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7張PPT)第一課豐富的社會生活第一單元走進社會生活1.2在社會中成長學習目標了解個人成長離不開社會的原因熟悉親社會行為的含義與表現理解養成親社會行為的原因/重要性(重點)123理解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方法(難點)4自主預習1.什么是社會化?2.為什么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3.什么是親社會行為?4.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5.如何養成親社會的行為?在社會課堂中成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他說不動,我們就不動,他說動,我們再動人民日報評價他:“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收獲一:關鍵人物:】1936年鐘南山出生于一個醫學世家,父親鐘世藩是我國著名的兒科專家。父親曾教育他:“一個人能夠為人類創造點東西,那就沒有白活。”父親教會他的,是作為一個醫生嚴謹、踏實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片段一:無私奉獻父親☆在幼年時期,鐘南山受到誰的影響,逐漸形成了什么價值觀?【收獲二:關鍵人物:】進入中學之后,在老師的教育下他開始努力學習,確定理想目標,這對后來他能比較順利地考上大學學習醫學的有關知識起到了積極作用。片段二:知識老師☆在這一片段中,他在誰的幫助下,收獲了什么成果?【收獲三:關鍵人物:】鐘南山堪稱國內最有文化的業余運動員。在北醫大上學期間,他被抽調到北京市集訓隊訓練,準備參加第一屆全運會。每天5點半放學后,他都要堅持跑步訓練,到了集訓地之后,他更學會了遵守訓練規則。片段三:遵守規則社會☆鐘南山從這件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收獲四:關鍵人物:】讀初二時,鐘南山的同學關系不太好,同學要他幫助或對他有意見時,他就不太高興。直到一個同學尖銳地指出,他對集體不關心,較自私。他想了好幾天,才醒悟過來,一下子發生了改變,變成了總替別人著想,也贏得了良好的人際關系。片段四:能力提高同學☆鐘南山從這件事中獲得了什么?關鍵人物是誰?父母的撫育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社會的關愛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生物個體社會成員社會化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社會化1是指一個人從最初的自然的生物個體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在社會生活中,我們通過學習社會知識,了解和認識社會,并從中獲得社會經驗,形成社會認可的思維和行為方式。23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為什么說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1.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地里的棉花商場的成衣衣服的加工我們的衣離不開他人和社會果園的水果餐桌上的美食市場上的蔬菜我們的食離不開他人和社會正在施工的樓房自己的家購買商品房我們的住離不開他人和社會生產汽車開車行走在路上銷售汽車我們的行離不開他人和社會伐木紙漿生產成品紙創作編輯印刷裝訂成品書我們的學習離不開他人和社會娛樂行食衣住 綜上所述,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的生存與發展都離不開社會,我們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娛樂為什么要在社會課堂中成長?①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②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③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課堂筆記思考:鴻星爾克積極向河南災區捐款,伸出援助之手,這是什么行為?為什么會受到網友的“野性消費”?在艱難維持運轉的同時,吳榮照帶領企業一直在回饋社會七嘴八舌問題:鴻星爾克積極向有困難的災區和群眾捐贈物資,伸出援助之手,這是什么行為?親社會行為養成親社會行為養成親社會行為結合課本談談親社會行為有哪些表現?親社會行為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來的那些有利于社會和他人的行為。??親社會行為的含義互助X√X√感悟人生案例分析1977年,孫小果出生在云南昆明一個公安家庭。1977年,孫小果出生在云南昆明一個公安家庭。父母感情一直不好,經常吵架、打架。爸爸酗酒,每次喝醉了就對妻子、兒子拳打腳踢。暴力充斥了孫小果的整個童年,他曾在日記里寫道:“父母吵架打架,覺得身邊充滿了暴力,整個社會生活都充斥著暴力。”在暴力環境中長大的孫小果,也堅信,只有拳頭才能解決問題。誰敢不服,打一頓就好了。暴力的種子,就這樣在他的心中種下從小他就是個混混,不愛讀書,時常領著一群比自己年紀小的人在娛樂場所、游戲廳游蕩。母親覺得孩子還小,長大以后就懂事了。原本還心存恐懼的孫小果,在媽媽的縱容下,越加囂張跋扈,目無法紀。有人說助人是成年人的事,與青少年無關,你如何看?惡人孫小果的成長經歷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必要性)一位15歲的少年在網絡上火了,網友盛贊他為“中國好少年”。他義務當“單車獵人”,一有空就去巡視共享單車,進行車況檢查、整理單車并勸阻未滿12歲的孩子騎車。少年是河南鄭州人,目前還是一位在校學生。他稱曾看到幾個孩子飆單車摔倒了,從此開始勸阻孩子騎行并義務維修單車,以后還會堅持義務當“單車獵人”。養成這種行為有什么好處?有利于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必要性)01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重要性)02參與社會的過程,既是體驗社會生活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重要性)03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敬老院慰問老人無償獻血義務植樹研學旅行視頻分享張桂梅的舉動啟發我們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我們要關心社會發展。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③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②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③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如何養成親社會的行為?在社會中成長一、在社會課堂中成長二、養成親社會行為1.社會化3.什么是親社會行為(是什么)4.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為什么)2.個人與社會的關系5.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怎么辦)本課小結1.寒冬的開封,有人在外賣平臺點了50份熱粥,備注:“麻煩將粥就近送給路邊除雪的環衛工人和正在送外賣的小哥。”接單的店長一看,悄悄給這份訂單又加了量。送餐員也沒一人獨攬,立馬將生意分享給10個同事……這表明()①社會生活充滿是非善惡②關愛他人,有利于社會和諧穩定③真善美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和感染力④親社會行為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D2.社會發展對個人素質提出了新要求。對于中學生來說,積極參與社會生活有利于()①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學到真實本領②認識更多的朋友,早期發財致富③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④磨練堅強意志,提高自身素質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C3.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日益臨近,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服務冬奧會的行列,很多學生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做志愿者,積極做各種服務工作。他們的行為體現了()①關心社會,關注國家大事②在社會這個大課堂里親身實踐,鍛煉自己③親近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④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A顆粒歸倉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知道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2022學年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1.2在社會中成長(47張).pptx 七一勛章獲得者:優秀人民教師張桂梅.mp4 什么是社會化.mp4 錄屏.mp4 鴻星爾克向河南災區捐款.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