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日本何時宣布無條件投降,何時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1945年8月15日1945年9月2日人民歡慶抗日戰爭勝利第一課兩種命運的決戰新知導入第四單元中國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解放戰爭(1946.6——1949.4.23)和平民主獨裁統治光明黑暗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第一框內戰的爆發一、兩種不同的建國主張1945年8月,《新華日報》上發表了一封讀者來信:中國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沒有享受過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敵人的侵略,一面不斷內戰,……我們對于戰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饑餓的人等飯吃那樣的急迫……我們反對內戰,不管用什么法律來解釋,我們還是要反對,如果內戰,全中國人民都要遭受無窮的損害……渴望和平、民主,反對內戰中國百姓:我們這次大會是關系全中國4.5億人民命運的一次大會,我們的任務就是應當用全力去爭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運,反對另一種黑暗的前途和命運。——毛澤東在中共七大開幕詞中講話“今日的中心,在于消滅共產黨!日本是我們國外的敵人,中共是我們國內的敵人!只有消滅中共,才能達成我們的任務。”——1945年5月國民黨“六大”,蔣介石的講話消滅共產黨,維護一黨專制,甚至不惜使用武力。爭取和平和民主共產黨:國民黨:(美國)在中國所追求的長遠目標是推動建立一個穩定、統一的親美政府,而短期目標首先是“阻止共產黨完全控制中國”。———《美國外交文集》實行“扶蔣反共”政策,維護其在華利益。美國政府你能歸納出美國政府的主張嗎?二、重慶談判材料一:“盛情”邀請8月14日20日和23日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共定大計。材料二:想用軟的一套手法,把共產黨吃掉談何容易!可是,國內有厭戰情緒,國際形勢也不允許中國打內戰,一打起來我們更被動,利用談判拖一拖也好。共產黨拒絕談判,我們更有文章好做! —— 蔣介石謀士陶希圣原話根據材料思考:1.抗戰結束,蔣介石對待共產黨的態度和政策是怎樣的?2.既然蔣介石內戰方針已制定,為何還要三次電邀毛澤東談判?3.毛澤東等共產黨人為何還要冒險去重慶談判?“假和平,真內戰”一是為了響應全國人民要求和平的呼聲,從捍衛人民的利益出發,盡一切可能制止內戰,努力尋求和平、民主、團結的道路;二是如果和談不成也要以真和談揭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向全國人民表明中共的和平誠意,以利于團結和教育廣大人民群眾,爭取那些對蔣介石抱有幻想的人。毛澤東等人赴重慶談判,是當時歷史背景下的正確選擇。3.毛澤東等共產黨人為何還要冒險去重慶談判?“彌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目的時間地點代表內容成果意義國民黨:共產黨:1945年8月-10月10日重慶國共兩黨代表P91閱讀卡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一線曙光。二、重慶談判“雙十協定”毛澤東等人赴重慶談判資料1:重慶各界紛紛向《新華日報》表達他們喜悅的心情和對談判的期望。一些民主人士認為毛澤東等敢冒風險來重慶,是“彌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資料2:重慶談判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有人在文章中寫道:“我們哪一天不在探問著會談進行的情形,不在關心著會談進行得順利與否。一點小小的爭執的謠言便足以使我們擔驚受怕。一件小小的挑撥離間之舉動,便足以使我們切齒痛恨。”為什么重慶談判得到全國人民的關注?你能理解當時人們的這種心情嗎?說說理由。重慶談判將影響中國的命運,如果談判成功,中國就將走向和平,一旦談判失敗,中國將再次陷入戰爭。飽受戰爭之苦的中國人民想通過和平談判來避免戰爭。因此,重慶談判受到全國人民的關注。有人認為,既然阻止不了內戰的爆發,毛澤東等人就不應該冒險去重慶談判。對此,你的看法是什么?中國共產黨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與民主,在談判中捍衛人民的利益,團結和爭取對美蔣尚抱幻想的人們,決定派毛澤東等赴重慶談判,并為此作了充分的準備。政治協商會議目的時間地點代表內容成果意義協商國事,討論建國方案1946年1月10日重慶各黨派代表和社會賢達P91通過討論再一次確定避免內戰、和平建國的方針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一線曙光。