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2張PPT)3.生銹生銹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我們在哪里見到過生銹的物體?從圖片中發現了什么?生銹是怎么回事?觀察鐵和鐵銹探究:鐵和鐵銹相同嗎?實驗任務討論要研究鐵與鐵銹,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比較?顏色、光澤、軟硬、導電性、是否被磁鐵吸引……實驗觀察、比較,并將結果記錄在活動手冊上。根據實驗結果,你發現了什么?從顏色、光澤、軟硬、導電性、與磁鐵的作用這幾方面來看,鐵與鐵銹都不一樣,因此鐵與鐵銹不是同一種物質。小結研究生銹的原因鐵的生銹跟什么因素有關呢?猜想我家衛生間里的鐵器生銹了,由此我推想與潮濕有關。我們可以設計一個對比實驗來研究。案例探究鐵生銹是否與潮濕的環境有關1.我們用鐵絲來做實驗,先用細砂紙將鐵絲擦一擦,看一看鐵的顏色。2.將一根鐵絲(1號)放在潮濕的吸水紙上,另一根鐵絲(2號)放在干燥的環境中。3.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兩根鐵絲發生的變化,做好記錄。1號2號實驗完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將結果記錄在活動手冊上,形成實驗報告。潮濕的環境會引起鐵生銹。交流引起鐵銹生銹的原因還有哪些?我們怎樣去研究?鐵生銹的原因有:1.在潮濕的環境里容易生銹;2.與空氣接觸容易生銹;3.與酸、堿、鹽等接觸后容易生銹。總結有些物質變化的反應速度較快,如蠟燭的燃燒、小蘇打和白醋的反應;有些物質變化的反應速度較慢,如鐵的生銹。第四單元物質變化第三課生銹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鐵銹和鐵不是同一種物質,鐵生銹是產生了新物質的變化,是化學變化。知道鐵生銹與水和空氣等因素有關。2.科學探究能從顏色、光澤、導電性、是否被磁鐵吸等方面比較鐵與鐵銹,并作出它們是否為同一物質的判斷。能聯系鐵生銹的環境作出鐵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假設,并設計對比實驗進行觀察、求證,進而得出結論。3.科學態度、STSE懂得確定一種物質是否是新物質需要有足夠的證據,培養證據意識。愿意與同學合作交流,體驗合作與分享的快樂。二、教學準備教師準備:鐵片、鐵銹、電路檢測器、磁鐵、鐵絲、細砂紙、吸水紙、鹽、錘子等,教學課件。學生準備:記錄筆、活動手冊。三、教學時間1課時四、教學過程(一)教學導入(1)提問:生銹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我們在哪里見到過生銹的物體?(2)交流:從圖片中你可以發現什么?(課件展示教材P41上方的兩幅圖片)(3)引入新課:生銹是怎么回事?鐵和鐵銹相同嗎?今天我們來探究關于生銹的相關知識。(二)新課學習1.觀察鐵和鐵銹(1)明確任務:鐵和鐵銹相同嗎?(2)思考討論:要研究鐵與鐵銹,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比較?(3)方法指導:我們可以從顏色、光澤、軟硬、導電性、是否被磁鐵吸引等這幾方面來研究。(4)學生觀察、比較,并將結果記錄在活動手冊上。(5)討論并匯報:從實驗結果來看,你發現了什么?(6)小結:從顏色、光澤、軟硬、導電性、與磁鐵的作用這幾方面來看,鐵與鐵銹都不一樣,因此鐵與鐵銹不是同一種物質。2.研究生銹的原因(1)提出問題:鐵生銹跟什么因素有關?(2)交流我們的猜想:可能與潮濕的環境有關、可能與空氣有關……(3)根據猜想,設計對比實驗。(4)案例指導:探究鐵生銹是否與潮濕的環境有關。a.我們用鐵絲來做實驗,先用細砂紙將鐵絲擦一擦,看一看鐵的顏色。b.將一根鐵絲(1號)放在潮濕的吸水紙上,另一根鐵絲(2號)放在干燥的環境中。c.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兩根鐵絲發生的變化,做好記錄。(5)完善自己的實驗方案。(6)進行實驗,將結果記錄在活動手冊上,形成實驗報告。(7)小結:潮濕的環境會引起鐵生銹。(8)交流:引起鐵銹生銹的原因還有哪些?我們怎樣去研究?(9)小結:鐵生銹的原因有:在潮濕的環境里容易生銹;與空氣接觸容易生銹;與酸、堿、鹽等接觸后容易生銹。(10)全課總結:有些物質變化的反應速度較快,如蠟燭的燃燒、小蘇打和白醋的反應;有些物質變化的反應速度較慢,如鐵的生銹。(三)整理,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3生銹 教案.doc 4.3生銹 課件.ppt 4.3鐵生銹了.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