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生物蘇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一第四章 第一節 第2課時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學案+課件60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生物蘇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一第四章 第一節 第2課時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學案+課件60張ppt)

資源簡介

(共60張PPT)
第2課時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1.理解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特點。
2.根據生長素的作用及特點,學會分析和解決生活實際
問題。
學習目標
1.科學思維:能夠準確解讀生長素作用特點的曲線圖。
2.生命觀念:嘗試解釋植物生長素作用特點中蘊含的適
應與平衡觀。
素養要求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網絡構建
課時對點練
內容索引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特點
(1)生理作用
①促進作用:細胞

和伸長,葉片擴大,頂端優勢,種子
,單性結實等。
②抑制作用:側枝生長、花脫落、
等。
(2)生理作用的兩重性
①含義:生長素既能
植物生長,又能
植物生長。
教材梳理
預習新知 夯實基礎
分裂
分化
萌發
葉片衰老
促進
抑制
②影響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因素
低濃度
濃度

敏感
2.頂端優勢
(1)概念:植物
優先生長,
生長受抑制的現象。
(2)形成原因

頂芽
側芽
促進
抑制
(3)解除方法:

(4)應用:棉花打頂,果樹剪枝等。
摘除頂芽
(1)生長素不直接參與細胞代謝,但可以給細胞傳達一種調節代謝的信息
(  )
(2)生長素能誘導細胞的分化(  )
(3)生長素的作用效果受植物的種類、器官種類和生長素濃度等因素影響
(  )
(4)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通過簡單擴散的方式運輸到側芽部位(  )
×
判斷正誤



1.如圖所示是科學家研究不同濃度生長素對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得到的結果。
根據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核心探討
突破重難 強化素養
(1)對于同一器官來說,生長素的作用與濃度有什么關系?
提示 一般表現為較低濃度促進生長,濃度過高則抑制生長。
(2)據圖分析,生長素促進根、芽、莖生長的最適濃度分別是多少?
提示 根:10-10
mol·L-1,芽:10-8
mol·L-1,莖:10-4
mol·L-1。
(3)在生長素濃度為10-6
mol/L時,生長素對根、芽、莖的生理效應分別是什么?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提示 生長素濃度為10-6mol/L時對根起抑制作用,對芽的作用是不促進也不抑制,對莖起促進作用。這說明同一濃度的生長素作用于不同器官引起的生理效應也不同,這是因為不同的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曲線體現了根、芽、莖的敏感程度大小為根>芽>莖。
2.在頂端優勢現象中,頂芽A和側芽B、C、D、E的生長素濃度大小與下圖中點①②③④⑤的對應關系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①、B-⑤、C-④、D-③、
E-②
3.下圖表示同一器官在不同生長素濃度下的作用。回答下列問題:
(1)若曲線表示生長素濃度與植物幼苗的關系,其出現向光性時,且測得其向光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其背光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是

(2)若曲線表示生長素濃度與植物的芽的關系,在頂端優勢中,測得頂芽生長素濃度為m,則側芽的生長素濃度范圍是

大于m小于M
大于i
(3)若曲線表示植物的莖,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現出莖的背地性時,且測得其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是

(4)若曲線表示植物的根,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現出根的向地性時,且測得其根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近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是

大于0小于m
大于i
1.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同一器官的影響不同
核心歸納
(2)關鍵點的含義:a、c兩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不同,但促進作用相同;b點促進作用最強,對應的生長素濃度為最適濃度;d點表示既不促進,也不抑制;e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為較高濃度,抑制生長。
(1)作用的特性:低濃度促進生長(圖中d點之前,不包括d點),高濃度抑制生長(圖中d點之后,不包括d點)。d點是“低濃度”與“高濃度”的分界點,“低濃度”“高濃度”不是具體值,而是濃度范圍。
2.不同植物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度
同一濃度的生長素作用于不同器官引起的生理功能不同,這是因為不同的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曲線體現了根、莖、芽的敏感性大小為根>芽>莖。
3.不同種類的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度
分析上圖可知,不同種類的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度不同,雙子葉植物比單子葉植物敏感程度高。
4.影響生長素濃度變化及作用結果的因素分析
1.(2021·湖北十堰期中改編)如圖表示生長素濃度對植物根、芽和莖生長的影響,據圖分析,能得出的結論是
典題應用
及時反饋 知識落實
A.a、b、c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依次
是促進根、莖、芽生長的最適濃度
B.d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的生長
具有促進作用,對芽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
C.生長素對三種器官的作用都是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濃度過高時抑
制生長
D.幼嫩的細胞對生長素敏感,衰老的細胞對生長素比較遲鈍

