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82張PPT)第二節 人體免疫功能異常1.舉例說出免疫失調引發的疾病,了解過敏反應、自身免疫病等致病機理。2.闡述HIV感染人體的機理,了解怎樣預防艾滋病的傳播。3.舉例說明器官移植面臨的問題。學習目標1.生命觀念:通過免疫系統受損造成機體免疫功能異常,形成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2.社會責任:了解免疫功能過強或過弱給人體帶來的危害,形成健康生活、關愛他人的人生態度。3.社會責任:認識到器官短缺問題,認同器官捐獻。素養要求一、免疫功能缺陷二、過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網絡構建課時對點練內容索引三、器官移植及移植排斥一、免疫功能缺陷1.類型(1)原發性:由于導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如先天性的B細胞免疫缺陷病。(2)繼發性:的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2.艾滋病(1)HIV是一種病毒,其遺傳物質由兩條單鏈RNA分子組成;其攻擊的主要對象是T細胞。教材梳理預習新知 夯實基礎遺傳因素后天性逆轉錄(2)HIV的增殖①HIV侵染T細胞后在的作用下,以病毒RNA為模板進行逆轉錄。②形成的病毒DNA可整合到T細胞上,隨著T細胞DNA的復制而復制。③HIV在T細胞中不斷增殖,將導致T細胞死亡、破裂,大量的病毒被。(3)患者易感染疾病的原因:T細胞的大量死亡導致患者不斷下降,甚至出現免疫功能嚴重缺陷。逆轉錄酶染色體的DNA釋放免疫力(4)患者體內T細胞數量與HIV濃度的關系摧毀增加減少免疫力(5)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性傳播、和母嬰傳播。(6)預防措施①潔身自愛。②正確使用安全套。③拒絕毒品。④避免不必要的輸血和注射等。⑤及早治療并治愈性病。血液傳播(1)HIV主要攻擊人的T細胞,最終導致特異性免疫功能基本喪失( )(2)艾滋病患者最終死于由免疫功能喪失引起的嚴重感染或惡性腫瘤等疾病( )(3)與艾滋病患者握手、擁抱也會使人感染HIV( )判斷正誤√×√1.HIV攻擊的主要是T細胞,為什么最終患者會死于嚴重感染或惡性腫瘤?核心探討突破重難 強化素養提示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都離不開T細胞的作用,如果T細胞大量減少,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嚴重減退甚至喪失,患者容易出現惡性腫瘤或嚴重感染而導致死亡。2.第一階段,HIV數量先上升后下降,請分析原因。提示 剛開始HIV數量上升是因為此時人體內T細胞數量較少,后來由于T細胞數量增加,特異性免疫發揮作用消滅了大部分HIV,導致HIV數量下降。艾滋病的相關解釋核心歸納艾滋病(AIDS)具體解釋全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致病病毒人體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結構外殼、病毒包膜、核酸、逆轉錄酶、表面蛋白病毒存在部位血液、精液、唾液、淚液、尿液和乳汁中作用機理HIV能夠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主要侵入并破壞T細胞,導致患者幾乎喪失全部免疫功能,各種病原體則乘虛而入傳播途徑主要有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發病癥狀淋巴結腫大、持續性發熱、夜間盜汗、呼吸困難、體重下降、引發惡性腫瘤等治療方案抗逆轉錄病毒聯合療法可阻止HIV在人體內的繁殖1.下列關于艾滋病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艾滋病病毒侵染人體后可將逆轉錄形成的DNA整合到人體的DNA中B.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可通過生殖細胞將已整合到人體DNA中的病毒遺傳物質傳遞給子女C.艾滋病患者最終是由于多發性感染或腫瘤而死亡D.艾滋病病毒存在于病人或感染者的體液中,一般不通過唾液或皮膚接觸傳播典題應用及時反饋 知識落實√解析 HIV屬于逆轉錄RNA病毒,侵染人體后可將逆轉錄形成的DNA整合到人體的DNA中,A項正確;艾滋病病毒主要侵染T細胞,一般不會通過生殖細胞將病毒遺傳物質傳遞給子代,B項錯誤;艾滋病病毒主要攻擊T細胞,進而導致T細胞大量死亡,免疫系統癱瘓,其他病原體趁虛而入,因此艾滋病患者最終是由于多發性感染或腫瘤而死亡,C項正確;艾滋病病毒存在于病人或感染者的體液中,一般不通過唾液或皮膚接觸傳播,D項正確。2.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2020年我國宣傳的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下列關于艾滋病的預防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拒絕毒品,潔身自愛B.醫院嚴防輸入含有HIV的血液C.廣泛宣傳艾滋病的預防知識D.對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進行隔離√二、過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1.過敏性疾病(1)超敏反應①概念:人體接觸相同抗原時,因異常的、的免疫應答而導致組織損傷或生理功能紊亂,稱為超敏反應。②過敏原(變應原):引起的抗原。③類型:Ⅰ型超敏反應,即,Ⅱ型超敏反應,Ⅲ型超敏反應,Ⅳ型超敏反應。教材梳理預習新知 夯實基礎再次超敏反應過高過敏性反應(2)過敏反應①概念:過敏反應是一類常見的超敏反應,會引起過敏性疾病。一般由抗體介導、多種血管活性胺類物質參與。②特點:反應迅速,消退也快;有明顯的和;一般僅造成生理功能紊亂而無嚴重的組織損傷。IgE個體差異遺傳傾向③實例——花粉過敏過敏原抗體抗體化學物質再次2.自身免疫病(1)概念:當引發特異性免疫應答后,由于免疫系統不可能將自身抗原完全清除,就會產生持續的免疫應答,引起組織的慢性炎癥損傷,這種損傷甚至有可能導致機體死亡,這就是自身免疫病。自身抗原(2)部分自身免疫病疾病或癥狀自身抗原結果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_______整合蛋白異常出血急性風濕熱鏈球菌細胞壁抗原,與心臟肌肉組織交叉反應的抗體關節炎,心肌炎系統性紅斑狼瘡_____、組蛋白、核糖體等腎小球腎炎、血管炎、皮疹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___________抗原胰島B細胞被破壞類風濕性關節炎不明的關節腔滑液抗原關節炎癥及損毀血小板DNA胰島B細胞(3)類型①自身免疫病(病變局限于某一特定器官)。②自身免疫病(同時累及多個組織器官)。(4)引發自身免疫病的因素①免疫因素:微生物抗原與人體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或者局部相似(相同)。②內分泌因素:內分泌紊亂往往會導致自身免疫病的發生。某些自身免疫病有較強的傾向,大多與雌激素有關。③遺傳因素:自身免疫病的發生有傾向。(5)治療方法:主要是采用阻止病理性的免疫應答。器官特征性系統性自身抗原空間結構性別家族性免疫抑制藥物(1)初次接觸過敏原就會出現過敏癥狀( )(2)組織胺會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平滑肌舒張( )(3)過敏反應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和遺傳傾向( )(4)Ⅳ型超敏反應由T細胞再次接觸抗原后產生,其特點是反應發生遲緩,抗體和補體不參與反應( )(5)自身免疫病是由于機體的免疫功能過強引起的( )(6)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自身抗原有DNA、組蛋白、核糖體等( )√×判斷正誤√√×√1.