部電流傳導方向相反,所以在整個神經沖動傳導的過程中,c神經纖維膜外形成向左方向的局部電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3)正常情況下,人的尿量和排尿時機依賴于神經—體液調節(jié),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排尿有時會出現(xiàn)異常現(xiàn)象,如:受到驚嚇后尿失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大腦皮層對脊髓反射活動失去控制(或脊髓的反射活動不受大腦皮層的控制)解析 受到驚嚇后,大腦皮層對脊髓的反射活動失去控制,可能會出現(xiàn)尿失禁現(xiàn)象。(4)當尿液進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興奮,興奮傳入初級排尿中樞,進一步加強排尿中樞的活動,這是一種________(填“正反饋”或“負反饋”)調節(ji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正反饋解析 根據(jù)題意分析,尿液進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興奮,興奮傳入初級排尿中樞,進一步加強排尿中樞的活動,屬于正反饋調節(jié)。(5)人的尿量超過3L/d稱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見疾病稱尿崩癥,臨床表現(xiàn)為多尿、煩渴、多飲、低比重尿和低滲透壓尿。依據(jù)病變部位尿崩癥可分為中樞性尿崩癥和腎性尿崩癥,前者是由于_______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不足所致;腎性尿崩癥的病因是腎臟相應細胞表面缺乏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使抗利尿激素不能發(fā)揮作用,檢測患者體內抗利尿激素的含量與正常人相比______(填“偏低”“不變”或“偏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下丘腦相應受體(特異性受體)偏高(6)如圖2表示的是正常人和兩類尿崩癥患者禁水后尿液滲透壓的變化曲線,曲線Ⅱ可代表________________的尿液滲透壓變化曲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中樞性尿崩患者解析 尿崩癥臨床表現(xiàn)為多尿、煩渴、多飲、低比重尿和低滲透壓尿,故曲線Ⅰ可代表正常人;中樞性尿崩癥是由于下丘腦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不足所致,故注射抗利尿激素,尿液滲透壓可提高,故曲線Ⅱ可代表中樞性尿崩癥患者;腎性尿崩癥是腎臟相應細胞表面缺乏相應受體,而使抗利尿激素不能發(fā)揮作用,患者對抗利尿激素的敏感性降低,故檢測患者體內抗利尿激素的含量與正常人相比偏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本課結束第三節(jié) 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學習目標] 1.概述水平衡的調節(jié)過程。2.概述鹽平衡的調節(jié)過程。3.明確水鹽平衡調節(jié)的相關性。[素養(yǎng)要求] 1.科學思維:構建水平衡和鹽平衡的概念模型。2.生命觀念:運用人體穩(wěn)態(tài)平衡觀,說出健康生活方式的意義。一、水平衡的調節(jié)1.水的來源和去路2.相關激素:主要是抗利尿激素。3.引起調節(jié)的因素:主要是細胞外液滲透壓的變化。4.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與功能(1)由下丘腦神經細胞分泌。(2)功能: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新吸收。5.調節(jié)過程(以飲水不足為例)6.影響抗利尿激素釋放的其他因素: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循環(huán)血量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判斷正誤(1)下丘腦具有滲透壓感受器的功能,同時能夠間接調節(jié)血糖的含量( )(2)抗利尿激素的分泌細胞是垂體細胞,靶細胞是腎小管、集合管細胞( )(3)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過程中存在反饋調節(jié)機制( )(4)神經垂體能分泌蛋白質和多肽類激素( )答案 (1)√ (2)× (3)√ (4)×特別提醒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腦合成與分泌,由垂體釋放的。1.細胞外液滲透壓感受器、水平衡調節(jié)中樞、渴覺中樞分別位于什么部位?提示 滲透壓感受器、水平衡調節(jié)中樞位于下丘腦;渴覺中樞位于大腦皮層。2.細胞外液滲透壓、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提示 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關;抗利尿激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新吸收,使尿量減少,二者呈負相關。3.嘗試寫出水鹽平衡調節(jié)過程中的神經調節(jié)途徑和神經—體液調節(jié)途徑的具體流程圖。提示 神經調節(jié)途徑: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大腦皮層→產生渴覺→主動飲水、補充水分;神經—體液調節(jié)途徑: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腎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水→尿量減少。