解析 圖中a、b、c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分別是促進根、芽、莖生長的最適濃度,A項錯誤;
d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和芽的生長都具有促進作用,B項錯誤;
由圖可知,生長素對三種器官的作用都是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濃度過高時抑制生長,C項正確;
由該圖不能判斷幼嫩的細胞和衰老的細胞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D項錯誤。
2.下列農業生產措施中,與生長素無關的是
A.果樹的修芽剪枝
B.移栽花卉時剪去部分枝葉
C.人工培育無子番茄
D.為提高棉花產量而摘心打頂
解析 果樹修芽剪枝是打破生長素對側芽的抑制作用;移栽花卉時常去掉部分葉片是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減少水分消耗,與生長素無關;無子番茄的培育是利用生長素刺激子房壁發育為果實;摘心打頂是解除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對側芽的抑制作用,使側芽萌發成側枝。

網絡構建
課時對點練
題組一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1.下列關于生長素生理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加,其對生長的促進作用增強
B.適宜莖生長的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往往促進根的生長
C.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對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往往不同
D.成熟細胞比幼嫩細胞對生長素更敏感
1
2
3
4
5
6
7
8
9
10
對點訓練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加,其對生長的促進作用加強,超過最適濃度后,對生長的促進作用減弱,直到起抑制作用,高濃度的生長素可能會導致植物死亡,A錯誤;
由于根比莖對生長素敏感,因此,適宜莖生長的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往往會抑制根的生長,B錯誤;
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對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一般不同,C正確;
在植物體內,幼嫩細胞的代謝和生長比成熟細胞旺盛,對生長素也更敏感,D錯誤。
2.植物生長素具有低濃度時促進生長、高濃度時抑制生長的特性。以下現象或應用不能說明生長素調節具有“兩重性”的是
A.在自然狀況下,大型喬木的樹冠多呈圓錐形
B.被大風刮倒的樹木,其露出地面的根總是向地生長
C.置于窗臺上的盆栽植物總是朝窗外生長
D.棉花的頂芽比側芽生長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置于窗臺上的盆栽植物,由于單側光的影響,背光一側的生長素濃度高,促進作用大,生長快,所以總是朝窗外生長,只體現了生長素的促進作用。
3.生長素對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A.根的向地性和莖的背地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頂端優勢
C.莖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根的向地性和頂端優勢體現生長素作用的低濃度促進生長,過高濃度抑制生長的特點,莖的背地性、植物的向光性均是由于生長素對植物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由此可知,C項正確。
4.已知植物存在頂端優勢現象,如圖所示,將莖剪斷數小時后,本來已停止生長的側芽又開始生長。而在頂芽中合成并向下運輸的生長素和這一現象密切相關。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將莖剪斷,數小時后側芽開始生長的原因可能
是側芽部位生長素含量降低
B.頂芽合成的生長素向下運輸時需要載體,但不
需要能量
C.剪斷莖前,頂芽合成生長素向下運輸至側芽,側芽不合成生長素
D.若在剪斷的莖處涂抹大量的生長素,側芽的生長不會受到抑制

解析 頂芽合成的生長素通過極性運輸的方式從形態學上端運輸到形態學下端,在側芽處積累,側芽處生長素濃度過高抑制側芽的生長。剪斷莖后,頂芽合成的生長素不能向下運輸,側芽處生長素含量降低,促進側芽的生長,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生長素的極性運輸屬于主動運輸,既需要載體,也需要能量,B錯誤;
側芽可以合成生長素,C錯誤;
若在剪斷的莖處涂抹大量的生長素,側芽處生長素濃度仍然很高,側芽的生長仍會受到抑制,D錯誤。
題組二 解讀生長素作用特點的圖形
5.如圖表示生長素濃度對芽生長發育的影響,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①A點的濃度促進芽生長 ②B點的濃度是促進芽生長的最適濃度 ③C點的濃度抑制芽生長 ④D點的濃度抑制芽生長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據圖分析可知,A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芽的生長既不促進也不抑制,①錯誤;
B點對芽的生長促進最大,所以B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是促進芽生長的最適濃度,②正確;
C點對芽的生長仍為促進作用,所以C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是促進芽生長的濃度,③錯誤;
D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抑制了芽的生長,④正確。
6.(2021·江蘇揚州高二月考)對煙草植株進行打頂處理解除頂端優勢后,側芽生長素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打頂前生長素對頂芽和側芽的作用效果體現了兩重性
B.打頂后第20天,側芽生長素主要由側芽自身合成
C.打頂能解除頂端優勢,使側芽生長素濃度持續升高
D.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能影響生長素的作用效果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打頂前,生長素對頂芽是促進作用,對側芽表現為抑制作用,因此體現了兩重性,A正確;
打頂后第20天,側芽生長素主要由側芽自身合成,B正確;
打頂能解除頂端優勢,使側芽生長素濃度先降低后升高,C錯誤;
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能影響生長素的作用效果,D正確。
18
7.下列四圖表示根和莖對生長素濃度的不同反應,其中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在最適濃度之前,隨生長素濃度升高,對根、莖生長的促進作用均增強;超過最適濃度后,隨生長素濃度升高,對根、莖生長的促進作用均下降,達到一定值后開始抑制生長(虛線以下),并且根比莖對生長素更敏感。
18

