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重點突破練(四)題組一 植物向光性的實驗1.(2021·江蘇徐州調研)如圖所示,對某植物的莖端進行單側光照射處理一段時間,再將莖尖切下置于空白瓊脂塊上,數小時后將瓊脂塊放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12345678910對點訓練1112131415A.植物莖端A處生長素濃度高于B處B.瓊脂塊X處生長素濃度等于Y處C.去掉尖端的胚芽鞘表現為直立生長D.植物向光生長的原因是生長素分布不均勻√解析 由于受到單側光刺激,生長素在胚芽鞘尖端會向背光側運輸,故A處生長素濃度低于B處,A項錯誤;瓊脂塊X處生長素濃度小于Y處,B項錯誤;由于瓊脂塊內的生長素濃度不相等,所以胚芽鞘會彎曲生長,C項錯誤;植物向光彎曲生長的原因是尖端受到單側光刺激,生長素橫向運輸,造成生長素分布不均勻,D項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2.如圖為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實驗設計,①~⑥是在黑暗環境中對切去尖端的胚芽鞘進行的不同處理和實驗結果。下列分析錯誤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A.該實驗可表明尖端產生的活性物質可擴散到瓊脂塊中B.④和⑥結果表明胚芽鞘彎曲生長與尖端產生的物質分布不均勻有關C.若在單側光照射下進行該實驗,不能得到相同的實驗結果D.設置⑤和⑥組的目的是排除瓊脂塊對胚芽鞘生長的影響√解析 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所以光照對本實驗沒有影響,C項錯誤。3.選取長度相同的幼苗,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給予光照,在不同時間測定胚芽鞘伸長的長度,結果如圖乙。能正確表示對照組、實驗組向光側和背光側三處幼苗伸長長度的曲線依次是123456789101112131415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解析 對照組的胚芽鞘伸長長度應介于實驗組向光側與背光側之間,即曲線②;實驗組向光側生長素濃度低于背光側,生長慢,對應曲線③;背光側生長快,對應曲線①。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4.切除玉米胚芽鞘的尖端,然后在其左側放置含有不同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培養24小時后,胚芽鞘向右彎曲,角度θ如圖甲所示,圖乙是測定的實驗結果。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多選)123456789101112131415A.在放置瓊脂塊前,要將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在蒸餾水中浸泡B.在光下和黑暗處進行該實驗,實驗結果不同C.圖乙說明生長素在較低濃度時能促進植物生長,超過最適濃度則促進作用減弱D.胚芽鞘彎曲生長的原因是瓊脂塊放在胚芽鞘橫切面的一側√√√解析 由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中仍含有少量的生長素,所以在放置瓊脂塊前,要將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在蒸餾水中浸泡,以去除生長素,排除其對實驗的干擾,A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由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不能感應光照,故在光下和黑暗中進行該實驗,實驗結果相同,B錯誤;圖乙說明生長素在較低濃度時能促進植物生長,超過最適濃度則促進作用減弱,但沒有體現抑制作用,C正確;胚芽鞘彎曲生長的原因是瓊脂塊偏放在胚芽鞘橫切面上,造成生長素分布不均勻,D正確。題組二 生長素的作用特點5.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某植物幼苗使其生長,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組別清水甲乙丙丁平均株高(cm)1620385113A.實驗處理的時間長短、用的植物材料和溫度等條件應相同B.甲、乙、丙三組生長素溶液的濃度大小關系是甲<乙<丙C.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植物幼苗生長的影響效果有可能相同D.丁組的濃度條件對幼苗生長有抑制作用√解析 實驗處理的時間長短、用的植物材料和溫度等條件均屬于無關變量,均應相同且適宜,A正確;甲、乙、丙三種生長素溶液的濃度大小關系是不能確定的,甲、乙的濃度都有可能大于丙的,B錯誤;不同濃度的生長素促進作用可能相同,故對植物幼苗生長的影響效果有可能相同,C正確;丁濃度條件下幼苗株高低于對照組,說明該濃度對幼苗生長有抑制作用,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6.取一正常生長的玉米植株水平放置,由于重力影響了生長素的重新分配,根將向地生長,莖將背地生長。