核心歸納 水平衡的調節(jié)過程示意圖如下(“+”表示促進,“-”表示抑制)(1)調節(jié)方式:神經—體液調節(jié)。(2)調節(jié)中樞:下丘腦。(3)滲透壓感受器:下丘腦;渴覺中樞:大腦皮層。(4)抗利尿激素①產生和分泌:下丘腦。②釋放:垂體。③靶器官:腎小管和集合管。④影響其釋放的因素:a.細胞外液滲透壓變化。b.循環(huán)血量。(5)水的攝入量主要依賴于神經調節(jié),水的排出量受神經和體液共同調節(jié)。1.遇海難而漂浮在海面上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A.血漿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血漿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C.血漿滲透壓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血漿滲透壓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答案 A解析 人體缺乏淡水會導致血漿滲透壓升高,同時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以增強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新吸收,并減少尿量,以維持水的平衡。2.如圖為水平衡調節(jié)機理,請據(jù)圖判斷a、b、c依次為( )A.抗利尿激素、渴覺中樞、腎小管和集合管B.渴覺中樞、腎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C.抗利尿激素、腎小管和集合管、渴覺中樞D.渴覺中樞、抗利尿激素、腎小管和集合管答案 C解析 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后,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刺激,由下丘腦合成和分泌、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新吸收,使尿量減少;同時大腦皮層(渴覺中樞)產生渴覺。所以圖中a、b、c依次是抗利尿激素、腎小管和集合管、渴覺中樞。二、鹽平衡的調節(jié)和水鹽平衡調節(jié)的相關性1.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也參與了人體內鹽平衡的調節(jié)。2.主要調節(jié)激素——醛固酮(1)產生部位:腎上腺皮質。(2)化學本質:屬于類固醇類激素。(3)功能:主要作用于腎,調節(jié)Na+和水的重新吸收,以及K+的排出。3.鹽平衡調節(jié)過程4.水鹽平衡調節(jié)的相關性(1)人體的內環(huán)境和外環(huán)境之間,內環(huán)境和組織細胞之間的水和鹽,可以通過物質交換維持相對平衡。(2)水鹽平衡是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共同作用的結果。(3)水鹽平衡關系到內環(huán)境(主要是滲透壓)的穩(wěn)態(tài)。(4)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具有復雜的相關性的。判斷正誤(1)血鈉升高時,腎上腺髓質分泌的醛固酮減少( )(2)K+對于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起重要作用( )(3)醛固酮通過主動運輸?shù)姆绞竭M入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 )答案 (1)× (2)× (3)×根據(jù)以下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 人體失水包括等滲性失水、低滲性失水(失Na+多于失水)、高滲性失水(失水多于失Na+)等類型。資料二 實驗證明,當某人一次飲入1L清水(虛線表示)和一次飲入1L質量分數(shù)為0.9%的NaCl溶液(實線表示)后,泌尿率顯著不同。這一現(xiàn)象稱為水利尿現(xiàn)象(如圖)。(1)對于資料一中的低滲性失水和高滲性失水應分別怎樣治療?提示 低滲性失水在治療時應以補Na+為主,補水為輔;而高滲性失水在治療時應以補水為主,補Na+為輔。(2)大量出汗或嚴重腹瀉后,如果只喝水,不補充鹽,會帶來什么后果?提示 內環(huán)境的滲透壓會下降,內環(huán)境中的水過多地通過滲透作用進入細胞內,造成細胞吸水腫脹,進一步導致細胞代謝和功能紊亂。(3)上述兩個資料說明了水平衡調節(jié)和鹽平衡調節(jié)之間有什么關系?提示 說明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并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具有復雜的相關性的。3.下列關于醛固酮的敘述,錯誤的是( )A.當血鈉含量降低時,可以直接刺激腎上腺皮質分泌醛固酮B.醛固酮的靶器官是腎小管和集合管C.醛固酮可以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重新吸收D.水和無機鹽的平衡是在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共同作用下實現(xiàn)的答案 D解析 當血鈉含量降低時,可以直接刺激腎上腺皮質分泌醛固酮,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重新吸收,維持血鈉含量的平衡。水和無機鹽的平衡是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共同作用的結果。4.一次性過量飲水會造成人體細胞腫脹,功能受損。可用靜脈滴注高濃度鹽水(質量分數(shù)為1.8%的NaCl溶液)對患者進行治療。