8.如圖表示不同濃度生長素對芽生長的影響,當植物表現出頂端優勢時,頂芽和最靠近頂芽的側芽所含生長素的濃度分別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解析 頂端優勢是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大量地積累在側芽部位,而使側芽生長受抑制的現象,結合圖示信息可判斷b、c可分別為頂芽和最靠近頂芽的側芽所含生長素的濃度。
A.mB.x=i
C.nD.x>i
9.如圖所示,甲圖表示胚芽鞘受到單側光的照射,乙圖表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對胚芽鞘生長的影響,如果甲圖中b處的生長素濃度為m,設a處的生長素濃度為x,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因受到單側光照的影響,所以a側的生長素濃度大于b側,即x>m。然后根據a、b兩側的生長素的作用進一步確定a處的生長素濃度。由于a側的促進作用大于b側,所以a側生長素濃度應小于n。
10.圖一是將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側,胚芽鞘彎曲的情況(彎曲角度用α表示),圖二是生長素對胚芽鞘生長的作用示意圖,由此可以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在B點時,α具有最大值
B.當生長素濃度小于B點濃度時,隨生長素濃度的增加α逐漸減小
C.只有生長素濃度大于C點濃度時,生長素才會抑制胚芽鞘的生長
D.由圖二可知,生長素對胚芽鞘的生長作用具有兩重性

解析 當生長素的濃度在B點時,生長素對胚芽鞘生長的促進作用最大,α具有最小值,A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選擇題11~12題為單選題,13~16題為多選題。
11.如圖為某雙子葉植物頂端優勢示意圖。下列針對植物頂端優勢現象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綜合強化
A.若將植物放入太空艙中,則其不再具有頂端優勢現象
B.植物的側芽如b也能產生生長素
C.雙子葉植物的根也具有頂端優勢現象
D.打頂后,首先解除頂端優勢發育成側枝的是a
18

解析 生長素的運輸屬于極性運輸(從形態學的上端運輸到形態學的下端)。太空艙中雖然是微重力,但不影響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故頂芽產生的生長素仍能運輸到側芽,使側芽生長素濃度過高,從而抑制側芽生長,產生頂端優勢現象;離頂芽越近的側芽所受的抑制作用越強,故打頂后最先解除頂端優勢的必然是離頂芽最近的側芽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2.如圖所示,如果根a側的生長素濃度在曲線的A點(為10-10
mol/L),下列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在FC的范圍內均能促進生長
B.AD段屬于生長抑制范圍
C.b側的生長素濃度低于a側,相當于
曲線FE段濃度,因而細胞伸長生長慢
D.在太空中(重力為0),根的生長將不同于上圖的彎曲生長,坐標圖中生
長素的曲線也不適用于根的生長

解析 曲線中橫軸以上均促進生長,橫軸以下則抑制生長,所以在FC的范圍內均能促進生長,A正確;
AD段中AC段是促進生長,CD段處于生長抑制范圍,B錯誤;
由于重力作用b側的生長素濃度高于a側,C錯誤;
太空中雖失重,但圖示坐標曲線,仍適用于根的生長,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3.下列關于生長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植物的向光性現象說明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
B.低于最適濃度,促進植物生長;超過最適濃度以后,則抑制植物生長
C.最適濃度對植物生長促進最強,濃度過高、過低時則作用不明顯
D.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促進根生長的效果可能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植物的向光性現象只能體現生長素的促進作用,未體現生長素的抑制作用,A項錯誤;
低于最適濃度,促進植物生長,超過最適濃度以后,隨著濃度升高,先是對生長的促進作用越來越小,然后變為抑制且抑制作用越來越強,B、C項錯誤;
在最適濃度的兩側,兩種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促進根生長的效果可能相同,D項正確。
18
14.下列有關生長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缺乏氧氣會影響植物體內生長素的極性運輸
B.細胞的成熟情況會影響生長素作用的發揮
C.莖的背地生長能夠說明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D.對生長素敏感性:單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生長素的極性運輸屬于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故缺乏氧氣會影響植物體內生長素的極性運輸,A正確;
成熟的細胞對生長素不敏感,故細胞的成熟情況會影響生長素作用的發揮,B正確;
莖的背地生長不能夠說明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因為近地側和遠地側均為促進作用,C錯誤;
對生長素敏感性: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生長素濃度不同,促進效應就不同
B.胚芽鞘的彎曲程度與生長素的濃度成正相關
C.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為0.35
mg/L時,胚芽鞘生長受到抑制
D.生長素促進胚芽鞘生長的最適濃度在0.25
mg/L左右



15.(2021·江蘇常州高二檢測)以下是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所做的實驗:在胚芽鞘切面一側放置含不同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測定各胚芽鞘彎曲生長的角度(α),如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
(mg·L-1)
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胚芽鞘彎曲的角度α(度)
0
3
7
12
15
18
15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由表格數據可知,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不同,促進胚芽鞘彎曲的角度可以相同;生長素濃度為0.35
mg/L時,胚芽鞘仍是彎曲生長,只是促進生長的程度降低。
16.將同種且生長狀況相同的植物體橫置,植物體在失重和有重力的環境中的生長狀況并不相同。在失重的環境中,植物體橫向生長,在有重力的環境中植物體的根和莖分別朝向重力方向和背向重力方向生長(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失重環境中,植物體的a側與b側、
c側與d側的生長素濃度相等
B.有重力環境中,植物體內生長素濃度情況為a側C.有重力環境中,莖的彎曲生長情況體現了生長素具有“促進”或“抑
制”的作用特點
D.該事實可以說明重力可以影響植物體內生長素的分布
18


