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43科學測量教學設計課題科學測量單元1學科科學年級七上學習目標1.知道溫度和攝氏溫度的規定。2.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溫度計的結構和工作原理。3.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重點理解溫度計的工作原理和結構、掌握溫度計的使用方法。難點溫度計的使用方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思考討論:憑感覺來判斷溫度的高低可靠嗎?請舉例說明。在相同的溫度下,用手去摸大理石桌面,感覺有點涼;去摸毛衣和棉被,會感覺到溫暖。出示圖片:大理石桌面、棉被冬天和夏天的氣溫相差很大,深井里的水溫變化不大,但我們會感到冬天的井水比較暖和,夏天里的井水比較涼快。出示圖片:溫度計憑感覺來判斷溫度的高低是不可靠的,要準確測量溫度,需要使用溫度計。學生思考討論并回答為引入本節課題做鋪墊講授新課一、溫度1.溫度(1)我們接觸到的物體,有的冷,有的熱,物體的冷熱程度叫著溫度。我們皮膚上有感受這種冷熱程度的熱敏小體和冷敏小體。我們經常用自己的手背感受觸摸額頭,來初步確定是否發熱。(2)物體較熱,我們說它溫度高;物體較冷,我們說它溫度低。(3)做一做:溫度的感覺出示圖片:右手食指浸在熱水中,左手食指浸在冰水中。出示圖片:兩個食指同時浸入中間杯子的溫水中這兩個手指對水溫的感覺一樣嗎?為什么?感受:一只手指感到涼,另一只手指感到暖和。憑感覺來判斷溫度的高低有時是不可靠的。二、溫度計1.常用的溫度計出示圖片:酒精溫度計、水銀溫度計、煤油溫度計、體溫計、氣溫計(1)溫度計按照液體種類分酒精溫度計、水銀溫度計、煤油溫度計(2)溫度計按照用途分實驗用溫度計、家庭氣溫計、體溫計2.溫度計的原理實驗室中常用的溫度計是利用水銀、酒精等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3.水銀溫度計的基本結構當溫度計玻璃泡內的水銀受熱時,水銀柱會上升,觀察水銀柱的長度變化就可知道溫度的高低。4.溫度單位(1)溫度的國際單位是:開爾文,用符號"K"表示(2)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C"表示一般人們用溫度計來測量溫度(3)攝氏溫度的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100℃,0℃和100℃之間分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攝氏度。(4)讀法和寫法水銀柱的液面為凸液面,讀數時,視線應該與凸液面的最高處相平。0℃以上依次遞增的刻度值代表零上的溫度,0攝氏度以上的溫度,省略數字前面的“+”號。向下依次增加的刻度值代表零下的溫度,記錄時要在數字前加上“-”號如圖1所示,溫度計的示數為_____,讀作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圖1答案:19℃19攝氏度零上19攝氏度如圖2所示,溫度計的示數為_____,讀作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圖2答案:-11℃負11攝氏度零下11攝氏度5.溫度計的使用方法(1)估:估測被測物體的溫度,選擇合適的溫度計(2)選:選擇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合適的溫度計(3)放: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4)讀①溫度計內的液柱穩定后再讀數。②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③視線與溫度計管中的液面上表面相平。(5)記:結果有數據和單位組成,注意是否漏了負號。視頻:溫度計的使用方法思考討論1:觀察下圖,想一想為什么不能測量超過溫度計量程的溫度?①如果被測溫度超出溫度計測量的最高溫度將會把溫度計脹破;②若低于最低溫度將無法測量,不能顯示正確的溫度。思考討論2:為什么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一般溫度計都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如果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有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就無法使溫度計內液體均勻受熱膨脹造成測出來的溫度不準確。思考討論3:為什么一般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物體中拿出來讀數?參考答案:一般溫度計都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如果從被測物體中拿出來讀數,它液面高低會隨外界溫度變化而變化,拿出來溫度會變化,造成讀數不準確。思考討論4:為什么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內液面相平?參考答案:讀數時視線應該與凹液面的最低處或凸液面的最高處相平。