過敏原與抗原概念等同嗎?兩者之間有什么聯系?核心探討突破重難 強化素養提示 不等同。過敏原一定是抗原,抗原不一定是過敏原。過敏原有個體差異,抗原無個體差異。2.在體液免疫和過敏反應中都有抗體的產生,在這兩個過程中產生的抗體的分布及作用相同嗎?提示 不相同。體液免疫產生的抗體主要分布在血清、組織液中,在機體第一次接觸抗原時就會發生免疫反應,其作用結果是消滅抗原。過敏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抗體吸附在某些細胞的表面,并在機體再次接觸過敏原時才產生免疫反應,其作用結果是引起過敏反應。1.過敏反應發生機理核心歸納2.體液免疫≠過敏反應比較內容體液免疫過敏反應激發因素抗原過敏原反應時機第一次或以后每次接觸抗原機體再次接觸過敏原抗體分布血清、組織液、外分泌液吸附在某些細胞的表面反應結果抗原與抗體結合形成沉淀等,進而被其他免疫細胞吞噬消化使細胞釋放血管活性胺類等,從而引發過敏反應3.抗原≠過敏原比較項目抗原過敏原性質不同一般是大分子物質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質,如青霉素感染對象不同不具有個體差異性具有個體差異性,不同過敏體質的人過敏原可能不同,例如有人對酒精過敏,有人對花粉過敏,有人對青霉素過敏等3.(2020·北京西城區期末)如圖為過敏反應發生過程示意圖(部分)。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典題應用及時反饋 知識落實A.肥大細胞上的抗體與B細胞細胞質膜上的受體可識別同一過敏原B.過敏原誘發人體產生抗體的過程屬于體液免疫C.人體一旦接觸過敏原將立即發生過敏反應D.應用抗組織胺類藥物可緩解過敏反應癥狀√解析 肥大細胞上的抗體能與過敏原發生結合,而過敏原可與B細胞細胞質膜上的受體結合,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故肥大細胞上的抗體與B細胞細胞質膜上的受體可識別同一過敏原,A正確;抗體是體液免疫過程中產生的免疫活性物質,故過敏原誘發人體產生抗體的過程屬于體液免疫,B正確;人體初次接觸過敏原不會發生過敏反應,C錯誤;由于過敏反應與組織胺等物質的釋放有關,故應用抗組織胺類藥物可緩解過敏反應癥狀,D正確。4.科學家研究發現,SARS病人在病毒感染后能產生特殊的攻擊肺組織的“自身抗體”,可見,SARS病毒引起了機體的A.過敏反應B.自身免疫病C.先天性免疫缺陷病D.獲得性免疫缺陷病解析 SARS病人在病毒感染后能產生特殊的攻擊肺組織的“自身抗體”,說明這是一種自身免疫病,故B正確。√三、器官移植及移植排斥1.器官移植(1)概念:器官移植是將某一個體的器官(或組織、細胞)移植到或的手術方法。(2)成功與否的關鍵:成功與否取決于供體器官是否有活力、血管能否吻合并血流暢通、移植反應能否避免等。教材梳理預習新知 夯實基礎自體另一個體排斥2.移植排斥問題(1)組織相容性抗原:是能表達于組織細胞表面的一類,在器官移植中能引起反應,其具有個體,是免疫系統排除“非己”成分或結構的基礎。(2)產生排斥反應的原因:器官受者的細胞會識別來自異體器官的組織相容性抗原,進而對供體的移植器官產生排斥反應。蛋白質排斥特異性T(3)解決方法①使用免疫抑制藥物。②干細胞移植(1)供體與受體的組織相容性抗原越相近,器官移植越易成功( )(2)器官移植產生的排斥反應是細胞免疫( )(3)取來自患者自身的成體干細胞在臨床應用時不存在免疫排斥問題( )√判斷正誤√√1.在進行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時,為什么都要先進行配型,即檢查供體和受體的組織相容性呢?核心探討突破重難 強化素養提示 在進行器官移植或者骨髓移植時,都要先進行配型,這是因為受體和供體的組織相容性抗原越一致,在進行移植時發生免疫排斥反應的可能性越低,移植的器官就越容易存活。如果配型不合適,發生免疫排斥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就不適合移植。2.利用由自體干細胞培養出的組織、器官進行移植,有何優點?提示 利用由自體干細胞培養出的組織、器官進行移植,移植器官和受體的組織相容性抗原是相同的,移植后不會發生免疫排斥反應。器官移植面臨的問題核心歸納(1)排斥反應解決方法——使用免疫抑制藥物—干細胞移植(2)供體器官不足解決方法——鼓勵更多的人自愿捐獻器官—利用轉基因克隆動物生產5.環孢霉素A是一種能抑制T細胞增殖的藥物,它能使人體免疫系統處于無應答或弱應答狀態,因此環孢霉素A可用于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B.清除宿主細胞內的結核桿菌C.降低惡性腫瘤的發病率D.治療艾滋病典題應用及時反饋 知識落實√解析 T細胞可參與細胞免疫,所以T細胞數量減少使細胞免疫能力下降,因而不利于清除宿主細胞內的結核桿菌,不能用于降低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治療艾滋病;但由于降低了特異性免疫能力,降低了移植器官的免疫排斥反應,因而可用于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6.下列關于免疫學應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為使移植器官長期存留,病人要長期使用某種藥物,使免疫系統變得“遲鈍”B.給健康嬰幼兒接種卡介苗,目的是使嬰幼兒體內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C.某人被毒蛇咬傷,應盡快給其注射抗蛇毒血清進行治療D.進行器官移植時,只要配型成功,受體和供體之間就不存在排斥反應√解析 器官移植時因為容易引發免疫排斥,所以為使移植器官長期存留,病人要長期使用某種藥物,使免疫系統變得“遲鈍”,A正確;注射疫苗是為了刺激機體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當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時能快速地產生抗體,B正確;某人被毒蛇咬傷后,可以盡快注射抗蛇毒血清進行治療,C正確;進行器官移植時,配型成功也存在一定的免疫排斥反應,D錯誤。網絡構建課時對點練題組一 免疫功能缺陷1.下列關于艾滋病的敘述,正確的是A.HIV能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B.HIV能獨立完成逆轉錄、DNA復制、轉錄、翻譯等過程C.HIV破壞人體的T細胞,因此艾滋病是一種自身免疫病D.HIV侵入人體后,感染者會立刻發病12345678910對點訓練1112131415161718√解析 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完成生命活動,B錯誤;HIV破壞人體的T細胞,導致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受損,因此艾滋病是一種后天獲得性免疫缺陷病,C錯誤;感染HIV以后,一般要經過很長的潛伏期才發病,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下列關于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的敘述,正確的是A.HIV是一種DNA病毒,可通過血液傳播B.HIV感染導致人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都下降C.AIDS是一種免疫缺陷遺傳病,可通過母嬰傳播D.發現AIDS患者,必須采取隔離措施,禁止與健康人接觸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HIV是一種RNA病毒,可通過血液傳播,A錯誤;HIV主要侵染T細胞,T細胞在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中均發揮作用,所以HIV感染導致人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都下降,B正確;AIDS是一種獲得性免疫缺陷病,不屬于遺傳病,可通過母嬰傳播,C錯誤;HIV不會通過一般的身體接觸或空氣途徑(如打噴嚏、咳嗽)傳播,也不能經昆蟲傳播,也不會通過食物、握手或馬桶座傳播,因此發現AIDS患者,可以不采取隔離措施,也不必禁止與健康人接觸,但應防止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3.