如圖是根、莖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曲線,下列括號內用相應字母標出根近地側(a)、遠地側(b)和莖的近地側(c)、遠地側(d)的位置,正確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將根平放時,由于重力的作用,生長素向近地側運輸,導致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遠地側生長素濃度低,又由于根對生長素濃度更敏感,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生長慢,對應圖中a點,遠地側生長素濃度低,生長快,對應圖中b點;同樣由于重力的作用,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但是由于莖適宜生長的生長素濃度高于根,故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生長快,對應圖中c點,遠地側生長素濃度低,生長慢,對應圖中d點,A、C、D錯誤,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7.播種時隨機擺放的種子萌發后,根和莖會出現如圖所示的生長現象,以下對此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多選)A.重力會影響生長素的分布B.植物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C.重力只對根的生長產生影響D.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根的向地生長和莖的背地生長是由于重力影響使生長素分布不均勻,A項正確;植物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B項正確;重力既對根產生影響,也對莖產生影響,C項錯誤;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莖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D項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題組三 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8.用打孔器取多個某植物的葉圓片,平均分為三組,分別置于一定濃度的GA(赤霉素)溶液、BA(一種細胞分裂素)溶液、未加激素的對照組溶液中。一段時間后檢測葉綠素含量,并與實驗前葉圓片中葉綠素的含量進行比較,所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實驗前檢測葉綠素含量是多余的B.GA和BA類調節劑均可用于蔬菜保鮮且效果穩定C.GA和BA作為催化劑降低了葉綠素分解反應的活化能D.GA和BA在阻止葉綠素分解方面相互影響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實驗前檢測葉綠素含量可作為一個對照,不是多余的,A錯誤;與對照組相比,GA、BA均可以延緩葉綠素的分解,故GA、BA類調節劑可以應用于蔬菜保鮮,因為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植物體內不易被分解,故效果穩定,B正確;GA和BA都是植物激素,激素起調節代謝的作用,不能作為催化劑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C錯誤;題干中沒有GA和BA共同作用的組別,故不能說明GA和BA在阻止葉綠素分解方面相互影響,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9.施用外源激素調控植物生長發育是農業生產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多效唑是應用廣泛的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某研究小組探究不同濃度的多效唑對小麥植株內源激素和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過程及結果如下表。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 處理條件測量值蒸餾水10mg/kg多效唑15mg/kg多效唑20mg/kg多效唑細胞分裂素(mg/kg)0.020.030.050.04赤霉素(mg/kg)0.500.410.320.44葉綠素含量(SPAD值)50556156A.多效唑能改變內源激素水平,使葉綠素含量增加B.細胞分裂素可能促進葉綠素合成,赤霉素反之C.多效唑在影響葉綠素含量上具有低濃度促進合成、高濃度抑制合成的作用D.植物的生長發育是多種激素共同作用的結果123456789101112131415√10.為研究植物激素對細胞的影響,某活動小組用2,4-D、NAA培養擬南芥細胞,其中①組不添加外源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②組添加適量2μmol·L-1的2,4-D,③組添加等量2μmol·L-1的NAA,均在相同且適宜條件下培養。