如果仰視則讀數偏小,如果俯視則讀數偏大,所以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內液面相平。活動:1.觀察下面溫度計,說說它們的用途、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1)實驗室溫度計:在實驗室中主要用于測量液體溫度,測量范圍0℃~100℃,最小刻度值1℃。(2)寒暑表:寒暑表是一種家用的溫度計,常用于測量氣溫。寒暑表內裝的測溫物質為酒精,酒精的沸點(℃):78.3,較低,便于測量氣溫,液柱管內為真空,且液柱管的內徑小,利用了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了寒暑表。測量范圍30℃~50℃,最小刻度值1℃。(3)體溫計:用于測量體溫,測量范圍35℃~42℃,最小刻度0.1℃體溫計的玻璃管很細,而且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間有非常細彎曲縮口。因此體溫計可以離開被測物讀數,這樣可以方便地讀出所測得溫度。注意:體溫計在使用前,應用力向下甩幾下,使體溫計的水銀柱回落到35℃以下。否則,當人體的溫度低于體溫計的原示數時,由于體溫計的示數不會下降,將導致測量值偏高。思考討論:一位年輕護士在忙碌中用同一只體溫計連續測了甲、乙、丙三人的體溫,只是測甲前把體溫計用力甩幾下,測得的讀數是37.2℃,中途沒有將水銀甩回玻璃泡,結果乙、丙的體溫讀數均為37.8℃,問:甲的體溫真實值應為_______?℃,乙的體溫真實值應為_______?℃,丙的體溫真實值應為_______?℃。參考答案:測甲前水銀被甩回玻璃泡,讀數37.2℃是甲的真實體溫,雖然沒有將水銀甩回玻璃泡就開始測乙,但讀數為37.8℃,高于37.2℃,所以測得的是乙的真實體溫,接著不甩溫度計測丙,讀數為37.8℃,沒有升高(不會降低),丙的體溫有可能低于37.8℃也有可能等于37.8℃,所以丙的體溫真實值為≤37.8℃。其他溫度計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測量溫度的方法越來越多,技術也越來越先進出示圖片:雙金屬溫度計、探針數字溫度計、電子溫度計、紅外線測溫儀、溫度自動記錄儀能用不同的色彩顯示被加熱的燒瓶中不同溫度的分布。課堂練習1.兩支內徑不同、下面玻璃泡內水銀量相等的合格的溫度計同時插入一杯熱水中,過一會兒會看到( )A.內徑粗的溫度計水銀柱升較高,示數較大B.內徑細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高,示數較大C.兩支溫度計水銀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數相同D.內徑粗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低,兩支溫度計示數相同【答案】D2.關于溫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憑手的感覺可以準確判斷物體的冷熱B.20℃的鐵塊比20℃的木頭溫度低些C.用體溫計可以測冰水或沸水的溫度D.體溫計橫截面近似于一個三角形,對液柱有放大作用【答案】D3.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答案】C4.某同學出于好奇,將示數為37oC的體溫計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測量溫度,測得的結果( )A.體溫計的示數降到35oCB.體溫計的示數仍為37oCC.體溫計的示數降到0oCD.溫度太低,超出測量范圍,體溫計易損壞【答案】B5.將熱水與冷水混合成溫水,并測混合后的水溫,下列哪個操作較合理()A.先將熱水與冷水混合均勻后,將溫度計用細線吊起,并將玻璃泡插入水中,測出溫度B.先將用細線吊著的溫度計玻璃泡插入熱水中,再將冷水倒入,均勻混合后,測出溫度C.先將用細線吊著的溫度計玻璃泡插入冷水中,再將熱水倒入,均勻混合后,測出溫度D.以上三種操作均合理【答案】C學生動手操作說出自己的感受觀看圖片閱讀課文學生練習學生認真聽講理解學生觀察圖片學生觀看視頻學生思考討論學生思考討論觀察體溫計學生思考討論閱讀課文了解其他溫度計學生練習鍛煉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了解用溫度計測溫度的必要性了解水銀溫度計的基本結構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了解溫度計的讀寫了解溫度計的使用方法掌握溫度計的正確讀數鞏固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了解不能測量超過溫度計量程的溫度的方法進一步理解溫度計的使用,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了解體溫計的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并說一說體溫計和常用的溫度計有何不同掌握體溫計的使用方法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鞏固本節的知識課堂小結梳理自己本節所學知識進行交流根據學生表述,查漏補缺,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補充。