(2020·黑龍江哈爾濱三中期中)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變異性,感染機體后主要侵染淋巴細胞,并通過多種機制逃避免疫系統的識別和攻擊。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B.HIV主要侵染T細胞C.與HIV感染者擁抱、握手不會傳染艾滋病D.HIV是一種RNA自我復制型病毒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HIV感染人群免疫系統功能減退,故HIV感染人群對H1N1流感的抵抗力下降,所以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A正確;HIV進入人體后,主要侵染人體的T細胞,使人體免疫系統功能減退,B正確;與HIV感染者擁抱、握手不會傳染艾滋病,C正確;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4.下列關于HIV侵染T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A.HIV侵入人體會引發人體的免疫應答B.HIV識別并結合的受體僅存在于T細胞表面C.HIV侵染T細胞時,只有RNA侵染,蛋白質沒有進入T細胞D.HIV侵入機體后,只有T細胞可被激活而增殖分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HIV主要攻擊T細胞,B錯誤;HIV侵入宿主細胞時,RNA進入宿主細胞中,逆轉錄酶也進入宿主細胞,C錯誤;HIV侵入機體后,會激發機體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B細胞和T細胞均可被激活而增殖分化,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題組二 過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5.(2020·吉林四校期末)過敏反應發生的條件是①已免疫的機體 ②未免疫的機體 ③再次接觸相同的過敏原 ④接觸過敏原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6.少數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現胸悶、氣急和呼吸困難等過敏反應癥狀,嚴重者可發生休克。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青霉素過敏反應的主要原因是機體免疫防御功能低下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應,具有特異性和記憶性C.機體初次接觸青霉素后,活化的漿細胞分泌白介素D.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觸青霉素后會發生自身免疫反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人體產生過敏反應是由于機體的免疫應答過強導致的,A錯誤;漿細胞只能產生和分泌抗體,不能分泌白介素,C錯誤;自身免疫反應是由于機體免疫系統過于敏感,將機體自身的組織細胞、器官當作外來異物進行攻擊,而此處的過敏反應是由于機體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過敏原)過度敏感所引起的,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7.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屠呦呦曾帶領她的團隊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研究取得重大進展。下列生理現象或疾病與系統性紅斑狼瘡機理相同的是A.風濕性心臟病B.重癥聯合免疫缺陷病C.過敏反應D.艾滋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風濕性心臟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都屬于自身免疫病。8.重癥肌無力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體內的自身抗體破壞了神經—肌肉接點突觸后膜的受體蛋白。關于該病的正確的治療措施是A.注射激素抑制抗體產生B.注射神經遞質提高傳遞效率C.注射受體蛋白增加受體數量D.注射細胞因子增強免疫能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重癥肌無力患者體內的自身抗體破壞了神經—肌肉接點突觸后膜的受體蛋白,導致神經遞質無法和受體結合,無法將興奮傳遞給突觸后膜,肌肉無法收縮,正確的治療措施是注射藥物抑制自身抗體產生,以便受體能和神經遞質結合,傳遞興奮給突觸后膜,使肌肉收縮,故A正確;因為受體蛋白被抗體破壞,再多神經遞質也不能和受體結合,故B錯誤;注射受體蛋白增加受體數量,也會被抗體破壞,故C錯誤;注射細胞因子增強免疫能力會使自身抗體數量增加,破壞更多的受體蛋白,故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題組三 器官移植及移植排斥9.器官移植成功率較低,根據現代免疫學分析,移植的器官相當于A.淋巴細胞B.疫苗C.抗體D.抗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移植的器官細胞和受體細胞的組織相容性抗原不同,移入受體后,受體的免疫系統會把移植的器官當作抗原,產生較強的免疫排斥反應。10.胸腺素是由胸腺分泌的一類多肽激素,可誘導造血干細胞發育為T細胞,增強T細胞的功能,據此分析胸腺素A.能與病原體特異性結合B.適用于治療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C.適宜的給藥方式是口服D.適用于治療細胞免疫缺陷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胸腺素能夠誘導造血干細胞發育為T細胞,增強T細胞的功能,但不能在免疫過程中與病原體特異性結合;對于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T細胞會將移植到體內的器官作為抗原,發生免疫排斥反應,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應該降低免疫系統的功能,故胸腺素不適用于治療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胸腺素是由胸腺分泌的一類多肽激素,若口服,會被消化道中的肽酶催化分解為氨基酸,使胸腺素失去作用;胸腺素能提高人體細胞免疫的能力,適用于治療細胞免疫缺陷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選擇題11~12題為單選題,13~16題為多選題。11.(2020·江蘇啟東中學高二月考)下圖是外源性過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綜合強化18A.過敏原初次進入過敏體質者體內不會發生過敏反應B.臨床藥物可以通過促進組織胺等過敏介質的釋放來治療哮喘C.過敏原誘發機體產生的抗體與正常免疫產生的抗體在體內分布不同D.預防該病發作的措施之一是避免再次接觸誘發哮喘發病的過敏原√解析 臨床藥物可以通過抑制過敏介質的釋放來治療哮喘,B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MMP9酶在引發自身免疫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學家創造了MMP9酶的“人工版本”金屬鋅—組氨酸復合物,他們將復合物注入小鼠體內,結果小鼠體內產生了與MMP9酶相應的抗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自身免疫病是機體免疫功能過強所致B.MMP9酶的抗體可用來治療自身免疫病C.