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一課豐富的社會生活第二節在社會中成長學習目標了解個人成長離不開社會的原因熟悉親社會行為的含義與表現理解養成親社會行為的原因/重要性(重點)123理解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方法(難點)4他們擁有著高學歷,卻歸隱山林90后女子在終南山潛心修行5年有余,碩士畢業的她也曾像大部分大學生一樣,迷失在喧鬧繁華的大城市中,之后迫于種種外界的壓力,讓她最終選擇遠離那個燈紅酒綠的是非之地,來到無人知曉的深山中隱居修行,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這位剛名校本科畢業不久的男子,還沒畢業的時候,就已經計劃著要逃離城市,過上隱居的生活了。當初他把這個想法告訴家人時,他的父母險些就被他這個決定氣到暈厥,原本以為他會在畢業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成家立業。思考:以上這些高學歷人士歸隱的生活方式,你向往嗎?你是如何看待這種現象的?這種行為不值得提倡只有通過社會,我們才能真正實現由“生物的我”向“社會的我”的轉變,才能真正實現我們人生的社會價值。這啟示我們融入社會有什么意義?在社會中成長教材P7相關鏈接:什么是社會化剛出生的人,僅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類特征,但還不具備人的品質。通過學習社會知識、從生物人變成社會人,完成了人的社會化。是指一個人從最初的自然的生物個體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生物人社會人社會化1、社會化的含義說說你的生活經歷,跟同學交流分享你的付出和收獲。法律宣講鄉村實踐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增強了社會責任感、豐富了精神生活、陶冶了情操、鍛煉了自己的能力……保護環境關愛老人①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1.為什么說人離不開社會?社會化是一個人從最初的自然的生物個體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人的成長事不斷社會化的過程。?問題導學父母的撫育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社會的關心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合格的社會成員社會化書籍電視1.說說我們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物質物質精神精神2.它們是怎樣生產出來的?與哪些人有聯系?農民通過翻地、播種、施肥、收割等一系列艱辛勞動得到糧食,糧食加工成面粉或大米,通過市場銷售,飯店師傅或父母購買大米或面粉,經過蒸煮才變成可口的食物。食物是怎么來的?我們使用的課本等學習用品通過印刷廠印刷后,再通過書店等渠道到我們手中。學習用品是怎么來的?紡織工人用紡織機把棉或人造纖維紡成紗線,再將紗線織成布料,再到制衣廠制成衣服。衣服是怎么來的?①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②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③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1.為什么個人要在社會課堂中成長?(個人的成長與社會生活的關系)課堂筆記什么是親社會行為?1.什么是親社會化行為?藍天救援親社會行為(也叫積極的社會行為)是指有益于他人和社會的行為。無償獻血例如謙讓、分享、合作、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行為。第1段①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第1段第4行②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第3段第2行③參與社會的過程,既是體驗社會生活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第3段第3行④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3.青少年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意義)?P8時代社會調查結合圖片和你參加的實踐活動,談談如何做到親社會行為?志愿服務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小小交警志愿者活動為災區捐款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③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4.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P8第2段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③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向居民宣傳防疫知識;打掃社區衛生,宣傳垃圾分類;看望敬老院的老人;幫助維護交通秩序;………拓展延伸說一說:我們能參加哪些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中成長在社會課堂中成長養成親社會行為什么是親社會行為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課堂小結1.10年來,劉艷芬個人累計收養或倡議救助孤兒,貧困,失親,留守,殘疾兒童近20人,個人資助和號召志愿者累計捐款100余萬元,被評為威海市“最美志愿者”。經過大群眾推選和評議,他被推選為“中國好人榜”,這表明①親近社會能獲得社會的認可②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③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④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回報和精神滋養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③A課堂練習2.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日益臨近,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服務冬奧會的行列,很多學生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做志愿者,積極做各種服務工作。他們的行為體現了①關心社會,關注國家大事②在社會這個大課堂里親身實踐,鍛煉自己③親近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④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A3.手機種樹、走路捐步、一元購畫……時下網絡公益對很多人來說已不陌生。“人人公益、隨手公益、指尖公益”既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日漸成為社會文明的一種新風尚。積極參加網絡公益活動能使我們()A.體驗生活變化,領略現代文明C.提高文化素養,突出個人發展B.學會親近社會,自覺服務社會D.強調服務社會,追求獲取報酬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pptx 90后女孩小鳳.mp4 人的社會化.mp4 大同十八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視頻剪輯.mp4 打完疫苗后用獻血回報.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