部分實驗結果見表(分裂指數是指處于分裂期細胞數占細胞總數的比例)。123456789101112131415組別①②③細胞形態(放大倍數相同)???細胞長寬比1.411.081.54分裂指數(‰)1.052.840.49根據實驗分析不能得出的結論是A.2,4-D、NAA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廣泛、效果穩定等優點B.2,4-D能促進擬南芥細胞的分裂,而NAA有促進細胞伸長的作用C.①組的作用是作對照,此實驗設計仍遵循單一變量原則D.結構A被擠到了細胞的一側,可推測③組細胞已成熟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成熟植物細胞中有大液泡,液泡會把細胞核擠到細胞的一側。③組中細胞內結構A細胞核的位置與①、②兩組不同,被液泡擠到了細胞的一側,可以推測③組細胞有大液泡,已成熟,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組別①②③細胞形態(放大倍數相同)???細胞長寬比1.411.081.54分裂指數(‰)1.052.840.4911.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影響插條生根的因素,以同一植株的枝條為材料開展研究。他們用營養素和生長調節劑X處理枝條后,得到如下結果。據圖分析,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多選)A.營養素比生長調節劑X對插條的生根具有更大的促進作用B.有葉枝條可能會產生與營養素有類似作用的物質C.生長調節劑X對兩種枝條的生根均有較大的促進作用D.營養素對兩種枝條的生根均沒有較大的促進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據圖可知,處理有葉枝條時,生長調節劑X比營養素對插條的生根具有更大的促進作用,A項錯誤;單獨用生長調節劑X處理,無葉枝條生根效果不明顯,有葉枝條生根明顯,用生長調節劑X和營養素處理,無葉枝條和有葉枝條生根數相差不大,據此推測無葉枝條缺乏與營養素有類似作用的物質,有葉枝條可能會產生與營養素有類似作用的物質,B項正確;生長調節劑X對無葉枝條生根的促進作用不明顯,C項錯誤;營養素對兩種枝條的生根均沒有明顯的促進作用,D項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12.為研究生長素(IAA)和赤霉素(GA3)對玉米胚芽鞘生長的影響,得到如下實驗結果。請回答下列問題:綜合強化(1)圖中“?”處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等量蒸餾水(或不加激素)解析 該實驗中,激素屬于自變量,除激素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稱為無關變量。圖中“?”組為對照組,處理方式是不加激素(加等量蒸餾水)。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2)實驗中用激素處理胚芽鞘時,應將IAA加在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加到培養液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實驗中使用的IAA濃度為m,則改用低于m濃度的IAA時,玉米胚芽鞘的長度________(填“會”“不會”或“不一定”)減少。生長素被吸收后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是極性運輸(或生長素只能由形態學上端運輸到形態學下端)不一定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由于生長素被吸收后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是極性運輸,即只能由形態學上端運輸到形態學下端,故實驗中用激素處理胚芽鞘時,應將IAA加在胚芽鞘尖端;若實驗中使用的IAA濃度為m,由于不能確定生長素的最適濃度,故低于m濃度時的生長素的作用可能高于、低于或等于m濃度的促進作用,則改用低于m濃度的IAA時,玉米胚芽鞘的長度不一定減少。123456789101112131415(3)據圖推斷IAA和GA3混合使用后具有______作用。協同解析 據題圖數據可知,IAA和GA3混合使用的一組胚芽鞘的生長明顯高于單獨使用IAA和GA3的組別,說明二者具有協同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4)用一般的理化方法很難檢測出瓊脂塊中生長素的含量。現將某瓊脂塊放在去除尖端的玉米胚芽鞘上,若胚芽鞘能夠生長,說明該瓊脂塊中含有一定量的生長素。該實驗設計有一處明顯的缺陷:____________。缺少對照組解析 實驗設計應遵循對照原則,該實驗的缺陷是缺少對照組,應增加一組將空白瓊脂塊放在去除尖端的玉米胚芽鞘上的實驗。12345678910111213141513.為研究生長素(IAA)和乙烯對植物生命活動調節的影響,選用番茄幼苗做了以下實驗:實驗1:將去掉尖端的番茄幼苗作如圖1所示實驗處理,一段時間后觀察幼苗生長情況。