思考:重慶談判與政治協商會議的聯系?重慶談判政治協商會議奠定基礎延續和擴大三、政治協商會議我們是不要內戰的。如果蔣介石一定要強迫中國人民接受內戰,為了自衛,為了保衛解放區人民的生命、財產、權利和幸福,我們就只好拿起武器和他作戰。1945【10月31日】共毛返回延安未及旬日,而多種橫逆叛亂較前尤烈,此乃意中之事。但平津與膠濟為我接收,重要據點之部署已妥,統一初基既完。1946【6月27日】無論對共交涉有無結果,目前軍事行動,仍是最宜用討伐方式。蔣介石日記毛主席語錄國共兩位領導人的話分別說明了什么?四、內戰的爆發美國幫助國民黨運送大批部隊搶占各地國民黨以談判為掩護,加緊進行全面內戰的部署。在談判期間,國民黨秘密印發了反共的《剿匪手本》。美國用飛機、軍艦將54萬國民黨軍隊運到內戰前線,基本上控制了全國的大中城市。美軍塘沽登陸直接幫助國民黨發動內戰新知講解1946年6月,蔣介石公然違背“雙十協定”,撕毀政協決議,全力圍攻中原解放區,發動全面內戰。中原解放區四、內戰的爆發1.開始的標志新知講解項目國民黨共產黨軍隊數量武器裝備擁有人口擁有地區國民黨公開叫囂,以20萬軍隊,在48小時內消滅中原解放區;用3到6個月的時間,完全消滅所有中共控制的解放軍。430萬人127萬人接收100萬日軍裝備,取得美國大量武器接受部分東北日軍,基本是步槍3億多人1億多大城市,絕大部分鐵路交通線中小城市、鄉村、偏遠地區即共產黨——戰略防御階段(1946年6月——1947年6月)內戰爆發時國共雙方的力量對比內戰初期,國共雙方力量對比如何?敵強我弱,國民黨處于絕對優勢。對于處于劣勢的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力量能否打敗國民黨的進攻,一部分人存在懷疑和顧慮,部分中間人士也認為中共應進一步對國民黨采取退讓政策。四、內戰的爆發2.內戰初期(1)國共力量新知講解面對國民黨軍隊的瘋狂進攻和敵強我弱的實際情況,1946年8月,毛澤東與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中,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真正強大的力量不是屬于反動派,而是屬于人民。”的著名論斷,這對解放戰爭時期,革命人民和軍隊戰勝裝備上強大的敵人,起到了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小米加步槍比蔣介石的飛機、坦克要強一些”敵強我弱,實力懸殊,這意味著共產黨在與國民黨作戰的過程中,必須采取靈活的戰術!四、內戰的爆發2.內戰初期(2)經過蔣介石以“全面進攻,速戰速決”為戰略方針,對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人民解放軍采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為作戰原則,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方式。殲滅了大量的敵人,在戰場上逐漸占據主動地位。到1947年2月,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我軍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20多萬人大舉進攻延安,西北野戰軍只有4萬余人。中共中央主動撤出延安,轉戰陜北。毛澤東在轉戰陜北途中為了保存實力,尋機殲敵,不與又是敵人硬碰硬。“我軍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我們要以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中國人民解放軍積極防御的戰術形式之一。在敵強我弱、敵軍向我進攻的形勢下,我實行避開敵之鋒芒,不同敵主力決戰,而是利用有利的群眾基礎和地形條件,同敵人一再周旋,打圈子,將敵人磨得筋疲力盡,然后尋機殲滅之。彭德懷的指揮下,就是采“蘑菇”戰術,取得了青化砭、羊馬河、蟠龍、沙家店等七戰勝利,殲敵三萬余人。重點陜北山東南京重點進攻失敗經過一年多戰斗,國民黨軍隊不斷損兵折將,人民解放軍和國民黨軍隊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人民解放軍總兵力增加到195萬人,國民黨軍隊減少到373萬人。430萬人人民解放軍:國民黨軍隊:1946年6月1947年6月195萬人373萬人127萬人四、內戰的爆發2.內戰初期(3)共產黨取得的成果課堂小結蔣:獨裁統治共:和平民主重慶談判內戰烽火向中原解放區全面進攻粉碎國民黨全面進攻1946.6(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運動戰)對陜北的重點進攻(西北野戰軍)轉戰陜北、粉碎國民黨重點進攻1947.31947.2課堂練習1.重慶《大公報》社評《毛澤東先生來了!》:“昨天下午三點多鐘,毛澤東先生來到了重慶。毛澤東先生來了,中國人聽了高興,世界人聽了高興,無疑問的,大家都認為這是中國的一件大喜事。”針對《毛澤東先生來了!》,下列評述最符合當時歷史情況的是( )A.