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道德與法治(部編版)第四課社會生活講道德第二框以禮待人八年級上冊新聞播報2021年08月23日習近平向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2021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致賀信禮儀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無人不需。我們要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愛護公物、見到老師要行禮、上課之前要問老師好;我們成長、生活與工作中,禮儀無時不在。課堂導入第四課社會生活講道德第二框以禮待人知識目標了解我國古代和現代社會生活中各類禮節和禮儀,知道禮貌待人的方法。能力目標能夠在具體情境中表達、展現文明有禮,在實踐中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文明有禮對個人成長的意義和對社會和諧的價值;能夠檢省自己的言行、舉止和儀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禮儀素養。教學重點文明有禮的作用;教學難點做文明有禮的人。教學目標1.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促進社會和諧;體現國家形象。2.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做法)【必背觀點、金句】一、待人禮為先1、禮的含義及表現P372、文明有禮的重要性。(文明交往的個人意義和社會價值。)P37~39二、做文明有禮的人1、怎樣做文明有禮的人?(如何做到以禮待人?)P39~40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P37-40內容,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做標記。時間:5分鐘自學導航小巖一家約朋友一起吃晚餐。到了包間后,小巖搶先坐在沙發上,脫掉鞋,把腳搭在茶幾上,自顧自玩手機。一會兒,朋友來了,他們主動與小巖打招呼,小巖只是答應了一句,眼睛沒有離開手機。因為等的時間比較久,小巖有些餓了,菜剛上齊,他就拿起筷子夾菜吃。狼吞虎咽,還不小心把菜湯灑在衣服上。媽媽提醒他別著急,小巖鼓著嘴,很生氣,嘟囔著“吃個飯還這么麻煩……”(1)你認為小巖哪些方面做得不合適?應如何改進?搶先坐在沙發上,把腳放在茶幾上,自顧自玩手機;客人來了不主動打招呼;菜剛上齊,就拿起筷子夾菜吃;等等。運用你的經驗P37(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會有什么反應?會如何做?會覺得小巖不尊重他人、不懂得謙讓。會告訴他文明有禮是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課堂精講一、待人禮為先文明禮為先1、禮的含義及表現P37禮體現一個人的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禮的表現:社會生活中,主要表現在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等方面。文明中國禮①中華民族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我們應該講文明、懂禮貌;②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③文明有禮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1)視頻給我們什么啟示?(2)為什么說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1)文明有禮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2)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可。問題探究釋義:學禮則品節詳明,而德性堅定,故能立。禮教恭儉莊敬,此乃立身之本。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不學禮,無以立身。“人而無禮,焉以為德?!?br/>——揚雄釋義:作為人而不講究禮,又怎么能有道德呢?相關鏈接相關鏈接P37探究與分享我希望大家能把垃圾分類后放入垃圾桶。鄰里之間應該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決矛盾和爭端。小區內,機動車要低速行駛,不鳴笛。(1)你生活的小區存在哪些不文明行為?不文明行為:車輛亂停亂放;寵物亂跑亂拉;“養雞場”霸占公共空間;公共空間被私占;高空拋物很可怕;電梯里抽煙又吐痰;小區里燒烤煙霧繚繞;樓里噪音惹人煩;垃圾隨手扔;樓道“牛皮癬”惹人煩;等等。探究與分享P38(2)這些行為給小區居民造成了哪些影響?造成的影響:小區不文明行為不僅影響小區環境,還會傷害鄰里感情,特別是高空拋物、私占樓道堆積雜物等行為更是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小區里鄰里團結友好,家庭和睦相處,敬老愛幼,互諒互讓,遵守社會公德,積極參加社區各項創建活動;講究衛生、自覺遵守行為規范,做到樓梯內不亂搭建、亂張貼、亂堆放、亂扔垃圾等,樓道衛生整潔有序;愛護公物,保證水、電、煤氣及通信設施的安全暢通;等等。(3)你對文明小區的期望有哪些?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P38(1)文明禮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維系社會正常生活的一種道德行為規范,是溝通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橋梁。(2)誠懇、謙讓、平等、友善、傾聽的態度,能夠給對方親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們友好交往,增進人們的團結友善,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會。上述情境體現了什么?談談自己的感想。體現了國家的形象。文明有禮不僅關系到我們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關系到周圍的人,關系到我們的集體,甚至關系到我們民族和國家的形象。在南寧舉辦的第四十五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中,觀眾的文明觀賽成為一道特別的風景。在高低杠項目比賽中,某位外國選手兩次在同一動作上掉杠。為了鼓勵她,現場觀眾都鼓起掌來,最終,該選手順利完成了所有動作。在場的運動員、教練員都認為,觀眾的掌聲體現了包容和熱情,讓大家感受到了濃濃的暖意。探究與分享P38關注中文標識促進文明出游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P39(1)在與外國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中國形象。(2)我們舉行的各種儀式,體現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形象。2、文明有禮的重要性。(文明交往的個人意義和社會價值。)P37~39(1)對個人: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可。(2)對社會:促進社會和諧。文明禮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維系社會正常生活的一種道德行為規范,是溝通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橋梁。(3)對國家:體現國家形象。在與外國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中國形象。我們舉行的各種儀式,體現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形象。