實驗2:將生長兩周的番茄幼苗葉片分別進行A、B兩種處理(A處理:用不同濃度的IAA溶液處理;B處理:在不同濃度的IAA溶液中再分別加入適宜濃度的等量、等濃度的乙烯),3h后測定細胞質膜的通透性,結果如圖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在番茄幼苗中,IAA可由________(一種氨基酸)經過一系列反應轉變而來;其化學本質是_________。(2)實驗1中,幼苗將______(填“向光彎曲”“直立”或“不”)生長,對出現這一現象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色氨酸吲哚乙酸直立瓊脂塊不能感受單側光刺激,下端背光側和向光側IAA分布均勻,生長速度相同(3)據圖2兩組結果推測,A組用高濃度IAA處理后,細胞質膜的通透性明顯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高濃度IAA會促進乙烯的合成,乙烯使細胞質膜的通透性增大14.分析下列單子葉植物幼苗的生長狀態,在橫線上填上標號。K中幼苗的生長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幼苗保持直立生長的是_________,向左彎曲生長的是_______,向右彎曲生長的是___________,生長很少、不彎曲的是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注:K暗箱中幼苗隨暗箱旋轉,L暗箱中幼苗旋轉而暗箱不旋轉。向小孔方向彎曲生長A、E、LF、GC、D、I、JB、H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分析題圖可知,A沒有單側光照射,直立生長;B沒有尖端,生長很少也不彎曲;C左側生長素濃度較高,彎向右側生長,因其沒有尖端,無法感受單側光,單側光對其生長素分布不起作用;D受單側光影響,彎向光源生長;E尖端無法感受單側光,直立生長;F幼苗尖端感受單側光,彎向光源生長;G左側被切除,生長素運輸被阻斷,右側生長素濃度較高,彎向左側生長;H幼苗尖端被云母片切斷,生長很少、不彎曲;123456789101112131415I幼苗右側被云母片切斷,阻隔生長素運輸,左側生長素濃度較高,彎向右側生長;J幼苗尖端能感受單側光刺激,生長素能透過瓊脂塊,彎向光源生長;K幼苗隨暗箱旋轉,幼苗能接收來自小孔的光照,彎向小孔生長;L暗箱中幼苗旋轉而暗箱不轉,故幼苗尖端各部位受光機會均等,幼苗直立生長。15.(2021·湖南常德期末)某生物興趣小組為研究某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長調節劑對其生長的影響,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農業生產中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作為除草劑,可以除去單子葉農作物田間的雙子葉雜草,圖甲中可表示單子葉農作物受不同濃度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影響的是曲線____,可選用圖中____濃度的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作為除草劑。2d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分析可知,圖甲中代表單子葉植物的是曲線2,且可以選擇d濃度的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作為除草劑。(2)圖乙為去掉其頂芽前后,側芽部位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濃度變化及側芽長度變化曲線圖,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__,細胞分裂素對側芽萌動起的作用是______(填“促進”或“抑制”)。123456789101112131415生長素促進解析 分析可知,圖乙中激素甲代表生長素,激素乙代表細胞分裂素,細胞分裂素可以促進側芽萌動。123456789101112131415(3)為研究根的向地生長與生長素和乙烯的關系,該興趣小組又做了這樣的實驗:將該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濃度的生長素的培養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為能源。發現在這些培養液中出現了乙烯,且生長素濃度越高,乙烯的濃度也越高,根尖生長所受的抑制也越強。該實驗的因變量是__________和根的生長情況,該實驗的對照實驗的設計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實驗還說明了不同激素在代謝上存在著相互作用。乙烯濃度放在不含生長素的培養液中,并加入等量蔗糖解析 分析題意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因變量是乙烯濃度和根的生長情況;根據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該實驗的對照實驗應該將根尖放在不含生長素的培養液中,并加入等量蔗糖。