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4.2.3 母親河 同步訓練(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4.2.3 母親河 同步訓練(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四單元
中華各族人民的家園
第二課
山川秀美
第三框
母親河
一、選擇題
2019年4月1日12時,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進入全域禁漁期。讀某地貌景觀圖(左圖)及黃河水系圖(右圖),完成下面小題。
1.對黃河干流各河段特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甲河段有凌汛現象
B.乙河段含沙量劇增
C.丙河段已成為“地上河”
D.各河段均有結冰期
2.圖示地貌區域,流經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3.下列關于黃河全流域禁漁的敘述,正確的是(

A.促進黃河航運業的發展
B.促進黃河旅游業的發展
C.促進黃河漁業高質量發展
D.擴大流域周邊圍網養殖規模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習主席在河南考察。他強調指出:要保障黃河長治久安。黃河水少沙多、水沙關系不協調,是黃河復雜難治的癥結所在。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4.有關黃河流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黃土高原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被譽為“烏金三角”
B.黃河下游落差大,適合建造水電站
C.提升黃河流域經濟的關鍵是抑制人口增長
D.黃河為我國第二長河,河流徑流量大,適合發展航運
5.在黃土高原治理中,植樹種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美觀養眼②減少徑流③固定表土④減少水土流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下列解決黃河下游地區“水少沙多”問題的建議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中上游地區退耕還林還草,加強水土保持②植樹造林,遏制北方地區的沙塵暴天氣③中游地區實施天然降水收集與儲集工程④加強流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與調度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位于貴州省。目前,該望遠鏡已確認了多顆新發現的脈沖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圖示點線是省區分界線,圖中數字代表貴州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對圖中信息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省主要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
B.②境內的山脈是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武夷山
C.③境內汽車車牌上標識的漢字多為“渝”
D.④境內的A處位于一、二級階梯交界處,水能資源十分豐富
讀長江流域略圖,完成下面小題。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長江發源于西藏自治區,流經四川、重慶等省級行政單位
B.甲地出現泥沙淤積、洪澇災害等環境問題
C.武漢交通方便,嘉陵江與長江在此交匯
D.乙處流量較大,適合發展航運
10.長江流域洪澇災害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的地區是(

A.上游地區
B.中下游地區
C.入海口附近
D.源頭
11.甲、乙兩地適宜開發的資源分別為(

A.水運石油
B.水能煤炭
C.水能水運
D.水能森林
下圖示意黃河流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2.對①河段的開發利用主要是(

A.引水灌溉
B.建水電站
C.水產養殖
D.發展航運
13.治理②河段的主要措施是(

A.退田還湖
B.封山育林
C.加固堤壩
D.拓寬河道
讀我國長江(武漢段)和黃河(桃花峪段)年徑流量變化曲線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4.長江和黃河的汛期都在夏季,主要原因是(

A.均受季風氣候影響,夏季降水多
B.均夏季氣溫高,源頭的冰雪融水多
C.均流域面積大,支流眾多
D.均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
15.下列關于長江、黃河流域開發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長江上游陡坡墾殖
B.黃河中游植樹種草
C.長江中游圍湖造田
D.黃河下游發展水電
二、非選擇題
16.“黃河流域必須下大力氣進行大保護、大治理,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路子”。某校初中生在老師幫助下圍繞不同主題展開對黃河流域的學習。依據下圖“黃河流域略圖”和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第一小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1)黃河發源于____北麓,中游有____等支流匯入,最終注入渤海,是我國第二大河。
第二小組:引黃古灌區,千秋流淌惠澤至今
資科:寧夏平原是黃河上游第一大平原,寧夏引黃古灌溉區被列入2017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2)寧夏平原受____氣候影響,降水少,當地人引黃河水灌溉農田,引黃古灌溉區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有利于____。(單選)
①保護和利用古代灌溉工程②擴大農田灌溉面積③挖掘和宣傳灌溉工程發展史④改變大氣降水總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第三小組:小浪底水利樞紐,防洪減淤生態保障
(3)黃河中游段含沙量____,是因其主要流經____(地形區),____嚴重。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調水調沙作用明顯,大壩下游的黃河干流輸沙量明顯____。
第四小組:樹立大流域觀念,促進流域高質量發展
(4)從協同發展的角度看,以下各省區做法正確的是(