板書一、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稱為溫度。二、溫度計1.溫度計的分類2.溫度計的原理: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3.單位: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4.溫度計的基本結構5.溫度計的使用方法科學觀察溫度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溫度的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用“℃”表示水銀溫度計和體溫計的基本結構溫度計的原理溫度計溫度計的使用方法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9張PPT)1.43科學觀察浙教版七年級上新知導入思考討論:憑感覺來判斷溫度的高低可靠嗎?請舉例說明。在相同的溫度下,用手去摸大理石桌面,感覺有點涼;去摸毛衣和棉被,會感覺到溫暖。新知導入冬天和夏天的氣溫相差很大,深井里的水溫變化不大,但我們會感到冬天的井水比較暖和,夏天里的井水比較涼快。憑感覺來判斷溫度的高低是不可靠的,要準確測量溫度,需要使用溫度計。新知講解一、溫度1.溫度(1)我們接觸到的物體,有的冷,有的熱,物體的冷熱程度叫著溫度。我們皮膚上有感受這種冷熱程度的熱敏小體和冷敏小體。我們經常用自己的手背感受觸摸額頭,來初步確定是否發熱。(2)物體較熱,我們說它溫度高;物體較冷,我們說它溫度低。新知講解(3)做一做:溫度的感覺右手食指浸在熱水中,左手食指浸在冰水中。新知講解然后,兩個食指同時浸入中間杯子的溫水中。這兩個手指對水溫的感覺一樣嗎?為什么?感受:一只手指感到涼,另一只手指感到暖和。憑感覺來判斷溫度的高低有時是不可靠的。新知講解二、溫度計1.常用的溫度計酒精溫度計水銀溫度計煤油溫度計實驗室常用的溫度計新知講解體溫計氣溫計家庭用溫度計新知講解(1)溫度計按照液體種類分酒精溫度計、水銀溫度計、煤油溫度計。(2)溫度計按照用途分實驗用溫度計、家庭氣溫計、體溫計。2.溫度計的原理實驗室中常用的溫度計是利用水銀、酒精等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新知講解3.水銀溫度計的基本結構水銀柱玻璃泡110o100o90o80o70o60o50o40o30o20o10o0玻璃外殼毛細管℃單位當溫度計玻璃泡內的水銀受熱時,水銀柱會上升,觀察水銀柱的長度變化就可知道溫度的高低。新知講解4.溫度單位(1)溫度的國際單位是:開爾文,用符號“K”表示。(2)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C”表示一般人們用溫度計來測量溫度。(3)攝氏溫度的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100℃,0℃和100℃之間分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攝氏度。新知講解(4)讀法和寫法水銀柱的液面為凸液面,讀數時,視線應該與凸液面的最高處相平。0℃以上依次遞增的刻度值代表零上的溫度,0攝氏度以上的溫度,省略數字前面的“+”號。向下依次增加的刻度值代表零下的溫度,記錄時要在數字前加上“-”號如圖2所示,溫度計的示數為_____,讀作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新知講解10℃20如圖1所示,溫度計的示數為_____,讀作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零下11攝氏度-11℃負11攝氏度19℃19攝氏度零上19攝氏度20℃10圖1圖2新知講解5.溫度計的使用方法(1)估:估測被測物體的溫度,選擇合適的溫度計。(2)選:選擇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合適的溫度計。(3)放: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新知講解(4)讀①溫度計內的液柱穩定后再讀數。②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③視線與溫度計管中的液面上表面相平。偏大偏小(5)記:結果有數據和單位組成,注意是否漏了負號。新知講解視頻:溫度計的使用方法?思考討論1:觀察下圖,想一想為什么不能測量超過溫度計量程的溫度?合作探究①如果被測溫度超出溫度計測量的最高溫度將會把溫度計脹破;②若低于最低溫度將無法測量,不能顯示正確的溫度。合作探究思考討論2:為什么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一般溫度計都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如果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有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就無法使溫度計內液體均勻受熱膨脹造成測出來的溫度不準確。思考討論3:為什么一般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物體中拿出來讀數?