將根尖123456789101112131415(4)生產上可用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處理使插條生根,若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濃度較低,可用______(填“浸泡”或“沾蘸”)法處理插條。浸泡解析 生產上可用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處理使插條生根,若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濃度較低,可用浸泡法處理插條;若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濃度較高,可用沾蘸法處理插條。本課結束第四章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重點突破練(四)題組一 植物向光性的實驗1.(2021·江蘇徐州調研)如圖所示,對某植物的莖端進行單側光照射處理一段時間,再將莖尖切下置于空白瓊脂塊上,數小時后將瓊脂塊放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植物莖端A處生長素濃度高于B處B.瓊脂塊X處生長素濃度等于Y處C.去掉尖端的胚芽鞘表現為直立生長D.植物向光生長的原因是生長素分布不均勻答案 D解析 由于受到單側光刺激,生長素在胚芽鞘尖端會向背光側運輸,故A處生長素濃度低于B處,A項錯誤;瓊脂塊X處生長素濃度小于Y處,B項錯誤;由于瓊脂塊內的生長素濃度不相等,所以胚芽鞘會彎曲生長,C項錯誤;植物向光彎曲生長的原因是尖端受到單側光刺激,生長素橫向運輸,造成生長素分布不均勻,D項正確。2.如圖為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實驗設計,①~⑥是在黑暗環境中對切去尖端的胚芽鞘進行的不同處理和實驗結果。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該實驗可表明尖端產生的活性物質可擴散到瓊脂塊中B.④和⑥結果表明胚芽鞘彎曲生長與尖端產生的物質分布不均勻有關C.若在單側光照射下進行該實驗,不能得到相同的實驗結果D.設置⑤和⑥組的目的是排除瓊脂塊對胚芽鞘生長的影響答案 C解析 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所以光照對本實驗沒有影響,C項錯誤。3.選取長度相同的幼苗,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給予光照,在不同時間測定胚芽鞘伸長的長度,結果如圖乙。能正確表示對照組、實驗組向光側和背光側三處幼苗伸長長度的曲線依次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答案 B解析 對照組的胚芽鞘伸長長度應介于實驗組向光側與背光側之間,即曲線②;實驗組向光側生長素濃度低于背光側,生長慢,對應曲線③;背光側生長快,對應曲線①。故選B。4.切除玉米胚芽鞘的尖端,然后在其左側放置含有不同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培養24小時后,胚芽鞘向右彎曲,角度θ如圖甲所示,圖乙是測定的實驗結果。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多選)( )A.在放置瓊脂塊前,要將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在蒸餾水中浸泡B.在光下和黑暗處進行該實驗,實驗結果不同C.圖乙說明生長素在較低濃度時能促進植物生長,超過最適濃度則促進作用減弱D.胚芽鞘彎曲生長的原因是瓊脂塊放在胚芽鞘橫切面的一側答案 ACD解析 由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中仍含有少量的生長素,所以在放置瓊脂塊前,要將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在蒸餾水中浸泡,以去除生長素,排除其對實驗的干擾,A正確;由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不能感應光照,故在光下和黑暗中進行該實驗,實驗結果相同,B錯誤;圖乙說明生長素在較低濃度時能促進植物生長,超過最適濃度則促進作用減弱,但沒有體現抑制作用,C正確;胚芽鞘彎曲生長的原因是瓊脂塊偏放在胚芽鞘橫切面上,造成生長素分布不均勻,D正確。題組二 生長素的作用特點5.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某植物幼苗使其生長,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組別清水甲乙丙丁平均株高(cm)1620385113A.實驗處理的時間長短、用的植物材料和溫度等條件應相同B.甲、乙、丙三組生長素溶液的濃度大小關系是甲<乙<丙C.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植物幼苗生長的影響效果有可能相同D.丁組的濃度條件對幼苗生長有抑制作用答案 B解析 實驗處理的時間長短、用的植物材料和溫度等條件均屬于無關變量,均應相同且適宜,A正確;甲、乙、丙三種生長素溶液的濃度大小關系是不能確定的,甲、乙的濃度都有可能大于丙的,B錯誤;不同濃度的生長素促進作用可能相同,故對植物幼苗生長的影響效果有可能相同,C正確;丁濃度條件下幼苗株高低于對照組,說明該濃度對幼苗生長有抑制作用,D正確。