“人工版本”MMP9酶可引發機體產生體液免疫D.所有免疫細胞均能識別“人工版本”MMP9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自身免疫反應對自身正常組織和器官造成損傷并出現了癥狀,是由于免疫功能過強引起的,A正確;MMP9酶在引發自身免疫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MMP9酶的抗體能和MMP9酶發生特異性結合的特性,清除體內的MMP9酶,就能治療MMP9酶引發的自身免疫病,B正確;機體內有抗體的產生,據此判斷此免疫屬于體液免疫,C正確;“人工版本”MMP9酶注入機體引起機體產生免疫反應,“人工版本”MMP9酶相當于抗原,漿細胞沒有抗原識別能力,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3.(2020·蘇州高二期中)T細胞易被HIV破壞,與其表面的CCR5(由CCR5基因編碼的特殊蛋白質)有關。某醫療團隊從一名先天抗HIV且CCR5基因異常的捐獻者身上取得骨髓,并將其移植到一名患有白血病、并感染HIV的患者體內。結果不但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徹底清除了患者體內的HIV。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捐獻者的造血干細胞可通過增殖與分化產生T細胞B.HIV不侵染B細胞的原因是B細胞內沒有編碼CCR5的基因C.HIV可能通過與CCR5蛋白結合,進而特異性地侵染T細胞D.被HIV感染后的患者,細胞免疫功能下降,體液免疫功能不受影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解析 捐獻者的造血干細胞可通過增殖與分化產生T細胞,T細胞最終會在胸腺中成熟,A正確;HIV不侵染B細胞,原因是B細胞內編碼CCR5的基因不能表達,B錯誤;根據題干信息可知,HIV可能通過與CCR5蛋白結合,進而特異性地侵染T細胞,C正確;T細胞易被HIV破壞,T細胞在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中都發揮作用,故被HIV感染后的患者,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都會下降,D錯誤。1814.有一種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是由于患者體內某種T細胞過度激活為細胞毒性T細胞后,選擇性地與胰島B細胞密切接觸,導致胰島B細胞死亡而發病。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這種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屬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島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細胞毒性T細胞將抗原提呈給胰島B細胞致其死亡D.促進T細胞增殖的免疫增強劑可用于治療該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患者體內某種T細胞被過度激活為細胞毒性T細胞后,與胰島B細胞接觸,使胰島B細胞裂解死亡,這是損傷了自身正常的組織細胞,因此此病屬于自身免疫病;患者體內的胰島B細胞死亡,胰島素分泌減少,患者體內胰島素水平較正常人低;細胞毒性T細胞不能提呈抗原,而是把胰島B細胞作為靶細胞,并與之結合,使其裂解死亡;用免疫增強劑促進T細胞增殖后,細胞毒性T細胞仍會與胰島B細胞接觸使其死亡,此方法不能治療該病,治療該病應抑制T細胞被過度激活。15.過敏反應患者會產生一類特定的抗體,即免疫球蛋白E抗體(IgE),該種抗體可識別外部蛋白質,與體內少數可以表達特定受體FcεR1的細胞結合并相互作用,如肥大細胞,從而引起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強等癥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機體內并不是所有的細胞都可以與IgE結合B.機體再次接觸某種過敏原時,可能會產生過敏癥狀C.免疫球蛋白E抗體的產生需要T細胞參與D.過敏反應導致組織液中蛋白質含量下降,引起組織水腫,但不破壞組織細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6.角膜移植是最成功的器官移植,因角膜本身不含血管,處于“免疫赦免”地位,使角膜移植的成功率高于其他同種異體器官移植。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被移植角膜與受體之間不存在免疫反應B.眼球血液中含有淋巴細胞、免疫活性物質C.用藥物抑制B細胞增殖可獲得“免疫赦免”D.“免疫赦免”說明人體免疫防御功能存在缺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被移植的角膜屬于外來的“異物”,與受體之間存在免疫反應,A錯誤;淋巴細胞位于淋巴、血漿和淋巴結中,免疫活性物質主要分布在內環境中,因此眼球血液中含有淋巴細胞、免疫活性物質,B正確;用藥物僅抑制B細胞的增殖不可獲得“免疫赦免”,C錯誤;“免疫赦免”現象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不能說明人體的免疫防御功能存在缺陷,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7.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種原因,如下圖所示,①、②、③表示由三種機體免疫異常引起的糖尿病。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圖中某類細胞是指____細胞,其產生的抗體Y1與胰島上的受體結合,導致胰島B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島素的分泌量減少,血糖濃度升高。漿解析 圖中某類細胞能分泌抗體,表示漿細胞,其產生的抗體Y1與胰島B細胞上的葡萄糖受體結合,導致胰島B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島素的分泌量減少,血糖濃度升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②所示的患病機理是抗體Y2直接攻擊胰島B細胞,導致______________,血糖濃度升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胰島素分泌減少解析 圖中②所示的患病機理是漿細胞產生的抗體Y2直接作用于胰島B細胞,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血糖濃度升高。(3)抗體Y3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結合,使胰島素不能發揮作用,從而使血糖濃度升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靶細胞質膜上的胰島素受體解析 圖中抗體Y3與靶細胞質膜上的胰島素受體結合,使胰島素不能發揮作用,從而使血糖濃度升高。(4)從免疫學的角度分析,上述三種糖尿病都屬于_________病,有一種青少年型(Ⅱ型)糖尿病,經檢查發現,患者血液中胰島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現出尿糖癥狀,該病的病因最可能類似于圖示中的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自身免疫③解析 從免疫學的角度分析,這三種糖尿病都屬于自身免疫病,但①②是由于胰島素分泌減少造成的,但③是因Y3與胰島素受體結合,使胰島素不能與胰島素受體結合導致的,青少年型糖尿病的患者胰島素含量正常,但不能發揮作用,因此與過程③相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8.