其原理是( )A.升高細胞外液的離子濃度B.促進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細胞內液的離子濃度D.減少細胞外液液體總量答案 A解析 一次性過量飲水會使細胞外液的離子濃度降低,導致組織水腫,從而使細胞腫脹,功能受損。治療時可靜脈滴注高濃度的NaCl溶液,升高細胞外液的離子濃度,使離子濃度恢復正常。題組一 水平衡調節(jié)1.(2020·鹽城市伍佑中學高二期中)當一個人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時,會導致( )A.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加B.垂體滲透壓感受器興奮C.下丘腦釋放甲狀腺激素D.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答案 A解析 滲透壓感受器位于下丘腦,B錯誤;一個人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時,下丘腦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C錯誤;一個人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D錯誤。2.(2020·揚州市江都區(qū)大橋高級中學月考)使人產生渴覺的感受器和神經中樞分別是( )A.大腦皮層和下丘腦B.下丘腦和大腦皮層C.下丘腦的神經細胞和垂體后葉D.腎上腺和下丘腦答案 B解析 渴覺的形成是由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感受到的刺激傳遞到大腦皮層形成的。故選B。3.(2020·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高二期中)抗利尿激素是一種多肽類激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抗利尿激素的受體分布在細胞質膜表面B.抗利尿激素通過體液定向運輸?shù)桨衅鞴?br/>C.飲水過多時,正常人的下丘腦會減少抗利尿激素的釋放D.抗利尿激素能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和無機鹽的重新吸收答案 A解析 抗利尿激素的化學本質是多肽,抗利尿激素的受體分布在細胞質膜表面,A正確;抗利尿激素通過體液運輸?shù)饺恚欢ㄏ蜃饔糜谀I小管和集合管,B錯誤;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腦合成和分泌,垂體釋放的,C錯誤;抗利尿激素能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新吸收,D錯誤。4.(2021·撫順高二檢測)下列有關人體水平衡調節(jié)的敘述,錯誤的是( )A.抗利尿激素經靶細胞接受起作用后即失活B.抗利尿激素由垂體細胞合成并由下丘腦釋放C.調節(jié)水平衡的神經中樞在下丘腦D.人體大量排汗會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答案 B5.腎小管與其周圍毛細血管之間水分的交換是通過滲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經腎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濃度明顯增高,并不能完全被腎小管重新吸收,那么最終排出的尿液量將會( )A.增加B.減少C.不變D.不確定答案 A解析 腎小管液中溶質濃度是影響重新吸收的重要因素,腎小管液中溶質所形成的滲透壓具有對抗腎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水的作用。如果流經腎小管的原尿中的葡萄糖濃度明顯增高,并且不能被腎小管完全重新吸收,導致腎小管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多,使腎小管液滲透壓升高,從而妨礙水的重新吸收,導致水的重新吸收減少,排出尿量將增多。6.下圖表示正常人分別快速飲用1L清水、1L生理鹽水后排尿量和血漿滲透壓的變化情況。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曲線c表示飲用1L生理鹽水后排尿量的變化B.飲用大量生理鹽水后循環(huán)血量出現(xiàn)暫時性增加C.曲線d表示飲用1L生理鹽水后血漿滲透壓的變化D.飲用大量清水后,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多答案 B解析 生理鹽水與人體體液是等滲溶液,飲用1L生理鹽水后,血漿滲透壓沒有明顯變化,應為曲線b,由于人體排出增多的鈉鹽,排尿量稍微增多,應為曲線d,A、C錯誤;飲用大量生理鹽水后,進入血漿,導致循環(huán)血量出現(xiàn)暫時性增加,B正確;飲用大量清水后,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減少,D錯誤。題組二 鹽平衡的調節(jié)和水鹽平衡調節(jié)的相關性7.下列關于人體內水和無機鹽平衡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內缺水時,血漿滲透壓降低,排尿量減少B.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中樞是大腦皮層C.抗利尿激素的靶細胞是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D.水和無機鹽平衡是體液調節(jié)的結果答案 C解析 人體內缺水時,血漿滲透壓升高,排尿量減少,A錯誤;下丘腦是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中樞,大腦皮層是感覺中樞,B錯誤;抗利尿激素能促進腎小管、集合管對水分的重新吸收,C正確;水鹽平衡是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共同作用的結果,D錯誤。