參考答案:一般溫度計都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如果從被測物體中拿出來讀數,它液面高低會隨外界溫度變化而變化,拿出來溫度會變化,造成讀數不準確。合作探究思考討論4:為什么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內液面相平?參考答案:讀數時視線應該與凹液面的最低處或凸液面的最高處相平。如果仰視則讀數偏小,如果俯視則讀數偏大,所以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內液面相平。合作探究新知講解活動:1.觀察下面溫度計,說說它們的用途、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1)實驗室溫度計:在實驗室中主要用于測量液體溫度,測量范圍0℃~100℃,最小刻度值1℃。(2)寒暑表:寒暑表是一種家用的溫度計,常用于測量氣溫。寒暑表內裝的測溫物質為酒精,酒精的沸點(℃):78.3,較低,便于測量氣溫,液柱管內為真空,且液柱管的內徑小,利用了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了寒暑表。測量范圍30℃~50℃,最小刻度值1℃。新知講解新知講解(3)體溫計:用于測量體溫,測量范圍35℃~42℃,最小刻度0.1℃新知講解毛細管體溫計玻璃泡縮口橫切面體溫計的玻璃管很細,而且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間有非常細彎曲縮口。對液柱有放大作用新知講解因此體溫計可以離開被測物讀數,這樣可以方便地讀出所測得溫度。注意:體溫計在使用前,應用力向下甩幾下,使體溫計的水銀柱回落到35℃以下。否則,當人體的溫度低于體溫計的原示數時,由于體溫計的示數不會下降,將導致測量值偏高。合作探究思考討論:一位年輕護士在忙碌中用同一只體溫計連續測了甲、乙、丙三人的體溫,只是測甲前把體溫計用力甩幾下,測得的讀數是37.2℃,中途沒有將水銀甩回玻璃泡,結果乙、丙的體溫讀數均為37.8℃,問:甲的體溫真實值應為_______?℃,乙的體溫真實值應為_______?℃,丙的體溫真實值應為_______?℃。合作探究參考答案:測甲前水銀被甩回玻璃泡,讀數37.2℃是甲的真實體溫,雖然沒有將水銀甩回玻璃泡就開始測乙,但讀數為37.8℃,高于37.2℃,所以測得的是乙的真實體溫,接著不甩溫度計測丙,讀數為37.8℃,沒有升高(不會降低),丙的體溫有可能低于37.8℃也有可能等于37.8℃,所以丙的體溫真實值為≤37.8℃。其他溫度計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測量溫度的方法越來越多,技術也越來越先進。新知講解電子溫度計探針數字溫度計雙金屬溫度計新知講解紅外線測溫儀溫度自動記錄儀能用不同的色彩顯示被加熱的燒瓶中不同溫度的分布。課堂練習1.兩支內徑不同、下面玻璃泡內水銀量相等的合格的溫度計同時插入一杯熱水中,過一會兒會看到( )A.內徑粗的溫度計水銀柱升較高,示數較大B.內徑細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高,示數較大C.兩支溫度計水銀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數相同D.內徑粗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低,兩支溫度計示數相同D課堂練習2.關于溫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憑手的感覺可以準確判斷物體的冷熱B.20℃的鐵塊比20℃的木頭溫度低些C.用體溫計可以測冰水或沸水的溫度D.體溫計橫截面近似于一個三角形,對液柱有放大作用D課堂練習3.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BCDC課堂練習4.某同學出于好奇,將示數為37℃的體溫計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測量溫度,測得的結果( )A.體溫計的示數降到35℃B.體溫計的示數仍為37℃C.體溫計的示數降到0℃D.溫度太低,超出測量范圍,體溫計易損壞B課堂練習5.將熱水與冷水混合成溫水,并測混合后的水溫,下列哪個操作較合理()A.先將熱水與冷水混合均勻后,將溫度計用細線吊起,并將玻璃泡插入水中,測出溫度B.先將用細線吊著的溫度計玻璃泡插入熱水中,再將冷水倒入,均勻混合后,測出溫度C.先將用細線吊著的溫度計玻璃泡插入冷水中,再將熱水倒入,均勻混合后,測出溫度D.以上三種操作均合理C課堂總結科學觀察溫度溫度計溫度的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用“℃”表示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水銀溫度計和體溫計的基本結構溫度計的原理溫度計的使用方法板書設計一、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稱為溫度。二、溫度計1.溫度計的分類2.溫度計的原理: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3.單位: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4.溫度計的基本結構5.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作業布置1.