器官移植排斥反應依據其發病機制,分為細胞免疫排斥反應和體液免疫排斥反應兩種類型。請回答下列問題:(1)器官移植過程通常讓受體動物吸入一定劑量的全身麻醉藥物異氟烷,異氟烷通過_____運輸與神經細胞煙堿受體結合,從而抑制該受體功能,痛覺消失。痛覺信號在神經細胞間依賴_____結構進行傳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體液突觸(2)器官移植后,供體器官作為______會誘導受體動物體內的細胞毒性T細胞增殖、分化,大量裂解供體細胞,產生__________________(填“細胞免疫排斥反應”或“體液免疫排斥反應”),導致移植器官死亡。為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期,給受體動物注射一定劑量的環孢霉素A,可以使_______________的增殖受阻,從而使免疫系統暫時處于無應答或弱應答狀態。(3)免疫排斥反應體現受體動物免疫系統的______功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抗原細胞免疫排斥反應細胞毒性T細胞防御本課結束第二節 人體免疫功能異常[學習目標] 1.舉例說出免疫失調引發的疾病,了解過敏反應、自身免疫病等致病機理。2.闡述HIV感染人體的機理,了解怎樣預防艾滋病的傳播。3.舉例說明器官移植面臨的問題。[素養要求] 1.生命觀念:通過免疫系統受損造成機體免疫功能異常,形成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2.社會責任:了解免疫功能過強或過弱給人體帶來的危害,形成健康生活、關愛他人的人生態度。3.社會責任:認識到器官短缺問題,認同器官捐獻。一、免疫功能缺陷1.類型(1)原發性:由于遺傳因素導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如先天性的B細胞免疫缺陷病。(2)繼發性:后天性的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2.艾滋病(1)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其遺傳物質由兩條單鏈RNA分子組成;其攻擊的主要對象是T細胞。(2)HIV的增殖①HIV侵染T細胞后在逆轉錄酶的作用下,以病毒RNA為模板進行逆轉錄。②形成的病毒DNA可整合到T細胞染色體的DNA上,隨著T細胞DNA的復制而復制。③HIV在T細胞中不斷增殖,將導致T細胞死亡、破裂,大量的病毒被釋放。(3)患者易感染疾病的原因:T細胞的大量死亡導致患者免疫力不斷下降,甚至出現免疫功能嚴重缺陷。(4)患者體內T細胞數量與HIV濃度的關系(5)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6)預防措施①潔身自愛。②正確使用安全套。③拒絕毒品。④避免不必要的輸血和注射等。⑤及早治療并治愈性病。判斷正誤(1)HIV主要攻擊人的T細胞,最終導致特異性免疫功能基本喪失( )(2)艾滋病患者最終死于由免疫功能喪失引起的嚴重感染或惡性腫瘤等疾病( )(3)與艾滋病患者握手、擁抱也會使人感染HIV( )答案 (1)√ (2)√ (3)×1.HIV攻擊的主要是T細胞,為什么最終患者會死于嚴重感染或惡性腫瘤?提示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都離不開T細胞的作用,如果T細胞大量減少,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嚴重減退甚至喪失,患者容易出現惡性腫瘤或嚴重感染而導致死亡。2.第一階段,HIV數量先上升后下降,請分析原因。提示 剛開始HIV數量上升是因為此時人體內T細胞數量較少,后來由于T細胞數量增加,特異性免疫發揮作用消滅了大部分HIV,導致HIV數量下降。核心歸納 艾滋病的相關解釋艾滋病(AIDS)具體解釋全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致病病毒人體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結構外殼、病毒包膜、核酸、逆轉錄酶、表面蛋白病毒存在部位血液、精液、唾液、淚液、尿液和乳汁中作用機理HIV能夠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主要侵入并破壞T細胞,導致患者幾乎喪失全部免疫功能,各種病原體則乘虛而入傳播途徑主要有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發病癥狀淋巴結腫大、持續性發熱、夜間盜汗、呼吸困難、體重下降、引發惡性腫瘤等治療方案抗逆轉錄病毒聯合療法可阻止HIV在人體內的繁殖1.下列關于艾滋病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艾滋病病毒侵染人體后可將逆轉錄形成的DNA整合到人體的DNA中B.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可通過生殖細胞將已整合到人體DNA中的病毒遺傳物質傳遞給子女C.艾滋病患者最終是由于多發性感染或腫瘤而死亡D.艾滋病病毒存在于病人或感染者的體液中,一般不通過唾液或皮膚接觸傳播答案 B解析 HIV屬于逆轉錄RNA病毒,侵染人體后可將逆轉錄形成的DNA整合到人體的DNA中,A項正確;艾滋病病毒主要侵染T細胞,一般不會通過生殖細胞將病毒遺傳物質傳遞給子代,B項錯誤;艾滋病病毒主要攻擊T細胞,進而導致T細胞大量死亡,免疫系統癱瘓,其他病原體趁虛而入,因此艾滋病患者最終是由于多發性感染或腫瘤而死亡,C項正確;艾滋病病毒存在于病人或感染者的體液中,一般不通過唾液或皮膚接觸傳播,D項正確。2.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2020年我國宣傳的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下列關于艾滋病的預防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拒絕毒品,潔身自愛B.醫院嚴防輸入含有HIV的血液C.廣泛宣傳艾滋病的預防知識D.對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進行隔離答案 D二、過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1.過敏性疾病(1)超敏反應①概念:人體再次接觸相同抗原時,因異常的、過高的免疫應答而導致組織損傷或生理功能紊亂,稱為超敏反應。②過敏原(變應原):引起超敏反應的抗原。③類型:Ⅰ型超敏反應,即過敏性反應,Ⅱ型超敏反應,Ⅲ型超敏反應,Ⅳ型超敏反應。(2)過敏反應①概念:過敏反應是一類常見的超敏反應,會引起過敏性疾病。一般由IgE抗體介導、多種血管活性胺類物質參與。②特點:反應迅速,消退也快;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和遺傳傾向;一般僅造成生理功能紊亂而無嚴重的組織損傷。③實例——花粉過敏2.自身免疫病(1)概念:當自身抗原引發特異性免疫應答后,由于免疫系統不可能將自身抗原完全清除,就會產生持續的免疫應答,引起組織的慢性炎癥損傷,這種損傷甚至有可能導致機體死亡,這就是自身免疫病。(2)部分自身免疫病疾病或癥狀自身抗原結果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整合蛋白異常出血急性風濕熱鏈球菌細胞壁抗原,與心臟肌肉組織交叉反應的抗體關節炎,心肌炎系統性紅斑狼瘡DNA、組蛋白、核糖體等腎小球腎炎、血管炎、皮疹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胰島B細胞抗原胰島B細胞被破壞類風濕性關節炎不明的關節腔滑液抗原關節炎癥及損毀(3)類型①器官特征性自身免疫病(病變局限于某一特定器官)。②系統性自身免疫病(同時累及多個組織器官)。(4)引發自身免疫病的因素①免疫因素:微生物抗原與人體自身抗原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或者局部空間結構相似(相同)。