8.下列關于人體內水和無機鹽平衡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A.渴覺中樞興奮,則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B.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則尿量減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減少D.醛固酮能夠促進腎臟對K+的重新吸收答案 C解析 渴覺中樞興奮,說明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則抗利尿激素分泌應增加,A項錯誤;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則尿量應增加,B項錯誤;抗利尿激素能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新吸收,因此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水的重新吸收增多,尿量減少,C項正確;醛固酮能夠促進腎臟對Na+的重新吸收,D項錯誤。9.(2020·江蘇宿遷市桃州中學高二月考)夏季酷暑時分,在室外作業(yè)的人應多飲用( )A.鹽汽水B.牛奶C.果汁D.純凈水答案 A解析 夏季酷暑時,室外作業(yè)的人會大量的出汗,同時會丟失大量的無機鹽,補水的時候也需要補鹽,應多飲用鹽汽水,A正確;牛奶里富含蛋白質,水解形成氨基酸,使得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升高,產生渴覺,B錯誤;果汁里面有很多糖分,消化成單糖被人體吸收后,會使得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升高,產生渴覺,C錯誤;夏季酷暑時分,室外作業(yè)由于大量出汗帶走體內一定的鹽分,需要補充水分的同時還要補充一定的鹽分,D錯誤。10.下列關于人體內水和無機鹽平衡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A.腎小管和集合管完成對無機鹽的重新吸收需要通過兩層細胞質膜B.血漿滲透壓降低時,人體內缺水,引起口渴,同時尿量減少C.腎小管吸收無機鹽時要消耗能量,水鹽平衡在神經和激素的共同調節(jié)下完成D.下丘腦分泌的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在水鹽平衡調節(jié)過程中具有拮抗作用答案 C解析 腎小管和集合管完成對無機鹽的重新吸收需要經過毛細血管和腎小管或集合管壁,因此需要通過四層細胞質膜,A錯誤;血漿滲透壓升高時,人體內缺水,引起口渴,同時尿量減少,B錯誤;腎小管重新吸收無機鹽的方式是主動運輸,消耗能量;水鹽平衡是在神經和激素的共同調節(jié)下完成的,C正確;醛固酮是腎上腺皮質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新吸收,醛固酮能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和水的重新吸收,可見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在水鹽平衡調節(jié)中不具有拮抗作用,D錯誤。選擇題11~12題為單選題,13~16題為多選題。11.下圖是關于抗利尿激素調節(jié)的曲線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圖表示食物過咸時,抗利尿激素分泌與滲透壓變化的關系B.乙圖表示飲水過多時,抗利尿激素分泌與滲透壓變化的關系C.丙圖表示滲透壓升高時,抗利尿激素分泌變化D.丁圖a點時注射的不可能是抗利尿激素答案 C解析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與滲透壓呈正相關,食物過咸時,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飲水過多時,滲透壓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注射抗利尿激素時,尿量減少,尿液中尿素、K+、Na+濃度升高。12.當人體飲水不足、體內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時,都會引起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濃度升高),下丘腦感受到這種刺激后( )A.在下丘腦部位產生渴覺,進而調節(jié)對水的攝入量B.腎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增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重新吸收C.由下丘腦分泌,并由垂體后葉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D.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新吸收減少答案 C解析 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刺激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從而使大腦皮層產生渴覺,A錯誤;在血鈉含量降低、細胞外液量減少的情況下,腎上腺分泌醛固酮增加,B錯誤;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減少,滲透壓下降,C正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后,會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新吸收,D錯誤。13.