解析 失重環境中,植物體內生長素運輸不受重力的影響,a側與b側、c側與d側的生長素濃度相等,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有重力環境中,植物體內生長素向重力方向橫向運輸,導致a側c側有重力環境中,根的彎曲生長情況體現了生長素具有“促進”或“抑制”的作用特點,C錯誤;
有重力和失重條件下的對照實驗說明重力可以影響植物體內生長素的分布,D正確。
17.(2020·黑龍江牡丹江一中高二月考)甲圖表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根和芽生長的生理作用;乙圖表示將一株燕麥幼苗水平放置,培養一段時間后的生長狀況。回答下列與生長素相關的問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甲圖中,促進芽生長的最適宜生長素濃度為_______mol·L-1,此濃度對根生長的效應是_________________。
10-8
既不促進也不抑制
解析 由甲圖可知,促進芽生長的最適宜生長素濃度為10-8
mol·L-1,此濃度對根生長的效應是既不促進也不抑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乙圖中b側生長素濃度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側,這是由于______因素引起的,a側生長素對根生長的效應是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小于
重力
抑制
解析 由于重力作用,生長素發生了橫向運輸,使乙圖中b側生長素濃度小于a側,由于根對生長素比較敏感,所以a側生長素對根生長的效應是抑制。
(3)某生物小組設計了一組實驗驗證頂端優勢產生的機理,實驗如下:將生長狀況相同的某植物幼苗隨機分為A、B、C、D四組。其中A組不作任何處理,B、C、D三組去除頂芽,C組在去除頂芽處放置含生長素的瓊脂塊,D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實驗操作補充完整)。將四組幼苗放在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中培養一段時間后,記錄側芽的生長狀況。預期________組側芽生長受到抑制。上述生物小組的少數學生在實驗中發現,C組并沒有表現出預期的實驗現象,分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在去除頂芽處放置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塊(空白瓊脂塊)
A、C
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過低
解析 頂端優勢是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運往側芽,抑制了側芽的生長,使頂芽優先生長,所以若通過實驗驗證頂端優勢產生的機理,自變量為是否有頂芽及運往側芽的生長素,因變量為側芽是否生長。故實驗中將生長狀況相同的某植物幼苗隨機分為A、B、C、D四組。其中A組不作任何處理,B、C、D三組去除頂芽,C組在去除頂芽處放置含生長素的瓊脂塊,D組在去除頂芽處放置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塊(空白瓊脂塊)。將四組幼苗放在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中培養一段時間后,記錄側芽的生長狀況。由于A組的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運往側芽,以及C組瓊脂塊中的生長素運往側芽,抑制了側芽的生長,所以預期A和C組側芽生長受到抑制。由于生長素具有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的特點,所以若在實驗中發現C組并沒有表現出預期的實驗現象,其最可能的原因是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過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8.圖甲為一株水平放置的燕麥幼苗培養一段時間后的生長情況,圖乙和圖丙為橫放后1~4處生長素相對濃度變化曲線(虛線代表既不促進也不抑制時的生長素濃度,虛線上方代表抑制時的生長素濃度,虛線下方代表促進時的生長素濃度)。請回答下列問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通常情況下幼苗根尖或者芽尖產生的生長素通過__________的方式向形態學下端運輸,圖甲中橫放的燕麥幼苗出現彎曲生長的原因是受到______刺激,生長素因發生橫向運輸而分布不均。
主動運輸
重力
(2)圖乙中A1曲線對應圖甲_____(填序號)處的生長素相對濃度變化。測量可知,圖乙中C對應的生長素濃度比圖丙中的D對應的生長素濃度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
根比莖對生長素更敏感
(3)為探究在單側光照射下,生長素的橫向運輸是發生在胚芽鞘尖端還是尖端以下部位,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
①實驗材料及用具:燕麥胚芽鞘、硬紙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②實驗過程:對硬紙盒的處理是__________,給予右側單側光照射,分別將云母片插入下圖所示的位置,一段時間后觀察a、b、c三組燕麥胚芽鞘的生長狀況,請預期結果與結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一側開孔
Ⅰ.若a直立生長、b彎向光源生長、c彎向光源生長,則胚芽鞘尖端產生的生長素橫向運輸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Ⅱ.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胚芽鞘尖端產生的生長素橫向運輸發生在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胚芽鞘尖端
a彎向光源生長、b直立生長、c彎向光源生長
尖端以下部位
本課結束第2課時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學習目標] 
1.理解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特點。
2.根據生長素的作用及特點,學會分析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素養要求] 