②內分泌因素:內分泌紊亂往往會導致自身免疫病的發生。某些自身免疫病有較強的性別傾向,大多與雌激素有關。③遺傳因素:自身免疫病的發生有家族性傾向。(5)治療方法:主要是采用免疫抑制藥物阻止病理性的免疫應答。判斷正誤(1)初次接觸過敏原就會出現過敏癥狀( )(2)組織胺會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平滑肌舒張( )(3)過敏反應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和遺傳傾向( )(4)Ⅳ型超敏反應由T細胞再次接觸抗原后產生,其特點是反應發生遲緩,抗體和補體不參與反應( )(5)自身免疫病是由于機體的免疫功能過強引起的( )(6)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自身抗原有DNA、組蛋白、核糖體等( )答案 (1)× (2)× (3)√ (4)√ (5)√ (6)√1.過敏原與抗原概念等同嗎?兩者之間有什么聯系?提示 不等同。過敏原一定是抗原,抗原不一定是過敏原。過敏原有個體差異,抗原無個體差異。2.在體液免疫和過敏反應中都有抗體的產生,在這兩個過程中產生的抗體的分布及作用相同嗎?提示 不相同。體液免疫產生的抗體主要分布在血清、組織液中,在機體第一次接觸抗原時就會發生免疫反應,其作用結果是消滅抗原。過敏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抗體吸附在某些細胞的表面,并在機體再次接觸過敏原時才產生免疫反應,其作用結果是引起過敏反應。核心歸納1.過敏反應發生機理2.體液免疫≠過敏反應比較內容體液免疫過敏反應激發因素抗原過敏原反應時機第一次或以后每次接觸抗原機體再次接觸過敏原抗體分布血清、組織液、外分泌液吸附在某些細胞的表面反應結果抗原與抗體結合形成沉淀等,進而被其他免疫細胞吞噬消化使細胞釋放血管活性胺類等,從而引發過敏反應3.抗原≠過敏原比較項目抗原過敏原性質不同一般是大分子物質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質,如青霉素感染對象不同不具有個體差異性具有個體差異性,不同過敏體質的人過敏原可能不同,例如有人對酒精過敏,有人對花粉過敏,有人對青霉素過敏等3.(2020·北京西城區期末)如圖為過敏反應發生過程示意圖(部分)。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肥大細胞上的抗體與B細胞細胞質膜上的受體可識別同一過敏原B.過敏原誘發人體產生抗體的過程屬于體液免疫C.人體一旦接觸過敏原將立即發生過敏反應D.應用抗組織胺類藥物可緩解過敏反應癥狀答案 C解析 肥大細胞上的抗體能與過敏原發生結合,而過敏原可與B細胞細胞質膜上的受體結合,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故肥大細胞上的抗體與B細胞細胞質膜上的受體可識別同一過敏原,A正確;抗體是體液免疫過程中產生的免疫活性物質,故過敏原誘發人體產生抗體的過程屬于體液免疫,B正確;人體初次接觸過敏原不會發生過敏反應,C錯誤;由于過敏反應與組織胺等物質的釋放有關,故應用抗組織胺類藥物可緩解過敏反應癥狀,D正確。4.科學家研究發現,SARS病人在病毒感染后能產生特殊的攻擊肺組織的“自身抗體”,可見,SARS病毒引起了機體的( )A.過敏反應B.自身免疫病C.先天性免疫缺陷病D.獲得性免疫缺陷病答案 B解析 SARS病人在病毒感染后能產生特殊的攻擊肺組織的“自身抗體”,說明這是一種自身免疫病,故B正確。三、器官移植及移植排斥1.器官移植(1)概念:器官移植是將某一個體的器官(或組織、細胞)移植到自體或另一個體的手術方法。(2)成功與否的關鍵:成功與否取決于供體器官是否有活力、血管能否吻合并血流暢通、移植排斥反應能否避免等。2.移植排斥問題(1)組織相容性抗原:是能表達于組織細胞表面的一類蛋白質,在器官移植中能引起排斥反應,其具有個體特異性,是免疫系統排除“非己”成分或結構的基礎。(2)產生排斥反應的原因:器官受者的T細胞會識別來自異體器官的組織相容性抗原,進而對供體的移植器官產生排斥反應。(3)解決方法①使用免疫抑制藥物。②干細胞移植判斷正誤(1)供體與受體的組織相容性抗原越相近,器官移植越易成功( )(2)器官移植產生的排斥反應是細胞免疫( )(3)取來自患者自身的成體干細胞在臨床應用時不存在免疫排斥問題( )答案 (1)√ (2)√ (3)√1.在進行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時,為什么都要先進行配型,即檢查供體和受體的組織相容性呢?提示 在進行器官移植或者骨髓移植時,都要先進行配型,這是因為受體和供體的組織相容性抗原越一致,在進行移植時發生免疫排斥反應的可能性越低,移植的器官就越容易存活。如果配型不合適,發生免疫排斥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就不適合移植。2.利用由自體干細胞培養出的組織、器官進行移植,有何優點?提示 利用由自體干細胞培養出的組織、器官進行移植,移植器官和受體的組織相容性抗原是相同的,移植后不會發生免疫排斥反應。核心歸納 器官移植面臨的問題(1)排斥反應(2)供體器官不足5.環孢霉素A是一種能抑制T細胞增殖的藥物,它能使人體免疫系統處于無應答或弱應答狀態,因此環孢霉素A可用于( )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B.清除宿主細胞內的結核桿菌C.降低惡性腫瘤的發病率D.治療艾滋病答案 A解析 T細胞可參與細胞免疫,所以T細胞數量減少使細胞免疫能力下降,因而不利于清除宿主細胞內的結核桿菌,不能用于降低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治療艾滋病;但由于降低了特異性免疫能力,降低了移植器官的免疫排斥反應,因而可用于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6.下列關于免疫學應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為使移植器官長期存留,病人要長期使用某種藥物,使免疫系統變得“遲鈍”B.給健康嬰幼兒接種卡介苗,目的是使嬰幼兒體內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C.某人被毒蛇咬傷,應盡快給其注射抗蛇毒血清進行治療D.進行器官移植時,只要配型成功,受體和供體之間就不存在排斥反應答案 D解析 器官移植時因為容易引發免疫排斥,所以為使移植器官長期存留,病人要長期使用某種藥物,使免疫系統變得“遲鈍”,A正確;注射疫苗是為了刺激機體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當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時能快速地產生抗體,B正確;某人被毒蛇咬傷后,可以盡快注射抗蛇毒血清進行治療,C正確;進行器官移植時,配型成功也存在一定的免疫排斥反應,D錯誤。題組一 免疫功能缺陷1.下列關于艾滋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A.HIV能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B.HIV能獨立完成逆轉錄、DNA復制、轉錄、翻譯等過程C.HIV破壞人體的T細胞,因此艾滋病是一種自身免疫病D.HIV侵入人體后,感染者會立刻發病答案 A解析 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完成生命活動,B錯誤;HIV破壞人體的T細胞,導致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受損,因此艾滋病是一種后天獲得性免疫缺陷病,C錯誤;感染HIV以后,一般要經過很長的潛伏期才發病,D錯誤。2.下列關于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的敘述,正確的是( )A.HIV是一種DNA病毒,可通過血液傳播B.HIV感染導致人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都下降C.AIDS是一種免疫缺陷遺傳病,可通過母嬰傳播D.