①青海加強生態修復,保護水源涵養區②寧夏調整農業結構,改進灌溉技術
③陜西增加耕地面積,擴大畜養規模④山東加固沿河大堤,加強濕地建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長江中下游洪澇災害頻發,采取的治理措施有____(至少兩條)。
17.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讀“長江、黃河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長江、黃河發源地所在地形區A是________高原,位于我國地勢的第________級階梯。
(2)圖中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的分水嶺是________,它大致與我國的________mm等年降水量線吻合。
(3)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原因是_______。
(4)參照“長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示意圖”,分析回答長江上游與中下游面臨的生態問題之間有關系嗎?為什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四單元
中華各族人民的家園
第二課
山川秀美
第三框
母親河
一、選擇題
2019年4月1日12時,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進入全域禁漁期。讀某地貌景觀圖(左圖)及黃河水系圖(右圖),完成下面小題。
1.對黃河干流各河段特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甲河段有凌汛現象
B.乙河段含沙量劇增
C.丙河段已成為“地上河”
D.各河段均有結冰期
2.圖示地貌區域,流經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3.下列關于黃河全流域禁漁的敘述,正確的是(

A.促進黃河航運業的發展
B.促進黃河旅游業的發展
C.促進黃河漁業高質量發展
D.擴大流域周邊圍網養殖規模
【答案】1.A
2.C
3.C
【解析】1.讀圖可知,甲是黃河發源地附近,沒有凌汛現象;故A不正確,符合題意。乙是中游河段,流經黃土高原,水士流失嚴重,所以河流含沙量大,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丙處是下游河段,為"地上河"
,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黃河位于西北地區和北方地區,季寒冷,各河段均有結冰期,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根據題意選A。
2.讀圖可知,根據圖中地貌看,
是我國的黃土高原,黃土高原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降水集中在7、8月份,地表徑流的侵蝕力強、水土流失嚴重,因此含沙量最大。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
3.黃河全流域禁漁與黃河航運業的發展無關,故A錯誤。黃河全流域禁漁不會促進黃河旅游業的發展,故B錯誤。黃河全流域禁漁利于漁業資源繁衍生息,促進黃河漁業高質量發展,故C正確。黃河全流域禁漁不會擴大流域周邊圍網養殖規模,故D錯誤。故答案選擇C。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了解黃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黃河地處北方,有結冰期,由于流經黃土高原,含沙量大,部分河段有凌汛現象。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習主席在河南考察。他強調指出:要保障黃河長治久安。黃河水少沙多、水沙關系不協調,是黃河復雜難治的癥結所在。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4.有關黃河流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黃土高原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被譽為“烏金三角”
B.黃河下游落差大,適合建造水電站
C.提升黃河流域經濟的關鍵是抑制人口增長
D.黃河為我國第二長河,河流徑流量大,適合發展航運
5.在黃土高原治理中,植樹種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美觀養眼②減少徑流③固定表土④減少水土流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下列解決黃河下游地區“水少沙多”問題的建議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中上游地區退耕還林還草,加強水土保持②植樹造林,遏制北方地區的沙塵暴天氣③中游地區實施天然降水收集與儲集工程④加強流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與調度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4.A
5.C
6.D
【解析】4.黃土高原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以煤炭為主,烏金三角是指晉、陜、內蒙古等地區,A正確;黃河下游流經華北平原,地形平坦,落差小,水能資源匱乏,不適宜建造水電站,B錯誤;黃河流域經濟發展的關鍵是保護生態,減少自然災害,實現可持續發展,C錯誤;黃河流經半濕潤區、半干旱區,降水較少,河流徑流量較小,D錯誤;故選A。
5.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植被破壞,土壤裸露,一遇暴雨,水土流失嚴重,因此黃土高原重點治理水土流失,首先要植樹造林,主要目的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故選C。
6.沙塵暴形成的三個原因是大風、地面沙塵物質、不穩定的空氣狀態,植樹造林只能減少沙塵不能遏制沙塵暴天氣,②錯誤;中游地區流經黃土高原,氣候較為干旱,植被稀少,土質疏松,地表儲水困難,水土流失嚴重,③錯誤;中上游地區退耕還林還草,加強水土保持,可減少泥沙進入河道在下游堆積,①正確;加強流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與調度,合理解決下游城市缺水問題,④正確。故選D。
【點睛】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植樹種草,增加植被覆蓋率;打壩淤地,修建梯田;保塬、護坡、固溝;平整土地,修建水庫;小流域綜合治理等。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位于貴州省。目前,該望遠鏡已確認了多顆新發現的脈沖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圖示點線是省區分界線,圖中數字代表貴州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對圖中信息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省主要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
B.②境內的山脈是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武夷山
C.③境內汽車車牌上標識的漢字多為“渝”
D.④境內的A處位于一、二級階梯交界處,水能資源十分豐富
【答案】7.A
8.C
【解析】7.圖中各省區中,根據省區輪廓圖可知,表示貴州省的是①;②是湖南省,③是重慶市,④是湖北省,故選A。
8.①貴州省主要位于云貴高原,故A錯誤。②湖南省境內的山脈是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雪峰山,故B錯誤。③重慶市境內汽車車牌上標識的漢字多為“渝”,故C正確。④湖北省境內的A處位于二、三級階梯交界處,水能資源十分豐富,故D錯誤。故選C。
【點睛】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各省區面積大小、人口多少差異很大;南方地區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較小。
讀長江流域略圖,完成下面小題。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長江發源于西藏自治區,流經四川、重慶等省級行政單位
B.甲地出現泥沙淤積、洪澇災害等環境問題
C.武漢交通方便,嘉陵江與長江在此交匯
D.乙處流量較大,適合發展航運
10.長江流域洪澇災害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的地區是(