二、做文明有禮的人楊時和游酢尊敬老師,是文明有禮的人。(1)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恭,要以情感人。(2)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你如何評價楊時和游酢的行為?說說你的理由。楊時是北宋時期的哲學家。一天,他與游?。▃uò)一起去老師程頤家請教問題時值隆冬,朔風凜冽。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在爐旁閉目養神。他們擔心驚擾老師,就在門口靜靜等候。過了良久,他們的腳凍僵了,冷得發抖,但依然恭敬侍立。程頤覺察時,門外的積雪已經有一尺深了,于是趕忙起身迎他們進屋。探究與分享P39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P39(1)以禮相待,要態度謙恭,說話和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2)談吐文雅,不說臟話、粗話;(3)與人交談時,尊重對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說話,不自以為是,不盛氣凌人。這些中華禮儀用語,你會用嗎?探望別人,要說“拜訪”;起身作別,要說“告辭”。中途先走,要說“失陪”;請人別送,要說“留步”。請人批評,要說“指教”;請人指點,要說“賜教”。請人幫助,要說“勞駕”;托人辦事,要說“拜托”。麻煩別人,要說“打擾”;求人諒解,要說“包涵”。中華文化寶庫中有許多表示謙虛、恭敬的禮貌用語。相關鏈接P39中學生禮儀規范(儀容儀表)做文明有禮的人,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P40在社會交往中我們要做到良好的舉止反映我們高雅的氣質著裝得體、舉止穩重、彬彬有禮、落落大方參加社交活動應注意的幾點容貌整潔男生頭發要短而干凈,修剪好指甲;女生頭發要梳理有型、潔凈美觀,不能披頭散發。青春是自然的美,無須化妝,如果化妝也要自然淡雅。服裝整潔、美觀、大方要符合民族習慣,不穿奇裝異服;要與年齡、性格、氣質相協調,適合社交場所。參加文藝晚會等演出活動,衣著可適當鮮艷些;參加重要集會,則要深沉莊重些。舉止規范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不與他人打鬧;與人交談時語調親切溫和;在交往中,注意站姿、坐相,舉止得體,體現行為美。方法與技能P40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P40(1)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個懂禮、明禮、守禮的人;(2)我們要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創建文明有禮的社會風尚。1、怎樣做文明有禮的人?(如何做到以禮待人?)P39~40(1)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①以禮相待,要態度謙恭,說話和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②談吐文雅,不說粗話臟話;③與人交談時,尊重對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說話,不自以為是,不盛氣凌人。(2)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著裝得體、舉止穩重、彬彬有禮、落落大方。(3)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個學禮、明禮、守禮的人。同時,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創建文明有禮的社會風尚。課堂小結以禮待人待人禮為先做文明有禮的人禮的含義和主要表現文明有禮是人立般處世的前提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1、“為民作勤務,勞怨均不辭”,一心為民是黨員干部溶于血的誓言,是黨員家風的永恒底色。下列與之寓意相近的是()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C.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D.與君遠相知,不道云海深C課堂練習2、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下列禮貌用語使用不恰當的是()A.這箱書太沉了,能勞駕您幫忙抬一下嗎B.這事兒是我不對,大家的批評我包涵了C.你們不用再送了,就到這里,請留步吧D.不好意思,我有事得先走一步,失陪了B3、下表中對初中生小雨同學行為的點評,正確的是()C行為點評參加“百萬市民講禮儀”活動①個人的文明有禮決定國家形象參加學農社會實踐活動②培養親社會行為擔任社區禁毒教育公益活動宣講員③服務社會,擔當責任參加班干部競選演講④公民享有榮譽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21年1月16日上午,益陽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益陽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稐l例》第八條倡導下列文明行;遵守公共禮儀,言行舉止文明,在公共場所著裝得體、不喧嘩,這些文明行為()①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可②能杜絕爭吵③能促進社會和諧④能提升社會文明程度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B5、現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很多人都會選擇出國旅游。據中國官方發布的數據,2018年中國出境旅游的人數將近1.5億人次。但是隨著出境旅游的人數越來越多,我們從各種新聞報道中也可以看到,對于中國人的負面報道也越來越多,主要表現是:在旅游景點大聲喧嘩,不排隊,不遵守秩序,過馬路闖紅燈,在景區刻字留名等不文明行為。有些外國景點甚至用中文書寫了“不得大聲喧嘩”,“不得在店內吃東西”的提示牌。(1)?你認為中國游客中的不文明行為讓你感到最心痛的是什么?(2)?有人說:“是否文明禮貌是個人私事,無足輕重。”這種說法對嗎?請簡要說明。(3)?對“中國式不文明旅游”說“不”,青少年應該如何做?(至少答3點)(1)不文明游客的行為損害了國家的形象和民族的尊嚴。(2)錯誤。因為:文明有禮是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可;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有助于人們友好交往,增進人們的團結友愛;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我國素來有“禮儀之邦”“文明古國”的美譽;在與外國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中國形象,體現了民族的尊嚴;等等。(3)講文明、懂禮儀;遵守公共秩序,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自覺排隊;不亂刻亂畫;愛護環境,不隨手亂扔垃圾;入鄉隨俗,尊重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等。答案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年08月23日習近平向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 2021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致賀信.mp4 4.2 以禮待人.pptx 中學生禮儀規范(儀容儀表).mp4 關注中文標識 促進文明出游.mp4 文明中國禮.mp4 文明禮為先.mp4 這些中華禮儀用語,你會用嗎?.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