6.取一正常生長的玉米植株水平放置,由于重力影響了生長素的重新分配,根將向地生長,莖將背地生長。下圖是根、莖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曲線,下列括號內用相應字母標出根近地側(a)、遠地側(b)和莖的近地側(c)、遠地側(d)的位置,正確的是( )答案 B解析 將根平放時,由于重力的作用,生長素向近地側運輸,導致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遠地側生長素濃度低,又由于根對生長素濃度更敏感,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生長慢,對應圖中a點,遠地側生長素濃度低,生長快,對應圖中b點;同樣由于重力的作用,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但是由于莖適宜生長的生長素濃度高于根,故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生長快,對應圖中c點,遠地側生長素濃度低,生長慢,對應圖中d點,A、C、D錯誤,B正確。7.播種時隨機擺放的種子萌發后,根和莖會出現如圖所示的生長現象,以下對此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多選)( )A.重力會影響生長素的分布B.植物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C.重力只對根的生長產生影響D.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答案 ABD解析 根的向地生長和莖的背地生長是由于重力影響使生長素分布不均勻,A項正確;植物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B項正確;重力既對根產生影響,也對莖產生影響,C項錯誤;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莖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D項正確。題組三 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8.用打孔器取多個某植物的葉圓片,平均分為三組,分別置于一定濃度的GA(赤霉素)溶液、BA(一種細胞分裂素)溶液、未加激素的對照組溶液中。一段時間后檢測葉綠素含量,并與實驗前葉圓片中葉綠素的含量進行比較,所得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實驗前檢測葉綠素含量是多余的B.GA和BA類調節劑均可用于蔬菜保鮮且效果穩定C.GA和BA作為催化劑降低了葉綠素分解反應的活化能D.GA和BA在阻止葉綠素分解方面相互影響答案 B解析 實驗前檢測葉綠素含量可作為一個對照,不是多余的,A錯誤;與對照組相比,GA、BA均可以延緩葉綠素的分解,故GA、BA類調節劑可以應用于蔬菜保鮮,因為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植物體內不易被分解,故效果穩定,B正確;GA和BA都是植物激素,激素起調節代謝的作用,不能作為催化劑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C錯誤;題干中沒有GA和BA共同作用的組別,故不能說明GA和BA在阻止葉綠素分解方面相互影響,D錯誤。9.施用外源激素調控植物生長發育是農業生產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多效唑是應用廣泛的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某研究小組探究不同濃度的多效唑對小麥植株內源激素和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過程及結果如下表。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 ) 處理條件測量值蒸餾水10mg/kg多效唑15mg/kg多效唑20mg/kg多效唑細胞分裂素(mg/kg)0.020.030.050.04赤霉素(mg/kg)0.500.410.320.44葉綠素含量(SPAD值)50556156A.多效唑能改變內源激素水平,使葉綠素含量增加B.細胞分裂素可能促進葉綠素合成,赤霉素反之C.多效唑在影響葉綠素含量上具有低濃度促進合成、高濃度抑制合成的作用D.植物的生長發育是多種激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答案 C10.為研究植物激素對細胞的影響,某活動小組用2,4-D、NAA培養擬南芥細胞,其中①組不添加外源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②組添加適量2μmol·L-1的2,4-D,③組添加等量2μmol·L-1的NAA,均在相同且適宜條件下培養。部分實驗結果見表(分裂指數是指處于分裂期細胞數占細胞總數的比例)。