蔣介石真心實意盼望毛澤東前來共商和平大計B.毛澤東置身犯險親赴重慶與國民黨和平談判C.簽訂《停戰協定》,對和平建國方針達成高度一致D.簽訂“雙十協定”,蔣介石的目的全部實現了B2.1945年,中國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陽初在與蔣介石的一次會面中說:“人民遭受了二十一年的內戰,他們流盡了鮮血,現在應該是為農村的大眾干一些事情的時候了。”蔣介石說:“你是個學者,我是個戰士,等消滅了對手之后再說吧。”對此后蔣介石消滅對手所作所為的表述正確的是( )A.邀毛澤東赴渝談判以掩蓋內戰目的B.進攻中原解放區揭開全面內戰序幕C.先重點進攻后全面進攻人民解放區D.在重慶召開政治協商會議B課堂練習3.1946年,當國民黨撕毀“雙十協定”發動全面內戰時,周恩來說:“我們并不因為蔣(介石)破壞了這些協定,就以為沒有了收獲。因為全國人民都承認了這樣的事實,認為中國共產黨的地位是不可抹殺的。”這表明()A.共產黨通過重慶談判贏得了民心B.美國放棄了對國民黨政權的支持C.共產黨在戰場上連連打敗國民黨D.國民黨承認了共產黨的合法地位A課堂練習板書設計內戰爆發利1.重慶談判(1)時間3.國民黨發動內戰(2)蔣介石電邀毛澤東的目的(1)時間(3)內容(2)地點(3)全面進攻(3)毛澤東赴重慶目的(4)結果2.政治協商會議影響(1)時間(2)內戰全面爆發標志(5)主要方式(6)主要目標(7)作戰原則和方針(4)重點進攻AB1.關于九一八事變與盧溝橋事變相同點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發生后中國政府都進行了積極的反抗B.日本進行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結果C.都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D.都是日本蓄謀已久的2.面對日寇侵略,無數中華兒女前仆后繼,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變后為抵抗日軍向北平、天津大規模進攻而捐軀的是()①鄧世昌②佟麟閣③趙登禹④楊靖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課堂練習3.近年來,日本右翼勢力抬頭,他們歪曲南京大屠殺,抹殺侵略史實,篡改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對這些行徑,我們中學生的態度是()①用歷史事實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②將日本人民同日本右翼分子區別開來③憎惡、痛恨侵略戰爭,熱愛、維護世界和平④反感、厭惡日本人,抵制、損毀日貨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AB4.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談話,指出“事變已經到了退讓的最后關頭”,“再沒有妥協的機會,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劃線部分應選()A.“九?一八”事變B.“七?七”事變C.八?一三”事變D.”二八”事變課堂練習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內戰的爆發》教學設計課程標準3-1-5敘述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歷程,知道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教學目標1、了解國共兩黨對建國的不同主張,知道重慶談判的背景、主要內容。知道內戰的爆發,能夠結合相關史實,了解內戰爆發后國共兩黨軍事力量的變化。2、學習重慶談判期間國共兩黨政治較量的有關史實,理解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培養依靠基本歷史史實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難點重點:重慶談判和解放戰爭的歷程。難點: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由弱變強最終取得勝利的原因。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導入環節1.(圖片)中國人民歡慶抗日戰爭勝利日本何時宣布無條件投降,何時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解讀標題中國革命、兩種命運活動環節一、兩種不同的建國主張1945年8月,《新華日報》上發表了一封讀者來信:中國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沒有享受過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敵人的侵略,一面不斷內戰,……我們對于戰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饑餓的人等飯吃那樣的急迫……我們反對內戰,不管用什么法律來解釋,我們還是要反對,如果內戰,全中國人民都要遭受無窮的損害……中國百姓:渴望和平、民主,反對內戰“今日的中心,在于消滅共產黨!