1.科學思維:能夠準確解讀生長素作用特點的曲線圖。
2.生命觀念:嘗試解釋植物生長素作用特點中蘊含的適應與平衡觀。
1.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特點
(1)生理作用
①促進作用:細胞分裂、分化和伸長,葉片擴大,頂端優勢,種子萌發,單性結實等。
②抑制作用:側枝生長、花脫落、葉片衰老等。
(2)生理作用的兩重性
①含義:生長素既能促進植物生長,又能抑制植物生長。
②影響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因素
2.頂端優勢
(1)概念:植物頂芽優先生長,側芽生長受抑制的現象。
(2)形成原因
(3)解除方法:摘除頂芽。
(4)應用:棉花打頂,果樹剪枝等。
判斷正誤
(1)生長素不直接參與細胞代謝,但可以給細胞傳達一種調節代謝的信息(  )
(2)生長素能誘導細胞的分化(  )
(3)生長素的作用效果受植物的種類、器官種類和生長素濃度等因素影響(  )
(4)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通過簡單擴散的方式運輸到側芽部位(  )
答案 (1)√ (2)√ (3)√ (4)×
1.下圖所示是科學家研究不同濃度生長素對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得到的結果。
根據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對于同一器官來說,生長素的作用與濃度有什么關系?
提示 一般表現為較低濃度促進生長,濃度過高則抑制生長。
(2)據圖分析,生長素促進根、芽、莖生長的最適濃度分別是多少?
提示 根:10-10
mol·L-1,芽:10-8
mol·L-1,莖:10-4
mol·L-1。
(3)在生長素濃度為10-6
mol/L時,生長素對根、芽、莖的生理效應分別是什么?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提示 生長素濃度為10-6mol/L時對根起抑制作用,對芽的作用是不促進也不抑制,對莖起促進作用。這說明同一濃度的生長素作用于不同器官引起的生理效應也不同,這是因為不同的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曲線體現了根、芽、莖的敏感程度大小為根>芽>莖。
2.在頂端優勢現象中,頂芽A和側芽B、C、D、E的生長素濃度大小與下圖中點①②③④⑤的對應關系為:A-①、B-⑤、C-④、D-③、E-②。
3.下圖表示同一器官在不同生長素濃度下的作用。回答下列問題:
(1)若曲線表示生長素濃度與植物幼苗的關系,其出現向光性時,且測得其向光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其背光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是大于m小于M。
(2)若曲線表示生長素濃度與植物的芽的關系,在頂端優勢中,測得頂芽生長素濃度為m,則側芽的生長素濃度范圍是大于i。
(3)若曲線表示植物的莖,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現出莖的背地性時,且測得其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是大于0小于m。
(4)若曲線表示植物的根,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現出根的向地性時,且測得其根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近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是大于i。
核心歸納
1.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同一器官的影響不同
(1)作用的特性:低濃度促進生長(圖中d點之前,不包括d點),高濃度抑制生長(圖中d點之后,不包括d點)。d點是“低濃度”與“高濃度”的分界點,“低濃度”“高濃度”不是具體值,而是濃度范圍。
(2)關鍵點的含義:a、c兩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不同,但促進作用相同;b點促進作用最強,對應的生長素濃度為最適濃度;d點表示既不促進,也不抑制;e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為較高濃度,抑制生長。
2.不同植物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度
同一濃度的生長素作用于不同器官引起的生理功能不同,這是因為不同的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曲線體現了根、莖、芽的敏感性大小為根>芽>莖。
3.不同種類的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度
分析上圖可知,不同種類的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度不同,雙子葉植物比單子葉植物敏感程度高。
4.影響生長素濃度變化及作用結果的因素分析
1.(2021·湖北十堰期中改編)如圖表示生長素濃度對植物根、芽和莖生長的影響,據圖分析,能得出的結論是(  )
A.a、b、c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依次是促進根、莖、芽生長的最適濃度
B.d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對芽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
C.生長素對三種器官的作用都是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濃度過高時抑制生長
D.幼嫩的細胞對生長素敏感,衰老的細胞對生長素比較遲鈍
答案 C
解析 圖中a、b、c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分別是促進根、芽、莖生長的最適濃度,A項錯誤;d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和芽的生長都具有促進作用,B項錯誤;由圖可知,生長素對三種器官的作用都是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濃度過高時抑制生長,C項正確;由該圖不能判斷幼嫩的細胞和衰老的細胞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D項錯誤。