A.上游地區
B.中下游地區
C.入海口附近
D.源頭
11.甲、乙兩地適宜開發的資源分別為(

A.水運石油
B.水能煤炭
C.水能水運
D.水能森林
【答案】9.D
10.B
11.C
【解析】9.長江發源于青海省三江源地區,流經四川、重慶等省級行政單位,A錯誤。甲地地形多山,洪澇災害少,B錯誤。武漢交通方便,長江最大支流,漢江與長江在此交匯,C錯誤。乙處位于長江中游,流量較大,適合發展航運,D正確。故選D。
10.長江中下游地區地勢低平,洪峰流量大,加上圍湖造田、泥沙淤積(中游荊江形成地上河)等原因,導致泄洪不暢,洪澇頻率高,中下游地區人口、產業密度大,容易受洪澇災害危害,導致洪澇災害最嚴重,因此長江流域洪澇災害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的地區是中下游地區,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1.甲地勢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乙地形平坦,河流流量大,適合航運,兩地適宜開發的資源分別為水能、水運,C正確,ABD錯誤,故選C。
【點睛】水能資源豐富需要兩個條件:降水多流量大;地勢落差大;水運條件需要地形平坦,結冰期短,沿岸人口。城市密集,經濟發達,運輸需求量大。
下圖示意黃河流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2.對①河段的開發利用主要是(