人體內下列過程中存在負反饋調節(jié)機制的是( )A.排尿過程B.血糖平衡C.甲狀腺激素的分泌D.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答案 BCD解析 正反饋的意義在于使生理過程不斷加強,直至最終完成生理功能,生命活動中常見的正反饋有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等,A錯誤;人體血糖濃度上升引起胰島素分泌增加,導致血糖濃度降低,血糖濃度降低時,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屬于負反饋調節(jié),B正確;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時,會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活動,從而使甲狀腺激素含量保持相對穩(wěn)定,該過程是負反饋調節(jié),C正確;當體內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時,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升高,此時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腎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水增強,滲透壓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減少,該過程是負反饋調節(jié),D正確。14.下圖為人體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的部分調節(jié)過程示意圖,其中甲、乙、丙表示結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食物過咸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B.結構甲、乙分別是下丘腦和垂體C.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過程與乙細胞中的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有關D.結構丙對水的重新吸收減少,尿量減少答案 CD解析 飲水不足、體內失水過多或食物過咸都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A項正確;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腦的神經細胞合成和分泌,與甲細胞中的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有關,C項錯誤;結構丙為腎小管和集合管,其對水的重新吸收增加,尿量則減少,D項錯誤。15.下圖是抗利尿激素的調節(jié)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血量隨著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而增加B.下丘腦產生神經沖動傳至垂體,促使垂體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C.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方式屬于負反饋調節(jié)D.抗利尿激素可以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新吸收答案 ACD解析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腦合成和分泌,垂體釋放的,B錯誤。16.下列有關人體水鹽平衡調節(jié)的敘述,錯誤的是( )A.水平衡的調節(jié)和鹽平衡的調節(jié)是完全獨立的B.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會刺激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產生興奮C.大腦皮層和垂體受損都會影響人體的水鹽平衡調節(jié)D.大量喝水會使體內抗利尿激素增多從而使尿量增多答案 ABD解析 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具有相關性,A項錯誤;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會使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興奮性減弱,B項錯誤;大腦皮層可以產生渴覺,垂體可以釋放抗利尿激素,故它們受損都會影響人體的水鹽平衡調節(jié),C項正確;大量喝水會使體內抗利尿激素減少從而使尿量增多,D項錯誤。17.下圖所示為水鹽平衡調節(jié)機制,據(jù)圖回答有關問題:(1)垂體釋放的A物質是由________________分泌的。(2)B結構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3)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后,刺激感受器,通過下丘腦的調節(jié),減少________________的分泌。(4)如果腎功能出現(xiàn)問題,不能從腎臟排出多余的Na+,會出現(xiàn)全身浮腫癥狀,此時的全身浮腫對人體有一定的好處,有利于維持________________的平衡。(5)從圖示中可以看出,水鹽平衡調節(jié)過程受__________和________調節(jié),二者是____________共同發(fā)揮作用的,這樣才能維持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答案 (1)下丘腦 (2)大腦皮層 (3)抗利尿激素(4)滲透壓 (5)神經 體液 相互協(xié)調解析 (1)由圖可知,A物質是由垂體釋放,作用于腎小管和集合管,調節(jié)腎小管、集合管對水的重新吸收,由此可斷定A為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腦分泌的。