發現AIDS患者,必須采取隔離措施,禁止與健康人接觸答案 B解析 HIV是一種RNA病毒,可通過血液傳播,A錯誤;HIV主要侵染T細胞,T細胞在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中均發揮作用,所以HIV感染導致人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都下降,B正確;AIDS是一種獲得性免疫缺陷病,不屬于遺傳病,可通過母嬰傳播,C錯誤;HIV不會通過一般的身體接觸或空氣途徑(如打噴嚏、咳嗽)傳播,也不能經昆蟲傳播,也不會通過食物、握手或馬桶座傳播,因此發現AIDS患者,可以不采取隔離措施,也不必禁止與健康人接觸,但應防止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D錯誤。3.(2020·黑龍江哈爾濱三中期中)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變異性,感染機體后主要侵染淋巴細胞,并通過多種機制逃避免疫系統的識別和攻擊。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B.HIV主要侵染T細胞C.與HIV感染者擁抱、握手不會傳染艾滋病D.HIV是一種RNA自我復制型病毒答案 D解析 HIV感染人群免疫系統功能減退,故HIV感染人群對H1N1流感的抵抗力下降,所以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A正確;HIV進入人體后,主要侵染人體的T細胞,使人體免疫系統功能減退,B正確;與HIV感染者擁抱、握手不會傳染艾滋病,C正確;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D錯誤。4.下列關于HIV侵染T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HIV侵入人體會引發人體的免疫應答B.HIV識別并結合的受體僅存在于T細胞表面C.HIV侵染T細胞時,只有RNA侵染,蛋白質沒有進入T細胞D.HIV侵入機體后,只有T細胞可被激活而增殖分化答案 A解析 HIV主要攻擊T細胞,B錯誤;HIV侵入宿主細胞時,RNA進入宿主細胞中,逆轉錄酶也進入宿主細胞,C錯誤;HIV侵入機體后,會激發機體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B細胞和T細胞均可被激活而增殖分化,D錯誤。題組二 過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5.(2020·吉林四校期末)過敏反應發生的條件是( )①已免疫的機體 ②未免疫的機體 ③再次接觸相同的過敏原 ④接觸過敏原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 A6.少數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現胸悶、氣急和呼吸困難等過敏反應癥狀,嚴重者可發生休克。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青霉素過敏反應的主要原因是機體免疫防御功能低下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應,具有特異性和記憶性C.機體初次接觸青霉素后,活化的漿細胞分泌白介素D.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觸青霉素后會發生自身免疫反應答案 B解析 人體產生過敏反應是由于機體的免疫應答過強導致的,A錯誤;漿細胞只能產生和分泌抗體,不能分泌白介素,C錯誤;自身免疫反應是由于機體免疫系統過于敏感,將機體自身的組織細胞、器官當作外來異物進行攻擊,而此處的過敏反應是由于機體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過敏原)過度敏感所引起的,D錯誤。7.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屠呦呦曾帶領她的團隊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研究取得重大進展。下列生理現象或疾病與系統性紅斑狼瘡機理相同的是( )A.風濕性心臟病B.重癥聯合免疫缺陷病C.過敏反應D.艾滋病答案 A解析 風濕性心臟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都屬于自身免疫病。8.重癥肌無力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體內的自身抗體破壞了神經—肌肉接點突觸后膜的受體蛋白。關于該病的正確的治療措施是( )A.注射激素抑制抗體產生B.注射神經遞質提高傳遞效率C.注射受體蛋白增加受體數量D.注射細胞因子增強免疫能力答案 A解析 重癥肌無力患者體內的自身抗體破壞了神經—肌肉接點突觸后膜的受體蛋白,導致神經遞質無法和受體結合,無法將興奮傳遞給突觸后膜,肌肉無法收縮,正確的治療措施是注射藥物抑制自身抗體產生,以便受體能和神經遞質結合,傳遞興奮給突觸后膜,使肌肉收縮,故A正確;因為受體蛋白被抗體破壞,再多神經遞質也不能和受體結合,故B錯誤;注射受體蛋白增加受體數量,也會被抗體破壞,故C錯誤;注射細胞因子增強免疫能力會使自身抗體數量增加,破壞更多的受體蛋白,故D錯誤。題組三 器官移植及移植排斥9.器官移植成功率較低,根據現代免疫學分析,移植的器官相當于( )A.淋巴細胞B.疫苗C.抗體D.抗原答案 D解析 移植的器官細胞和受體細胞的組織相容性抗原不同,移入受體后,受體的免疫系統會把移植的器官當作抗原,產生較強的免疫排斥反應。10.胸腺素是由胸腺分泌的一類多肽激素,可誘導造血干細胞發育為T細胞,增強T細胞的功能,據此分析胸腺素( )A.能與病原體特異性結合B.適用于治療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C.適宜的給藥方式是口服D.適用于治療細胞免疫缺陷病答案 D解析 胸腺素能夠誘導造血干細胞發育為T細胞,增強T細胞的功能,但不能在免疫過程中與病原體特異性結合;對于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T細胞會將移植到體內的器官作為抗原,發生免疫排斥反應,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應該降低免疫系統的功能,故胸腺素不適用于治療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胸腺素是由胸腺分泌的一類多肽激素,若口服,會被消化道中的肽酶催化分解為氨基酸,使胸腺素失去作用;胸腺素能提高人體細胞免疫的能力,適用于治療細胞免疫缺陷病。選擇題11~12題為單選題,13~16題為多選題。11.(2020·江蘇啟東中學高二月考)下圖是外源性過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過敏原初次進入過敏體質者體內不會發生過敏反應B.臨床藥物可以通過促進組織胺等過敏介質的釋放來治療哮喘C.過敏原誘發機體產生的抗體與正常免疫產生的抗體在體內分布不同D.預防該病發作的措施之一是避免再次接觸誘發哮喘發病的過敏原答案 B解析 臨床藥物可以通過抑制過敏介質的釋放來治療哮喘,B錯誤。12.MMP9酶在引發自身免疫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學家創造了MMP9酶的“人工版本”金屬鋅—組氨酸復合物,他們將復合物注入小鼠體內,結果小鼠體內產生了與MMP9酶相應的抗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自身免疫病是機體免疫功能過強所致B.MMP9酶的抗體可用來治療自身免疫病C.“人工版本”MMP9酶可引發機體產生體液免疫D.