A.引水灌溉
B.建水電站
C.水產養殖
D.發展航運
13.治理②河段的主要措施是(

A.退田還湖
B.封山育林
C.加固堤壩
D.拓寬河道
【答案】12.A
13.C
【解析】本題考查了黃河的貢獻、黃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危害。
12.①河段位于河套平原附近,黃河兩岸修建了許多引黃工程,提供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黃河為沿岸地區提供了灌溉之利,A正確。故選A。
13.②河段位于黃河下游,黃河進入華北平原,河道變得寬闊平坦,水流速度減慢,河水挾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形成“地上河”。治理措施為加固黃河大堤,疏通河道,C正確。故選C。
【點睛】本題考查了黃河的貢獻、黃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危害,讀圖結合所學知識解答即可。
讀我國長江(武漢段)和黃河(桃花峪段)年徑流量變化曲線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4.長江和黃河的汛期都在夏季,主要原因是(

A.均受季風氣候影響,夏季降水多
B.均夏季氣溫高,源頭的冰雪融水多
C.均流域面積大,支流眾多
D.均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
15.下列關于長江、黃河流域開發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長江上游陡坡墾殖
B.黃河中游植樹種草
C.長江中游圍湖造田
D.黃河下游發展水電
【答案】14.A
15.B
【解析】14.內流河水源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補給,影響因素是氣溫。我國夏季氣溫高,因此內流河的汛期就出現在夏季。外流河水源主要靠降水補給,外流區受夏季風影響顯著,夏季降水多,因此,汛期也出現在夏季,長江、黃河位于季風區,降水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汛期是夏季。故A正確。故選A。
15.長江上游陡坡墾殖,造成水土流失,淤積河道,故A不符合題意。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沙,特別是黃土高原地區種樹植草,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減少泥沙下泄,故B符合題意。長江中游洞庭湖圍湖造田,使得洞庭湖面積不斷縮小,調蓄功能日趨減弱,故C不符合題意。黃河上游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適合建立水電站,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
【點睛】本題考查了外流河、內流河豐水期在夏季的原.因,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記內流河與外流河的水源;長江、黃河的開發和利用,要理解記憶。
二、非選擇題
16.“黃河流域必須下大力氣進行大保護、大治理,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路子”。某校初中生在老師幫助下圍繞不同主題展開對黃河流域的學習。依據下圖“黃河流域略圖”和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第一小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1)黃河發源于____北麓,中游有____等支流匯入,最終注入渤海,是我國第二大河。
第二小組:引黃古灌區,千秋流淌惠澤至今
資科:寧夏平原是黃河上游第一大平原,寧夏引黃古灌溉區被列入2017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2)寧夏平原受____氣候影響,降水少,當地人引黃河水灌溉農田,引黃古灌溉區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有利于____。(單選)
①保護和利用古代灌溉工程②擴大農田灌溉面積③挖掘和宣傳灌溉工程發展史④改變大氣降水總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第三小組:小浪底水利樞紐,防洪減淤生態保障
(3)黃河中游段含沙量____,是因其主要流經____(地形區),____嚴重。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調水調沙作用明顯,大壩下游的黃河干流輸沙量明顯____。
第四小組:樹立大流域觀念,促進流域高質量發展
(4)從協同發展的角度看,以下各省區做法正確的是(

①青海加強生態修復,保護水源涵養區②寧夏調整農業結構,改進灌溉技術
③陜西增加耕地面積,擴大畜養規模④山東加固沿河大堤,加強濕地建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長江中下游洪澇災害頻發,采取的治理措施有____(至少兩條)。
【答案】(1)
巴顏喀拉山脈
渭河(或汾河)
(2)B
(3)