(2)圖中B結構接受由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傳導來的興奮刺激,產生渴覺,該結構為大腦皮層。(3)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刺激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通過下丘腦調節(jié),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腎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水功能下降,尿量增加,以維持滲透壓穩(wěn)定。(4)Na+主要存在于細胞外液中,多余的Na+不能排出,細胞外液滲透壓相對升高,全身浮腫可降低組織液滲透壓,以免血漿和細胞內液滲透壓升高,可以維持滲透壓的平衡。(5)由圖示的調節(jié)過程看出,水鹽平衡調節(jié)過程既有神經調節(jié)又有體液調節(jié),二者相互協(xié)調共同發(fā)揮作用,細胞的各項生命活動才能正常進行,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18.(2020·江蘇高二期中)下圖1表示人體神經系統(tǒng)對排尿的控制的示意圖,其中尿道內、外括約肌都是一種環(huán)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請據(jù)圖回答:(1)圖1中尿道內、外括約肌、膀胱逼尿肌屬于反射弧組成部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當膀胱充盈后,人會產生尿意,寫出產生尿意的神經傳導途徑: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字母和箭頭表示)。在整個神經沖動向右傳導的過程中,c神經纖維膜外形成向______(填“左”或“右”)方向的局部電流。(3)正常情況下,人的尿量和排尿時機依賴于神經—體液調節(jié),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排尿有時會出現(xiàn)異常現(xiàn)象,如:受到驚嚇后尿失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當尿液進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興奮,興奮傳入初級排尿中樞,進一步加強排尿中樞的活動,這是一種______(填“正反饋”或“負反饋”)調節(jié)。(5)人的尿量超過3L/d稱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見疾病稱尿崩癥,臨床表現(xiàn)為多尿、煩渴、多飲、低比重尿和低滲透壓尿。依據(jù)病變部位尿崩癥可分為中樞性尿崩癥和腎性尿崩癥,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__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不足所致;腎性尿崩癥的病因是腎臟相應細胞表面缺乏______________,而使抗利尿激素不能發(fā)揮作用,檢測患者體內抗利尿激素的含量與正常人相比________(填“偏低”“不變”或“偏高”)。(6)如圖2表示的是正常人和兩類尿崩癥患者禁水后尿液滲透壓的變化曲線,曲線Ⅱ可代表________________的尿液滲透壓變化曲線。答案 (1)效應器 (2)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級排尿中樞)→a→大腦皮層 左 (3)大腦皮層對脊髓反射活動失去控制(或脊髓的反射活動不受大腦皮層的控制) (4)正反饋 (5)下丘腦 相應受體(特異性受體) 偏高 (6)中樞性尿崩患者解析 (1)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構成,圖1中尿道內括約肌、尿道外括約肌、膀胱逼尿肌等都屬于效應器部分。(2)當膀胱充盈后,產生刺激,由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級排尿中樞)→a→大腦皮層,從而產生尿意;興奮的傳導方向和膜內側的局部電流傳導方向一致,和膜外側的局部電流傳導方向相反,所以在整個神經沖動傳導的過程中,c神經纖維膜外形成向左方向的局部電流。(3)受到驚嚇后,大腦皮層對脊髓的反射活動失去控制,可能會出現(xiàn)尿失禁現(xiàn)象。(4)根據(jù)題意分析,尿液進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興奮,興奮傳入初級排尿中樞,進一步加強排尿中樞的活動,屬于正反饋調節(jié)。(5)(6)尿崩癥臨床表現(xiàn)為多尿、煩渴、多飲、低比重尿和低滲透壓尿,故曲線Ⅰ可代表正常人;中樞性尿崩癥是由于下丘腦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不足所致,故注射抗利尿激素,尿液滲透壓可提高,故曲線Ⅱ可代表中樞性尿崩癥患者;腎性尿崩癥是腎臟相應細胞表面缺乏相應受體,而使抗利尿激素不能發(fā)揮作用,患者對抗利尿激素的敏感性降低,故檢測患者體內抗利尿激素的含量與正常人相比偏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章 第三節(jié) 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docx 第二章 第三節(jié) 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