完成課后習題7.8.9題2.做本節的同步練習冊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43科學測量1.用溫度計測量沸水的溫度,操作不正確的是( )A.使用溫度計時,必須首先看清它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B.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水中且不能與容器底或壁接觸C.用溫度計攪動水,為的是讓水均勻受熱D.稍等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2.小紅同學用體溫計測量自己的體溫,測得結果為35℃,后經醫生檢查其體溫正常,關于小紅同學的測量過程,引起了同學們的以下猜想,其中可能的是( )A.使用前沒有將水銀甩回玻璃泡中B.體溫計置于腋下太長C.取出后讀數不夠迅速D.體溫計未與身體充分接觸3.一支溫度計刻有100個均勻的小格,若將此溫度計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液面下降到30格,若將此溫度計插入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液面升到80格,則此溫度計測量范圍是()。A.0℃~100℃B.℃~140℃C.℃~120℃D.℃~105℃4.小實取用一支示數為37.5℃的體溫計,先后測量甲、乙、丙同學的體溫,在測量過程中均未甩體溫計,數據如表,則體溫測量值一定準確的是( )測量順序學生體溫1甲同學37.5℃2乙同學38.5℃3丙同學38.5℃A.只有甲同學B.只有乙同學C.只有乙、丙同學D.只有丙同學5.“納米管溫度計”被認定為世界上最小的溫度計。研究人員在碳納米管中充入液態的金屬鎵,當溫度變化時,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金屬鎵液柱的變化就能讀取溫度值。這種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30~490℃,可用于檢測電子線路、測定毛細血管的溫度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溫度計雖然很小,但其量程卻比體溫計大B.碳納米管的體積在30~490℃的范圍內變化很小C.金屬鎵的體積在30~490℃的范圍內變化可忽略不計D.“碳納米管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6.如圖是一支測量完某人體溫的水銀體溫計,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該體溫計的讀數為40攝氏度B.用該體溫計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會因為超出量程而損壞溫度計C.選取水銀作為體溫計的測溫物質,是因為水銀熱脹冷縮效果明顯D.體溫計離開人體進行讀數會導致數據偏小7.如圖所示為寒暑表,40℃與10℃兩條刻度線相距厘米,刻度線C與刻度線B相距厘米。則C處應該刻上的刻度為( )A.零下十五攝氏度B.十五攝氏度C.五攝氏度D.零下五攝氏度8.對知識進行整理,是很好的學習方法。下列是小科整理的“錯誤操作”與對應的測量結果。選項中正確的是( )選項錯誤操作測量結果A.用拉得很緊的皮卷尺去測量某同學的跳遠距離偏大B.測量細金屬絲的直徑時,如果把金屬絲繞在鉛筆上時沒有排列緊密偏大C.用溫度計測沸水溫度時,將溫度計移出沸水讀數偏大D.用量筒量取液體體積時,仰視讀取液體體積偏大A.AB.BC.CD.D9.實驗室中有一只溫度計,將它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時,示數為-4℃,將它放入沸水中時,示數為106℃,則此溫度計在測量以下哪個溫度時誤差最小( )A.20℃B.40℃C.60℃D.80℃10.如圖所示是常見的體溫計(如圖)和實驗室用溫度計(如圖)。下列有關它們的認識錯誤的是( )A.它們都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性質制成的B.體溫計比普通溫度計的精確度更高C.讀數時,都要讓玻璃泡浸在液體中,視線與液面平行D.圖所示的體溫計的讀數為37.8℃11.小明在進行科學測量的實驗(1)如圖甲所示,用兩刻度尺A、B測同一木塊的邊長,______尺精密些,用刻度尺A測出這個木塊的長度為______。(2)若用毫米刻度尺測量課本的長,四次讀數分別為、、、,則該課本的長度應為______。(3)為了防控疾病,小科用如圖乙所示的體溫計測量某同學的體溫,圖中體溫計的讀數為______℃。12.(1)如圖甲所示,溫度計的測量值是______℃。(2)用量筒量取液體如圖所示,則液體的體積為______。13.學習了溫度計的知識后,同學們嘗試自制溫度計。(1)圖甲是小應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瓶中裝的是空氣,瓶塞不漏氣,彎管中間有一段液柱(液柱的長度忽略不計),該自制的溫度計利用______原理制成的,將此裝置放在室內,溫度升高時,液柱向______移動(填“左”或“右”)。