黃土高原
水土流失
減少
(4)C
(5)植樹種草;退耕還湖;裁彎取直;加固大堤;修分洪、蓄洪工程)(至少兩條)
【解析】本大題以黃河流域圖為材料,涉及黃河和長江的開發與治理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知識遷移運用能力,人地協調觀、區域認知等地理學科素養。
(1)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流經九省區,注入渤海,是我國第二長河,在中游匯入渭河、汾河等大型支流,其中渭河是黃河的第一大支流,下游為地上河,支流少。
(2)據圖可判斷寧夏為西北內陸,為干旱的溫帶大陸氣候,降水較少,當地人自古以來引黃河水灌溉發展灌溉農業,成為“塞上江南”,引黃古灌區申遺成功的意義是保護古渠道、傳承歷史優秀文化、更好發揮灌溉功能等,①③正確;引黃古灌溉區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不會擴大農田灌溉面積和改變大氣降水總量,②④錯誤。①③正確,故選B。
(3)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當地多暴雨、土質疏松、亂砍濫伐,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大,據圖判斷小浪底水利樞紐位于黃河中游,具有調水調沙作用,2001年工程竣工后,小浪底以上河段大于以下河段,大壩下游的黃河干流輸沙量比中游段明顯減少。
(4)流域發展要考慮流域內各區域的綜合效益,青海位于上游源頭區,草場退化嚴重,主要任務是保護生態,涵養水源,①正確;寧夏平原是引黃灌溉區,需要發展節水農業,節約水源,②正確;陜西位于黃河的中游,水土流失嚴重,需要植樹造林,保持水土,若盲目的增加耕地面積,擴大畜養規模,會加劇水土流失,③錯誤;山東位于黃河下游,地上河容易造成河堤決口形成洪澇災害,所以需要加固沿河大堤,保護入海口的濕地環境,④正確。①③④正確,故選C。
(5)長江中上游營建防護林,減輕長江上游的水土流失。修建三峽水庫可以攔蓄上游來水,減輕中下游防洪壓力;荊江裁彎取直使長江水更加順利排泄;加固江防大堤可以防止堤壩崩潰,洪水泛濫;分洪、蓄洪工程可以減輕長江下游的防洪壓力。禁止陡坡開荒;實行退耕還林、退田還湖。
17.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讀“長江、黃河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長江、黃河發源地所在地形區A是________高原,位于我國地勢的第________級階梯。
(2)圖中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的分水嶺是________,它大致與我國的________mm等年降水量線吻合。
(3)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原因是_______。
(4)參照“長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示意圖”,分析回答長江上游與中下游面臨的生態問題之間有關系嗎?為什么?
【答案】(1)
青藏

(2)
秦嶺
800
(3)上游流經階梯交界處(一、二級階梯交界處,二、三級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
(4)有
上游地形崎嶇,降水豐沛,引發水土流失,導致中下游泥沙淤積和洪澇災害
【解析】本題組主要考查長江和黃河的基本知識,考查識記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主要通過所學知識進行解答。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黃河分別發源于唐古拉山和巴顏喀拉山,位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國第一階梯;
(2)根據所學知識和圖像可知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是秦嶺;秦嶺淮河線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mm,秦嶺淮河線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mm,因此也是800mm等降水量線。
(3)水能資源的豐富程度主要取決于河流的水量和地勢落差,長江水能資源主要在上游河段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地區處于一、二、三級階梯的交界處,地勢落差大。
(4)從圖中的信息可知上游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下游的問題是泥沙淤積、洪澇災害、水污染等。他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上游地形崎嶇,降水豐沛,引發水土流失,流失的水土進入河流,使河流的含沙量劇增,導致下游泥沙淤積和洪澇災害。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华县| 福海县| 波密县| 读书| 旌德县| 砀山县| 哈巴河县| 旺苍县| 通江县| 马鞍山市| 逊克县| 三穗县| 岳池县| 师宗县| 乌兰察布市| 东乡族自治县| 库尔勒市| 屏南县| 南康市| 揭西县| 乡城县| 泸溪县| 柯坪县| 长治县| 高州市| 贵州省| 印江| 昌黎县| 乐昌市| 南平市| 宽城| 南昌市| 重庆市| 黄浦区| 宁乡县| 慈利县| 垣曲县| 太仓市| 浑源县| 淳化县| 蓬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