2.下列農業生產措施中,與生長素無關的是(  )
A.果樹的修芽剪枝
B.移栽花卉時剪去部分枝葉
C.人工培育無子番茄
D.為提高棉花產量而摘心打頂
答案 B
解析 果樹修芽剪枝是打破生長素對側芽的抑制作用;移栽花卉時常去掉部分葉片是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減少水分消耗,與生長素無關;無子番茄的培育是利用生長素刺激子房壁發育為果實;摘心打頂是解除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對側芽的抑制作用,使側芽萌發成側枝。
題組一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1.下列關于生長素生理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加,其對生長的促進作用增強
B.適宜莖生長的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往往促進根的生長
C.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對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往往不同
D.成熟細胞比幼嫩細胞對生長素更敏感
答案 C
解析 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加,其對生長的促進作用加強,超過最適濃度后,對生長的促進作用減弱,直到起抑制作用,高濃度的生長素可能會導致植物死亡,A錯誤;由于根比莖對生長素敏感,因此,
適宜莖生長的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往往會抑制根的生長,B錯誤;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對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一般不同,C正確;在植物體內,幼嫩細胞的代謝和生長比成熟細胞旺盛,對生長素也更敏感,D錯誤。
2.植物生長素具有低濃度時促進生長、高濃度時抑制生長的特性。以下現象或應用不能說明生長素調節具有“兩重性”的是(  )
A.在自然狀況下,大型喬木的樹冠多呈圓錐形
B.被大風刮倒的樹木,其露出地面的根總是向地生長
C.置于窗臺上的盆栽植物總是朝窗外生長
D.棉花的頂芽比側芽生長快
答案 C
解析 置于窗臺上的盆栽植物,由于單側光的影響,背光一側的生長素濃度高,促進作用大,生長快,所以總是朝窗外生長,只體現了生長素的促進作用。
3.生長素對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
A.根的向地性和莖的背地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頂端優勢
C.莖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答案 C
解析 根的向地性和頂端優勢體現生長素作用的低濃度促進生長,過高濃度抑制生長的特點,莖的背地性、植物的向光性均是由于生長素對植物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由此可知,C項正確。
4.已知植物存在頂端優勢現象,如圖所示,將莖剪斷數小時后,本來已停止生長的側芽又開始生長。而在頂芽中合成并向下運輸的生長素和這一現象密切相關。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將莖剪斷,數小時后側芽開始生長的原因可能是側芽部位生長素含量降低
B.頂芽合成的生長素向下運輸時需要載體,但不需要能量
C.剪斷莖前,頂芽合成生長素向下運輸至側芽,側芽不合成生長素
D.若在剪斷的莖處涂抹大量的生長素,側芽的生長不會受到抑制
答案 A
解析 頂芽合成的生長素通過極性運輸的方式從形態學上端運輸到形態學下端,在側芽處積累,側芽處生長素濃度過高抑制側芽的生長。剪斷莖后,頂芽合成的生長素不能向下運輸,側芽處生長素含量降低,促進側芽的生長,A正確;生長素的極性運輸屬于主動運輸,既需要載體,也需要能量,B錯誤;側芽可以合成生長素,C錯誤;若在剪斷的莖處涂抹大量的生長素,側芽處生長素濃度仍然很高,側芽的生長仍會受到抑制,D錯誤。
題組二 解讀生長素作用特點的圖形
5.如圖表示生長素濃度對芽生長發育的影響,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A點的濃度促進芽生長 ②B點的濃度是促進芽生長的最適濃度 ③C點的濃度抑制芽生長 ④D點的濃度抑制芽生長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據圖分析可知,A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芽的生長既不促進也不抑制,①錯誤;B點對芽的生長促進最大,所以B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是促進芽生長的最適濃度,②正確;C點對芽的生長仍為促進作用,所以C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是促進芽生長的濃度,③錯誤;D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抑制了芽的生長,④正確。
6.(2021·江蘇揚州高二月考)對煙草植株進行打頂處理解除頂端優勢后,側芽生長素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打頂前生長素對頂芽和側芽的作用效果體現了兩重性
B.打頂后第20天,側芽生長素主要由側芽自身合成
C.打頂能解除頂端優勢,使側芽生長素濃度持續升高
D.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能影響生長素的作用效果
答案 C
解析 打頂前,生長素對頂芽是促進作用,對側芽表現為抑制作用,因此體現了兩重性,A正確;打頂后第20天,側芽生長素主要由側芽自身合成,B正確;打頂能解除頂端優勢,使側芽生長素濃度先降低后升高,C錯誤;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能影響生長素的作用效果,D正確。
7.下列四圖表示根和莖對生長素濃度的不同反應,其中正確的是(  )
答案 C
解析 在最適濃度之前,隨生長素濃度升高,對根、莖生長的促進作用均增強;超過最適濃度后,隨生長素濃度升高,對根、莖生長的促進作用均下降,達到一定值后開始抑制生長(虛線以下),并且根比莖對生長素更敏感。