(2)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小皓把自制的液體溫度計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別標出了自制溫度計中液柱到達的位置A和B,用刻度尺測出溫度計上AB段長度為______cm;將該溫度計放在刻度尺旁,如圖乙所示,此時溫度計顯示的溫度是______℃。14某學習小組同學自制了一個簡易溫度計,A為一塑料瓶,B為吸管,通過軟木塞與A相連,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內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溫度下分別測出對應水柱高度h,記錄數據如表:溫度/℃17192123252730.225.014.69.44.2(1)此溫度計的測溫原理是______。(2)表中“”數值為______。(3)若將此裝置放在室內,液柱向上移動,說明溫度__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15.使用水銀溫度計測一杯熱水的溫度時,小宇說:“把溫度計插入水中,然后立即進行讀數。”小麗說:“溫度計插入水中后,應待示數穩定后再讀數。”而小強卻說:“溫度計插入水中的時間越久越好,因為這樣讀數更精確。”你認為三人中誰的方法最合理?并簡要說明另外兩人的方法有什么不足之處。參考答案1.【答案】C【詳解】A.使用溫度計時,要看清它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否則會讀數錯誤,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使用溫度計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水中,但不能與容器底或壁接觸,否則測量結果不準確,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加熱過程中需要攪拌應用攪拌棒,不能用溫度計攪動水,否則可能損壞溫度計,故C錯誤,符合題意;D.溫度計玻璃泡放入被測液體中后應稍等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2.【答案】D【詳解】人體正常體溫在37℃左右,發燒時體溫還要高一些,實際體溫不可能為35℃。A.使用前沒有將水銀甩回玻璃泡中,示數會顯示上一次的測量結果,應該不低于37℃,故A不符合題意;B.體溫計置于腋下時間太長,體溫計的示數等于人的體溫,體溫計的示數高于35℃。故B不符合題意;C.體溫計玻璃泡上方有一個縮口,體溫計離開身體,液柱從縮口處斷開,顯示的溫度應該是體溫,高于35℃,故C不符合題意。D.體溫計未與身體充分接觸,測量位置不準確,測量結果偏低。故D符合題意。故選D。3.【答案】B【詳解】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為100℃,冰水混合物溫度為0℃,則該溫度計每一小格表示的溫度為2℃由于該溫度計第30格下面有30格,則該溫度計最下面的刻度對應的溫度是-(2℃×30)=-60℃第80格上面還有20格,則最上面的刻度對應的溫度是100℃+2℃×20=140℃所以該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60℃~140℃。故選B。4.【答案】B【詳解】體溫計由于玻璃泡與玻璃管之間有一個很細的縮口,使得玻璃管中的水銀不能自動流回玻璃泡中,所以體溫計在不甩時,示數只能升高,不能下降。一支體溫計示數為37.5℃,先后測量甲、乙、丙同學的體溫,由表可知,示數依次為37.5℃、38.5℃、38.5℃,測甲同學時,示數37.5℃沒變,有可能甲同學的體溫低于37.5℃,故測甲同學時的值不準確;測乙同學時,示數升高為38.5℃,則說明乙同學的體溫為38.5℃,測量準確;再測丙同學時,示數38.5℃沒變,有可能丙同學的體溫低于38.5℃,故測丙同學時的值不準確。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5.【答案】C【詳解】A.體溫計的量程35~42℃,這種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30~490℃,其量程卻比體溫計大,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這種溫度計測量的范圍為從30℃到490℃,此范圍內納米管的熱脹冷縮要很小才能不影響測量結果,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金屬鎵的體積在30℃到490℃之間隨溫度變化很小,但由于其用于溫度計測定溫度變化情況,并且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變化讀取數值,不能忽略不計,故C錯誤,符合題意;D.“碳納米管溫度計”是利用液態金屬鎵在納米碳管中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6.【答案】C【詳解】A.體溫計的分度值是0.1℃,體溫計的示數是38.2℃,故A錯誤;B.體溫計的刻度在35℃-42℃之間,而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不能用體溫計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故B錯誤;C.