所有免疫細胞均能識別“人工版本”MMP9酶答案 D解析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自身免疫反應對自身正常組織和器官造成損傷并出現了癥狀,是由于免疫功能過強引起的,A正確;MMP9酶在引發自身免疫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MMP9酶的抗體能和MMP9酶發生特異性結合的特性,清除體內的MMP9酶,就能治療MMP9酶引發的自身免疫病,B正確;機體內有抗體的產生,據此判斷此免疫屬于體液免疫,C正確;“人工版本”MMP9酶注入機體引起機體產生免疫反應,“人工版本”MMP9酶相當于抗原,漿細胞沒有抗原識別能力,D錯誤。13.(2020·蘇州高二期中)T細胞易被HIV破壞,與其表面的CCR5(由CCR5基因編碼的特殊蛋白質)有關。某醫療團隊從一名先天抗HIV且CCR5基因異常的捐獻者身上取得骨髓,并將其移植到一名患有白血病、并感染HIV的患者體內。結果不但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徹底清除了患者體內的HIV。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捐獻者的造血干細胞可通過增殖與分化產生T細胞B.HIV不侵染B細胞的原因是B細胞內沒有編碼CCR5的基因C.HIV可能通過與CCR5蛋白結合,進而特異性地侵染T細胞D.被HIV感染后的患者,細胞免疫功能下降,體液免疫功能不受影響答案 AC解析 捐獻者的造血干細胞可通過增殖與分化產生T細胞,T細胞最終會在胸腺中成熟,A正確;HIV不侵染B細胞,原因是B細胞內編碼CCR5的基因不能表達,B錯誤;根據題干信息可知,HIV可能通過與CCR5蛋白結合,進而特異性地侵染T細胞,C正確;T細胞易被HIV破壞,T細胞在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中都發揮作用,故被HIV感染后的患者,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都會下降,D錯誤。14.有一種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是由于患者體內某種T細胞過度激活為細胞毒性T細胞后,選擇性地與胰島B細胞密切接觸,導致胰島B細胞死亡而發病。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這種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屬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島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細胞毒性T細胞將抗原提呈給胰島B細胞致其死亡D.促進T細胞增殖的免疫增強劑可用于治療該病答案 BCD解析 患者體內某種T細胞被過度激活為細胞毒性T細胞后,與胰島B細胞接觸,使胰島B細胞裂解死亡,這是損傷了自身正常的組織細胞,因此此病屬于自身免疫病;患者體內的胰島B細胞死亡,胰島素分泌減少,患者體內胰島素水平較正常人低;細胞毒性T細胞不能提呈抗原,而是把胰島B細胞作為靶細胞,并與之結合,使其裂解死亡;用免疫增強劑促進T細胞增殖后,細胞毒性T細胞仍會與胰島B細胞接觸使其死亡,此方法不能治療該病,治療該病應抑制T細胞被過度激活。15.過敏反應患者會產生一類特定的抗體,即免疫球蛋白E抗體(IgE),該種抗體可識別外部蛋白質,與體內少數可以表達特定受體FcεR1的細胞結合并相互作用,如肥大細胞,從而引起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強等癥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機體內并不是所有的細胞都可以與IgE結合B.機體再次接觸某種過敏原時,可能會產生過敏癥狀C.免疫球蛋白E抗體的產生需要T細胞參與D.過敏反應導致組織液中蛋白質含量下降,引起組織水腫,但不破壞組織細胞答案 ABC16.角膜移植是最成功的器官移植,因角膜本身不含血管,處于“免疫赦免”地位,使角膜移植的成功率高于其他同種異體器官移植。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被移植角膜與受體之間不存在免疫反應B.眼球血液中含有淋巴細胞、免疫活性物質C.用藥物抑制B細胞增殖可獲得“免疫赦免”D.“免疫赦免”說明人體免疫防御功能存在缺陷答案 ACD解析 被移植的角膜屬于外來的“異物”,與受體之間存在免疫反應,A錯誤;淋巴細胞位于淋巴、血漿和淋巴結中,免疫活性物質主要分布在內環境中,因此眼球血液中含有淋巴細胞、免疫活性物質,B正確;用藥物僅抑制B細胞的增殖不可獲得“免疫赦免”,C錯誤;“免疫赦免”現象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不能說明人體的免疫防御功能存在缺陷,D錯誤。17.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種原因,如下圖所示,①、②、③表示由三種機體免疫異常引起的糖尿病。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某類細胞是指__________細胞,其產生的抗體Y1與胰島上的受體結合,導致胰島B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島素的分泌量減少,血糖濃度升高。(2)②所示的患病機理是抗體Y2直接攻擊胰島B細胞,導致____________________,血糖濃度升高。(3)抗體Y3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結合,使胰島素不能發揮作用,從而使血糖濃度升高。(4)從免疫學的角度分析,上述三種糖尿病都屬于__________________病,有一種青少年型(Ⅱ型)糖尿病,經檢查發現,患者血液中胰島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現出尿糖癥狀,該病的病因最可能類似于圖示中的__________。答案 (1)漿 (2)胰島素分泌減少 (3)靶細胞質膜上的胰島素受體 (4)自身免疫 ③解析 (1)圖中某類細胞能分泌抗體,表示漿細胞,其產生的抗體Y1與胰島B細胞上的葡萄糖受體結合,導致胰島B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島素的分泌量減少,血糖濃度升高。(2)圖中②所示的患病機理是漿細胞產生的抗體Y2直接作用于胰島B細胞,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血糖濃度升高。(3)圖中抗體Y3與靶細胞質膜上的胰島素受體結合,使胰島素不能發揮作用,從而使血糖濃度升高。(4)從免疫學的角度分析,這三種糖尿病都屬于自身免疫病,但①②是由于胰島素分泌減少造成的,但③是因Y3與胰島素受體結合,使胰島素不能與胰島素受體結合導致的,青少年型糖尿病的患者胰島素含量正常,但不能發揮作用,因此與過程③相似。18.器官移植排斥反應依據其發病機制,分為細胞免疫排斥反應和體液免疫排斥反應兩種類型。請回答下列問題:(1)器官移植過程通常讓受體動物吸入一定劑量的全身麻醉藥物異氟烷,異氟烷通過________運輸與神經細胞煙堿受體結合,從而抑制該受體功能,痛覺消失。痛覺信號在神經細胞間依賴________結構進行傳遞。(2)器官移植后,供體器官作為______________會誘導受體動物體內的細胞毒性T細胞增殖、分化,大量裂解供體細胞,產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細胞免疫排斥反應”或“體液免疫排斥反應”),導致移植器官死亡。為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期,給受體動物注射一定劑量的環孢霉素A,可以使________________的增殖受阻,從而使免疫系統暫時處于無應答或弱應答狀態。(3)免疫排斥反應體現受體動物免疫系統的__________功能。答案 (1)體液 突觸 (2)抗原 細胞免疫排斥反應 細胞毒性T細胞 (3)防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章 人體的免疫調節與穩態 第二節 人體免疫功能異常.docx 第三章 人體的免疫調節與穩態 第二節 人體免疫功能異常.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