組別①②③細胞形態(放大倍數相同)細胞長寬比1.411.081.54分裂指數(‰)1.052.840.49根據實驗分析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A.2,4-D、NAA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廣泛、效果穩定等優點B.2,4-D能促進擬南芥細胞的分裂,而NAA有促進細胞伸長的作用C.①組的作用是作對照,此實驗設計仍遵循單一變量原則D.結構A被擠到了細胞的一側,可推測③組細胞已成熟答案 A解析 成熟植物細胞中有大液泡,液泡會把細胞核擠到細胞的一側。③組中細胞內結構A細胞核的位置與①、②兩組不同,被液泡擠到了細胞的一側,可以推測③組細胞有大液泡,已成熟,D正確。11.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影響插條生根的因素,以同一植株的枝條為材料開展研究。他們用營養素和生長調節劑X處理枝條后,得到如下結果。據圖分析,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多選)( )A.營養素比生長調節劑X對插條的生根具有更大的促進作用B.有葉枝條可能會產生與營養素有類似作用的物質C.生長調節劑X對兩種枝條的生根均有較大的促進作用D.營養素對兩種枝條的生根均沒有較大的促進作用答案 AC解析 據圖可知,處理有葉枝條時,生長調節劑X比營養素對插條的生根具有更大的促進作用,A項錯誤;單獨用生長調節劑X處理,無葉枝條生根效果不明顯,有葉枝條生根明顯,用生長調節劑X和營養素處理,無葉枝條和有葉枝條生根數相差不大,據此推測無葉枝條缺乏與營養素有類似作用的物質,有葉枝條可能會產生與營養素有類似作用的物質,B項正確;生長調節劑X對無葉枝條生根的促進作用不明顯,C項錯誤;營養素對兩種枝條的生根均沒有明顯的促進作用,D項正確。12.為研究生長素(IAA)和赤霉素(GA3)對玉米胚芽鞘生長的影響,得到如下實驗結果。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處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2)實驗中用激素處理胚芽鞘時,應將IAA加在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加到培養液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實驗中使用的IAA濃度為m,則改用低于m濃度的IAA時,玉米胚芽鞘的長度________(填“會”“不會”或“不一定”)減少。(3)據圖推斷IAA和GA3混合使用后具有______作用。(4)用一般的理化方法很難檢測出瓊脂塊中生長素的含量。現將某瓊脂塊放在去除尖端的玉米胚芽鞘上,若胚芽鞘能夠生長,說明該瓊脂塊中含有一定量的生長素。該實驗設計有一處明顯的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加等量蒸餾水(或不加激素)(2)生長素被吸收后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是極性運輸(或生長素只能由形態學上端運輸到形態學下端) 不一定(3)協同(4)缺少對照組解析 (1)該實驗中,激素屬于自變量,除激素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稱為無關變量。圖中“?”組為對照組,處理方式是不加激素(加等量蒸餾水)。(2)由于生長素被吸收后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是極性運輸,即只能由形態學上端運輸到形態學下端,故實驗中用激素處理胚芽鞘時,應將IAA加在胚芽鞘尖端;若實驗中使用的IAA濃度為m,由于不能確定生長素的最適濃度,故低于m濃度時的生長素的作用可能高于、低于或等于m濃度的促進作用,則改用低于m濃度的IAA時,玉米胚芽鞘的長度不一定減少。(3)據題圖數據可知,IAA和GA3混合使用的一組胚芽鞘的生長明顯高于單獨使用IAA和GA3的組別,說明二者具有協同作用。(4)實驗設計應遵循對照原則,該實驗的缺陷是缺少對照組,應增加一組將空白瓊脂塊放在去除尖端的玉米胚芽鞘上的實驗。13.為研究生長素(IAA)和乙烯對植物生命活動調節的影響,選用番茄幼苗做了以下實驗:實驗1:將去掉尖端的番茄幼苗作如圖1所示實驗處理,一段時間后觀察幼苗生長情況。實驗2:將生長兩周的番茄幼苗葉片分別進行A、B兩種處理(A處理:用不同濃度的IAA溶液處理;B處理:在不同濃度的IAA溶液中再分別加入適宜濃度的等量、等濃度的乙烯),3h后測定細胞質膜的通透性,結果如圖所示。(1)在番茄幼苗中,IAA可由__________________(一種氨基酸)經過一系列反應轉變而來;其化學本質是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1中,幼苗將__________________(填“向光彎曲”“直立”或“不”)生長,對出現這一現象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據圖2兩組結果推測,A組用高濃度IAA處理后,細胞質膜的通透性明顯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色氨酸 吲哚乙酸 (2)直立 瓊脂塊不能感受單側光刺激,下端背光側和向光側IAA分布均勻,生長速度相同 (3)高濃度IAA會促進乙烯的合成,乙烯使細胞質膜的通透性增大14.分析下列單子葉植物幼苗的生長狀態,在橫線上填上標號。