日本是我們國外的敵人,中共是我們國內的敵人!只有消滅中共,才能達成我們的任務。”——1945年5月國民黨“六大”,蔣介石的講話國民黨:消滅共產黨,維護一黨專制,甚至不惜使用武力。我們這次大會是關系全中國4.5億人民命運的一次大會,我們的任務就是應當用全力去爭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運,反對另一種黑暗的前途和命運。——毛澤東在中共七大開幕詞中講話共產黨:爭取民主、和平美國政府的主張:實行“扶蔣反共”政策,維護其在華利益。二、重慶談判材料一:“盛情”邀請8月14日20日和23日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共定大計。材料二:想用軟的一套手法,把共產黨吃掉談何容易!可是,國內有厭戰情緒,國際形勢也不允許中國打內戰,一打起來我們更被動,利用談判拖一拖也好。共產黨拒絕談判,我們更有文章好做! —— 蔣介石謀士陶希圣原話根據材料思考:1.抗戰結束,蔣介石對待共產黨的態度和政策是怎樣的?2.既然蔣介石內戰方針已制定,為何還要三次電邀毛澤東談判?3.毛澤東等共產黨人為何還要冒險去重慶談判?一是為了響應全國人民要求和平的呼聲,從捍衛人民的利益出發,盡一切可能制止內戰,努力尋求和平、民主、團結的道路;二是如果和談不成也要以真和談揭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向全國人民表明中共的和平誠意,以利于團結和教育廣大人民群眾,爭取那些對蔣介石抱有幻想的人。重慶談判的概況:時間、地點、內容、成果等活動探究:資料1:重慶各界紛紛向《新華日報》表達他們喜悅的心情和對談判的期望。一些民主人士認為毛澤東等敢冒風險來重慶,是“彌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資料2:重慶談判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有人在文章中寫道:“我們哪一天不在探問著會談進行的情形,不在關心著會談進行得順利與否。一點小小的爭執的謠言便足以使我們擔驚受怕。一件小小的挑撥離間之舉動,便足以使我們切齒痛恨。”為什么重慶談判得到全國人民的關注?你能理解當時人們的這種心情嗎?說說理由。重慶談判將影響中國的命運,如果談判成功,中國就將走向和平,一旦談判失敗,中國將再次陷入戰爭。飽受戰爭之苦的中國人民想通過和平談判來避免戰爭。因此,重慶談判受到全國人民的關注。有人認為,既然阻止不了內戰的爆發,毛澤東等人就不應該冒險去重慶談判。對此,你的看法是什么?中國共產黨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與民主,在談判中捍衛人民的利益,團結和爭取對美蔣尚抱幻想的人們,決定派毛澤東等赴重慶談判,并為此作了充分的準備。三、政治協商會議概況:時間、地點、內容、與重慶談判的關系等四、內戰的爆發1.開始的標志1946年6月,蔣介石公然違背“雙十協定”,撕毀政協決議,全力圍攻中原解放區,發動全面內戰。2.內戰初期(1)國共力量敵強我弱,國民黨處于絕對優勢;“小米加步槍比蔣介石的飛機、坦克要強一些”敵強我弱,實力懸殊,這意味著共產黨在與國民黨作戰的過程中,必須采取靈活的戰術!(2)經過蔣介石以“全面進攻,速戰速決”為戰略方針,對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人民解放軍采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為作戰原則,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方式。殲滅了大量的敵人,在戰場上逐漸占據主動地位。到1947年2月,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我軍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20多萬人大舉進攻延安,西北野戰軍只有4萬余人。中共中央主動撤出延安,轉戰陜北。“我們要以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3)共產黨取得的成果經過一年多戰斗,國民黨軍隊不斷損兵折將,人民解放軍和國民黨軍隊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人民解放軍總兵力增加到195萬人,國民黨軍隊減少到373萬人。結束環節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課第一框內戰的爆發(教案).doc 第一課第一框內戰的爆發(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