8.下圖表示不同濃度生長素對芽生長的影響,當植物表現出頂端優勢時,頂芽和最靠近頂芽的側芽所含生長素的濃度分別為(  )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答案 C
解析 頂端優勢是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大量地積累在側芽部位,而使側芽生長受抑制的現象,結合圖示信息可判斷b、c可分別為頂芽和最靠近頂芽的側芽所含生長素的濃度。
9.如下圖所示,甲圖表示胚芽鞘受到單側光的照射,乙圖表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對胚芽鞘生長的影響,如果甲圖中b處的生長素濃度為m,設a處的生長素濃度為x,則(  )
A.mB.x=i
C.nD.x>i
答案 A
解析 因受到單側光照的影響,所以a側的生長素濃度大于b側,即x>m。然后根據a、b兩側的生長素的作用進一步確定a處的生長素濃度。由于a側的促進作用大于b側,所以a側生長素濃度應小于n。
10.圖一是將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側,胚芽鞘彎曲的情況(彎曲角度用α表示),圖二是生長素對胚芽鞘生長的作用示意圖,由此可以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在B點時,α具有最大值
B.當生長素濃度小于B點濃度時,隨生長素濃度的增加α逐漸減小
C.只有生長素濃度大于C點濃度時,生長素才會抑制胚芽鞘的生長
D.由圖二可知,生長素對胚芽鞘的生長作用具有兩重性
答案 A
解析 當生長素的濃度在B點時,生長素對胚芽鞘生長的促進作用最大,α具有最小值,A錯誤。
選擇題11~12題為單選題,13~16題為多選題。
11.如圖為某雙子葉植物頂端優勢示意圖。下列針對植物頂端優勢現象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若將植物放入太空艙中,則其不再具有頂端優勢現象
B.植物的側芽如b也能產生生長素
C.雙子葉植物的根也具有頂端優勢現象
D.打頂后,首先解除頂端優勢發育成側枝的是a
答案 A
解析 生長素的運輸屬于極性運輸(從形態學的上端運輸到形態學的下端)。太空艙中雖然是微重力,但不影響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故頂芽產生的生長素仍能運輸到側芽,使側芽生長素濃度過高,從而抑制側芽生長,產生頂端優勢現象;離頂芽越近的側芽所受的抑制作用越強,故打頂后最先解除頂端優勢的必然是離頂芽最近的側芽a。
12.如圖所示,如果根a側的生長素濃度在曲線的A點(為10-10
mol/L),下列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
A.在FC的范圍內均能促進生長
B.AD段屬于生長抑制范圍
C.b側的生長素濃度低于a側,相當于曲線FE段濃度,因而細胞伸長生長慢
D.在太空中(重力為0),根的生長將不同于上圖的彎曲生長,坐標圖中生長素的曲線也不適用于根的生長
答案 A
解析 曲線中橫軸以上均促進生長,橫軸以下則抑制生長,所以在FC的范圍內均能促進生長,A正確;AD段中AC段是促進生長,CD段處于生長抑制范圍,B錯誤;由于重力作用b側的生長素濃度高于a側,C錯誤;太空中雖失重,但圖示坐標曲線,仍適用于根的生長,D錯誤。
13.下列關于生長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植物的向光性現象說明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
B.低于最適濃度,促進植物生長;超過最適濃度以后,則抑制植物生長
C.最適濃度對植物生長促進最強,濃度過高、過低時則作用不明顯
D.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促進根生長的效果可能相同
答案 ABC
解析 植物的向光性現象只能體現生長素的促進作用,未體現生長素的抑制作用,A項錯誤;低于最適濃度,促進植物生長,超過最適濃度以后,隨著濃度升高,先是對生長的促進作用越來越小,然后變為抑制且抑制作用越來越強,B、C項錯誤;在最適濃度的兩側,兩種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促進根生長的效果可能相同,D項正確。
14.下列有關生長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缺乏氧氣會影響植物體內生長素的極性運輸
B.細胞的成熟情況會影響生長素作用的發揮
C.莖的背地生長能夠說明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D.對生長素敏感性:單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
答案 CD
解析 生長素的極性運輸屬于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故缺乏氧氣會影響植物體內生長素的極性運輸,A正確;成熟的細胞對生長素不敏感,故細胞的成熟情況會影響生長素作用的發揮,B正確;莖的背地生長不能夠說明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因為近地側和遠地側均為促進作用,C錯誤;對生長素敏感性: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D錯誤。
15.(2021·江蘇常州高二檢測)以下是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所做的實驗:在胚芽鞘切面一側放置含不同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測定各胚芽鞘彎曲生長的角度(α),如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
(mg·L-1)
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胚芽鞘彎曲的角度α(度)
0
3
7
12
15
18
15
10
A.生長素濃度不同,促進效應就不同
B.胚芽鞘的彎曲程度與生長素的濃度成正相關
C.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為0.35
mg/L時,胚芽鞘生長受到抑制
D.生長素促進胚芽鞘生長的最適濃度在0.25
mg/L左右
答案 ABC
解析 由表格數據可知,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不同,促進胚芽鞘彎曲的角度可以相同;生長素濃度為0.35
mg/L時,胚芽鞘仍是彎曲生長,只是促進生長的程度降低。
