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走進大佬馬斯克童年1981年在他10歲那年,父母分手了,馬斯克跟隨父親生活。他在工程學上的天賦也顯現出來。但是不知道為什么,這段和父親共同生活的經歷,馬斯克甚少在成名后提及。1986年之前15歲之前的他,一直是班上被人凌辱的對象。因為他年齡小,發育晚,但是成績表現突出。這在別的孩子看來,似乎成了欺負他的“原罪”,不需要任何理由。1987年無休止的追逐、拳打腳踢,讓馬斯克不得不學習空手道、摔跤。隨著青春期的來臨,馬斯克的個子長高了,他也終于可以反擊那些霸凌者了。1994年本科畢業于賓夕法尼亞大學,獲經濟學和物理學雙學位。后來,他進入斯坦福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入學兩天后,他退學創業。不久之后,馬斯克和合伙人創辦了第一家公司,從此開掛。思考:在學校受到同學的凌辱后馬斯克是如何調整自己適應學校生活的呢?第一課豐富的社會生活第二節在社會中成長學習目標了解個人成長離不開社會的原因熟悉親社會行為的含義與表現理解養成親社會行為的原因/重要性(重點)123理解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方法(難點)4因母親過早去世,父親智力低下,而年邁的奶奶又無力照顧,在陜西榆林市清澗縣玉家河鄉貧窮的小山村王家河村,一名“啞童”常年被用繩子拴在樹上,在被拴的6年多中與他作伴的是一只山羊。期間,孩子從來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話,就連“爸爸、媽媽”這些簡單的詞語也不會說。在好心人的資助下,“羊孩”拴拴(化名)被送進榆陽區聾啞語言康復學校,從未張口說過話的拴拴將從頭開始學語言。想一想:(1)為什么6歲的孩子還不會喊爸爸媽媽?拴拴與羊為伴6年的多照片只有通過社會,我們才能真正實現由“生物的我”向“社會的我”的轉變,才能真正實現我們人生的社會價值。(2)拴拴的悲劇啟示我們融入社會有什么意義?在社會中成長一、在社會課堂中成長教材P7相關鏈接:什么是社會化1.社會化是指一個人從最初的自然的生物個體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父母的撫育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社會的關愛我們的知識技能不斷豐富語言表達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1)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2.個人成長與社會的關系他們擁有著高學歷,卻歸隱山林90后女子在終南山潛心修行5年有余,碩士畢業的她也曾像大部分大學生一樣,迷失在喧鬧繁華的大城市中,之后迫于種種外界的壓力,讓她最終選擇遠離那個燈紅酒綠的是非之地,來到無人知曉的深山中隱居修行,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這位剛名校本科畢業不久的男子,還沒畢業的時候,就已經計劃著要逃離城市,過上隱居的生活了。當初他把這個想法告訴家人時,他的父母險些就被他這個決定氣到暈厥,原本以為他會在畢業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成家立業。思考:以上這些高學歷人士歸隱的生活方式,你向往嗎?你是如何看待這種現象的?“我們吃別人種的糧食,穿別人縫的衣服,住別人造的房子。我們的大部分知識和信仰都是通過別人所創造的語言由別人傳授給我們的。……個人之所以成其為個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義,與其說是靠他個人的力量,不如說是由于他是偉大人類社會的一個成員,從生到死,社會都在支配著他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br/>行食衣住娛樂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的生存與發展都離不開社會,我們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名言賞析(2)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個人成長與社會的關系①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what)②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why)二、養成親社會行為什么是親社會行為?1.什么是親社會化行為?藍天救援親社會行為(也叫積極的社會行為)是指有益于他人和社會的行為。無償獻血例如謙讓、分享、合作、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行為。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樂于助人2、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P8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必要性)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意義)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意義)2012年,馬斯克加入了“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Buffett)和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Gates)等人的行列,簽署了“捐贈誓言”,承諾在有生之年將大部分財富捐給慈善事業。2015年,馬斯克向未來生活研究所(FutureofLifeInstitute)捐贈了1000萬美元,該研究所旨在確保人工智能(AI)技術對人類有益。據報道,2016年,他將價值2.55億美元的特斯拉股票捐贈給了自己的慈善基金會,名為馬斯克基金會(MuskFoundation)。2018年,有媒體報道稱,馬斯克向環保組織塞拉俱樂部(SierraClub)匿名捐贈了600多萬美元。馬斯克曾要求該組織公布這些捐款記錄,以抵消他當時向共和黨政客捐贈超過8.8萬美元后引發的反彈。全球第四大富豪馬斯克如何花錢?買車買房投資做慈善思考:全球第四大富豪馬斯克投資做慈善是什么行為?在生活中你有過此種行為嗎?時代社會調查結合圖片和你參加的實踐活動,談談如何做到親社會行為?3.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②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社會實踐。③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要學會謙讓,學會分享,熱心幫助他人。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②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③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3.如何養成親社會的行為?在社會中成長在社會課堂中成長養成親社會行為什么是親社會行為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課堂小結1.10年來,劉艷芬個人累計收養或倡議救助孤兒,貧困,失親,留守,殘疾兒童近20人,個人資助和號召志愿者累計捐款100余萬元,被評為威海市“最美志愿者”。經過大群眾推選和評議,他被推選為“中國好人榜”,這表明①親近社會能獲得社會的認可②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③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④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回報和精神滋養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③A課堂練習2.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日益臨近,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服務冬奧會的行列,很多學生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做志愿者,積極做各種服務工作。他們的行為體現了①關心社會,關注國家大事②在社會這個大課堂里親身實踐,鍛煉自己③親近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④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A3.手機種樹、走路捐步、一元購畫……時下網絡公益對很多人來說已不陌生。“人人公益、隨手公益、指尖公益”既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日漸成為社會文明的一種新風尚。積極參加網絡公益活動能使我們()A.體驗生活變化,領略現代文明C.提高文化素養,突出個人發展B.學會親近社會,自覺服務社會D.強調服務社會,追求獲取報酬BB4.劉明脾氣很好,在和同學的交往中能夠做到先人后己,有時候別人無意冒犯了他,他也一笑了之,不去計較。你認為劉明A太軟弱可欺,這樣只會使自己吃虧B為人謙讓,值得我們學習C缺乏競爭精神,將來會不適應社會生活D待人寬容,善于處理人際交往中的沖突5.下列活動有助于我們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有()①幫助值日生打掃衛生②沉迷于網絡游戲③積極參加公益活動④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C課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2022學年八年級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上冊1.2在社會中成長(課件).pptx 90后女孩小鳳.mp4 什么是社會化.mp4 做慈善.mp4 志愿服務,關愛行動.mp4 馬斯克把世界甩在身后的男人.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