體溫計內用水銀做測溫物質,是利用了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故C正確;D.體溫計離開人體后,遇冷液柱會在縮口處斷開而不能自行下降,示數不變,故D錯誤。故選C。7.【答案】D【詳解】因為40℃與10℃兩條刻度線相距AB=6厘米,所以兩條刻度線相距1cm溫度差為5℃。當BC=3厘米時,溫度相差3×5℃=15℃又因為寒暑表越往上示數越大,故A示數為40℃,B示數為10℃,C的示數為10℃-15℃=-5℃故選D。8.【答案】B【詳解】A.皮尺拉得很緊,會導致皮尺發生形變伸長,刻度間距變大,所測得的長度比實際值偏小,故A錯誤;B.測量細金屬絲的直徑時,如果把金屬絲繞在鉛筆上時沒有排列緊密,即金屬絲間有空隙,則會將金屬絲間的空隙測量進去,導致所測長度偏大,故B正確;C.用溫度計測沸水溫度時,將溫度計移出沸水讀數,由于環境溫度較低,示數會馬上下降,導致讀數偏小,故C錯誤;D.用量筒量取液體體積時,仰視讀取液體體積,所讀的刻度比液面低,則讀數偏小,故D錯誤。故選B。9.【答案】B【詳解】由于-4℃到106℃之間有110個格,那么用實際的100℃除以110個格就是這支溫度計一個小格表示的溫度值了,即。設溫度為t時,溫度計的示數正確,則解得t=40℃故選B。10.【答案】C【詳解】A.實驗室溫度計和體溫計都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體溫計比溫度計的最小刻度值要小,因為體溫計的構造中管徑很細,玻璃泡很大,所以測量更準確,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實驗用溫度計測溫度時,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物體,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故C錯誤,符合題意;D.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讀數為37.8℃,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11.【答案】A2.2026.0036.7【詳解】(1)[1][2]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1m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2cm。刻度尺A的精確程度高;如圖所示,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起始刻度從零刻度線開始,讀數為2.2cm,最后一位估讀,所以正確讀數是2.20cm。(2)[3]26.42cm與其他數據相差較大,屬錯誤數據,應去除。該課本的長度應為=26.00cm(3)[4]體溫計上1℃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即此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此時的溫度為36.7℃。12.【答案】-226.8【詳解】(1)[1]圖甲所示溫度計分度值為1℃;“30”在“20”的下方,液柱最高處在兩者之間,說明溫度低于0℃,為-22℃。(2)[2]讀取液體時,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平衡,如圖乙所示10mL量筒的分度值是0.2mL,量筒內液體的體積為6.8mL。13.【答案】氣體的熱脹冷縮左4.0025【詳解】(1)[1]這是個氣體溫度計,所以是根據氣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的。[2]溫度升高,瓶內氣體體積膨脹,管中液柱向左移動。(2)[3]由圖乙可知,AB段的長度是7.00cm-3.00cm=4.00cm[4]0攝氏度與100℃之間有40小格,每小格表示溫度為=2.5℃液柱在0℃以上第10小格處,顯示溫度為10×2.5℃=25℃14.【答案】氣體的熱脹冷縮19.8降低【詳解】(1)[1]分析表中的數據,發現隨著溫度的升高,液柱逐漸變短,即仔細觀察實驗裝置圖,不難看出該溫度計是利用其上面瓶A中氣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2)[2]分析表中數據能看出,溫度每升高2℃,其液柱大體會下降5.2cm,在21℃時水柱高x=25.0cm-5.2cm=19.8cm(3)[3]若將此裝置放在室內,液柱向上移動,即說明空氣的膨脹程度變小,即說明此時溫度降低。15.【答案】小麗的最合理小宇的方案:溫度計插入水中立即讀數不準確,讀數結果會偏小,因為璃泡內水銀的溫度與被測液體的溫度還沒有完全一致。小強的方案:時間過長,水的溫度會下降,導致讀數結果變小。【詳解】小麗的最合理。小宇的方案:溫度計插入水中立即讀數不準確,讀數結果會偏小,因為璃泡內水銀的溫度與被測液體的溫度還沒有完全一致。小強的方案:時間過長,水的溫度會下降,導致讀數結果變小。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精品 浙教版科學七上1.43科學測量Word教學設計.doc 2021精品 浙教版科學七上1.43科學測量Word試卷.doc 2021精品 浙教版科學七上1.43科學測量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