16.將同種且生長狀況相同的植物體橫置,植物體在失重和有重力的環境中的生長狀況并不相同。在失重的環境中,植物體橫向生長,在有重力的環境中植物體的根和莖分別朝向重力方向和背向重力方向生長(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失重環境中,植物體的a側與b側、c側與d側的生長素濃度相等
B.有重力環境中,植物體內生長素濃度情況為a側C.有重力環境中,莖的彎曲生長情況體現了生長素具有“促進”或“抑制”的作用特點
D.該事實可以說明重力可以影響植物體內生長素的分布
答案 AD
解析 失重環境中,植物體內生長素運輸不受重力的影響,a側與b側、c側與d側的生長素濃度相等,A正確;有重力環境中,植物體內生長素向重力方向橫向運輸,導致a側17.(2020·黑龍江牡丹江一中高二月考)甲圖表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根和芽生長的生理作用;乙圖表示將一株燕麥幼苗水平放置,培養一段時間后的生長狀況。回答下列與生長素相關的問題:
(1)甲圖中,促進芽生長的最適宜生長素濃度為________mol·L-1,此濃度對根生長的效應是________________。
(2)乙圖中b側生長素濃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側,這是由于________因素引起的,a側生長素對根生長的效應是________________。
(3)某生物小組設計了一組實驗驗證頂端優勢產生的機理,實驗如下:將生長狀況相同的某植物幼苗隨機分為A、B、C、D四組。其中A組不作任何處理,B、C、D三組去除頂芽,C組在去除頂芽處放置含生長素的瓊脂塊,D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實驗操作補充完整)。將四組幼苗放在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中培養一段時間后,記錄側芽的生長狀況。預期________組側芽生長受到抑制。上述生物小組的少數學生在實驗中發現,C組并沒有表現出預期的實驗現象,分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0-8 既不促進也不抑制 (2)小于 重力 抑制 (3)在去除頂芽處放置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塊(空白瓊脂塊) A、C 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過低
解析 (1)由甲圖可知,促進芽生長的最適宜生長素濃度為10-8
mol·L-1,此濃度對根生長的效應是既不促進也不抑制。(2)由于重力作用,生長素發生了橫向運輸,使乙圖中b側生長素濃度小于a側,由于根對生長素比較敏感,所以a側生長素對根生長的效應是抑制。(3)頂端優勢是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運往側芽,抑制了側芽的生長,使頂芽優先生長,所以若通過實驗驗證頂端優勢產生的機理,自變量為是否有頂芽及運往側芽的生長素,因變量為側芽是否生長。故實驗中將生長狀況相同的某植物幼苗隨機分為A、B、C、D四組。其中A組不作任何處理,B、C、D三組去除頂芽,C組在去除頂芽處放置含生長素的瓊脂塊,D組在去除頂芽處放置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塊(空白瓊脂塊)。將四組幼苗放在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中培養一段時間后,記錄側芽的生長狀況。由于A組的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運往側芽,以及C組瓊脂塊中的生長素運往側芽,抑制了側芽的生長,所以預期A和C組側芽生長受到抑制。由于生長素具有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的特點,所以若在實驗中發現C組并沒有表現出預期的實驗現象,其最可能的原因是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過低。
18.圖甲為一株水平放置的燕麥幼苗培養一段時間后的生長情況,圖乙和圖丙為橫放后1~4處生長素相對濃度變化曲線(虛線代表既不促進也不抑制時的生長素濃度,虛線上方代表抑制時的生長素濃度,虛線下方代表促進時的生長素濃度)。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通常情況下幼苗根尖或者芽尖產生的生長素通過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向形態學下端運輸,圖甲中橫放的燕麥幼苗出現彎曲生長的原因是受到__________刺激,生長素因發生橫向運輸而分布不均。
(2)圖乙中A1曲線對應圖甲__________(填序號)處的生長素相對濃度變化。測量可知,圖乙中C對應的生長素濃度比圖丙中的D對應的生長素濃度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探究在單側光照射下,生長素的橫向運輸是發生在胚芽鞘尖端還是尖端以下部位,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
①實驗材料及用具:燕麥胚芽鞘、硬紙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②實驗過程:對硬紙盒的處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給予右側單側光照射,分別將云母片插入下圖所示的位置,一段時間后觀察a、b、c三組燕麥胚芽鞘的生長狀況,請預期結果與結論:
Ⅰ.若a直立生長、b彎向光源生長、c彎向光源生長,則胚芽鞘尖端產生的生長素橫向運輸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胚芽鞘尖端產生的生長素橫向運輸發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主動運輸 重力 (2)2 根比莖對生長素更敏感 (3)②一側開孔 Ⅰ.胚芽鞘尖端 Ⅱ.a彎向光源生長、b直立生長、c彎向光源生長 尖端以下部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湄潭县| 平江县| 嘉荫县| 彰武县| 肇州县| 阳东县| 桐乡市| 万盛区| 万全县| 武乡县| 阳原县| 和硕县| 揭阳市| 广东省| 锦州市| 蓬莱市| 佳木斯市| 方正县| 兴业县| 静宁县| 扬中市| 武冈市| 绥德县| 延庆县| 乌拉特前旗| 大石桥市| 沽源县| 柘城县| 郴州市| 平乐县| 阳春市| 青神县| 开封县| 怀仁县| 潞西市| 湖州市| 汉中市| 镇宁| 舞钢市| 自治县| 常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