K中幼苗的生長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幼苗保持直立生長的是__________,向左彎曲生長的是__________,向右彎曲生長的是________________,生長很少、不彎曲的是________。注:K暗箱中幼苗隨暗箱旋轉,L暗箱中幼苗旋轉而暗箱不旋轉。答案 向小孔方向彎曲生長 A、E、L F、G C、D、I、JB、H解析 分析題圖可知,A沒有單側光照射,直立生長;B沒有尖端,生長很少也不彎曲;C左側生長素濃度較高,彎向右側生長,因其沒有尖端,無法感受單側光,單側光對其生長素分布不起作用;D受單側光影響,彎向光源生長;E尖端無法感受單側光,直立生長;F幼苗尖端感受單側光,彎向光源生長;G左側被切除,生長素運輸被阻斷,右側生長素濃度較高,彎向左側生長;H幼苗尖端被云母片切斷,生長很少、不彎曲;I幼苗右側被云母片切斷,阻隔生長素運輸,左側生長素濃度較高,彎向右側生長;J幼苗尖端能感受單側光刺激,生長素能透過瓊脂塊,彎向光源生長;K幼苗隨暗箱旋轉,幼苗能接收來自小孔的光照,彎向小孔生長;L暗箱中幼苗旋轉而暗箱不轉,故幼苗尖端各部位受光機會均等,幼苗直立生長。15.(2021·湖南常德期末)某生物興趣小組為研究某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長調節劑對其生長的影響,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農業生產中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作為除草劑,可以除去單子葉農作物田間的雙子葉雜草,圖甲中可表示單子葉農作物受不同濃度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影響的是曲線____________,可選用圖中__________濃度的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作為除草劑。(2)圖乙為去掉其頂芽前后,側芽部位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濃度變化及側芽長度變化曲線圖,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______,細胞分裂素對側芽萌動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填“促進”或“抑制”)。(3)為研究根的向地生長與生長素和乙烯的關系,該興趣小組又做了這樣的實驗:將該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濃度的生長素的培養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為能源。發現在這些培養液中出現了乙烯,且生長素濃度越高,乙烯的濃度也越高,根尖生長所受的抑制也越強。該實驗的因變量是________和根的生長情況,該實驗的對照實驗的設計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實驗還說明了不同激素在代謝上存在著相互作用。(4)生產上可用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處理使插條生根,若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濃度較低,可用____________(填“浸泡”或“沾蘸”)法處理插條。答案 (1)2 d (2)生長素 促進 (3)乙烯濃度 將根尖放在不含生長素的培養液中,并加入等量蔗糖 (4)浸泡解析 (1)分析可知,圖甲中代表單子葉植物的是曲線2,且可以選擇d濃度的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作為除草劑。(2)分析可知,圖乙中激素甲代表生長素,激素乙代表細胞分裂素,細胞分裂素可以促進側芽萌動。(3)分析題意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因變量是乙烯濃度和根的生長情況;根據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該實驗的對照實驗應該將根尖放在不含生長素的培養液中,并加入等量蔗糖。(4)生產上可用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處理使插條生根,若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濃度較低,可用浸泡法處理插條;若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濃度較高,可用沾蘸法處理插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四章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重點突破練(四).docx 第四章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重點突破練(四).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